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下载应用
提交文章
关于我们
🔥 热搜 🔥
1
1
2
李思坤
3
朱胄
4
继续者张付
5
胡长白
6
继续者 佛教
7
004
8
bxss.me
9
百度
10
今日热点
分类
社会
娱乐
国际
人权
科技
经济
其它
首页
下载应用
提交文章
关于我们
🔥
热搜
🔥
1
1
2
李思坤
3
朱胄
4
继续者张付
5
胡长白
6
继续者 佛教
7
004
8
bxss.me
9
百度
10
今日热点
分类
社会
娱乐
国际
人权
科技
经济
其它
震撼!上海开放Google、Meta等国际平台,中国数字化迈出历史性一步!
战争烈度再升级,特朗普加征10%对华关税
特朗普称计划对中国商品征收25%的关税,外交部回应
从地方目标看全国!今年经济增长还是有很高要求
二姐李思林早知道李玟有轻生的念头,居然没一点防备措施!
生成图片,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查看原文
其他
描绘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的壮美画卷(二)
原创
求是
求是手机报
2021-07-23
描绘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的壮美画卷(二)
——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
南京提高城市综合承载力 打造区域经济增长极
中共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 张敬华
我们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论述以及视察江苏时提出的“强富美高”总要求,践行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提高城市综合承载力,全力打造区域经济增长极,切实发挥都市圈龙头辐射带动作用,为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作出南京贡献。
南京是我国“四大古都”之一,拥有近2500年建城史和近500年建都史,山水城林融为一体,江河湖泉相得益彰,古今文明交相辉映。
近年来,南京大力推进产业增绿、生态增容、污染减量、岸线减压,省考及以上断面水质优良率达100%,建成区绿化率达40%以上,获评“国家生态市”,创新名城、美丽古都南京展现出独特魅力。
图为南京市中心城区实拍图。
南京市委供图
发挥科教优势,提升城市创新能力。
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创新赋能是关键。南京是我国重要的科教中心城市,现有53所普通高校,“两院”院士82名,国家级科研平台120多个,等等。把这些科教资源优势发挥好,既是重大责任,也是迫切需要。我们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全力做好创新名城建设“大文章”,实施创新驱动发展“121”战略,即聚力建设一个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名城,全力打造综合性科学中心和科技产业创新中心,构建一流创新生态体系。2018年以来,创新主要指标呈现迅猛增长态势。以“两落地一融合”工程即科技成果项目落地、新型研发机构落地、校地融合发展为突破口,探索出人才团队持大股、市场化运作的新型研发机构“南京模式”,有效打通转化科技成果、孵化科技企业的“最后一公里”。大力推进开放合作创新,对外开展“生根出访”,与23个国家建立稳定合作关系,设立28家海外协同创新中心;对内进行“百校对接”,实质性推动校地合作。
做强主导产业,提升经济支撑能力。
打造区域经济增长极,必须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必须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近年来,我们确立“4+4+1”主导产业体系,即新型电子信息、绿色智能汽车、高端智能装备、生物医药与节能环保新材料等四大先进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服务、金融和科技服务、文旅健康、现代物流与高端商务商贸等四大现代服务业以及人工智能等一批未来产业。各板块和园区聚力发展1至2个主导产业,全力做好移栽大树、育苗造林、老树发新芽“三棵树”文章,构建自主可控的现代产业体系,形成产业集聚集群发展的“四梁八柱”。集中力量培育集成电路、软件和信息服务、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五大地标产业”,逐一出台政策支持举措,逐一建立产业创新中心。
强化枢纽地位,提升集聚辐射能力。
南京承东启西、连南接北,是“一带一路”交汇点重要枢纽城市、长江经济带发展重要节点、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地理中心,承担着辐射周边、示范引领的使命。牢牢抓住共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叠加机遇,立足省会城市、特大城市、中心城市“三个身份”,不断放大“物畅其流、要素集聚、带动周边”的综合效应。大力推进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助推江苏形成以南京为中心的“米”字型高铁网络,实施南京禄口机场扩容升级,做强南京港江海转运主枢纽港功能,提高全球畅达水平。积极打造区域信息数据中心,组建大数据公司,引进大数据企业,建设大数据基地,让数据生产力加快涌流。加快建设现代金融中心,一手抓法人总部机构引进,一手抓新金融产业发展,充分激活财富效应。以制度创新为牵引推动国家级江北新区和江苏自贸区南京片区建设,并最大限度复制推广改革成果。在强化枢纽功能、提升城市能级的同时,积极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发展,以南京都市圈、长三角科创圈“两圈”建设为抓手,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赋予南京的5个方面32项任务,打造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越性的示范样板。升级南京都市圈,务实推进宁镇扬同城化发展,启动共建宁淮特别合作区以及宁滁、宁马跨界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牵头推动宁杭生态经济带建设。共建长三角科创圈,助力构建技术转移转化、科技资源共享、人才交流、科创企业证券服务的“四大平台”。
完善市域治理,提升协调发展能力。
城市综合承载力,既体现在空间的合理布局上,也体现在板块的协调发展上。南京是江苏唯一跨江布局的城市,南北狭长、空间有限。针对江南江北、老城新城、主城郊区等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进一步优化市域治理体系,积极推进空间重构、生态重组、优势重塑。确立“创新名城、美丽古都”城市发展愿景,明确“南北田园、中部都市、拥江发展、城乡融合”总体布局,推动“东西南北中”协调并进,即紫金山以东地区协调联动加速崛起、河西新城迈向更高水平国际化、南部片区打造制造业新增长极、国家级江北新区先行示范、主城中心区品质提升功能疏解。坚持把保护修复长江生态摆在压倒性位置,扎实推进产业增绿、生态增容、污染减量、岸线减压“两增两减”,长江二桥到三桥35公里生产岸线基本退出,打造“南京外滩、城市客厅”。围绕板块经济做好扬长补短文章,每年支持12个板块办好一件大事,出台扶持政策推动六合区、高淳区南北两端加快高质量发展,打好板块发展特色牌,构筑全市经济新增长极。
深圳在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中走在前列勇当尖兵
中共广东省委副书记、深圳市委书记 王伟中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论述,为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导和基本遵循,为先发地区更好发挥自身优势、更好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明确了努力方向和工作重心。
改革开放40年来,深圳迅速建成一座充满魅力、动力、活力、创新力的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创造了世界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发展的奇迹。进入新时代,深圳将朝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方向前行,努力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图为深圳湾城市面貌。深圳特区报供图
全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
深圳是我们党改革开放后一手缔造的经济特区,40年来迅速从一个边陲小镇建设成为一座充满魅力、动力、活力、创新力的国际化创新型城市。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要求深圳“朝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方向前行,努力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广东省委举全省之力推动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形成了全省动员、全域参与的强大合力。2020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深圳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论述,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双区”建设重大历史机遇,闻鸡起舞、日夜兼程、风雨无阻,以走在前列、勇当尖兵的标准,加快实现更平衡更充分的协调发展,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地生根、结出丰硕成果。深圳将把先行示范区建设作为一切工作的总牵引、总要求,牢固树立全国全省“一盘棋”理念,瞄准“高质量发展高地”、“法治城市示范”、“城市文明典范”、“民生幸福标杆”、“可持续发展先锋”战略定位,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实施“内优外联”的“东进、西协、南联、北拓、中优”战略,向东连接我省沿海经济带东翼及东南沿海地区,向西连接沿海经济带西翼及西南地区,向南连接港澳,向北连接北部生态发展区及中南地区,全面加强交通、产业、平台、民生等各方面联动合作,进一步提升城市发展能级,更好发挥辐射引领作用,当好“发动机”和“动力源”,携手共绘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新画卷。
切实增强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引擎功能。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既是新时代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新尝试,也是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发展的新实践。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深圳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大机遇,增强核心引擎功能。深圳有责任、有实力、更有信心肩负起核心引擎的重任。深圳将切实当好主阵地中的主阵地,制定实施三年行动方案,共建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携手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积极推动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建设,建设国际科技信息中心、大湾区大数据中心,加快建设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光明科学城、西丽湖国际科教城等平台载体,一体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狠抓重大平台建设,积极推动广东自贸试验区前海蛇口片区和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实现双扩区,精心制定全面深化前海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和新一轮前海总体发展规划,形成更多制度创新成果,打造坚守“一国”之本、善用“两制”之利的成功合作样板。实施“湾区通”工程,加强标准互认、规则衔接,规划建设深港口岸经济带,加快推进皇岗口岸重建,实现深圳湾口岸24小时通关,推进在深圳工作和生活的港澳居民民生方面享有“市民待遇”,支持香港、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积极融入广东省“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根据各地区的条件,走合理分工、优化发展的路子”。党的十九大以来,广东省委深入开展“大学习、深调研、真落实”工作,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着力构建珠三角核心区、沿海经济带、北部生态发展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深圳将自觉从全省发展大局和兄弟城市发展需要出发,加快编制深圳都市圈规划,强化高水平互动发展,推动强者更强、优者更优,各具特色、相得益彰,为广东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当好“两个重要窗口”作出更大贡献。携手广州强化“双城联动、比翼双飞”,落实广深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加强重大规划、重大政策、重点平台、重点项目的合作对接,互学互鉴、共商共建、互利共赢,支持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推进深莞惠联动发展,促进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互动,对接北部生态发展区“后花园”和“菜篮子”、“果盘子”、“米袋子”、“水缸子”,促其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的大城市大市场。加快深汕特别合作区建设,按照深圳全面主导、汕尾积极配合的原则,创新完善、探索推广管理体制机制,拓展“深圳总部+深汕基地”发展模式,增加高质量公共服务供给,创造“飞地”发展经验。
着力提升城市的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平衡是普遍的,要在发展中促进相对平衡”。深圳是改革开放前沿和全国先发地区,但自身仍存在不平衡不充分不协调的问题。我们将坚持区域协调发展的辩证法,依据基础条件、资源禀赋和发展阶段,突破行政区域局限,强化组团发展理念,提升优势区域综合竞争力,释放后发区域发展潜力,达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效果。做强做优南部都市核心区,布局建设国际交流中心、国际金融街、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打造中央活力商务区和智力区;提升东部发展能级,布局建设国际大学城、未来产业试验区、国际航运枢纽、世界级滨海生态旅游度假区,打造产城融合示范区;优化西部向湾格局,布局建设大空港新城、“互联网+”未来科技城、国际会展中心,打造珠江口两岸融合发展引领区;拓展北部发展腹地,布局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国际顶尖大学和科研机构,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做好向海发展文章,谋划设立国际海洋开发银行,加快筹建海洋大学、国家深海科考中心,培育发展海洋经济,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到2025年,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到2035年,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创业创意之都,成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到本世纪中叶,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先进城市之林,成为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卓著的全球标杆城市。
成都努力培育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源
中共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 范锐平
新时代,成都担负着国家向西向南开放的国际门户枢纽和促进成渝地区一体化发展的国家中心城市重要使命。我们将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自觉在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中找位置强担当作贡献,围绕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主线,着力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国际门户枢纽城市和世界文化名城,加快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努力打造全国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增长极和动力源,切实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和区域辐射力,更好肩负带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时代使命。
成都加快建设国家级新区天府新区,加强重大功能平台跨区域统筹,努力打造公园城市示范区和赋能西部的科技中心,形成带动区域发展的创新极核和新经济成长高地。图为天府新区兴隆湖畔的科学城,已集聚一批功能性总部、国家级研究院所、国际化研究型大学和高成长性新兴企业。2018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到四川考察调研期间曾到天府新区视察。白桦/摄
主动服务国家战略,推动成渝地区统筹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指出:“产业和人口向优势区域集中,形成以城市群为主要形态的增长动力源,进而带动经济总体效率提升,这是经济规律。”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指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有利于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打造内陆开放战略高地,对于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成渝地区作为西部经济腹地和战略后方,以全国1.9%的国土面积,承载了全国6.9%的常住人口,创造了全国6.3%的经济总量,而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仅有53.8%,比全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低近6个百分点,人均生产总值仅有6.5万元左右,分别为长三角城市群、粤港澳大湾区的55%、40%左右,有巨大发展潜力和承载空间,是我国经济发展韧性和战略纵深所在。2018年以来,成渝地区统筹发展逐步走深走实。成都牢固树立一体化发展理念,共探统筹发展体制机制,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共筑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着力实现产业协作、创新协同、服务共享,真正唱好“双城记”。
主动担当主干责任,推动“干支”联动协同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四川地域辽阔、人口众多,资源要素分布和经济发展条件在不同区域差异性较大,是全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四川提出构建“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区域发展新格局,在四川区域发展史上首次将成都定位为“主干”。成都主动与全省20个市(州)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着力为全省开放合作搭台、产业转型赋能、创新改革聚势、生态建设助力,共建四川区域协同、共兴共荣新格局。推动成都平原经济区一体化,形成跨区域的产业生态圈。以开放大通道建设、优势资源互补开发、公共服务共建共享为重点,推动四川五大经济区协同发展,探索建立跨区域“投入共担、利益共享”的合作机制,构建产业协同、市场共兴、功能共享、交通互联的“水涨船高”发展共同体,共同推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
主动推动成德眉资一体化发展,做大做强成都都市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正在成为承载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形式”。过去,受龙泉山阻隔等因素影响,成渝地区发展的离心力大于向心力,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形成“拔河效应”,导致龙泉山东侧城市出现“中部塌陷”。成都为打通发展阻隔,促进产业、人口及各类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坚定推动成德眉资(成都、德阳、眉山、资阳)一体化,探索经济区和行政区适度分离,推动天府新区、国际铁路港经开区、天府空港新城等重大功能平台跨区域统筹,在成德眉资衔接地带分别打造四川先进制造业产业带、成眉高新技术产业带、成德临港经济发展带,率先形成一体化发展先行示范区,推动成都平原铁路公交化运营,共建具有全球影响力和区域带动力的成都都市圈,构建引领成渝地区统筹发展的新极核,变“拔河效应”为“抱团发展”。
主动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推动市域空间差异化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分类精准施策,推动形成主体功能约束有效、国土开发有序的空间发展格局”。为破解“大城市病”,我们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城市规划建设的逻辑起点,以千年立城的静气重塑城市空间格局,以公园城市理念探索新型城镇化道路,构建“一心两翼三轴多中心”网络化空间结构和“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差异化功能布局,形成与资源禀赋、生态容量相匹配的城乡空间格局,塑造人城境业高度和谐统一的大美公园城市形态,保持休闲之都、宜居之城的生活城市竞争优势。秉持“人城产”逻辑,以产业功能区建设重塑城市经济地理,构建专业化的经济组织方式和现代化的城市工作方式,规划建设66个产业功能区和14个产业生态圈,统筹推动人口规模、公共服务、主导产业协调布局,逐步构建覆盖全区域全人群、标准化均等化的公共服务体系,把每一个产业功能区打造成一个高品质生活宜居社区,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
来源:
《求是》2020/03
制作:李丹华
审核:刘小畅 张利英
校对:陈嵘
监制:张西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title}}}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