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当“澳洲梦”照进现实:最真实的澳洲华人生活现状,也许不是你想的那样

Tonald Drump 澳洲财经见闻 2023-12-06

共2550字|预计阅读时长5分钟


在澳大利亚,生活着一群媒体聚光灯之外的华人。


他们既不是令人羡慕的富二代,也不是事业有成后隐退的高净值移民。


他们的经济状况和语言水平低于平均水平,在没有父辈old money和社会关系的的加持下,他们仍在迅速变迁的澳洲社会中努力生存。



今天走进《澳洲财经见闻》的,

是三位定居在澳洲的普通华人,

他们的故事也让我们了解到,

在社交媒体上充斥的

“人均收入30万澳元”的帖子不仅失真,

而且有毒。


牺牲一代人


第一位接受我们采访的Leo,在墨尔本西区经营着一家小型家装公司。


黑瘦的Leo一身穿着非常朴素,驾驶着一辆上汽集团(SAIC)出口到澳洲的面包车,他告诉《澳洲财经见闻》记者,自己来自中国江浙一带的农村,做这一行已经10多年,目前和14岁的女儿一起在墨尔本生活。


澳财记者:“您觉得当人们说起‘澳洲华人’的时候,一般都会有一种什么样的印象?”


Leo:“我觉得肯定是有钱人,富二代富三代,一般人肯定是很有钱才出国移民生活的。你看小红书上,都是住大房子开好车,我们这种靠身体赚钱的也不好意思发什么视频,而且也没有时间发,每天工作强度都很高。”


“我做地板的嘛,我们有实木地板和复合地板,现在很多新盖的大房子,我们去装地板的时候,里面都是很年轻的小夫妻,30几岁的,我们装地板的时候他们就在房间刷手机叫外卖,男人不出去工作的。”



澳财记者:“您觉得澳洲的生活成本怎么样,最近两年利率上涨,是否对您的生意有影响?”


Leo:“物价肯定比国内高得多,人工成本也是一样,所以我都是自己带着徒弟做。我们(自己和女儿)一直都是租房子,我老婆在国内,以后肯定还是要回去的,在这里语言不通,没有文化,只能多赚点钱,牺牲一代人吧,让孩子有个好起点。”


澳财记者:“将来回国以后,您对孩子有什么期望吗?”


Leo:“老话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女孩子读书不用太好,我再苦几年,把养老送终的钱攒够了,给她嫁妆攒够了,我们就功德圆满了。”


你爸不开宾利


第二位来自河北的Geoff是一位刚刚转业上岗的货车司机,他最大的愿望就是下一代能够在澳洲生根,融入本地主流社会。


澳财记者:“您觉得人们对澳洲华人的刻板印象是什么?”


广告

广告


Geoff:“我们来澳洲差不多5年吧,刚蹲完移民监就遇到疫情,之前工作的窗帘厂倒闭了,后来朋友介绍做物流。我来之前的话觉得澳洲特别好,你说无论是食品安全还是空气质量,都比国内好太多,所以早期我的印象是澳洲华人都很有钱,没钱谁出来遭洋罪啊?”



澳财记者:“那后来是什么改变了您的看法呢?”


Geoff:“有时候有种被欺骗的感觉,就是表面上澳洲社会非常完美,真的,哎呀本地人都特别礼貌友善,但是当你真正去融入的时候,你会发现有很多的隐形门槛……当然我们自己也有原因,比如语言和文化不通,蹦几个单词儿那不叫会英语,你怎么跟当地人交流?所以吧,现在我觉得最困难的就是成为澳洲社会的一员,实质意义上的。”


澳财记者:“您刚才提到希望自己的下一代能够生根澳洲,您的孩子现在喜欢澳洲吗?”


Geoff:“喜欢肯定是喜欢,至少比国内的教育要好太多,国内课间那10分钟休息都没有,孩子们从小就近视驼背,这边非常自由。但是吧,还是那句话,外人看都觉得好,自己去融入其实不容易。”


“我们俩(夫妻)在国内条件也还可以,有些积蓄,来澳洲以后就把孩子送私校,都觉得贵的肯定错不了……一开始孩子都挺开心,但是后来我感觉啊,融入还是不顺利,我特别记得有一次孩子告诉我说以后在学校门口接就行,不要把车开进去了,后来才发现是孩子觉得丢人了,这件事对我触动特别大。”


澳财记者:“您是觉得物质条件是阻碍孩子融入的主要障碍吗?”



Geoff:“肯定是一大部分,有些家长带头卷,假期包机送全班孩子到新西兰滑雪的,当然这我也只是听说,但我觉着物质条件肯定是交朋友的敲门砖,假期回来,朋友一问,去哪儿玩儿了,哪儿也没去,家里蹲俩月,那你就只有听故事的份儿呗?”


澳财记者:“那您觉得把孩子送进私校是不是个错误的选择呢?”


Geoff:“我们当时确实把问题想太简单,私校隐形的门槛其实很多,但是我们不后悔,孩子还在不断适应,而且澳洲的这些孩子们都非常善良单纯,孩子不会因为你爸不开宾利送你就不和你玩儿,这不会。再说了,把孩子供出来,可能是让后代融入主流社会的唯一道路吧。”


没有后悔药


最后一位走进我们访谈的是Jenny,Jenny是两个孩子的外婆,在2013年跟着女儿来到澳洲,从此定居墨尔本东区。Jenny患有糖尿病和严重的关节炎,每天最大的快乐就是看到孙子和孙女。


澳财记者:“您在出国前和出国后,对澳洲还有澳洲华人的看法有变化吗?”


Jenny:“就是不知道,感觉就是闭着眼睛就来了,为了孩子,把国内的房子和存款全部换成澳币,那个时候的澳币还是很贵的,都在6和7左右。来了以后,感觉很孤独,那个街道上一个人都看不到,都是车子,有一次好不容易看到一个中国人,请她来家里坐,人家说从来不串门就走掉了。说实话,我不喜欢澳大利亚。”


澳财记者:“那您是为了女儿才来澳洲的吗?”


Jenny:“我女儿很优秀,北外毕业的,我老伴走得早,说我们相依为命不夸张的。后来她在上海工作认识了现在的西人丈夫,就过来澳洲了,我想着怕女儿一个人在国外吃苦,就跟着过来了,你想想看,万一婆家都欺负她,她怎么办?”



澳财记者:“这两年的物价上涨了很多,对您的生活影响大吗?”


Jenny:“物价高不高对我生活影响不大的,我这个岁数了,消费很少了。但是我女儿他们压力是很大,我这个女婿是个工程师,收入不错的,一年20多万,但是一直住在大山里,每天开车送孩子上学都要一个多小时,一开始还要送孩子去山里的学校,我说那完蛋了,长大以后跟他一样都是榆木脑袋。”


“我最生气的就是不准我去他们家里做饭,说油烟大,但是我做了饭么他们也都跟着吃。你说说看,这样子做人以后你在社会上没有路走的呀。”


澳财记者:“那您后悔让女儿来澳洲吗?”


Jenny:“世界上没有后悔药,我们华人,再累再苦也要让后代走得更远的。等她真正稳定了,我还是要回中国的,那才是我的家。”



在采访的最后,Jenny拖着不太灵光的脚步走向了前往学校的车站,她谢绝了我们再次采访的邀请,说希望今天女婿不再提前把孩子们接走,让自己能够在放学后见到两位可爱的孩子们。



也许就像新加坡总理李显龙说的一样,无论是选择“落地生根”还是“落叶归根”,一代代的中国人走向世界,把种子散播在各个角落——“我们有自己的故事可以说,而且一定要把它说得精彩。”


而这些平凡普通的澳洲华人,也许才是千千万万个故事中的无名主人公。


*本文图片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

推荐阅读

09

11-2023

澳洲向中国人开放签证!中澳关系,彻底升级!

08

11-2023

利率创12年最高水平,澳洲房价马上突破历史新高!

07

11-2023

华人新移民,选悉尼还是墨尔本?

推广

感谢大家的阅读,如果喜欢我们的文章,可以在下方直接点赞、推荐一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