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棘红”映照赤子心
又到了丰收的季节。甘肃华池,一箱箱包装精美的沙棘汁从现代化车间运出,销往全国。可是邱军,那个播下种子、盖起厂子,一年前还在直播平台喊破嗓子卖力推销沙棘汁的人,却再也看不到这些了。
邱军生前系甘肃省庆阳市华池县挂职副县长,中国化学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东华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项目管理部副主任、党支部书记。2020年11月17日,距离挂职期满还剩40天,他病倒在了扶贫岗位上,经过全力抢救,未能转危为安,永远地离开了他热爱的土地,年仅39岁。2021年8月31日,中共中央宣传部追授他“时代楷模”称号。
去扶贫,把理想信念落在行动上
一个人能走多远,心的志向决定脚的方向。1981年,邱军出生在安徽省淮北市一个普通家庭。大学毕业后,入职中国化学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东华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他被提拔为东华科技项目管理部副主任,是大伙心中冉冉升起的“明日之星”。
就在此时,中国化学工程集团选派扶贫干部前往甘肃省华池县开展对口扶贫工作,邱军主动报了名。“他从农村走出来,现在又想回到农村去,就是想为老百姓实实在在做一点事。”邱军的妻子岳丽英说。选择泥泞,告别繁华,邱军并不是一时冲动,也并非完全凭着朴素的情怀,而是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诲:“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邱军将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青年的嘱托,落实到了他的人生选择里,体现在一言一行中。
甘肃省庆阳市华池县被称为“永远的红区”。1934年,刘志丹、习仲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华池南梁创建了西北第一个红色政权——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为长征中的党中央和中央红军提供了落脚点,竖起了中国西北的红色旗帜。由于历史地理原因,这里经济落后,一直不富裕。当地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山像和尚头,有沟无水流。滴水贵如油,春播秋无收。”山大谷深、沟壑纵横的华池县既是国家级贫困县,又是六盘山特困片区县,还是甘肃省18个干旱困难县之一。
“贫穷不该是革命老区的代名词。”踏上这片红色土地时,邱军就暗下决心:一定要继承先烈遗志,干出一番事业!
上任第一个月,邱军马不停蹄走访了全县15个乡镇、75个行政村……每到一个乡镇,他都要与乡村干部座谈交流;每到一个村,他都要看住房、看饮水、看产业发展;每到一户村民家里,他都要问收入、问教育、问医疗、问困难。曲折艰险的扶贫路上,邱军的脸晒黑了,嘴唇起皮了,衣服上经常沾着黄土。有时候吃完早餐,吃下一顿饭时已是夜幕降临。白天奔走在扶贫一线,夜晚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住处,几个月下来,邱军好像老了十几岁,原本30多岁的精神小伙看上去沧桑又憔悴。
“邱县长经常下乡,费鞋得很,但他又舍不得买新鞋,所以经常去老汽车站的修鞋摊去收拾旧鞋。”华池县政府办公室干部魏建飞说。邱军穿着沾满泥土的旧鞋,走遍了他所包抓的城壕镇1130户贫困群众家。
忠诚和信仰不是抽象概念,而是心头的信念和脚下的行动。从郁郁葱葱的江淮大地到梁峁相连的黄土高原,邱军在革命老区读好“无字书”、进好“百家门”、行好“万里路”,脚踏实地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爱群众,把口碑印在村民心坎上
用脚步丈量民情,用实干赢得民心。邱军把乡亲们当亲人,时刻把村民的话记在心上,把村民的事扛在肩上,把村民的冷暖放在心坎里。村民们只要听说邱县长来了,总是争相邀请他去“串亲戚”、“唠家常”。城壕镇的村民们常常说:“听说邱县长是从大城市来的,咋感觉这么亲呢?”
“邱大哥对我们的帮扶,不是为了完成任务,而是他心里时刻装着我们老百姓。”城壕镇余家砭村村民燕刚说。燕刚、燕丽兄妹守着瘫痪的母亲,靠低保、种地度日。邱军来到华池后,渐渐成了燕家“大哥”。他像兄长一样,耐心说服燕刚走出家门,参加焊工培训。燕刚取得焊工资格认证,在中国化学工程集团找到了一份月薪数千元的工作,从此燕家人的心里越来越亮堂。
一人学会技能,全家摆脱贫困。2019年8月,在邱军推动下,华池县27名高中生到陕西西安学习交流。他还对接中国化学工程集团及所属企业举办就业扶贫专场招聘会,先后帮助175名大学生、23名贫困农村青年实现稳定就业。
把贫困地区的孩子培养出来,才能真正摆脱贫困。邱军利用中国化学工程集团到南梁开展“党建+扶贫”活动、党员干部与华池县873户贫困群众结成帮扶对子的机会,组织开展“金秋助学”活动,资助考上大学的贫困学子。山里娃假期生活单调,邱军带着他们参加夏令营和研学活动,帮助他们树立远大志向。他四处奔走筹集善款,给乡村学校装路灯、添桌椅,将孩子们的水泥运动场换成塑胶场地,尽最大努力改善贫困地区乡村办学条件。
迈进贫困户的门槛容易,走进贫困户的心坎不易。南梁镇高台村村民张应芬的一儿一女是全家的希望,女儿刘荣艳读高三时因精神压力大而休学,邱军一次次前去开导她、鼓励她,帮助她克服压力,最终顺利考上大学。刘荣艳的弟弟考上大学后,邱军又花2000元钱买来皮鞋、运动鞋和行李箱,上门祝贺。大家不知道的是,在他手机的“购物车”里,收藏着一双心仪已久的皮鞋,因为舍不得而迟迟没有购买。
“邱军舍不得为自己买新鞋,却掏腰包给我家孩子送来了新鞋。人心都是肉长的,他儿子出生后,他才见过两次面。现在邱军不在了,不管路有多远,我都要给孩子送双鞋。”2021年6月16日,是邱军儿子的周岁生日。张应芬第一次出远门,从华池县高台村坐车走了一千多公里,来到合肥,把两双亲手做的绣花小布鞋送到岳丽英手上。两双手紧紧握在一起。张应芬啜泣着一遍又一遍念叨着邱军的名字,“现在我要把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不辜负他的期望”。
心系群众鱼得水,背离群众树断根。邱军的笔记本里密密麻麻地记着华池县的基本情况、走访的每户贫困情况、产业发展推进情况,等等。他怀着真情解民所难,带着实意帮民所需,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取村民的“幸福指数”,把口碑深深印在村民心坎上。
育产业,为老区勾勒致富蓝图
扶贫扶长远,长远看产业。“没有好的产业,就不能彻底脱贫;没有好的产业,纵使一时脱了贫也会返贫。”邱军总是这样说。他带领村干部和群众,学经验、找路子,千方百计拓宽群众增收渠道。
沙棘苗就是山里人的金凤凰。2019年,邱军联系中国化学工程集团投入138万元,育沙棘苗620万株,实现44户贫困户年稳定增收15000元以上。如今的甘肃华池,一箱箱包装精美的沙棘汁从现代化车间运出,销往全国。图为2020年10月4日,邱军(右一)在甘农科技调研沙棘收购情况。 中国化学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