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平又上央视啦
3月1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采访组一行到恩平市七星坑省级自然保护区等地采访拍摄自然生态情况。3月4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频道《春天的中国》栏目,以《树木葱郁 溪水潺潺 原始次生林生机盎然》为题报道恩平自然生态。
【短视频】
▼
短视频来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频道
后期编辑:张卫锋
恩平市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保护良好。近年来,恩平市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战略,紧紧依托得天独厚的温泉资源、深厚的历史人文文化、良好的生态和产业优势,在加强生态制度建设、强化自然资源保护、推进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改善、发展绿色经济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全面提升了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先后获得首个“中国温泉之乡”“中国避寒宜居地”、“中国最佳生态休闲旅游名市”、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县)、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和农业绿色发展试点先行区、广东省旅游创新发展十强县(市)等一系列生态名片。
锦江两岸绿化
吴满扬摄
鳌峰山春游
陈丽爱摄
生态立市 多城同创
恩平市把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与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省文明城市、省全域旅游示范区等工作有机衔接起来,编制了《恩平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创建规划》,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目标,提出了相应的重点建设工程及其保障措施,注重一规与多规、一创与多创的有机统一,使整个创建工作做到相互策应、相互促进、主题突出,为创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奠定了良好的规划基础。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大力推进“美丽廊道”建设,全市100%自然村达到干净整洁村标准,60%行政村达到美丽宜居村标准,打造沙湖高园、东成横岗头、横陂蓝田、大槐白麻坪等美丽乡村示范点,建成美丽乡村精品线路2条。响水龙潭森林公园、鳌峰山森林公园成功创建省级森林公园。开展森林小镇建设,成功创建省森林小镇4个,全市森林覆盖率达49.48%。
沙湖镇高园村荷花公园
冯惠茜摄
横陂镇乡村振兴示范村——蓝田村
郑君文摄
节能减排 统筹共治
恩平市坚决扛起生态环境保护政治责任,以“山体要青、水体要净、气体要好、天体要蓝”为目标,以中央和省级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为抓手,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政策。严格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管理,全面推进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领域节能减排工程建设,推进沙湖、横陂、大槐3个镇产业发展集聚区建设;开展建材化工、纺织行业循环经济试点工程;完成71台燃生物质锅炉整治提升或清洁能源改造,关停76家“散乱污”企业,完成71条陶瓷生产线“煤改气”改造,完成12家VOCs重点监管企业整治。以蓝天保卫战、碧水攻坚战、净土防御战“三大污染攻坚战”为抓手,全面落实“河长制”“路长制”“段长制”等长效机制,2020年,恩平市6项空气污染物年均浓度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限值要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7.7%,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排江门首位;开展潭江河流治理工程和中小河流综合治理,建成碧道13.6公里;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实施重点监管企业名录制度。
锦江河江南灌区
郑伟稂摄
生态系统多样性
恩平市生态系统多样,保存有许多珍稀、特有或古老的类群。据不完全统计,恩平市共调查到维管束植物1926种(其中蕨类植物128种,种子植物1798种)。其中,有27种属于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陆生野生脊椎动物258种,其中,有67种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目前,调查仍在进行中。2020年底,在广东恩平七星坑省级自然保护区,首次发现国家II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紫荆木。该发现不但丰富了我市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种数及物种多样性,填补了该物种在恩平及江门地区的分布空白,也扩大了紫荆木在全球的分布点,具有极高的保护和研究价值。
七星坑省级自然保护区
国家II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紫荆木
2021年,在广东恩平七星坑保护区首次记录“中国最美小鸟”栗喉蜂虎;红外相机监测到2只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穿山甲,这是继20世纪90年代以来该保护区再次发现穿山甲。
栗喉蜂虎
中华穿山甲
全域旅游绿色发展
恩平紧抓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历史机遇,依托特色温泉资源和侨乡文化资源,着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推动“旅游+”融合发展,打造一批“生态+旅游+休闲+文化”项目,培育了4个国家4A景区、1个国家3A景区,成功创建4个乡村旅游示范镇和8条示范村,恩平山水林廊入选省森林特色旅游线路,“温泉生态乡村游”被认定为省级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昌梅、莲塘和高联三条行政村串联成冯如文化精品线路,形成了农文旅融合的绿色发展格局。
响水龙潭省级森林公园
钟顺宜摄
恩平市“四好农村路”示范路
陈璟摄
西门湿地公园
李渊深摄
昌梅村荷塘美景
陈能斌摄
来源:恩平市融媒体中心(恩平广播电视台)
记者/孙宏云 编辑/陈卓锋
运营:恩平市融媒体中心(恩平广播电视台)
版权声明:恩平发布原创内容,如需转载请与本公众号联系,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