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体思维
我们这几年有心无意地发明了一个词——“田园综合体”,有心是指我们真心思考,无意是指没想到“被”这么火。那究竟什么是综合体呢?
五年前捡用田园综合体这个词,借鉴于2004年从事城市开发时用了一个词:“城市综合体”,城市综合体是以建筑群为载体,融合商业零售、商务办公、酒店餐饮、公寓住宅、综合娱乐、交通配套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城市经济聚集体。
某田园综合体项目方案
我们可以把一座城市看作一个综合体。举个例子,上海浦东新区起源于外高桥,当年这个地区获准了特许经营的权利,于是这里开启了浦东的发展,紧接着,陆家嘴金融中心、张江高科、洋山港、金桥居住区等协同发展,逐步形成了浦东新区的雏形。如今,上海浦东,已经成为国际金融文化中心。一个地方火,不是一个点火,而是逐步的所有元素都火,这就是综合体。
某田园综合体项目方案
“综合体需要天时地利,需要很多内外部的资源和营造。”
综合体不是从天而降的,一个地方不是一夜之间就长满了商场、酒店、住宅等等。综合体需要天时地利,需要很多内外部的资源和营造。对城市这样的综合体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呢?通常我们说有两点,地缘优势和城市营销。这里的营销,包括定位、策划、营销。
新加坡就是一个很好例证,国际海港的地缘优势,加上国际油料基地和金融中心的城市格局定位,让这个先天不足的城市,一举成为当时的亚洲四小龙之首。
当然,对综合体的的思考要基于外部的情况,还要聚焦于综合体的内部因素营造。
一个综合体内部有不同的产品,这些产品对应着各自的客户,这些产品之间是共存、互生、相托的关系。
有了这些关系,这些产品就会构成一个生态,而这个生态里每一个经营活动的形态,叫业态。生态会产生场,场会产生能量。
业态下面是我们常说的业务,在每一件业务里面,就是那些业务活动、角色分配、交易设计等行为,这些日常开展的行为,把业务搭建了起来。
附着在产品上的业态形成聚落从而汇成生态,生态中涵盖着不同业态的产品。
业态是可以设定的,业态要立得住,首先必须要靠产品力。而业态与业态之间,需要形成一种交融的关系,在不同的空间和时间里,业态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不同的关系。如果关系不对,情况就会发生会变化,就不能形成生态,或者生态不对,那样的话业态会经营不下去。所以生态比业态重要。
怎样形成生态呢?生态的养成需要产品力、运营力、管理力、销售力及背后的模式力、团队力等,缺一不可。所以,经营一个业态容易,而经营一个生态,就需要更复杂的能力组合。
而要构建一个综合体,就需要站在格局之上的定位、策划、营销。
“我们把定位工作分为三个层级:概念定位、价值定位、业态定位。”
举个例子,我当年研究生毕业后,去深圳找工作,我的简历就一页纸,在第一行写着“综合型人才”,着重写明白了三件事:首先我学历高——知名院校研究生;其次我品德好,我是三好学生;最后我体质好,我是足球队主力。我用这三大亮点让我应聘的公司负责人对我先有了一个鲜明的概念——“这就是传说中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才子啊!”
人们认识事物,是首先形成一个概念,然后再逐步深入的。这个能够让人认识到的概念,就是每个事物最“强硬的核心”。
人们看待商品(下文中的商品都指广义上的商品)时也是一样的道理。客户看到的顺序,首先是概念、然后是价值、最后才是业态;前面的看了有兴趣,才会向下看;就是说,人们总是先从概念认知入手,进一步认识这个商品有何价值,最后才是具体业态。
了解了消费者的这个心态,我们作为商品的打造者,在打造商品时,最重要的一步,就是把商品的概念弄准,让我们的商品先声夺人。
在商品极度丰富,消费升级的时代,概念变得特别重要。因为,概念满足了客户内心的渴望,它帮助了客户快速认知商品。
定位工作最首要的,就是策划出这个“概念”。
举个例子,“中关村”,过去是个地名,但今天它已经成了“高新科技产业和人才基地”的强硬的“概念”,当一个地方被定位为“无锡中关村”时,人们已经大概知道那是一个什么地方了。这就是强硬概念的作用。
当客户对概念有了认知,他就要开始对商品的价值进行了解和判断,价值也是定位而来的。
我们要做的每个商品(项目)与市场上同类商品一样有各种价值因素,而进行价值定位,就是在众多组成要素中,把其中一些放大、做极致,其余的甚至放弃。而做到极致的要素,最终会带动我们策划的商品(项目)呈现出很好的价值。
无锡阳山田园东方中各项元素的定位也遵循以上方法,我们重点把田园风光、田园生活、社区营造、客户体验、亲子业态等做极致,其它元素维持在平均就好了。最终通过这些长板的特别打造,带来整体园区的鲜明价值。
无锡阳山田园东方把田园风光、田园生活、社区营造、客户体验、亲子业态等做极致
“那么我们如何在一堆元素中区分出重要和次要,最后再把这些表达出来呢?”
我们可以采用“一心两轴五区”工作法。这是一个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
比如杭州的良渚文化村项目,以良渚文化为中心,以社区生活配套和社区文化配套为轴,分为商业区、旅游区、文化区、住宅区(多组团)、公寓区等;再比如万达广场,以一站式繁华都市商业生活为中心,以合理配搭丰富的业态和有人气的公共活动空间为轴,分为百货区、超市区、配套区、娱乐区、餐饮区等。
某田园综合体项目规划采取“一心两轴五区”工作法
这种工作方法可以让价值定位覆盖在业态定位之上,并率先清晰地描绘出来,通过这样的思考工具,我们就能比较方便地把价值定位往业态定位方面有组织地延展,并且让这些延展出来的业态共存、互生、相托,形成生态。
明白了轻重缓急,布局了分区业态,后面就是要具体地做产品化了。我们还是用“商品”这个词吧。在一个形成生态的业态组合里,附着业态的商品(产品)分为引流品和盈利品两类。
举个例子,深圳中心书城,那个很大的书店并不盈利。但是因为这个书店的存在,很多人愿意来这个地方,于是周边的零售店、餐饮店的生意就超级的好。再作一下深入细致的观察,即使是在这个书店内部,也是在中央放置着代表标志性的出版物,而走量销售的书籍,都在它的两侧,这些标志性文化书籍,就是周边走量盈利的生活类书籍的“引流品”。引流品和盈利品的有机组合,也在商品这个层面,形成了“生态”。
人头攒动的深圳中心书城(图片源自网络)
前面说过,在一个良好生态的“场域”里,就会充满了能量,充满了“共存、互生、相托”。所以在一个好的综合体里,往往各个业态之间互相促进,形成“1+1+1大于3”的良好局面。并且,在一个成功的综合体里,生态之间的孵化、转化应景而生,创造出无限的可能性。所以我们经常说,一个成功的综合体就会是一个能不断发现矿藏的“金矿”。
当然,这篇文章只是对综合体的前期构建作了一些描述,而一个持续成功的综合体,还在于对一个综合体与时俱进地、持续地、刚性与柔性兼具地维护运营。
在看待一个成功的综合体项目时,我们看见的是什么呢?是其中多彩的商品?还是一站式的集成呢?
综合体思维,就是要做这样一种构建,基于资源和营销,通贯定位和产品,将业态一层层建立联系和组合,构建一个有机融汇的生态场。
综合体思维,既要看见树,也要看见森林!
注:
1、感谢周宏骐教授,曾经听过的他的一次授课,是这篇文章里很多思想的来源
2、文中图片除手绘图表,大部分来自田园东方和袈蓝建筑、乡见设计的项目
田园东方创始人兼CEO | 张诚
东南大学建筑学硕士,北大光华EMBA。2012年起,以建筑师背景和城市规划专业视角,集多年城市综合体和旅游度假行业开发运营经验,将目光转向文旅产业和乡建,在乡建领域发起新田园主义理论,发表《田园综合体模式研究》,首创田园综合体方法论,开展首个田园综合体实践,创建“田园东方”等事业平台,主张以文旅产业带动城乡一体发展。
又见田园
分享田园综合体理论见解及记录笔记
一起追寻中国乡村的田园梦想
复兴田园 寻回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