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钦州港片区位于美丽的北部湾,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钦州港作为我国西南陆路运输距离最短的出海口,北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南连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我国西南地区走向东盟国家最便捷的出海大通道。盛夏时节,碧海蓝天,万吨巨轮往来穿梭,远处汽笛声阵阵响起。置身钦州港,枢纽、开放、活力等鲜活词汇顿时在脑海中活跃跳荡。“构筑沿海沿江沿边全方位对外开放平台”,“办好自由贸易试验区,把独特区位优势更好转化为开放发展优势”,“高水平打造北部湾国际门户港,提高江铁海多式联运能力和自动化水平”,“加快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为广西开放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有力推动钦州港进入发展“快车道”。2017年4月,首趟“渝桂新”南向通道试运行班列从广西钦州港站开出,驶向重庆团结村站,这是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的前身。2019年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标志着西部陆海新通道上升为国家战略。近年来,钦州港片区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在全面落实广西自贸试验区总体方案赋予的改革试点任务基础上,持续开展差异化探索,大力推进机构创新、机制创新、政策创新等系列创新,先后承接自治区级和钦州市级行政权力事项368项,最大限度实现“园区事片区办”,企业注册登记实现“秒批即办”。目前,钦州港片区承担广西自贸试验区总体方案赋予的94项改革试点任务已全部落地实施;累计形成200多项“钦州特色”制度创新成果;累计向商务部报送具有全国首创性的制度创新成果18项,其中“集装箱跨境物流‘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改革”案例入选全国自贸试验区第五批“最佳实践案例”。“集装箱跨境物流‘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改革按照信息全流程共享、物流全过程跟踪、成本全周期管控的思路,以成本、效率综合治理能力提升为突破口,通过跨领域、跨部门创新协作、政策协调以及试点探索,系统集成攻破集装箱‘门到港、港到港、港到门’的全流程堵点。”钦州港片区制度创新局负责人介绍,这一改革创新成果,使钦州港跨境集装箱综合物流成本和中介服务收费大幅下降。为了吸引更多货源货品、物流企业,钦州港创新开展多式联运“一口价”收费模式,为企业提供“一单到底、一票结算、一次委托、一口报价、一次保险”的综合物流服务。“钦州港的繁荣,关键在于业务模式的创新。”广西北部湾国际联运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钦州港开辟了‘铁路集装箱下水’业务,出口货商只需要在本地用铁路集装箱装货,再运到港口装船出海,无需多次装卸货,可以解决调运成本高、倒装时效差的问题。”得益于持续优化的服务能力和降费措施,西部陆海新通道运输品类也由最初的陶瓷、板材等50多个增加至粮食、汽车配件、电脑配件、装饰材料等1150多个。钦州港片区的改革创新不仅体现在持续完善的业务模式上,还体现在不断提升的智能化水平上。钦州港依托国际贸易“单一窗口”,通过实施口岸作业流程再造和无纸化信息建设,整合建设“数智化”港口综合服务平台,创新实现铁海联运港站“一体化”智能监测“秒通关”,提升集装箱“数智化”治理能力。2023年6月30日,钦州港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和钦州中心站拆除了物理围网,海关统一监管,初步实现区域一体化,大幅提升了钦州港的作业效率。
图为2024年5月9日拍摄的夜幕下的钦州港码头。 新华社记者 张爱林/摄
从高处俯瞰钦州港,巨型桥吊在自动化设备的控制下精准卸载货物,集装箱卡车在“U”形道路上穿梭,码头整个作业片区看不到一个工作人员。“我们采用了全球首创‘U’型工艺方案,建成全国首个铁海联运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广西钦州保税港区盛港码头有限公司总经理宋海涛言语中充满自豪,“因为新一代尖端技术的加持,集装箱码头实现高度信息化、标准化、全自动化。相比人工码头,操作人员减少70%。”
伴随着枢纽化物流网络的加快构建,西部陆海新通道的战略通道作用更加凸显,促进经济深度融合的综合性国际大通道功能更加完备。澳大利亚锂辉石、东南亚橡胶等进口货物增长迅速,广西的汽配、板材、玻璃和纸产品等优势产品也加速“出海”。目前,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辐射我国18个省(区、市)72个城市153个站点。钦州港集装箱航线达69条,通达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个港口。“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提高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开放水平,加快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全面开放格局’,向我们吹响了集结号、发出了动员令。”钦州港片区管委会副主任左孔天说,“我们将持续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助力全面开放格局加快形成。”新时代新征程,钦州港正满怀自信地拥抱世界、走向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对外开放这篇大文章,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承关怀而奋起,铭嘱托而前行。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浪潮中,钦州港正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持续深化铁海联运体制机制创新,不断提升港口能级,奏响联通山海、牵手世界的新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