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读书 | 第四期:高等教育与核心能力培养
“来”读书 本期主笔 : 郭乙瑶、高苗苗
郭乙瑶,北京师范大学外文学院教授,文学博士,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文学系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二十世纪西方文论。著有学术专著3部。曾主持、参与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3项,主持“中央高校自主科研基金重大项目”1项。近年对应用语言学、外语测试学理论兴趣盎然,以初学者身份有幸成为“来”读书阅读小组中最年长但语言测试学领域“学龄”最短的成员。
高苗苗,北京师范大学外文学院教师,语言学硕士。来读书阅读小组成员。
核心素养究竟是什么?“以英语为媒介的高等教育(English-medium University Teaching)”在核心素养的培养中能够起到什么作用?理论和实践如何有机结合?这些大问题正是 Ruth Breeze 和 Carmen S. Guinda 主编的文集《高校英语教学中的核心能力》关注的焦点。该书志存高远,力图在廓清概念、修正误解、帮助读者了解前沿研究成果的同时,分享课堂教学策略,提供有关大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建议、工具与最新发现。作者们把教与学看作“整体的、对话的、互助的、合作的,而且从本质上说是具有创造性的过程”,把核心能力界定为思辨能力、创造力、自主性和动机。研究基于的假设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1)流变性:教师不应仅仅满足于评价者和协助者角色,而应该是“变化的激发者”;能力也是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
2)多重性:知识的习得/传授方式、学习者的互动方式以及对理论知识的实践方式均为多维的;
3)相关性:知识的习得/传授方式、学习者的互动方式以及对理论知识的实践方式之间相互关联;思辨能力、创造力、自主性和动机之间也相互关联。
该书的亮点在于不仅关注了核心素养的能力维度,还关注了其伦理维度,认为素养是“意愿与技能”(will and skill)的统一。同时,该书的作者来自于亚洲、欧洲、非洲、美洲及大洋洲,从此种意义上,其成果具有世界性。全书共分为思辨能力、创造力、自主性和动机四个部分,每部分的第一章均为理论概述,其余章节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教师/研究者基于自身教学研究实践施行的实证研究。部分与部分之间、章与章之间通过一条潜在的逻辑之线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环环相扣,层层递进。
第一部分:思辨能力
本部分共包括四章。在第一章中,澳大利亚斯威本科技大学致力于思辨能力研究的副教授 Tim Moore 首先总结了学术英语课程中讲授思辨能力的三种方法:技能法(skills approach)、伦理法(ethics approach)和语言评估法(language evaluation approach)。虽然没有彻底脱离语言教学传统,但 Moore 此处所说的“技能”侧重的是“分析哲学的传授”,即具有普遍性的一系列认知活动,该“技能”主要运作于文本的命题层面,强调判断是有侧重性的。伦理法源于马克思的理论,强调“不仅致力于解释世界,更致力于改造世界”,是对社会结构及实践的批判性细察。Moore 综述其他学者的观点,认为学术英语教学不仅应当为学生适应教育及研究环境做好准备,还应当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语言评估法是指通过为学习者提供不同种类的评价性表述培养其评价能力,即从提供用语规范到分析评价性表达,再到培养学习者在文本中的评价能力。研究者们都承认(例如 Facione 1990; Capossela 1998),很难对思辨能力进行“常识性”或“明晰性”界定,因此 Moore 总结了关于思辨能力研究的三个模式:通过特定的任务对思辨能力如何得以贯彻的考察、判断的模式、知识的运用。最后作者还指出,评价不仅是成果的检测,也可以促进思辨能力的发展(2007;2011a)。
随后的三章更偏重于实践,分别为读者再现了西班牙、日本和法国的课堂教学对思辨能力的培养。本部分的第二章以西班牙某大学新闻专业的“记者交流技能”课程为案例,比照国际留学生与本土学生在“故事改写”任务中的表现,探讨如何帮助学生通过对自身文化的“去中心化”提高质疑能力以及批判性文化意识。第三章以日本一所私立大学的“辩论”课课堂实践为研究对象,通过阐释、分析、评价、推论、解释以及自我评估六个步骤引导学生有意识地通过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思辨能力。最后一章通过对“指示语”的研究突显语言——二语学习者的元话语/元语篇意识——在思辨能力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第二部分:创造力
本部分由四章组成。第一章由 IATEFL 前会长 Alan Maley 撰写,概括了创造力的特征、重要性,指出了创造力的培养策略及目前教育界面临的挑战。他首先指出,创造力是一直被教育机构忽略甚至压制的核心能力,外语教学领域尤甚。同时创造力也是最难以界定的概念,多年来一直处于杂音相陈的状态。Maley 首先概括了创造力的十个特征:新奇性(Newness)、即时性(Immediacy)、令人艳羡性(respect)、尝试性(experiment)、神秘性(divine)、关联性(seeing relationships)、不可预知性(Unpredictability)、不越界性(constraints)、可接受性(acceptability)以及自如性(flow)。创造力是人类的心理需求,也是身处变动不居的世界中所需的重要生存本领,而语言运用以及语言学习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创造的过程,因此重新审视语言课堂,挖掘其潜力至关重要。
第二、三章为基于理论的课堂实践或研究。第二章作者首先区分了“教创造力”和“为培养创造力而教”,认为虽然前者的目标也是培养创造力,但并非总是能够达到目的。随后,作者对比了学生与教师对创造力的理解,于二者的差异中发现了教学中创造力培养缺失的原因。通过综述基于创造性教学实践的研究,作者得出具有创造力的教育者应该是“居于中间位置的干预者”的结论。
第三章聚焦于特殊用途英语教学中“数字素养”的培养。作者通过对“创造力”概念的重构发现,随着科技的发展,创造力已经草根化,即是说创造力已经不再专指“特殊人群的某种能力”而变成了“所有人的特殊能力”(Carter 2004),作者基于前人研究,区分了小创造力(small c creativity,日常活动中的创造力)与大创造力(big C creativity, 改变世界的创造力)。作者们还运用在香港科技大学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课堂的实验结果证明,不同的任务——数字录像任务和书面报告——会影响学生对创造力的理解。
第四章从词汇—语法搭配的视角探讨界定“创造力”的可能性。两位作者选取了35位贝尔格莱德大学英语系三年级学生关于“学术成就”的命题写作的第一句作为研究样本,运用语料库进行分析,发现非母语的语言使用者的词汇—语法上的搭配只是一种误用,虽不似母语使用者语言运用上的创造力,但对学习者的语域拓展具有重要意义。第四章与第一章实现了首尾呼应,强调语言学习从本质上说也是一种对创造力的培养,具有一定的自主性。
第三部分:自主性
本部分由六章组成。第一章由都柏林三一学院退休副教授 David Little 撰写,致力于梳理“自主性”概念的发展轨迹,厘清了三个核心观点。第一种观点出现于上世纪七十年代,“自主性”被理解为互动对话式小组活动中的“自学”。第二种观点由 Henri Holic 在1979年为欧洲委员会提交的报告中提出,把学习者自主性的发展及语言能力的提升看作独立的过程,只与学习者个人认知—组织能力有关。同时,自主学习的能力是后天习得的,因此,语言教学的目标应该涉及语言知识传授和自主意识培养两个方面。此观点在当时具有较大影响,催生了70年代“语言实验室”建设的热潮。Leni Dam(1995)基于前两种概念,把“自主性”的习得拉回到语言教学课堂,认为语言活动不仅是个人认知性的,也具有交互性和社会性,教师可以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三种观点虽然已被提出经年,但是作者发现,其重要性在二语习得研究领域中日益显现(例如 Larsen-Freeman 2011; Verspoor et al. 2011),基于此,作者提出,以英语为媒介的大学教育可以从上述概念中得到启示:项目设计应当秉承“自下而上”的原则,语言教育/研究者只有积极参与到设计之中,才能实现真正有效地为学习者提供恰当的语言支撑。
第二至五章可以被看作本部分的主体,作者分别来自于阿尔及利亚、以色列、西班牙、新加坡。四章皆为作者以自身的教学实践为依托进行的实证研究。第二章起到了承前的作用,关注了第一章探讨的“自主性”概念的三种观点之后的研究。作者指出,自主性概念被全世界的研究者关注了40多年,由于其内涵一直随着应用语言学家及一线教师的不断研究、实践、反思发生着改变,其概念依然难以明确界定(例如 Irie & Stewart 2012; Schmenk 2005; Benson 2007 等)。
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由于自主能力系后天习得,因此学习者依然需要依赖教师的帮助,这就要求教师首先具有较强的自主能力,即应变能力、决断能力和反思能力。基于阿尔及利亚始于2004年的教学改革,作者对七位教师进行了访谈,运用质性研究的方法,得出“教师最终需把决定权交给学生,但教师需要反思自己的行为及策略”的结论。
第三章也涉及到教师的作用,作者提出,摆脱对教师的依赖是学习者必须培养的自主能力,而学习者的完全自主仅是一种理想状态(Nunan 1997),因此,更强调自主学习“过程性”(Reinders 2010)的“项目”学习法成为了作者的研究焦点。作者探讨了在 ESAP 课程中如何通过选题、选材、实施方法及展示环节教师与学生均有决定权的“项目”促进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基于项目的英语学习理念依据Bergen 对自主性的界定,强调学习者在明确自身需求和目标的基础上,培养作为社会的、有责任感的个体与他人交往的意愿和能力。这种具有真实性、参与性、合作性、可控性的项目把传统的知识传输转化为产出(Benson and Voller 1997),在关注自主学习的同时,更关注了具有社会性的互动和合作。该研究的另一个亮点是,作者提出,在教师和教学机构已不再是学生唯一的学习资源的今天,现代教育技术与面对面教学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可以在关注个体差异的同时增进合作。
第四章强调了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要作用,是一种通过远程教学和网上互动来实施的“项目”——通过“论坛发帖”和“维基编辑”活动实施的在线互动,展示学生如何在发起、组织、实施任务过程中,锻炼自己的沟通、认知及元认知能力。在此,自主性不再仅仅是一种能力,而且也是一种态度。
第五章为计算机辅助的合作学习中“发言权管理”(floor management)与讨论的关系问题,同时关注到合作学习的四个维度:参与、讨论、认识与社交。可以看出,现代教育技术已经逐渐占据了重要地位。
第六章探讨的是动机与学习者自主性之间的相互依存和相互促进的关系。通过研究焦虑、自我评价等情感因素与动机之间的关系,作者提出,教师认为能够促进学习动机的任务和学习材料有时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在教师和同伴的帮助下,通过给予学习者自主选择权,使他们逐渐感受到自己对学习过程的掌控能力以及成功的学习经历,都能够帮助学生获得成就感,从而提高其内在动机。本章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第四部分:动机
本部分共分为五章。第一章由悉尼大学名誉 TESOL 高级讲师 Linda Woodrow 执笔。本章为质性的纵向追踪研究,梳理了语言学习动机研究的演进过程。动机的定义据统计多达102种(转引自Gardner 2010),但总体而言均从原因、努力程度及持续时间三个方面把动机界定为一种“激励力”(energizing force)。作者把动机的理论化过程归纳为
“社会—心理阶段”
(the socio-psychological period)、
“认知情境阶段”
(the cognitive-situated period)、
“过程中心论阶段”
(the process-oriented period)
以及“社会—动态论阶段”
(the socio-dynamic period)。
作者认为,动机研究一直在进行中,而近年来对于语言学习动机及现代技术对动机的影响研究也不容忽视。
本部分随后的四个实践性章节聚焦于如何通过语言教学帮助学生保持积极的学习动机。第三、四章虽为实证研究,但更接近于教学经验分享类文章。
第三章探讨的是硕士学位论文远程指导中导师的作用与学生学习动机维护之间的关系。作者认为,导师在指导中帮助学生拓宽研究思路、掌控研究节奏、确定可行的研究方案固然重要,但导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对于学生动机的保持同样关键。第四章在强调教师的重要作用的同时,探讨了促进学生保持学习动机的另外两个重要因素:材料是否原汁原味以及是否贴近现实。
相比而言,本部分的第二章和最后一章是两个亮点,分别为历时3年和4年的大样本、质性和量化研究相结合的追踪研究,实验对象分别为日本和以色列两个亚洲国家。第二章系历时跟踪研究,追踪3年间学生学习动机的变化。研究者们在日本大学的英语教学课堂中采用小组活动的方法创造一种“现时性想象共同体”,通过调查学生的学习动机并将结果反馈给学生的方法考察学生动机的变化。研究者发现,这种“反思过程”可以对学生学习动机的保持和提升产生积极影响。
最后一章关注的是外语教学中学生对计算机技术的态度与其学习动机及自主性之间的关系。研究者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599名参与了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学术英语教学的学生从对教师、同伴互动以及课程的依赖程度三个方面进行研究,考察对其学习动机的影响。作者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的学习动机和自主学习能力不断提高。
通篇看来,本文集的书名体现了其三个研究核心:核心能力、语言、教学。
—
终
—
语言测试学作为应用语言学的重要分支,近年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新书新著层出不穷。关注国内外研究的最新进展,站在学科的最前沿对于每位研究者和教师而言至关重要。如何实现这一目标?有意识地全面提升语言评价素养无疑是最有效的途径。语言评价素养不仅包括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原则概念,也包括个人信念和态度以及社会文化价值观等(如下图 Taylor, 2013)。
针对语言测试学进行研究讨论的 “来”读书 现在已经走到了第四期!每两周,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的 林敦来副教授 都会带领他的阅读小组向读者推荐国内外语言测试学方面的最新著述,与同道分享学习心得。“来”读书不是书评, 更不是广告,它是你了解语言测试学最新发展动向的窗口,每月两期,送上新鲜的语言测评新动向!
直达来读书第一期:“来”读书 | 第一期:混合方法研究在语言评价领域的运用
直达来读书第二期:“来”读书 | 第二期:少儿英语学习者的语言能力评价
直达来读书第三期:“来”读书 | 第三期: 设计听力测试的实用方法
与 来 有约
不论你对语言测评有什么想法,都可以通过留言的方式与我们互动!将来更有机会和林老师面对面交谈!有什么话想对林老师说?有什么让你烦恼的测评问题想问林老师?还是有什么压箱底的好书想推荐给业界同仁?
本期的“来”读书就到这咯,让我们下期再见!
掌握一手测评讯息
学习最新测评手段
长按关注外研测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