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回顾 | 敲黑板!公益课程第二讲,课代表来划重点了
3月24日,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评实践能力提升”系列公益课程第二讲中,石家庄市高中英语教研员周红老师以《应用“DTL-诊教学”模式改善高中英语教学》为题,分享了一线教师们教学与研究的方法和收获,赢得听课老师们的一致好评。
为方便大家深入理解,小编精心整理了课程笔记,划出了讲座重点,分享给爱学习的大家。快快拿好笔记本,带走课程干货吧!
主题:围绕高中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基于学情确定教学重点并予以有效实施”这一问题,以一线教师参与基于诊断测评课题研究的实践为例,探讨如何利用“优诊学”在线诊学系统构建“高中英语诊教学模式”。
关键词:诊断测评、“诊教学”模式、词汇、语法
如需了解课程的完整内容,请点击“阅读原文”进入直播间回看讲座全程。
一、诊断测评与“诊教学(DTL)”模式
1. 何为诊断测评?
Diagnostic assessment is a form of pre-assessment that allows a teacher to determining students’ individual strengths, weaknesses, knowledge, and skills prior to instruction. It is primarily used to diagnose student difficulties and to guide lesson and curriculum planning.
pre-assessment:关注前缀“Pre”,这种评估是一种前测,它的作用是帮助老师在教学前确定学生的强弱项。
主要目的:指导课堂教学和课程计划。
2. 何为“诊教学(DTL)”模式?
“诊教学(DTL)”即诊断(Diagnosing)-教学(Teaching)-学习(Learning)。
3. 如何运用“诊教学(DTL)”模式?
第一步:借助“优诊学”诊断测评平台实施前测,诊断学生学习当中的强弱项。
第二步:通过前测获得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报告,通过与学生进行学习情况的交流,找到学生弱项的成因,之后老师们组成“学习共同体”进行研讨,制定教学计划、推动行动研究。
第三步:老师们通过教学弥补与个性指导将教学计划与课堂措施有效落实到日常教学当中。
第四步:在这个过程中,通过“诊”与“教”促进学生的学,达成诊学互促,达到师生共同进步,实现教学相长的教育目标。
二、高中英语词汇、语法教学过程中
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方案
1. 在参与课题研究过程中,老师们通过观察、思考和研究,发现了以下一些主要的词汇教学问题:
1)通过教师反思发现的问题:
词汇学习效率较低
词汇缺少语境支撑
缺乏学生策略指导
2)通过学生访谈发现的问题:
缺少语音知识
不懂构词方法
没有词块意识
短缺输出应用
词汇要历经“语境输入”、“学生的内化”到“输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们更关注的是第一个环节——输入,因此老师们付出大量努力优化输入环节,但在疲惫工作的同时,却发现学生的词汇学习效果并不是很好。通过上述分析,老师们制定了相关的词汇教学计划,改进学生的学习策略意识,具体如下:
1)把好语音关(例如音节、重音、弱读等),按读音规则分类教学。
2)按构词法分类教学,例如合成词,派生词,派生词中前缀、后缀的作用等。
3)按话题分类并利用语境教学:
把单元词汇按话题分类,比如体育、文艺、家庭、健康和日常活动等,再创设真实生动又符合实际的情景,把这些词汇(也可以加入一些以前学过的词汇)编成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或小短文,目的是使学生在语境中体会词汇的含义和用法,关注词汇的语用功能。
对于有多重用法的重点词汇也要准备相关例句,这些例句涵盖了高中英语教学大纲要求该词需掌握的句型,让学生通过观察总结相关用法,使学生充分体会词语所用的场合、语境,培养学生词块意识(固定词组、习惯搭配、交际用语和句子框架结构)意识。
从课外材料中找到合适的、地道的文本、歌曲或者视频辅助词汇学习,尽量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文”。
2. 在参与课题研究过程中,老师们通过观察、思考和研究,发现了以下一些主要的语法教学问题:
1)通过教师反思发现的问题:
教师讲授知识过多
缺乏真实语境支撑
忽视语法语用功能
2)通过学生访谈发现的问题:
(单纯)过多记忆语法规则
语境中不会运用(不能达到活学活用)
缺乏系统梳理(碎片化学习,割裂语法造成的)
针对上述问题,老师们制定了语法教学计划,具体如下:
基于单元主题语境设计语法教学
关注语法项目的语用功能
温故知新(关注KWLM四个字母,即:What do my student know? What do they want to know? What have they learned and how can they learn more?)
三、教师词汇、语法教学的行动研究
1. 何为行动研究(Action Research)?
行动研究最早出现在美国。1929年,美国教育学家John Dewey看到教育研究者与实践者之间的脱节后,主张研究者应积极、直接地参与到教学中去,研究教育所要解决的问题。英国教育改革专家Lawrence Stenhouse也认为,通过广大一线教师的参与以及他们持续的研究和积累,以观察、反思、计划、实施为主要探究过程的行动研究,其成果是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的(王蔷、张虹,2014)。
行动研究的实施者是一线教师
研究方式是观察、反思、计划、实施
2. 通过课题研究总结出的五个研究阶段:
1)第一阶段:
建立学习共同体
开展文献研究(提高教师理论水平)
借助“优诊学”测评平台,实施学生前测,了解学生学情
2)第二阶段:
老师们分析解读反馈报告
通过问卷调查、管理者访谈等方式了解学情
开展常规课课堂观察,发现课堂教学中的问题
3)第三阶段:
制定行动计划
陆续开展改进后的课例观察
通过学习共同体的研讨,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收集分析平时的测试成果,例如期中、期末测试成绩与前测成绩进行比对
4)第四阶段:
实施中测
调整行动计划
开展学习策略调查,进行学习策略的引导
5)第五阶段:
整理日常收集的资料与数据
分析课例
撰写研究报告
四、教学改进
在行动研究过程中,教师积极发现教学中的问题,认真思考引起问题的原因,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在实践中验证解决问题的策略,实现教学的改进与提升。
下面,以施东梅、岳晓坤老师的词汇、语法课例为例,从“主题导入、词汇呈现、运用巩固与课外扩充”四方面观察对比常态课例和教学干预后的改进课例的异同。
1. 词汇教学变化
(以施东梅老师的词汇课为例)
2. 语法教学变化
(以岳晓坤老师的语法课为例)
本课小结
诊断测评、发现弱项、有的放矢、提升效果
行动研究、助力教学、发现问题、改进提高
同伴互助、共同学习、改善教学、促进发展
激发兴趣、自主学习、调整策略、教学相长
如果您有问题或疑惑、有想探讨的话题,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我们会精选部分留言问题,请周老师来解答哦~~
“高中英语课堂教-学-评实践能力提升”系列公益课程第三讲将由成都市高中英语教研员黄正翠老师为大家带来题为《基于测评数据,改进课堂教学》的直播课程,快快加入“外研测评”直播间,4月7日晚19点不见不散~
“高中英语课堂教-学-评实践能力提升”系列公益课程旨在助力英语教学评,该系列课程将邀请测评专家,剖析教学中的评价困惑,解读评价能力和目标;邀请经验丰富的教研员,分享教研经验,引导教师利用评价数据反馈并改进教学,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邀请优秀的一线老师,基于课例,分享教学设计和评价实践,帮助老师们从中了解评价实操,丰富评价形式,获取教学经验。
诊断测评助力教学
优诊学免费开放中
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申请试用优诊学(高中版):
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申请试用优诊学(高校版):
学习·分享·成长
长按关注外研测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