查看原文
其他

李翔:道法自然,物我浑化

2016-09-28 中国画研究► 当代国画



李翔:道法自然,物我浑化

整理编缉_《当代国画》

文章来源_网络




自古以来,中国山水画多出自文人士大夫之手,因为它本身承载着文人的审美理想和精神意趣,以及浪漫的情怀,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难以割舍的密切关联。即便到了几千年以后,人们对山水画的认识产生了很多变化,但在精神意蕴上依然离不开中国文化的滋养。对于画家李翔而言,对此有着更深的感受,认为山水画就是哲学和诗歌,无论绘画语言如何求新求变,都不能远离中国文化的根基。



《夕阳山外山》   李翔  作


李翔的山水画不是在表现山川的壮丽和雄阔,而是着意于富有情趣的温润山景。它可以是树木葱茏,山色空濛,也可以是小桥流水,云烟缥缈。只是在轻描淡写的笔墨间,荡漾着虚静空灵的哲学意味。这种奇妙的感觉,只有在佛道思想的诠释中能找到。作为中国文化体系中最富特色的古典哲学,一向讲求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宇宙观。老子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一句话阐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揭示出自然万物要遵循自然特性及其生生不息的运行规律。这里所强调的是以人合天,而不是以天合人;是天人和谐,而不是人定胜天,从而实现了人与自然的相融相谐,浑化一体。而在禅宗看来,佛性本有,见性成佛,天地万物各安其所,人在其中各行其是,最终可达到彼此的相安和互融。画家正是从这些哲学的层面理解山水的精神要义,常常通过虚实相生的物象,表现峰回路转、无穷无尽、迷离朦胧的山水,画里画外含蓄地表达了深邃的哲学思想。



《莫尼山希热庙》   李翔  作


        李翔善于捕捉山水的诗性意味,他将诗情和画意相互融合,借以表达他的生命感悟。当他身临名山大川,徜徉于林下泉石,往往滋生出浪漫的情致。他笔下的山水不再是自然的简单再现,而是酝酿了一种心情,几许诗意。于是,在他的画中蕴含了“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的空寂,也展露出“空山无人,水流花开”的自在,以及“万古长空,一朝风月”的时空交集。那些清幽的画面,宛若无言的诗行,寄予了内心无限的感怀。画中的空与静,亦是中国诗歌所追求的至高境界,犹如开辟了一个空灵旷远的世界,自有灵气往来其间。正如清人黄钺所云:“栩栩欲动,落落不群。空兮灵兮,元气絪缊。骨疏神密,外合中分。自饶韵致,非关烟云。香销炉中,不火而薰。鸡鸣桑颠,清扬远闻。”在这样的意境中,除了感受山水的美感以外,还浮动着悠长的诗意,玄妙的禅思,从精神内蕴上完全体现了诗情和禅意的互融。



《浑厚华滋露峥嵘》  李翔  作


        李翔不仅在传统文化的探寻艺术精神的核心,同时在技法表现上也以传统的写意形式为基础,有时会融入古人的没骨画法。他认为写意山水讲求的不是形的逼真和具象,而在于营造一种气氛和感觉,所以从不在每一个细节上过于雕琢,而注重画面整体的美感,有时甚至是虚化的体现,通过巧妙留白和笔墨渲染达到空寂迷蒙的山水意境。有个画家看到他的山水画说:“仔细看没有一笔重复的,笔墨相当讲究。‘至虚为实’是老子哲学的一个经典语句,他体会很深。”他作品中的山水,常常用色线勾勒,以大块面的淡绿色渲染而成。这种弱化线条的画法显然受到明代大家董其昌没骨山水画风的影响,追求空濛清奇的审美风格。他画中的山水多山岚、湿雨和草木,轻薄的雾气托起连绵的山峦,树木也迎合着烟云的气势,呈现一派苍茫之景。隐约可见的山路流泉,有着峰回路转的迂回之势。疏密有致的空间感,虚实相生的笔墨表现,使画面充满了灵动和淋漓的气韵。画家遵循着唯道集虚的哲学理念,获得了心灵的自由和天性的解放,笔墨放松而又恣意,更能体现出山水的写意精神。



《格尔敖包沟》  李翔  作


        在尊重传统的同时,李翔是主张创新的,他认为成功的画家本身都具有创新意识,都有符合个人性格的艺术风貌,这样的作品才富有生命力。这些年的学习探索中,他坚持博览群书,拓展自己的知识面,从中吸取有益的营养。同时,也从推理和想象中,寻找与众不同的灵感和构思。当然,他还将自己的审美视角延伸到西方艺术领域中,借鉴外国版画、油画、现当代艺术中的审美元素。这些年来,他对西方绘画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将它们的结构、造型、色彩、光感恰当地切换到写意山水的技法形式中。他作品所流露出的淡雅和朦胧,在某种程度上深受印象派的影响,打破了写生与创作的界限,概括简化了山水的形和轮廓,笔墨显得随意和自由。在构图方面,画家多选取山水的某个场景来处理画面,通过光和色的变化,最终达到山水美的极致。同时,他在色彩表现上,摒弃了传统的“随类赋彩”的观念,捕捉光在山水中造成的色彩变化,以及所产生的视觉感受,使画面色调呈现出丰富变幻的淡绿色。这种淡彩既是在西方色彩理论基础上的中国化,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红山村》  李翔   作


        在几十年的绘画实践中,李翔以中国古典哲学为根本,以传统文人的审美理想为参照,探寻着当代写意山水画的文化和诗意。在他的意识中,山水画不只是自然的再现和重复,而是凝结了画家的主观感受和内心向往,蕴含了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在笔墨表现方面,他一向注重技法与技巧的玩味,更注重心绪的表达,营造富有内涵的山水之境。李翔尽管在形式上借鉴了西方绘画的某些元素,但从本质上从未脱离中国文化的浸润,并在这一前提下,较好地发挥出自己的笔墨个性,在当代山水画领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李翔,1962年10月出生于山东临沂。现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主任,解放军美术创作院常务副院长,中国美协中国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北京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油画学会理事,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员,第四届、第五届、第六届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为中国文化名人和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先后就学于解放军艺术学院和中央美院。多年来勤奋努力,创作了大量美术作品,参加过许多全国性重要展览。组织并主持过许多全国、全军性的美术展览和学术研究活动并多次担任全国、全军美展评委。作品曾在第八届、第九届、第十届全国美展中获奖,于全国第二届速写大赛获一等奖,作品选入全国中国画百年大展和首届、第二届、第三届北京国际双年展。代表作品有《红色乐章》《画兵》《父老乡亲》《原乡》《扎西平措上尉和阿爸阿妈》《南沙天浴》《母亲·母亲》《南海·南海》等。许多作品被中国美术馆、国家博物馆等海内外收藏机构收藏,出版作品集多部。



End



关链文章 >> 东方好画家-王璜生   / 马背上的刘大为

近期精选 >>  赵华胜:关东画魂 画派领军 / 才情画家袁振西  / 吴静山:胸有山河万壑生  / 回到江南-张谷旻的山水画  / 郭石夫:京派大写意的传承者






| 分享朋友圈才是王道 |


整理编缉_夕月慕画

本文/图均来自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请注明来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