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说话的理由

2017-04-30 杨爱清 守望香格里拉


说话的理由

文/杨爱清


韩国演员崔真实是我喜爱的明星之一,这样一个清婉雅丽的美丽女子居然因为一个子虚乌有的谣言放弃如日中天的事业,舍下两个年幼的子女撒手人寰,真可谓是人间悲剧。挑起这个话题,并不是要评判现代人的心理承受力,而是想要和大家讨论一个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说话的理由。


说话是人类区别于动物最为显著的特征,在经历了上万年漫长而艰辛的探索和发展历程后,人类的语言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单调到丰富。人类语言的日臻完善使人们可以淋漓尽致地表达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而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进步更是让人们借助互联网等高科技手段轻松实现了“天涯若比邻”的梦想。尽管人际交往的方法多种多样,但每种方式都离不开语言;作为人类最重要的思维和交际工具,人们用无穷变化的语言表达着变化无穷的涵义。


语言是人类敞开心扉的工具,是抒发情感的媒介,是释放心绪的手段,是交流沟通的纽带。对于人类来说,说话是如此重要且必不可少,假如人类没有了语言,丧失了说话的能力,世界就在那一瞬间失去了生机和活力。


可是,我们为什么要说话呢?


据说,崔真实自杀身亡后,在网络上散布不实传言的证券公司女职员沉痛道歉。可是,相对于一个鲜活的生命来说,这个时候任何语言都显得如此苍白无力;一个人,一句话,却让两个孩子痛失母爱,给一个家庭造成了永远无法弥补的伤痛。我想,在几万年前的某一个时候,当人类的始祖开始艰难的呀呀学语时,他们内心一定怀揣着一个关于说话的美好念想;但是,我也想,如果我们的祖先看到自己的子孙后代今天这个样子说话,也许会为当初的执着滋生出一丝不安和困惑。



最近一段时间来,关于网络实名制的辩论此起彼伏。之所以引发这场争论,当然是因为当下的人们说话不怎么靠谱了。打开电视,我们不明白哪些剧情是有史可依的,哪些剧情则包含了“戏说”的成分;点击网络,我们不知道哪些语言是真实可信的,哪些语言则是谩骂诽谤;翻开短信,我们弄不清楚是否是雾里看花水中望月;听到传言,我们不能确定应该选择相信其中的哪几句。虚假、恶意、欺骗的垃圾信息开始充斥我们的生活,让这个原本应该清晰明朗的世界变得越来越模糊,以至于人们不得不发出“借我借我一双慧眼吧,让我把这纷挠看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的呐喊。


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弟子匆匆忙忙跑来:“大师大师,我刚听到了一个消息!”

“且慢”,大师制止了他,“在你告诉我这个消息之前,请先回答我三个问题。首先,这消息真实吗?”

“不清楚,这是我半道上听来的”。

 “这是一条善意的消息么?”

“不”,弟子惭愧地说,“恰恰相反”。

“那么,这消息对我来说重要吗?”大师又问道。

“应该不那么重要吧”。

“既然这个消息既不真实又无善意,而且对我来说也不重要,那就不必告诉我了”,大师说,“这样,这条消息就不会困扰我了”。


这个故事要告诉我们的道理其实很简单——真、善、美才应该是人类说话的主旋律。



古希腊著名医生希波克拉底说过:“有两样东西可以治病,一是药物,二是语言”。中国也有句老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这说明,渴望赞美是人类的共性,任何人都无法也不会拒绝赞美。有时候,人也真的是太感性了,非得要通过别人的语言才能肯定自己,特别是当一个人很失意很自卑很绝望的时候,一个温暖的眼神,一句真诚的赞美,会让他用一辈子的时间去感受和回味。


当然,赞美并不意味着毫无原则地吹捧别人,也不等同于对权贵者巧言令色,当然更不能当面说人话背后说鬼话。但是,擅长发现别人的优点,是人的一种能力;学会发自内心地真诚地赞美别人,更是人的一种美德。说话是深奥的哲学,高深的艺术,说话不仅能反映一个人的素质,更能反映出一个人的品行。


也许会有人说,大千世界,万千气象,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做得到遵守道德、敬畏法度,而事实上也有许多的人在做着不合情不合理甚至不合法的事,因此,有必要拿起语言这个“武器”,口诛笔伐。诚然,社会舆论对规范人的行为是起一定作用的,但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真正规范人的行为,靠的是法律和规则,一个法律和规则至上的社会,才可能良性运转。


语言可以成为这个工具或那个工具,但决不应该成为伤害人的工具。


常言道:言为心声。一个人,说什么话,反衬的是他的内心世界;怎么说话,则显示他的修养。


不妨再讲个故事吧。

相传,宋代大文豪苏轼与好友佛印相对坐禅。苏东坡问佛印:“阁下现在看我看到了什么?”

佛印回答说:“我看阁下看到的是一尊佛。”

然后佛印又反问:“那阁下看我看到了什么?”

苏东坡有意与佛印开个玩笑,故意说:“我看阁下看到的是一泡屎。”

苏东坡回家后,与妹妹谈及此事,苏小妹笑道:“哥哥,你今天可输惨了!人家心里装着佛,所以看什么都觉得像佛;而你的心里塞满了屎,所以才会看什么都觉得像屎呀”。


所谓“相由心生,境随心现”,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人们说话的背后,反映的是一个社会的心态。如果一个社会的公民都变成了“愤青”,看啥啥不顺眼,说啥啥不中听;如果一个社会,满天飞的都是流言蜚语,那么这个社会真的是到了应该反思的时候。


佛说:静时常思已过,闲时莫论人非。但对于芸芸众生来说,做到这一点恐怕极不容易。特别是在当前这样一个社会转型期,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越来越沉重的生存压力,越来越激烈的发展竞争,让人们常常陷入难以自拔的心理误区,也让不少人无端地生恶念、出恶言甚至做恶行。要让自己说话受道德的牵引而不受制于情绪,做到让自己对他者的羡慕止于羡慕而不在内心里变异为嫉妒,学会用“真、善、美”的筛子来过滤自己的语言,非具备一定的修养是难以做到的。


所以,人这一生说话的过程,是一个修炼的过程。



我的一位处于“知天命”年龄段的师姐,并非成功商业人士,也非高官达人,但她的一席话,让我不得不由衷地仰慕她。她说:“说话的理由只应该有两个:一是为了把事情说清楚,二是为了让人感到愉快。”


我深以为是。


每个人来到这个世上,都会选择不同的活法来走人生,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行为方式,我们应该相信,但凡有生命厚重感的人都会对自己的人生负责,所以学会尊重他人、学会尊重他人的生活方式是我们人生的必修课。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果我们不希望别人伤害我们,那么我们首先不能去伤害别人;如果我们渴望得到别人尊重,那么我们首先要去尊重别人。


穿过枪林弹雨的英雄尚且可以死在闲言碎语中,更何况凡夫俗子。今天我们谈以人为本,谈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开放包容、理性平和的社会心态,需要积极、健康、阳光的社会舆论氛围。


所以,平凡如吾辈的人们,在开口说话的之前,请一定,一定设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


人,为什么要说话?


一是为了把事情说清楚,二是为了让人感到愉快。


文中插图来自丰子恺漫画


查看作者文章请直接点击标题

《女人爱美的外部性》

《走进婚姻  家务谁来做》

《花开的心情》

《父亲的房子情结》

《一个傈僳山寨的“二月八”》

《四十不惑》

《梦里花落知多少》

《赋得永久的悔 ——给母亲》


--- 感谢分享阅读 ---

请点击原文阅读 查看「守望香格里拉」更多文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