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在总结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时指出,党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主线,确立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治疆方略,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2021年8月27日至28日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全面回顾了党的民族工作百年历程和历史成就,总结提出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为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人大民族工作是党的民族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推动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宪法法律相关规定贯彻落实的重要职责,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推动新时代人大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坚持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回顾党的百年历程,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最大成就,就是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和最大实际,也是我们正确处理民族问题的总依据。
深刻把握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积累的宝贵经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强调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华民族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理念,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贯彻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积累了把握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的宝贵经验,形成了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这一重大理论成果,是党的民族工作理论和实践的智慧结晶,必须完整、准确、全面把握和贯彻,推动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越走越宽广。
深刻把握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所处的历史方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高度把握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历史方位。当前,我国正处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这是现阶段党的民族工作的历史方位。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做好党的民族工作,事关祖国统一和边疆巩固,事关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事关国家长治久安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准确把握人大民族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的战略定位,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统筹谋划和落实好新时代人大民族工作各项任务。
深刻把握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面临的重要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准确把握和全面贯彻我们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动民族地区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提升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水平,防范化解民族领域风险隐患,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人大民族工作必须紧紧围绕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重要使命,精准发力、履职尽责,不断增强做好新时代人大民族工作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二、坚持党对人大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和完善党的全面领导,是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根本政治保证。实践充分证明:毫不动摇坚持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就没有任何人任何政治势力可以挑拨我们的民族关系,民族团结统一在政治上就有充分保障。
认真履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主体责任。人大民族工作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记“国之大者”,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确保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和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不折不扣得到贯彻落实。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加强对民族工作的集体研究和科学决策,日常工作及时请示报告,重大事项和专项工作专题请示汇报,自觉把党的领导贯穿人大民族工作各方面全过程。
坚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推动基层人大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图为2021年11月11日,贵州省贵阳市修文县六屯镇大木村布依族群众在投票选举县乡人大代表。 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供图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坚持把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作为当前人大民族工作的首要政治任务,全面理解和准确把握其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把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与党史学习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与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中央人大工作会议精神有机结合起来,深刻领会新时代人大民族工作新部署新要求,以理论武装的新成果更好地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坚决贯彻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重大决策部署。紧紧围绕此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提出的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升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坚决防范民族领域重大风险隐患等重点任务及政策举措,认真做好立法、监督、代表、对外交流等工作,持续推动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见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所有工作要向此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刻把握中国历史文化和民族发展规律基础上作出的重大原创性论断,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重要思想的核心理念,是做好新时代人大民族工作的重要遵循。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推动加强中华民族史研究宣传教育,引导各族干部群众牢固树立“四个共同”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准确认识中华文明起源和历史脉络,准确认识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准确认识中华文明的灿烂成就和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切实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坚决抵制历史虚无主义,警惕和防范西方民族理论、民族主义思潮歪曲或解构中华民族发展历史,有效抵御各种极端、分裂思想的渗透颠覆,坚决维护意识形态安全。推动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推动在各族群众中深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自觉用共同理想信念凝心铸魂,赓续精神血脉。推动完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体系和常态化工作机制,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干部教育、党员教育、国民教育、社会教育。推动挖掘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与实践意义,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不断增强中华文化认同。推动加强现代文明教育,引导各族群众在思想观念、精神情趣、生活方式上向现代化迈进。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根据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实际,推动完善政策举措,统筹城乡建设布局规划和公共服务资源配置,积极创造各民族共居共学、共事共乐、共建共享的社会结构和社会条件,逐步实现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从就业、就学、安居等方面,推动有关政策举措与时俱进调整完善,引导鼓励人口双向迁移流动,推进各民族人口流动融居,不断拓展各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的广度和深度。推动完善促进各民族群众融入城市的政策导向和制度保障,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纳入城市流动人口服务体系,合理照顾民族风俗习惯,坚决纠正针对任何特定民族身份的歧视性行为。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深入有效开展,促进各民族在理想、信念、情感、文化上的团结统一,守望相助、手足情深,推动中华民族成为认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强的命运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一个民族也不能少。实现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56个民族共同迈进全面小康,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同全国一道实现现代化打下了坚实基础。同时也要看到,由于历史、地理等多方面的原因,民族地区还普遍存在经济基础薄弱、产业层次较低、人才支撑不足等问题。人大民族工作要准确把握推动各民族为全面现代化共同奋斗的深刻内涵,持续推动完善扶持政策,更好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推动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推动完善差别化区域支持政策,加大对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支持力度,优化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深化东西部协作和定点帮扶,支持民族地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提升自我发展能力。推动民族地区立足资源禀赋、发展条件、比较优势等实际,找准实现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切入点和发力点,主动对接国家区域重大战略,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快形成发展新格局,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新路。提高公共服务保障能力和水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推动民族地区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力补齐就业、教育、医疗等社会事业发展短板,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支持民族地区实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完善沿边开发开放政策体系,深入推进固边兴边富民行动,改善边境地区生产生活条件,不断增强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居住着苗、瑶、侗、壮、汉等13个民族,是广西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当地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积极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图为2019年6月18日拍摄的融水苗族自治县杆洞乡党鸠村,道路已经修到家家户户门前。 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摄
创新民族地区发展理念。顺应时代变化,按照增进共同性原则,推动民族工作正确处理物质和精神的关系,赋予所有改革发展以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以维护统一、反对分裂的意义,以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意义,让中华民族共同体牢不可破。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实际,以公平公正为原则,突出区域化和精准性,更多针对特定地区、特殊问题、特别事项,推动制定和实施差别化区域支持政策,做到共同性和差异性的辩证统一、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的有机结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坚持依法治理民族事务,推进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依法治理民族事务,是全面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和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是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目前,我国现行有效法律中,有90余部法律对民族问题作了规定;民族自治地方也结合各自实际,制定了139件自治条例和900余件单行条例。同时也要看到,同新形势新任务相比,民族区域自治法和相关法律法规也有不适应之处。做好新时代人大民族工作,必须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全面依法治国方略,着力提升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水平。加快完善民族法律法规体系。坚持以宪法为根本,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全面检视民族法治建设方面的短板弱项,有序推进涉民族事务相关法律法规的立、改、废、释等工作,将保障各民族合法权益、维护民族团结的各项要求融入国家整个法治体系之中。加强与有关单位和部门的协同配合,推进备案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以高质量的备案审查工作推动健全完善民族法律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治理民族事务。加强民族法治宣传教育,引导各族群众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推动严格执法,依法保障各族群众合法权益,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工作中,坚决杜绝“把涉及少数民族群众的一般性社会事务工作简单归结为民族工作,把涉及少数民族群众的民事刑事问题简单归结为民族问题,把发生在民族地区的一般矛盾纠纷简单归结为民族矛盾”的倾向和现象。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针对美西方在涉疆涉藏等所谓“民族问题”上打法律牌,打着民族、宗教、人权的幌子对我们大肆遏制打压的严峻形势,坚持从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核心利益出发,强化法治思维,运用法治方式,推动开展相关立法、修法工作,丰富法律斗争工具箱,为维护国家主权统一、反对民族分裂、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提供有力法律武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新时代好干部标准,努力建设一支维护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态度特别坚决、明辨大是大非立场特别清醒、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行动特别坚定、热爱各族群众感情特别真挚的民族地区干部队伍,确保各级领导权掌握在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手中。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大民族工作,培养和锻炼一支高素质的民族工作干部队伍至关重要。必须坚持党管干部原则,按照新时代好干部标准,锤炼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人大民族工作干部队伍。在政治上清醒坚定。党的民族工作政治性强,人大民族工作干部首要的是政治上清醒坚定。当前我国民族工作形势总体稳定,但民族领域风险隐患依然存在,反分裂斗争任务重大艰巨。只有做到维护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态度特别坚决、明辨大是大非立场特别清醒,才能在关键时刻、关键工作中坚定信心,把准方向。教育引导人大民族工作干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民族理论政策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学习贯彻党中央关于民族工作的决策部署,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人大民族工作的正确政治方向。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少数民族代表肩负使命、认真履职,发挥着重要作用。图为2021年3月5日出席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少数民族代表。 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供图
在业务上勤学精通。民族工作政策性强,随着全面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深入推进和党的民族工作创新发展,健全民族法律法规体系、推进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任务更加艰巨繁重。人大民族工作干部要有适应新形势、胜任新任务的真本领。立足岗位职责,在干中学、学中干,认真学习做好新时代人大民族工作各方面基础性知识,学习做好本职工作相关的新知识新技能,不断完善履职尽责必备的知识体系,特别是深入研究民族工作领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认真总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举措和宝贵经验,积极稳妥地推进民族工作法律法规建设,不断提高依法治理民族事务的工作能力和水平。在作风上务实过硬。民族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必须依靠好干部、好作风来推进和落实。坚持走群众路线是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人大民族工作干部要坚守初心使命,永远保持对各族群众真挚的情感,用细致扎实的工作温暖人心、凝聚人心、争取人心。积极了解和回应各族群众所思、所想、所盼,帮助解决各族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把各族群众紧紧团结在党中央周围,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
来源:《求是》2022/05
作者:白春礼 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主任委员
制作:韩辰
校对:陈嵘
审核:张西立 罗素英
监制: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