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牢记初心使命 决胜脱贫攻坚

林铎 求是手机报 2021-10-18

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脱贫攻坚工作一直十分牵挂。2013年来甘肃视察时强调,连片特困地区党委和政府的工作重点要放在扶贫开发上。2019年3月,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甘肃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尽锐出战、迎难而上,真抓实干、精准施策,确保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完成。2019年8月,总书记再次考察甘肃,脱贫攻坚仍是关注的重点,强调要坚决攻克最后的贫困堡垒。总书记的亲切关怀,极大提振了全省上下攻坚克难、决胜贫困的信心,为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鼓足了干劲。


坚定信心,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受历史、自然、地理等因素影响,甘肃贫困面积大、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在全国都很典型。2015年,党中央作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时,全省86个县中有58个被纳入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省定插花型贫困县还有17个。国家“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就有甘肃的临夏回族自治州、甘南藏族自治州和天祝藏族自治县。

  

甘肃是全国脱贫攻坚任务最重的省份之一,全省3720个深度贫困村,大多地处偏远、山大沟深,要么十年九旱,要么高寒湿冷,不少村子缺乏基本的生存发展条件,加上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信息闭塞,社会发育程度低,脱贫难度极大。极度困难的基础条件,让很多群众看不到出路和希望,缺乏战胜贫困的信心和勇气。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没有任何退路和弹性。我们深刻认识到,打赢脱贫攻坚战是甘肃必须担负的重大政治责任。面对千百年来贴在甘肃身上的贫困标签,要在既定时间完成如此艰巨的脱贫任务,必须提振党员干部和贫困群众的精气神,在思想上强化“摆脱贫困”的意识,在行动上做好背水一战的准备,拿出“敢死拼命”的精神,甩开膀子、撸起袖子,打一场脱贫攻坚的大会战。

  

定西市渭源县的元古堆村,海拔2400米,三面环山,高寒阴湿,过去是一个庄前屋后破破烂烂的“烂泥沟”,不论是群众的出行、住房、吃水,还是孩子上学、看病就医都十分困难。2012年,全村人均收入1466元,贫困发生率高达57%。

  

2013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元古堆村视察,对乡亲们说,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一定会给乡亲们更多支持和帮助,乡亲们要发扬自强自立精神,找准发展路子、苦干实干,早日改变贫困面貌。总书记的嘱托,极大鼓舞了群众的信心。

  

这几年,元古堆村在各方面帮助支持下,硬化了以前“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沙土路。通过饮水设施改造提升,自来水通到了每家每户。结合灾后重建,进行危旧房改造和搬迁改建,村民都住上了安全房。

  

除基础设施和村容村貌改造之外,元古堆村更注重“里子”的提升。村里通过开展“双富先锋活动”,提升党员致富能力,先后发展13名致富能人入党,推选5名致富能力强的党员进入村两委班子。立足自身资源条件,鼓励村民发展多元富民产业,每家每户都有了“旱涝保收”的增收渠道。利用光伏电站带来的收益,给劳务收入高、经济作物种植多的贫困户发奖金,为帮带作用大的致富能人戴红花。通过这些措施,村里勤劳致富、互帮互促的氛围越来越浓厚,村民的腰包也逐渐鼓了起来。

  

2018年是元古堆村的脱贫摘帽“元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1万元,6年增加近6倍,贫困发生率降至1.83%,整村退出贫困序列,告别世世代代的绝对贫困。村民们说,总书记的关怀就是咱们脱贫最大的动力,党和政府帮咱们,咱们自己更得努力干。


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属于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自2013年以来,当地下定决心将南部贫困山区的新堡、干城、横梁等乡镇和数十个行政村实施易地扶贫搬迁,整乡整村搬迁至黄花滩生态移民区。经过多年的持续努力和攻坚,在易地扶贫搬迁等一系列扶贫政策和措施的推动下,古浪县于2020年初实现整体脱贫摘帽。上图为2018年2月6日拍摄的古浪县黄羊川镇石城村原貌(无人机照片);下图为2020年3月10日拍摄的石城村群众易地扶贫搬迁入住的古浪县黄花滩生态移民区绿洲生态移民小镇(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范培珅/摄

  
行百里者半九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攻坚越到紧要关头,越要坚定必胜的信心,越要有一鼓作气的决心,不获全胜决不收兵。2016年以来,甘肃累计减少贫困人口278.5万,贫困发生率由14.3%下降到0.9%。2017年,甘肃扶贫历史上首次实现了贫困县数量净减少。到2019年底,75个贫困县中已有67个县脱贫摘帽,藏区实现整体脱贫。在这样的工作基础上,我们完全有信心、有把握完成今年剩余8个贫困县、17.5万贫困人口的脱贫任务,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同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冲刺清零,补齐“两不愁三保障”短板
  
“三西地区”之一的甘肃定西,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全国的1/4。“山是和尚头,沟里没水流;十有九年旱,岁岁人发愁”,曾是这里的真实写照,联合国粮农组织考察后得出“不适宜人类居住”的结论。
  
吃水是“不愁吃”的重要方面,也是甘肃脱贫攻坚需要攻克的特殊难题。刚来甘肃工作时,我在一些干旱山区的村子里看到,一家四五口人共用少半盆水洗脸,洗完后还要留下来供牲畜饮用,说“水贵如油”一点也不夸张。我当时就想,一定要让群众一年四季有水喝,而且能够喝上干净安全的水,即使砸锅卖铁也要把这个问题解决好。
  
解决饮水问题,首先要有水源。“引洮河清流,解陇中之渴”,一直是定西人民的梦想。引洮工程曾于上世纪50年代开始规划,但囿于当年的技术和经济水平,这项工程不得不告停。2006年11月,引洮供水工程重新启动。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专程来到渭源县引洮供水工程工地视察,强调民生为上、治水为要,要尊重科学、审慎决策、精心施工,把这项惠及甘肃几百万人民群众的圆梦工程、民生工程切实搞好,让老百姓早日喝上干净甘甜的洮河水。经过8年艰苦鏖战,引洮供水一期工程于2014年12月投入运行,定西等地230多万人的生产生活用水得到解决。当地老百姓高兴地说:“以前吃窖水,遇上干旱年份窖里也没有水,只能四处寻水,走山路、担泉水,甚至到几十里外拉水。现在通了自来水,水清得很,方便还好喝。”引洮供水二期工程建成后,还将解决定西、白银、天水、平凉4市8县268万人的饮水问题。
  
引洮工程等一批重大水利工程的建成实施,使沿线群众生产生活有了“源头活水”,但还有为数不少、高度分散、居住偏远的群众依然吃不上水,有的地方供水不稳定、冬季冻管及其他影响供水的问题也很突出。这几年,我们大力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重点打通供水的“神经末梢”,通过调蓄工程和管线改造,破解水源和冬季供水不稳定的难题,解决了1107个建档立卡贫困村、118万人饮水安全“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到2020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是贫困人口脱贫的基本要求和核心指标。和饮水问题一样,补齐贫困群众教育、医疗和住房方面的短板,也需要付出极大努力。2019年,甘肃全省集中开展了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和安全饮水“3+1”冲刺清零行动,坚持精准方略和到户到人的工作方法,一家一户过筛子、一户一策抓落实,逐村逐户、逐人逐项解决存在的问题。
  
义务教育有保障最大的难点是民族地区的控辍保学。为此,全省对失辍学的学生建立了省、市、县、学校四级工作台账,指定乡村和帮扶干部包抓劝返。学生返校后采取单独编班、普职融合等方式分类施教,让劝返的学生能够留得住、学得好。基本医疗有保障方面,面临的难题是缺村卫生室导致群众“没地方看病”,缺乡村医生导致“没人看病”。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加大资金投入,着力推进村卫生室建设,强化农村医务人员培训。到2019年底,建档立卡贫困村卫生室建设全部达标,乡村医生缺口全部补齐。为了确保群众住房安全,我们进行了农村危房拉网式排查鉴定,2019年完成2.65万户“四类重点对象”的危房改造任务,对没有能力建房的特困户采取房屋置换、长期租赁和兜底统建等方式托底保障。

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图为2018年3月12日,甘肃省渭源县田家河乡元古堆村小学的老师利用网络开展教学。甘肃日报供图
  
通过“3+1”冲刺清零行动,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和安全饮水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有的地方基础条件有了很大提升。但总体上看,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依然薄弱,“3+1”冲刺清零后续工作还有许多艰苦细致的任务要完成。我们将紧盯不放,久久为功,为贫困群众过上好日子创造更好的条件。

易地搬迁,挪出“穷窝”拔“穷根”
  
甘肃很多地方自然条件恶劣,分散居住在深山石山、极端干旱或者高寒地区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非常艰苦,老百姓再苦再累,一年到头从地里也刨不出几个钱,很多时候有劲没处使,陷入“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困境。
  
在这些地方,基础设施建设的成本很高。我联系的东乡族自治县,修同样一公里路、铺同样一条自来水管、盖同样一栋房子,花的钱、付出的成本是周围川区的几倍甚至十几倍,扶贫脱贫的难度极大。有些林缘区的扶贫开发,还会造成自然生态破坏,很难实现就地脱贫。大家逐步认识到,这些地方只有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帮助贫困群众“挪穷窝、拔穷根”,寻找更适合的新家园,才能从根本上改变生存发展的面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易地扶贫搬迁要根据当地资源条件和环境承载能力,科学确定安置点,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甘肃东西跨度1600多公里,地形地貌差异很大,群众的生活习惯也不一样。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中,我们坚持规划先行、分类施策,因地制宜选择搬迁方式和安置点。在以武威为代表的河西地区,主要依托祁连山生态保护、石羊河流域治理等工程,以水定地、以地定人实施搬迁。在以定西为代表的中部干旱区和以庆阳为代表的陇东能源基地,主要依托县城、小城镇、中心村、工业园区等就近集中搬迁安置。在以陇南为代表的南部山区,坚持依山就势,通过插花、城镇化安置等方式,最大程度解决“人往哪里去、地从哪里来”的问题。
  
“十三五”期间,全省共有49.9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施了易地扶贫搬迁,涉及12个市(州)、70个县(市、区),建设集中安置点1734个,新建住房11.44万套,目前全部竣工并基本实现搬迁入住。
  
问题总是和工作推进相伴而生。这几年,在对脱贫攻坚的调研督查和明察暗访中,发现有的地方存在搬迁对象不够精准、拆旧复垦进展较慢、资金管理不够规范等问题。我在入户调查时也发现,有的新房子大门上锁、没有生活居住的气息,个别房子的墙壁出现裂缝、地基有沉陷,有的搬迁点上除了房子之外别无他物,能看出入住率不高、配套设施不够齐全。深入了解,发现有的搬迁点在规划建设时,对群众搞养殖的传统考虑不充分,没有同步建设饲养圈舍,导致村民在老房子和新建房之间“两头跑”;有的房屋建设质量管理不够严格,没有验收就组织群众搬迁入住,群众不够满意。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围绕住房竣工率和入住率、资金管理、配套设施、后续产业、就业扶持等8个方面重点内容,开展全面排查整治。实际工作中我们感到,“挪穷窝”后“改穷业”的问题最为关键。我们将搬迁群众纳入产业到户扶持范围,通过特色种养、扶贫车间、乡村旅游、公益岗位、资产收益分红等多种措施,为搬迁群众在安置点就近就业创造条件。通过产业培育和就业扶持,全省47.3万搬迁贫困人口已脱贫,占已搬迁入住人口的94.8%,实现了“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的目标。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按照国家政策,结合甘肃实际,在生态脆弱地区实施的易地扶贫搬迁,不仅从根本上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还有效缓解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压力,实现了脱贫致富和生态保护共赢。这几年,武威市先后建成108个移民安置点,世代生活在祁连山高海拔山区的3.2万户、13.14万人顺利“下山入川”,迁出区恢复生态用地72万亩,恢复水源涵养林5.2万亩,为祁连山生态保护作出了贡献。

拉开架势,构建扶贫产业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产业扶贫是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甘肃农村地区产业发展“弱、小、散”的特点比较明显,主导产业层次低,特色产业发展尚处在起步阶段,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不够强,产业体系不够完善,尤其是民族地区群众因为语言不通、受教育程度低,出不了远门,收入主要靠种植和养殖。如何让贫困群众种养之余搞些副业、增加收入?如何让留守妇女和老人力所能及地参与务工、补贴家用?我一直在揣摩这些问题怎么解决。
  
这几年,临夏等地学习借鉴外省经验,结合实际逐步发展起来的扶贫车间,为发展扶贫产业、带动群众就业、促进农民增收探索出一条有效的路子。2019年11月,我到临夏州去调研,走进由厦门市湖里区援建的河滩镇小庄村诚福祥布鞋巾帼扶贫车间,看到摆放整齐的30多台机器正在工作,东乡族妇女们熟练地操作机器,布料、鞋底、鞋边等过手后,变成一双双精致的布鞋。这家扶贫车间由脱贫带头人马祖力哈负责经营管理,她是东乡族劳动妇女的典型代表,不仅自己脱了贫,还带动村里的妇女走上了在家门口增收致富的新路。
  
扶贫车间把企业生产线上的部分车间建在农村,让贫困群众“不出村、有活干、把钱赚”,做到农闲人不闲,务农、顾家、挣钱“三不误”。对农村贫困妇女来说,更重要的是带动了思想观念的转变,增强了她们自立自强的信心和荣誉感。
  
要让更多贫困群众通过扶贫车间稳定就业、持续受益,就必须推动扶贫车间走得更稳、更好。经过深入研究,省里出台了扶持发展扶贫车间促进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意见,同时积极引进东部对口帮扶省市的企业参与扶贫车间建设,按照“群众搬到哪里、扶贫车间就建到哪里,哪里人口集中、扶贫车间就建到哪里”的思路,让小山沟连上了大市场,有效带动了就近就业和群众增收。到2019年底,全省贫困山区已建成扶贫车间1900多个,累计吸纳贫困群众尤其是贫困妇女就地就业8.98万人,人均年收入2万元左右。
  
扶贫车间是甘肃构建贫困地区产业体系、增加群众就业的一个方式。近年来,全省上下紧紧抓住贫困人口增收这个关键,拉开架势、扑下身子构建富民产业体系,坚持产业整体构建与到户产业培育相结合,因地制宜发展“牛羊菜果薯药”六大特色产业,支持贫困户发展小庭院、小家禽、小手工、小买卖、小作坊等“五小”产业,初步构建起了以生产组织、资金保障、产销对接、风险防范为主体的产业发展体系,基本实现了县有主导产业、村有致富门路、户有增收项目的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攻坚工作艰苦卓绝,收官之年又遭遇疫情影响,各项工作任务更重、要求更高。这次疫情对产业扶贫造成一定影响,一些企业生产运营出现暂时困难,对龙头企业和合作社恢复生产、农产品销售、贫困群众外出务工也带来不同程度影响。这一段时间,我们组织县乡各级通过开展网上培训,主动加强与劳务输入地、复工复产企业对接联系,及时掌握、发布和推送用工信息,采取点对点的方式输送务工人员,加大农民工返岗和转岗就业力度。同时,通过帮助龙头企业、扶贫车间解决防疫物资、原材料供应、产品外运等方面的困难,支持和激励企业加快复工复产。目前看,疫情对产业发展和群众务工的影响总体可控,通过努力可以有效应对疫情冲击。

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多个乡镇的农业企业、扶贫车间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近期陆续复工复产,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帮助农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图为2020年3月13日,秦州区杨家寺镇郑宋村农民在樱桃种植大棚内进行田间管理。新华社记者 陈斌/摄
  
没有产业,很难脱贫;缺乏产业支撑的脱贫,也难以持续。现在,扶贫产业已经不局限于农产品本身,乡村旅游、电子商务等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产业发展的新引擎不断孕育。

强基固本,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穷固然可怕,但靠穷吃穷更可怕。前几年,我在临夏、定西、陇南一些深度贫困村看到,群众对过苦日子“很习惯”,觉得祖祖辈辈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面朝黄土背朝天这样熬过来的。只要守着一亩三分地、能够有吃有喝就很满足了,大家觉得心安理得。当时这样的情况看得越多就越感到,必须解决“精神贫困”问题,带领群众冲出惯性思维的“重围”,激活安于贫困这“一潭静水”。
  
贫困群众既是脱贫攻坚的对象,更是脱贫致富的主体。在和贫困群众的交谈中,我发现有的地方很重视物质上的扶贫,但精神帮扶比较少、也不知道怎么帮。有的地方出现贫困户不想“摘帽”的现象,存在“我是贫困户,脱贫有政府”的“等靠要”思想。这些问题不仅会影响脱贫目标如期实现,而且会造成“政策养懒汉”的不良倾向,最终影响脱贫攻坚的成色。
  
为了帮助群众摆脱“头脑中的贫困”,这几年我们坚持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以思想引导为先手,大力弘扬八步沙“六老汉”三代人困难面前不低头、敢把沙漠变绿洲的奋斗精神,不断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让贫困群众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同时,坚持送文化下乡、送技术上门,有针对性地开展职业教育和劳务培训,加快推动扶贫模式从“输血”向“造血”转变。在工作机制上,注重发挥贫困群众的主体作用,不大包大揽、不包办代替,尽量采用生产奖补、劳务补助、以工代赈等方式,支持农民群众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脱贫致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帮钱帮物,不如帮助建个好支部。在做好扶志、扶智工作上,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尤为重要。我们把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坚持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抓脱贫”,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支部建设标准化,2019年以来整顿提升软弱涣散村党组织2981个,通过培训、调整、选派等方式,把有本事、愿干事、群众认可的优秀人才选拔为村干部,优化配强村两委班子和带头人队伍,有效提升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凝聚力和号召力。
  
农村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得怎么样,关键要看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强不强。甘南州舟曲县谢家村党支部书记谢村选,创办了东盛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过长期摸索,他不仅带着养殖的舟曲从岭藏鸡走进了央视农业频道,这两年还通过发放鸡苗、统一收购、代养代销等方式,带动全县4436户贫困户抱团养鸡,累计分红达到280万元。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把党的扶贫政策落实下去、把贫困群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要靠基层党组织去推动、靠党员干部去落实。贫困村党员队伍年龄结构相对老化、文化程度不高、能力不足的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好,而且越是偏远、越是贫困的地方,党支部的能力越弱。因此,必须把脱贫攻坚和夯实基层组织紧密结合起来,把村党支部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来抓,着力打造一支不走的基层工作队伍,为农村长远发展提供组织保障。
  
千百年来困扰甘肃人民的绝对贫困问题即将历史性地得到解决,全面小康的梦想也将在我们手里实现。能够参与其中、奋斗其中,这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荣光。
  

来源:《求是》2020/09

作者:林铎 中共甘肃省委书记

制作:曾嘉雯

审核:刘小畅 张利英

校对:陈嵘

监制:张西立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