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宝宝一吃奶就犯困,是不是奶水不够?

知贝医疗 2021-05-26

月子里,尤其是宝宝刚出生那几天,经常有宝妈或宝爸带着一脸疲倦来求助,说宝宝一吃奶就睡,以为睡着了吧,放回小床没多久又开始哼唧,几番折腾下来,一家人都受不了。一般遇到这种情况,不要说家属,可能连妈妈自己都会开始自我怀疑:是不是我没奶,宝宝吃不饱,才那么容易醒?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或许你也曾听人安慰说:宝宝吸吮乳房费力气,所以容易睡。那么,宝宝吃着吃着就睡了只是因为累吗?频繁地吃了睡睡了吃有没有坏处?

 


神奇的 CCK

——满足、减压、安眠

 

一般来说,我们会认为,要让宝宝快高长大,就要吃得多吸收得快。但你知道吗?在宝宝体内,其实还有一个「饱腹感控制系统」,目的是防止宝宝一下子摄入太快太多,因为对于一个胃肠道功能还不完善的身体来说,过度摄入其实反而会造成负担,而今天我们要介绍的主角——胆囊收缩素就是其中一个关键的调节因子。

 

胆囊收缩素(Cholecystokinin,缩写 CCK),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理功能的重要脑-肠肽激素,主要分布于人体的胃肠道以及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通过刺激胆囊收缩,抑制胃排空和减少摄入量,调节胃肠道内食物的转运以及消化吸收。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有研究发现,比起七八个月大的宝宝以及成人,新生儿体内的 CCK 浓度是最高的。而且在宝宝每次刚吃完奶时,血清里的 CCK 浓度就会达到一个高峰然后逐渐消退,在随后半小时、一小时内又会再升高。

 

为什么宝宝刚喝完奶以后血清里的 CCK 浓度会升高呢?虽然富含脂肪和蛋白质的食物可以直接促进人体肠道分泌 CCK,但是从消化时间来看,在宝宝刚吃完奶时,乳汁不可能已经在肠道开始消化并刺激 CCK 的分泌。因此科学家推断,这是由于宝宝在做吸吮动作时,能够刺激、兴奋口腔迷走神经,进而分泌 CCK 影响中枢神经系统,使宝宝产生饱足、镇静以及困倦的感觉。所以,血清中 CCK 浓度的第一个高峰可能是由于吮吸引起的迷走神经相关激活,第二个高峰才是由于食物对产生 CCK 的细胞产生刺激作用。

 

这就是为什么许多新爸妈会发现,宝宝一吃奶就会安静、犯困,因为宝宝体内有一股力量在告诉他:需要休息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宝宝的自我保护机制

 

人类宝宝之所以需要这样一种饱腹感知能力,一方面是由于宝宝在出生之初,胃容量其实非常小,胃肠道的消化功能也还不完善,需要通过少吃多餐,来摄入营养,并使胃肠道逐渐适应和健全功能。另一方面,宝宝刚来到这个全新的世界,很容易积聚心理压力以及紧张情绪,而吸吮这个过程产生的 CCK 具有的放松、镇静作用,能够使宝宝更好地休息。


而对于妈妈来说,这样的机制存在对于泌乳来说也是有利的。因为宝宝只有通过这样不断频繁地找奶、吸吮,才能促进产后早期的妈妈建立起相应的泌乳量。

 

但有一个需要注意的地方是,由于单纯的吸吮动作就能刺激人体分泌 CCK,就是说宝宝即使是在进行非营养性吸吮(NNS,比如使用安抚奶嘴),都会由于 CCK 的作用,而产生满足感以及嗜睡感。但对于一个足月新生儿来说,使用安抚奶嘴帮助入睡,可能会导致营养性吸吮次数的减少,从而降低了本应摄入的乳汁量,也会导致妈妈乳房因为刺激不足而减少乳汁分泌。所以从这个角度看,我们并不推荐父母们在新生儿早期就使用安抚奶嘴。

 


本文作者

知贝线上诊所 泌乳顾问 魏晓霞


参考文献:
  1. UTD,胆囊收缩素的生理学。

  2. Uvnas-Moberg, K, Marchini, G, and Winberg, J. "Plasma cholecystokinin concentrations after breast feeding in healthy 4 day old infants. " Archives of Disease in Childhood 68.1 Spec No:46-48.

  3. Ozaki, Tomoya , et al. "Infant satiety depends on transient expression of cholecystokinin-1 receptors on ependymal cells lining the third ventricle in mice." The Journal of Physiology 591.5(2013):1295-1312.

  4. 国际母乳会著,《母乳喂养的女性艺术》,2018,p.90-p.91.

  5. 冯晨晨, and 陈胜良. "胆囊收缩素参与脑-肠轴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 胃肠病学 08(2010):69-71.

  6. 李德宝. "非营养性吸吮对早产儿生理功能的影响." 吉林医学 31.11(2010):1551-1552.


免责声明:本文数据更新于 2019 年 12 月 12 日。文章的目的是提供一般的医疗、健康、用药的科普信息,不能代替任何个人的医学诊断和治疗。个人的医学问题请及时咨询医生。对这篇科普文有任何建议,请给我们留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