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重书院学术训练营|奇境译坊2022年读书小组招新
关于奇境译坊读书小组
亲爱的同学,你是否充满学术热情却无法确定学术兴趣,或是找到了大致的兴趣方向,却仍感到有些迷茫,不知如何下手,如何深入?那就来奇境译坊试试吧!我们是复旦大学中文系和任重书院合作开设的学术社团,在这里你能找到一批老伙伴或新朋友,一起读书,研讨,翻译,交流,并有机会邀请校内外老师参与小组沙龙活动。
不论未来你是否选择学术研究之路,都希望你能拥有自由的心灵与独立的头脑,你能在奇境译坊遇到一批充满挑战的著作、智慧而美好的物种(在后人类时代,每个人都可能是一个新物种),一起度过快乐又充实的时光。
我们设计了七个专题小组:“什么是后人类”“事件诗学”“早期电影研究”“小说理论”“古典学”“文学的世界史”“诗人-批评家”,精选出16种英文著作,其中既有学术史上的经典之作,也有近几年刚刚出版、反映研究动向的新作。考虑到前两年同学们的呼声,我们特别挑选了几部已有中译本的著作,并为英文新书配备了一些相关中文辅助读物,方便同学们快速进入话题,同时也可以作为讨论和研究翻译的材料。
读书活动将以专题小组为单位,围绕兴趣点组织阅读、讨论或翻译,也可以自行联络老师答疑解惑,举办形式多样的小型沙龙;同时鼓励小组联手邀请校内外老师,举办学术导读讲座,根据活动要求和规模,提供相应经费支持。
不限专业、不限年级,奇境译坊读书小组欢迎在复旦求学的你!来吧,让我们在这里收获友情、增进学识,一杯奶茶+一本书,在旦苑星空咖啡或北区食堂,分享围坐倾谈的美好时光。
报名方式详见文末。
//
奇境译坊读书小组书单
2022.9-2023.8
01
什么是后人类
小组介绍
“人是近期的发明,并且正接近其终点……人将被抹去,如同大海边沙地上的一张脸。”福柯在《词与物》中的这一论断被不断重溯为“人之死”的宣言。不论福柯的愿景如何,如今的克隆技术、神经药理学、基因工程、人工智能、宇宙探索等等早已将一种“后人类状况”明确无误地彰显出来,人类虽未被抹除,但21世纪之“人”与16世纪之“人”已不可同日而语。什么是“人”?什么是21世纪的“人”——“后人类”,是“后人类主义”(posthumanism)所关注的首要问题。通过与各种“非人”(non-human)的区分,“人类”范畴得以确立。机器人、外星人、动物、物件……无论是将其涵纳、收编进“人类”范畴,抑或对它们的区别性特征施以消解,“人类”概念已被21世纪的我们所重新涂绘。在此语境下,「什么是后人类」小组意在激发同学们对当今“后人类状况”的关注,重新思考人类与世界的关系。
阅读材料
1. Cary Wolfe, What Is Posthumanism?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2009.
简介:加里·沃尔夫(Cary Wolfe)是动物研究及后人类主义领域的创始性人物之一,书中沃尔夫对“后人类主义”概念做出详实、缜密的界定。以经典人类主义/人文主义(humanism)对自我与他人、思想与身体、社会与自然、人类与动物、有机与技术的划分为靶子,沃尔夫的“后人类主义”对其阐释力进行了批判性的重构。沃尔夫所设想的“后人类主义”并非人类形体被超越之后的一种境况,并非要逃离或压抑自然天性中的动物本源,抑或超越其物质性或去肉身化,而是强调人是透过与各种“非人”的其他形式才共同演化为人,藉此重省以人类经验为指标的思考方式:人类并非所有存在的君主,而是置身其中,和其他存在纠结、牵连着。
2、Jacques Derrida, The Beast & the Sovereign, Volume I, translated by Geoffrey Bennington, The Unhcrsily of Chicago Press, 2009.
雅克·德里达,《野兽与主权者(第一卷)》,王钦译,西北大学出版社,2021年。
简介:法国哲学家雅克·德里达于2001—2002学年在法国巴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开设了以“野兽与主权者”为总主题的研讨班课,本书是对讲授过程的记录与呈现。德里达从人与动物之差异、性别差异、政治与非政治等等维度,对从亚里士多德、马基雅维利、霍布斯、卢梭到海德格尔、拉康、德勒兹、阿甘本等一系列思想家进行创造性解读,同时也涉及对蒙田、瓦莱里、策兰、D.H.劳伦斯等文学家的解读。通过考察种种动物的形象——狼、鸽子、狐狸、狮子、大象、蛇等等——如何一方面在本体论的意义上被用于证成人的固有性和对于动物的优越地位,另一方面又在寓言的意义上不断地被各种政治话语所征用,德里达不断涂抹与解构人与动物之间始终成疑的界限。
3、Jacques Derrida, The Beast & the Sovereign, Volume Ⅱ, translated by Geoffrey Bennington, The Unhcrsily of Chicago Press, 2011.
雅克•德里达,《野兽与主权者(第二卷)》,王小姣译,西北大学出版社,2022年。
简介:法国巴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2002—2003学年中,德里达延续了去年对于“野兽与主权者”的谈论,并更进一步将注意力聚焦于两个文本:海德格尔的《形而上学的根本问题》和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在同其他思想家诸如布朗肖、列维纳斯等等的对话中,德里达考察了曾用以区分人与动物不同存在方式的诸多范畴:孤独状态、世界、暴力、无聊、死亡,揭示二者之间所谓的稳固边界实际上岌岌可危、不堪一击。
组长简介
孙昊:2022级中文系比较文学博士生
孙辰玥:2019级汉语言文学本科生
02
事件
小组介绍
事件,如一道闪电划破夜空,打破了日常生活的连续性假象,在我们僵化的知识体系和习以为常的意识形态上,撕开了一道口子,这道口子如同一道创伤,深刻地刺入身体和心灵之中,促使我们去重新思考和面对世界中的一切。“事件”是一个奇点,它不能简单地被还原为既定秩序中的一个话语和值,而是挑战着既定秩序的言说框架。事件的发生意味着占据一个新的位置,让事物可以在新的位置和空间中发生改变。在21世纪的思想界,“事件”成为一个反复被重写的理论概念,可追溯至1960年代结构主义运动从“结构”向“事件”的转变。结构主义更强调稳定的结构、共性、共时性,而轻视事件、个性、历时性。约翰·卡普托(John D. Caputo)提出,“事件”是一把密匙,可以破解西方传统形而上学的“本体—神—逻辑学”迷思,克服对实体性思维和因果律的执迷,摆脱表象性思维与概念化言说的规训。
「事件」小组希望以“事件”为切入口,追索西方传统形而上学的内部进展,把握人文学科的理论动向,同时期待振聋发聩的“事件”,一种朝向未来的敞开与冒险。
阅读材料
1、《事件:哲学概念之旅》(Event: A Philosophical Journey Through A Concept)
简介:齐泽克探讨了“事件”概念及其哲学内涵。事件之所以具有“事件性”,是因为其效应越出其肇因。换言之,真正的事件总是直接地、突然地发生,无法以逻辑的方式在“现实世界”里加以回溯。本书分别论述了在哲学领域和精神分析领域的三个“事件”:柏拉图的理念论、笛卡尔的自我、黑格尔哲学;“实在”、“象征”、“想象”。这些哲学理论和概念在何种意义上构成了“事件”或具有“事件性”?在重述与重构重量级思想家的同时,书中也讨论了读者熟悉的段子、电影等大众文化素材,让这本理论著作读来更为有趣和过瘾,比如你会遇到《狗镇》《黑暗中的舞者》,还有侦探小说家阿加莎•克里斯蒂以及上个世纪的《布朗神父探案集》。
作者: Slavoj Zizek
出版社: Melville House
副标题: A Philosophical Journey Through A Concept
出版年: 2014-8-26
作者: [斯洛文尼亚] 斯拉沃热·齐泽克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出品方: 企鹅兰登中国
原作名: Event : A Philosophical Journey Through A Concept
译者: 王师
出版年: 2016-3
2、《文学事件》(The Event of Literature)
简介:在《文学事件》中,伊格尔顿力图让文学回到那个重视文学和虚构的本体论和认识论问题的“高端理论”时代。本书花费大量笔墨和力气逆潮流而行,试图从概念上界定文学,总结出文学的五个特质:虚构性、道德性、语言性、非实用性和规范性。本书另一个逆流而行之举是讨论文学的道德价值,他认为,如今怀疑和颠覆的思维模式已成为新的迷信崇拜,文学宣扬的道德训导和教诲就可能成为新的变革性力量。伊格尔顿运用“文学事件”这一批评概念,强调文学的动态性。既然文学是“事件”,那么就会涉及到五个W:谁(Who)、什么(What)、为什么(Why)、何时(When)、何地(Where)以及如何(How)。文学理论必然包含构成事件的W要件。关于什么是文学,伊格尔顿并非给出终极答案,而是运用多种策略启动二元对立项的互动,描述文学作为事件发生的过程。
作者: Terry Eagleton
出版社: Yale University Press
出版年: 2012-5-29
作者: [英] 特里·伊格尔顿
出版社: 河南大学出版社
出品方: 上河卓远文化
原作名: The Event of Literature
译者: 阴志科 / 陈晓菲 校译
出版年: 2017-8
3、刘阳,《事件思想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年。
简介:本书采取全景式的写作风格,将各家所持有的具体事件思想,放置于整条事件思想史长河中,前联后挂,摇移推拉,以辨清每一坐标的刻度。本书梳理了事件发展的时间谱系,亦有对事件不同维度的理论阐释,更包含了事件蕴含的多维潜能,通过精读大量文献,详尽深入地论述了事件思想在欧陆内外与东方的丰富发展历程,追踪其各种前沿进展,考察这一思想谱系的深层机理与内在张力,揭示它与语言、伦理和后理论的关系,以及在创作、研究与教学等方面的实践前景,图绘了当代文论中一个新生长点的学理地基。
延伸阅读
1、汪民安 / 郭晓彦 主编.生产(第12辑):事件哲学,江苏人民出版社,2017-7.
2、蓝江.从事件本体论到事件现象学 ——巴迪欧的《存在与事件》和《世界的逻辑》之间的事件哲学[J].黑龙江社会科学,2019,(第6期).
3、严泽胜.巴迪欧论“存在”与“事件”[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第6期).
4、李西祥.存在/世界/事件:解读齐泽克对巴迪欧的存在论批判[J].世界哲学,2021,(第6期).
5、陈龙.论卡普托的“事件诗学”建构[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1期).
组长简介
刘冠麟:2019级汉语言文学本科生
金碧滢:2019级汉语言文学本科生
03
早期电影研究
小组介绍
什么是早期电影?“早期”有多早?或者说“早期”究竟一个抽象的时间概念,还是在一种更加复杂的理论视野和社会语境中生产的批评范畴?从1990年代初开始盛行的早期电影研究通过重访本雅明和克拉考尔等人的相关著述,重新审思早期电影与电影初生期的文化与社会转型,将技术革新、感官文化与都市现代性紧密结合,晚近的研究则借助媒介考古学与新媒体美学,经由“器件”转向与“情动”特性,在更广阔的现代科技文化语境中考察早期电影。「早期电影研究」小组希望通过研讨相关理论著作及其中涉及的影像作品,更丰满地理解和把握电影文化和社会转型的内在关联,也为相关专业的同学提供更多元的选题方向。
阅读材料
1、《情感地图 :艺术、建筑与电影之旅》(Atlas of Emotion: Journeys in Art, Architecture, and Film)
作者:[意]朱莉安娜·布鲁诺(Giuliana Bruno),哈佛大学视觉与环境研究专业教授
出版社:Verso
出版年份:2018年
简介:虽然名为“地图集”,布鲁诺并非简单地图册整理注释,而是从建筑、旅行、地理、地图绘制、设计及故乡之旅六个部分勾连起不同视觉经验中观众的情感投射,试图将电影理论拓展至画廊、地图等一系列拼接及再现各类奇观以惊诧观者的载体,提炼出“空间移动激发情感”的中心论点,坚信“观者首先应该是行者”。布鲁诺试图用“前电影”时代再现与异化现实之间对观众,尤其是女性的情感刺激乃至自我塑造,揭示电影理论中长久地被符号学与精神分析学遮蔽的情感影响及其中蕴含的现代性。格哈德·里希特和安妮特·梅森的艺术、彼得·格林纳威和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的电影制作、电影宫、暗箱、陈列柜及那不勒斯的乡间小路……布鲁诺在搭建并置空间的同时更勾勒出时人的心里图景和内心世界。书中提出的“触感视觉”更是开将“人眼触摸影像”的观点引入文化理论研究之先河,布鲁诺更是启发了后续研究者,从个体的身体性触觉体验的心理分析转向思考更具体的电影文化中的观影身体和更具隐喻性的“触感视觉”的观影经验塑造问题。
➤ 延伸阅读
① 严芳芳:《“触感视觉”:一种重新认识电影的理论路径》,《文艺理论与批评》20223年第3期
② Weihong Bao, Fiery Cinema: The Emergence of an Affective Medium in China, 1915-1945,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 2015
③ 张英进:《三读早期电影理论:器件转向、情动机制、动作喜剧》,《文艺理论研究》2021年第2期。
④ 张春田、姜文涛编 :《情感何为:情感研究的历史、理论与视野》,北京大学出版社2022年版。
2、《巴别塔与巴比伦:美国默片中的看与被看》(Babel and Babylon: Spectatorship in American Silent Film)
作者:[美]米莲姆·布拉图·汉森(Miriam Hansen),芝加哥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出版社: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出版年份:1994年
简介:随着美国早期电影研究界对电影理论与电影史的关注日盛,关于观影者及其中涌现出的性别政治、社会交往等问题逐渐走入研究者的视野。在《巴比伦与巴别塔:美国默片中的看与被看》一书中,作者汉森敏锐地捕捉到早期电影与观众之间的理论空白及作为电影话语的“观影者”与日常生活中的“经验观众”之间的张力。借助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理论框架,海森以巴别塔和巴比伦隐喻美国默片观影者间的同质性和异质性,分别将好莱坞古典叙事电影诞生的史前史、经典影片《党同伐异》与瓦伦蒂诺现象作为研究对象,从理论、作品、历史三个不同角度阐明了观影作为一种公共行为既为社会建造了普世性的同质话语,又剖析因女性个体观影体验与父权社会的无形张力而形成的独特的身体叙事,为早期电影研究引入了社会史及文化史的阐释维度。尽管本书并没有一劳永逸地解决“理论”与“历史”之间的矛盾,但作者汉森以其敏锐捕捉观影者中隐伏的同质与异质的努力使本书在早期电影研究中独树一帜。
➤ 延伸阅读
① 车致新:《在“理论”与“历史”之间——读汉森的〈巴别塔与巴比伦〉》,《中国图书评论》, 2014年第8期。
② 张真:《银幕艳史:都市文化与上海电影(1896-1937)》,上海书店出版社2019年版。
③ 张英进:《阅读早期电影理论:集体感官机制与白话现代主义》,《当代电影》2005年版。
3、《牛津中国电影手册》(The Oxford Handbook of Chinese Cinemas)
作者:罗鹏(Carlos Rojas) /周成荫(Eileen Chow) 主编
出版社:Oxford University Press
出版年份:2013年
简介:当一部电影被冠以“中国”二字时意味着什么?是指向特定的主题或主体?抑或是多了几分语言、种族、国族、意识形态甚至是政治的色彩?相较于广阔的“中国电影”研究领域,上述关键词都不过是沧海一粟,仅从单一角度切入很难全面把握历经封建传统、革命中国及现代社会的“中国电影”全貌。
本书则另辟蹊径,辑合历史、电影形式、结构性要素三个领域共33篇论文,聚焦“中国电影”这一名词在不同历史阶段、不同电影类型、不同地域文化语境下的定位及其被赋予或赋予电影本身的不同内涵。以历史为轴,本书追溯1920年中国电影诞生之初,推进至当代港台及海外华文电影,全景展现中国电影的历史研究。以电影形式为轴,曲艺、纪录片、功夫电影对“中国”这一前置定语内涵的丰富与创新在书中亦有精妙深入的阐释。而结构性维度则从制作、发行等物质要素的演进迭代切入“中国电影”在社会文化领域的定位问题。一个关键词,三种维度,多样的研究方法论,以“中国电影”为不同学科对话的独特场域,超越学术中现存的地缘、语言、意识形态等桎梏藩篱,勾勒一副新颖别样的中国电影研究的“学术地图”。
组长简介
曹禹杰:2021级中国现当代文学硕士生
张婷怡:2020级汉语言文学本科生
04
小说研究
小组介绍
什么是历史小说?历史小说是从何时兴起的?英国历史小说是如何影响到美国的历史小说创作的?作家们的历史书写与历史小说之间有着怎样的异同?两者的边界是否清晰?历史小说诞生时西方史学处在何种观念史位置之中?历史小说与历史主义之间是否具有联系?新兴的历史理论如何帮助我们回到历史小说的文本之中?本学期将聚焦于2-3部理论著作,对历史小说与西方史学理论进行探讨、研究。「小说研究」小组希望通过聚焦于相关理论著作的研讨,把握历史小说兴起的思想史基础,探究从史学理论进入历史小说的可能,厘清历史主义与海登·怀特式的新历史主义之间的复杂关系,也为相关专业的同学提供更多元的选题方向与研究的空间。
阅读材料
1、《元史学》(Metahistory)
作者:[美]海登·怀特(Hayden White),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荣休教授
出版社:Johns Hopkins Univ. Press
出版年份:1973年
简介:海登·怀特的这本书与其其他的专著不同,并非由松散的论文集构成,而对历史叙事进行了集中、系统化的处理。在该作中,怀特继承了诺斯索普·弗莱在《批评的剖析》中的逻辑,将历史叙事切分为修辞、模式、情节编纂、立场、观念等诸种模块,并拣选了相关历史学家与理论家作为代表。海登·怀特的这本书对20世纪后半叶至今的史学理论有着重要影响,为诸多新史学理论的诞生奠定了重要基础。
➤ 延伸阅读
① 海登·怀特:《叙事的虚构性:有关历史、文学和理论的论文》,罗伯特·多兰 编, 南京大学出版社,2019年。
② 海登·怀特:《话语的转义:文化批评论文集》,董立河 译,大象出版社,2011年。
③ 莫里斯·曼德尔鲍姆:《历史知识问题:对相对主义的答复》,涂纪亮 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
2、《历史主义》(Historicism)
作者:[英]保罗·汉密尔顿(Paul Hamilton),南安普敦大学英文系讲师
出版社:Routledge
出版年份:1996年
简介:关于“历史主义”的论争是19世纪史学界的一场重要运动,诸多重要的史学家与哲学家都参与到了这场论争中。汉密尔顿此书从对概念的梳理入手,探讨了历史主义从自然法时期到当代的思想史变迁过程,其中经历了启蒙运动时期,反启蒙时期,诠释学传统,现代传统以及当代传统,是对历史主义的一个极佳的学习路径。
➤ 延伸阅读
① 弗里德里希·梅尼克:《历史主义的兴起》,译林出版社,2010年。
② 让·博丹 等:《从普遍历史到历史主义》,刘小枫 编,谭立铸 等 译,华夏出版社,2017年。
③ Iggers, Georg G. “Historicism: The History and Meaning of the Term.”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Ideas, Vol. 56, No. 1, 1995, pp. 129-152.
④ Ankersmit, F.R. “Historicism: An Attempt at Synthesis.” History and Theory, Vol. 34, No. 3, 1995, pp. 143-161.
3、《小说理论》(The Theory of the Novel, translated by Anna Bostock)
作者:[匈牙利]格奥尔格·卢卡奇(Georg Lukacs)
出版社:The MIT Press
出版年份:1971年
简介:在世界大战的阴云中,卢卡奇完成了他的《小说理论》,借助对小说文类的黑格尔式的历史哲学的考察,为现代世界的精神状态做出了悲观的诊断。如果要理解小说这一“现代史诗”(黑格尔语)形式本身及其历史哲学意涵,我们无法绕开这部经典著作。
➤ 延伸阅读
① 黑格尔:《美学》,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
②《卢卡契文学论文集》(一、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
③ Georg Lukacs, Soul and Form, trans. Anna Bostoc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09.
4、《现实主义的二律背反》(The Antinomies of Realism)
作者:弗雷德里克·杰姆逊(Fredric Jameson)
出版社:Verso
出版年份:2013
简介:形式问题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核心问题之一。自卢卡奇以降,经由杰姆逊、莫莱蒂,已经有了许多精彩的论述。这本书是杰姆逊本人“社会形式诗学”研究项目的一部分,他将现实主义理解为一种“认知测绘”,重新发掘现实主义美学的政治内涵。
➤ 延伸阅读
① 弗雷德里克·杰姆逊:《政治无意识》,王逢振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组长简介
梅笑寒:2022级英语语言文学系博士生
沈彦诚:2021级中国现当代文学硕士生
05
古典学
小组介绍
文学批评如何在古希腊萌芽?希腊人如何认识世界和自我?本小组阅读研究古希腊古罗马思想文化的著作,本学期所选的两部作品分别关注古希腊的文学批评和古希腊的思想观念,均具有重要的学术史地位。希望通过这两部作品中“迷狂”与“真理”、“理性”与“非理性”的框架深入认识古希腊的文学观念和思维方式。
阅读材料
1、Stephen Halliwell, Between Ecstasy and Truth: Interpretations of Greek Poetics from Homer to Longinus, Oxford UP, 2011.
简介:斯蒂芬·哈利韦尔(Stephen Halliwell)是圣安德鲁大学古典学院的荣休教授,研究领域为古希腊文学和思想。此书围绕古希腊人对诗歌的两种认识,迷狂(ἔκστασις)和真理,来探究古希腊诗学在一系列文本里的表现。一方面,古希腊人认为诗歌能迷住听众的灵魂。《奥德赛》里费弥奥斯令佩涅洛佩潸然落泪的歌咏中,诗歌与听者的互动影射了读者的心理体验。另一方面,他们也将诗歌视为思想的摹本以待阐释。赫西俄德认为诗歌是看似真实的假象(ψεύδεα……ἐτύμοισιν ὁμοῖα),但他笔下沉醉于诗歌的缪斯并不顾虑真假的命题。希罗多德和修昔底德将愉悦归于诗歌,而真实归于历史。实际上,在各种文献有意无意透露的诗学理念中,诗歌的动人效果与模仿的价值往往结合。第一章考察在荷马史诗中伴随英雄始终的诗歌是否反映了一贯的诗学;第二章论及阿里斯托芬《蛙》呈现的诗学价值评判的矛盾与困难;第三、四、五章转向哲学文本,讨论柏拉图《申辩篇》中诗人美与意义(τί λέγοιεν)的两难、《伊安篇》中诗的迷狂(ἔνθεοι)来源与理性阐释的两难,和《理想国》中批判蛊惑人心的诗歌和设想理性诗歌的两难;之后,作者考察了亚里士多德结合了感情与理性、模仿自然与伦理的诗学,并结合《政治学》对净化(κάθαρσις)提出了兼顾伦理与心理意义的解释。第五章纵览了主张结合愉悦和真理的智者高尔吉亚,从功利主义出发贬低诗歌的修辞学家伊索克拉底,以及折衷教化和娱乐的伊壁鸠鲁主义者斐洛德穆。最后一章探讨了朗吉努斯如何将迷狂和真理结合到崇高的概念中,赋予其关乎主体和主体间性的复杂内涵。本书所处理的文献之多样,显示了作者广博的古典学修养。本书对情感面向的关注,则显示了古典学学者对情感理论的响应。
2、Eric Robertson Dodds, The Greeks and the Irrational, California UP, 2004.
E.R.多兹著, 王嘉雯译,《希腊人与非理性》,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简介:《希腊人与非理性》是爱尔兰古典学家多兹(E. R. Dodds)的代表作。在这部著作中,多兹讨论了“非理性”在古希腊(从荷马至柏拉图)的诸种体现。19世纪古典学研究普遍认为荷马时代的希腊人已经相当“理性”,而二战后以多兹为代表的一派进步主义论者(progressivist)试图打破这一流行的理性主义神话,借助人类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重新挖掘非理性力量在古希腊文明中扮演的角色,这种转向亦是多兹将古典学研究与二十世纪中叶思想潮流结合的尝试。由多兹开启的这一对古希腊理性问题、耻感文化的关注,成为西方古典学研究的重要命题,引发了一系列的回应与变奏。尽管书中的某些观点如今已经被抛弃,多兹对“非理性”的定义亦宽泛、模糊,但这些都不能动摇本书的重要地位。多兹的作品深刻地影响了现代人对希腊文化的理解,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古典学作品之一,其敏锐的观察,优雅灵巧的风格和重要学术史地位足以构成我们阅读这部作品的全部理由。
组长简介
段盛雅:2020级中文系比较文学博士生
何本华:2021级中文系比较文学硕士生
06
文学的世界史
小组介绍
歌德的“世界文学”(Weltliteratur)概念,随学者的不断重访与考掘,于20世纪末经历了一次“重生”。学者们以翻译、流传、翻译为入径,尝试探寻作品如何进入其他文化语境而成为世界文学。世界文学研究呈现出的新格局、新变化,同时也为文学史的书写提供新的可能。如何在跨语言、跨文化的框架下重思文学发展过程及特征,已成为当下文学史书写不可回避的关键问题。在此语境下,「文学的世界史」小组将聚焦《文学的世界史》(Literature: A World History)一书,结合《什么是世界文学》(What is World Literature?)、《从比较文学到世界文学》等书目,希望通过阅读讨论的形式,激发同学们对于世界文学及世界文学史书写的关注,重新思考全球化背景下文学、历史与文化的交织与汇通。
阅读材料
1、David Damrosch, Gunilla Lindberg-Wada. Literature: A World History, Wiley-Blackwell, 2022.
简介:本书共有四卷,梳理分析从公元200年到2000年间不同地域和语言文化中的文学文本,借以探索文学表达形式的丰富性以及世界文学史的另种可能。书中强调文学的建制性特征,考察文学与社会、政治和宗教背景之间的关系。此外,该书第三卷及东亚相关内容由中国比较文学学者张隆溪教授主持撰写,为读者探究中国学者在世界文学史书写中发挥的作用提供了有利参照。
2、David Damrosch. What is World Literature?,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3.
大卫·丹穆若什著, 査明建、宋明炜等译. 什么是世界文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4.
简介:本书共分为三个主要部分:流通(Circulation)、翻译(Translation)、生产(Production) 。第一部分主要探讨了世界文学的流通模式;第二部分论述了世界文学如何从翻译当中受益;第三部分则以三种具体文本为例,考察了作品如何进入世界文学,以及文本生产过程当中的各类因素。作者还在本书当中为“世界文学”下了三重定义——一、世界文学是民族文学间的椭圆折射;二、世界文学是从翻译中获益的文学;三、世界文学不是一套经典文本而是一种阅读模式——这有助于理解全球化时代下的“世界文学”。
3、张隆溪,《从比较文学到世界文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年。
简介:本书是一部论文集,收集了张隆溪教授在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领域发表的诸多论文。全书共分上下两编,上编为文艺篇,下编为文史篇。上下两编涵盖内容较广,涉及比较文学发展趋势、文学理论、翻译、欧洲人对中国的想象等等,对于思考相关问题有所帮助。
组长简介
黄雨洁:2021级中文系比较文学硕士生
吴棋:2022级中文系比较文学硕士生
07
诗人-批评家
小组介绍
乔治·斯坦纳曾不无讽刺地指出,批评家过着一种二手生活,他们往往依赖于他人智慧的恩典而写作。无怪乎艾略特在将批评家分为四类后直言,他最倾心的却是“诗人-批评家”(Poet-Critic)。以艾略特本人为代表的杰出的“诗人-批评家”,如布罗茨基、奥登、曼德尔施塔姆、希尼、沃尔科特,一边创作直抵灵魂的诗作,一边为文学批评提供超凡的视野和睿智的洞见。“诗人-批评家”用“双手”写作,他们悠游于直觉与学养之间,往返于感性与理性之境。「诗人-批评家」小组为同学们选择了两位当代著名诗人的诗歌评论集,希望通过“诗人-批评家”的批评实例,帮助同学们培养诗歌的感悟力和洞察力。
阅读材料
1、Simon Armitage, A Vertical Art: Oxford Lectures, Faber & Faber, 2021.
简介:本书作者为英国现任桂冠诗人西蒙·阿米蒂奇(Simon Armitage),这部著作是他担任牛津大学诗歌教授期间的讲座汇编。阿米蒂奇尝试以一种令人耳目一新的“常识”方法切近“诗歌”艺术形式,通过质疑诗歌谱系上浅显与晦涩的两端,他尝试厘清将诗歌同其他文类(散文、歌词)区别开来的基本品质。此外,作为有着丰富诗歌创作经验的诗人-批评家,阿米蒂奇还扯下了当代诗人的遮羞布:他们不得不面对“诗歌乃是一种谋生手段”这一不浪漫的现实,他详尽考察了当代诗歌的受众、价值与市场策略等实际问题,并在此书结尾处给出了自己的关于诗歌原则与实践的“95条论纲”。
➤ 延伸阅读
① https://www.simonarmitage.com/
② 西蒙·阿米蒂奇:《流浪到故乡》,樊卿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7年。
③ 《西蒙·阿米蒂奇诗选》,舒丹丹译,《诗歌世界》2017年第2期。
2、Jane Hirshfield, Nine Gates: Entering the Mind of Poetry, Harper Perennial, 1998.
简介:门,作为一项“开闭开”的装置,既是对空间的定格与封闭,也可使内外连通,让不同场域得以穿越。美国当代女诗人简•赫斯菲尔德在《九重门》里,讨论了“诗歌与专注的心智”、诗歌的“原创性”、诗歌与记忆、诗歌的翻译、诗歌所创造的阈限(或临界) 生命状态等问题,通过这“九重门”引导读者进入诗的心灵,进入诗歌创造的内在奥秘与起源。但赫斯菲尔德的雄心不仅于此,作为贯穿此书的线索,她还探讨了一种开放、包容、允许每个人充分自我表达的言说方式,并以此将个人引入某种“共同体”之中,让深入内心的诗歌之门同时向外部世界敞开,为读者召唤出诗歌激彻灵魂的“穿堂风”。
3、Jane Hirshfield, Ten Windows: How Great Poems Transform the World, Knopf, 2017.
简•赫斯菲尔德,《十扇窗》,杨东伟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年。
简介:“诗歌是煽动起生存革命的语言”,在这本诗学随笔中,简•赫斯菲尔德以十例雄辩且原创的探索向读者揭示诗歌的强大激发力。通过对米沃什、狄金森、松尾芭蕉、辛波斯卡等诗人的细读,通过诗歌的“观看”“隐藏”“不确定性”“惊奇”“变形”“悖论”等核心命题的阐发,赫斯菲尔德考察了伟大的诗歌如何“转变”(transform) 世界,读者如何通过阅读诗歌和创作诗歌,认识自己并绽放其生命过程的可能性。赫斯菲尔德的“十扇窗”同她的“九扇门”一样,邀约读者开启一扇扇心灵之窗,去一次次凝视诗歌创造、觉醒、试探与隐匿的时刻,去一次次谦卑地眺望与守护诗歌或隐或显的光芒,不断开垦诗歌可想象与可言说的边界。
➤ 延伸阅读
① 《简·赫斯菲尔德诗选》,舒丹丹译,《星星》2008年第10期
②《简·赫斯菲尔德诗选》,盛钰译,《江南:诗》2017年第2期
③ 《简·赫斯菲尔德诗选》,王家新译,《诗歌月刊》2019年第10期
④ 王家新:《九重门,十扇窗,一个优异的诗歌心灵:简·赫斯菲尔德诗论集<九重门:进入诗的心灵>读后》,《上海文化》2020年第11期
组长简介
翁婧怡:2020级汉语言文学本科生
周俊杰:2021级汉语言文学本科生
奇境译坊
指导老师:
王柏华(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
社长:
孙昊(2022级中文系比较文学博士生)
副社长:
何本华(2021级中文系比较文学硕士生)
吴棋(2022级中文系比较文学硕士生)
报名方式
请有意向的同学
在10月15日之前
①填写问卷
(扫码或点击“阅读原文”)
②扫码进入报名群
为避免出现遗漏,请务必完成两个步骤喔!
图文编辑:蔡宜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