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辑刊书讯】|《当代比较文学》第十辑
《当代比较文学》第十辑
华夏出版社
2022年11月出版
“
编者的话
陈戎女
这是《当代比较文学》的第十辑。
经过六年的成长,十辑的磨砺,刊物进入相对平稳的发展期。“十”是一个有纪念意义的数字,标记了一本刊物发展史中可以转身回望的时刻。
2017年夏天《当代比较文学》出版第一辑,是作为北京语言大学比较文学研究所建所20周年的所庆献礼,但当时我们抱持着一个宏愿,做了更长远的规划,就是将《当代比较文学》做成一本长期出版的辑刊,做成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的学术交流平台。两年的磕磕绊绊,遭遇并解决了种种意想不到的问题之后,刊物走过了最初的艰难。2019年是本刊历史上的重要节点,一是刊期从此固定,二是进入了数字化学术网络共享矩阵,有了传播与分享的渠道。从2019年开始,辑刊每年定期出版两期。更重要的是,本刊所发文章被收入多个数据库,2019年辑刊全文被中国知网数据库收录,2020年被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主办的“中文学术集刊虚拟图书馆”收录,读者在网上可便捷地获取和阅览刊物文章。自那时起,辑刊进入发展新阶段,“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国内已有多种比较文学的期刊和以书代刊的出版物,我们的办刊定位在于突出“当代”二字。“当代”自然体现了对学术热点、学科新生长点、前沿问题的关注,然而却不尽然是追新。我们将瞻今追古,反思现代性作为一种“当代”的批判性学术取向,目的是建构古今之间、中外之间的对话与协商。所以,本刊重点围绕当下比较文学学科和人文研究的基础问题、前沿性问题、古代问题、现代问题,不断深耕和开拓学术研究的问题领域。我们希望,时间流过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和以后若干个十年之际,古往今来有价值的思想都打上过当代头脑思考的印记,这既是历史的留存,也是任何一个“当代”给未来的预备。这部分文字,之前也在刊物推荐语中使用,大略可视为我们的办刊理念。
六年的发展中,本刊的栏目逐渐形成一些鲜明的学术特色,比如“古典学研究”“古学新知”“经典与阐释”“中外学人研究”“跨文化戏剧”“跨媒介研究”“中外神话研究”“学术访谈”等栏目的视野和角度,在同类刊物的栏目中较有创新性。刊物还注重新材料的发现、整理、翻译和研究,比如“梅兰芳的跨文化研究”栏目刊出了在国内首次面世的重要史料“梅兰芳剧团访苏总结讨论会记录”的完整汉译,引起了学界很多同仁的关注。
《当代比较文学》特别推重高质量的学术译文和经典新译,志在积累学术翻译,培养年轻译者。辑刊已刊发过普鲁塔克、莱辛、桑原骘藏、萨义德、科纳彻、克林斯·布鲁克斯、霍斯特·海乐、菲利普·哈什、薇薇安·波拉克等古今重要的外国学者的译文。为此开设的相关栏目有“经典新译”“比较文学与萨义德”“中日近代文学关系研究”“狄金森与美国女诗人”“莎士比亚研究”“达里奥·福研究”等。至今我们已经推出了英语、德语、意大利语、俄语、日语等多语种的学术译文若干,在学术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本刊广采国内外学术方家的弘论与青年学者的新锐之思,我们既刊出过乐黛云、严绍璗、刘小枫、张西平、王宁、戴锦华、罗锦鳞、孙惠柱、叶舒宪、吴伏生等重要大家学者的论文,为本刊增光添色,也有不少年轻学者和博士生贡献了他们精彩的论文和译文,感谢这些作者选择在我们的刊物发出宝贵的声音。
数字化时代,我们也非常重视学术信息的网络传播。本刊的重要信息均及时发布在微信公众号“北语比较文学”,我们还与友号“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古典学研究”“经典与解释”“人文共和”“汉学研究集刊”“海螺社区”等联袂,不断推出刊物书讯和论文,在移动媒体时代靠近读者,传播学术。
就从“十”开始,再次出发。毕竟,《当代比较文学》“十”字头的年纪在学术刊物中还是年轻的“小字辈”。未来正在来,未来还很长。
回到第十辑。本期第一个栏目“汉斯·布鲁门伯格的研究”推出译文和论文各一篇。译文是布鲁门伯格的早年名篇《“摹仿自然”——论人类创造性观念的前史》,这篇汪洋恣肆的雄文中布氏对神话和观念史的剖析史论结合,打通古今关节,其思考力度可同时击中一个人的脑筋和心灵。原文是德语,文中还广涉古希腊语、拉丁语、英语,仅就语言而言,这篇文章的翻译难度就相当大。译者是2021年冬天遽然离世的学者胡继华,这是他留下的长篇译文遗稿,非常幸运,也十分难得,继华老师的译稿是完整的。众所周知,汉语学界的布鲁门伯格的翻译和研究,不能缺少继华老师的身影。本刊的这个栏目,献给这位曾经翻译并深入研究布鲁门伯格的中国学者胡继华。吴明波的论文《布鲁门伯格与“普罗米修斯”——读〈神话研究〉及〈神话与现代灵知〉》以普罗米修斯神话为中心,同时分析了布鲁门伯格的神话研究和胡继华对布氏的阐释,正合栏目初衷。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的黄薇薇主持这个特别的栏目,栏目详情可见她撰写的“主持人的话”。北二外是继华老师生前供职的大学,在设计和落实该栏目的过程中,北二外多位师生帮助本刊修订了继华老师的译文,诚表谢意。我们希望以这样一种学术的方式,纪念离世的学界同仁。
第二个栏目“比较视野下的中外文学研究”中的研究对象较为多元,有怨情诗、乡愁小说、戏剧制作与文学史写作。吴伏生的《中英传统诗歌中的宫体怨情诗》是比较诗歌研究,论文不仅比较了中英“宫体情爱诗”中“怨诗”的异同,而且深挖了异同背后中英的宫廷文化和政治语境对怨诗中的人物角色(怨妇和男性怨者)和情感抒写的不同塑造力。吴伏生致力于中国古典诗歌的研究,常带入海外研究的视野,他的中英诗歌的比较分析是在差异中突出中英怨诗各自的特性,读来别有一番趣味。冯波的《20世纪30年代乡愁小说译介中的“洋病”与“乡土”》拈出三部外国小说如希腊作家帕拉玛兹《一个人的死》、匈牙利作家密克萨斯《青蝇》和匈牙利的稽斯法吕提《看不见的伤痕》,以它们的医患叙事和30年代中国译者(茅盾、德明、虚白)的翻译为分析焦点,一方面“洋病”中的医患叙事隐隐显现了深层的异域民族文化心理,另一方面,本土译者与域外作家的情感共鸣和价值诉求的龃龉呈现出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在传统和现代之间乡土意念复杂的建构过程。这篇论文以小见大,感性的阅读经验和理性的思考融汇于上世纪30年代的历史考察之中。接下来的两篇短文,孙柏《奇异的插曲:梅兰芳访美演出中的百老汇制作人》勘正了梅兰芳访美演出史料中曾出现的一处讹误,所谓“希腊裔好莱坞制作人卡帕卡斯”应该是百老汇制作人“卡普克氏”。由此可见,学术的一点点推进,有赖于学者们(哪怕一时失察)不放过历史烟尘中的一点点错讹。张敏娜的《谢六逸与日本文学史译介》让我们初窥20世纪20到40年代,一位日本文学和文学史的早期的译介者谢六逸曾经做过的工作。
“古典学研究”栏目是一篇译文《索福克勒斯的〈厄勒克特拉〉:一场灾难还是一次大胜?》,英国古典学者菲利普·西奥多·斯蒂文斯充分注意到了这部悲剧中厄勒克特拉和俄瑞斯特斯弑母复仇因道德衰败而涂抹上的阴暗底色,但他认为,这并不影响该剧本身的优秀杰出,关键是要以兼容辩证而非简单的眼光观之。
第四个栏目“文学理论研究”是新开的栏目,推出两位年轻学者的论文,他们都从西方当代文论出发,探讨文学艺术中的“摹仿/模仿”问题。聂渡洛的《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中“艺术经验中的真理问题”下的“摹仿”》从伽达默尔对生活与艺术审美的审美区分之现代观察出发,他注意到19世纪以来两重古今之变下艺术与世界关系的转变,审美意识成为经验活动的中心,手段上升为目的,而伽达默尔试图通过回归古典摹仿概念重新建立艺术与世界的关系,让艺术成为真理性的呈现。陶艳柯的《模仿欲望:一种语言欲望的表征——以斐德若的修辞学学习为例》看起来采用了一种以今释古的做法,从基拉尔的模仿欲望理论(同时借助格雷马斯的结构主义矩阵模型),尝试解释柏拉图的《斐德若》中斐德若与苏格拉底和吕西阿斯的对话(话语关系),通过三人的人物三角模仿关系,论文力图挖掘古老的哲学对话文本中可能蕴含的新意,同时又反观基拉尔的欲望理论提出一些批评。两位年轻学者的论文带来一些新锐之气,对于他们提出的论点,读者自可以见仁见智。这里做个说明,聂渡洛论文中的“摹仿”,其实与第一个栏目布鲁门伯格所谈及的“摹仿”在希腊文中是一个词mimesis,意思无差,故均采用“摹仿”。陶艳柯的《模仿欲望》一文中更多涉及的是基拉尔的mimésis用法,陶艳柯坚持使用“模仿”,且在文内注释说明了原因。
第五个栏目是本刊的常设栏目“经典与阐释”,有两篇译文和一篇论文。莱蒂齐亚·摩德纳的《伊塔洛·卡尔维诺的轻之建筑:城市危机时代的乌托邦想象》是作者同名专著长达两万多字的导言(按中文译文字数计算),由此读者可以管中窥豹,了解这本研究卡尔维诺小说、随笔、评论的专著的主题与重点,一乃建筑、空间和当代城市研究,二是具有批判性的乌托邦想象。作者还讨论了“轻”——这个卡尔维诺笔下最复杂、最有争议的概念之一,它似乎可以联结虚构的城市建筑和想象中的乌托邦,也是卡尔维诺对僵化思想和智力萎靡的矫正剂。葛蓓莉亚·卡恩的《〈李尔王〉中缺席的母亲》将目光投射到了这部莎剧中一父三女的家庭关系中,主要通过“缺席的母亲”和兼具女儿-母亲角色的考狄利娅,揭示出两重内在的现实:李尔因缺乏母亲而愤怒的心理机制(内心世界隐藏的母亲)和社会层面上贵族父权意识形态中的厌女。这篇文章完全不惮于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出发研究《李尔王》,在犀利批判之余保持了某种客观思想的深度。李宇虹和余斌的《保罗·奥斯特旅行叙事中的多元文学传统》挖掘了这位美国犹太作家的旅行书写文学中的多种文学影响,从表面可见的美国文学的旅行叙事,逐渐深入到欧陆现代主义文学的自我精神追寻,以及在根源上接续的犹太文学传统。
“书评”栏目是两篇书评,郑家欣和肖剑分别评述了周云龙的《别处的世界:早期近代欧洲旅行书写与亚洲形象》和张沛的《莎士比亚、乌托邦与革命》两本新书。
除了胡继华教授之外,本期有不少年轻译者提供了反复修订打磨的译文,感谢他们:邢北辰、周琳玥、梁婉婧、王骁。同时也感谢为本刊审校学术译文的学者们!本刊也再次发出稿约,欢迎年轻学者的论文和学术译文投稿。
本期《当代比较文学》受北京语言大学梧桐创新平台项目资助(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批准号19PT06)。感谢华夏出版社的王霄翎女士。编到第十辑了,我们要特别感谢陪着刊物一路走过来的责编刘雨潇女士付出的辛劳,以及与编辑部多年良好的沟通与合作。
春风秋雨,沧海桑田,历史不断滴落的沙漏里,我们和作者读者们一起,披沙拣金。
2022年9月1日初稿
2022年10月26日修订目录
【编者的话】陈戎女
【汉斯·布鲁门伯格研究】
主持人语(黄薇薇)
“摹仿自然”——论人类创造性观念的前史(汉斯· 布鲁门伯格 著 胡继华 译)
布鲁门伯格与“普罗米修斯”——读《神话研究》和《神话与现代灵知》 (吴明波)
【比较视野下的中外文学研究】
中英传统诗歌中的宫体怨情诗(吴伏生)
20世纪30年代乡愁小说译介中的“洋病”与“乡土”(冯波)
奇异的插曲:梅兰芳访美演出中的百老汇制作人(孙柏)
谢六逸与日本文学史译介(张敏娜)
【古典学研究】
索福克勒斯的《厄勒克特拉》:一场灾难还是一次大胜?(菲利普· 西奥多· 斯蒂文斯 著 邢北辰 译)
【文学理论研究】
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中“艺术经验中的真理问题”下的“摹仿”(聂渡洛)
模仿欲望:一种语言欲望的表征——以斐德若的修辞学学习为例(陶艳柯)
【经典与阐释】
伊塔洛· 卡尔维诺的轻之建筑——城市危机时代的乌托邦想象(莱蒂齐亚· 摩德纳 著 周琳玥 梁婉婧 译)
《李尔王》中缺席的母亲(葛蓓莉亚· 卡恩 著 王骁 译)
保罗· 奥斯特旅行叙事中的多元文学传统(李宇虹 余斌)
【书评】
开放的形象学与多元批评路径——评《别处的世界:早期近代欧洲旅行书写与亚洲形象》 (郑家欣)
探幽穷赜,沿波溯源——评张沛《莎士比亚、乌托邦与革命》(肖剑)
【《当代比较文学》征稿启事】
投稿邮箱
《当代比较文学》投稿邮箱:
ddbjwx@163.com
往辑回顾
第十辑购书链接:
复制后打开淘宝:jZb9d2pn21J
图文编辑 | 滕芷萱 林拉拉
北京语言大学比较文学所
http://bjs.blc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