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求职“学历查三代”,第一学历难道要成为我人生中无法抹去的“污点”吗?
近年来,层出不穷的各色行业歧视霸占着新闻版面。常见的有“相貌歧视”“地域歧视”“性别歧视”“学历歧视”等。其中又尤以“学历歧视”的影响范围最广,不少用人单位要求应聘者本科硕士博士都必须出自名门,这就让很多“非名校”毕业生面临着就业难的困境。
如果我是
名牌大学毕业生就好了
2006年底,博士生小P前往北京农展馆参加了一场大型招聘会,在一个大学摊位前他递上了自己的简历,年轻的招聘人员扫了一眼简历的前半部分,便对他说:“对不起,我们需要本科211毕业的。”此后几个学校都是类似的回复。这着实给小P上了一课,因为一直以来他都觉得虽然自己本科是由师专考上的教育学院,但硕博都是军校,且统招统分,找工作应该并不十分困难。但现实形势却比想象中要严峻的多。
此后他又辗转向多处大学求职,一所外地的大学学院领导邀请他去试讲。试讲进行的很顺利,讲完后,院系领导便同意接受,填了表临别前,领导对他说:“你最好自己到人事处去一趟,问问有关政策。我们学校是‘211’/‘985’院校,不愁没有人来。你的第一学历是大专,本科是教育学院毕业的,现在用人单位对这类成人学校有看法。你见到人事处领导,不要提过多的要求。”小P答应了,但到了人事处还是没忍住问了待遇问题。结果就被“没有房,不解决任何家属问题”三言两语的打发了。
到了2007年6月中旬,小P的同学告诉他北京某大学正在招人。于是他怀揣着简历,坐了2小时的车找到这个学校。系领导很热情,但看了简历后,却表示:“我们北京院校进人有一个特点,就是特别讲究第一学历。最近我们试讲了一位博士生,这位同学博士和硕士都是人大国政毕业的,按理说牌子过硬,但因为第一学历是理工科的,尽管他的试讲不错,我们将他的材料报到学校,学校还是卡掉了。你的情况类似,即使我们报上去,院里也不会通过。”
几番应聘经历终于使小P明白了自己的处境。不是“211”的学生竟然连入围的资格都没有?难道论文或专著还不能足以说明自身实力吗?这是多么的荒谬。
但这一荒谬的举措,并未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有所缓解。现如今,学历鄙视链依旧存在。
北京大学一位博士在完成论文答辩后就开始找工作了,他的想法是去大学当老师,于是就回到家乡吉林省一所高校求职,刚和学校接触时,校领导对他的印象还不错,但一查原始学历,发现这位博士本科就读的并不是名校,而是省内一所普通的三本院校后,便将其拒之门外。无独有偶,清华大学博士生陈某也栽在了本科学历上,从山东一所二本高校的本科生到清华大学的博士,陈某用了七年的努力去实现了“清华梦”,但令他始料未及的是,没有一个光鲜亮丽的本科学历,居然在求职中十次有八次被拦在第一道的“简历关”。
院校、企业
用人标准水涨船高
说到学历出身,少不了二本、三本,甚至一些非“211/985”的一本学生,很多人不甘心自己将来的工作或生活前景被固定化,希望通过考研、读博及出国来改变人生轨迹。然而,现实中这种情况存在着不确定性。
当然对于想要进高校,但不一定非要进“211/985”这类高校的同学来说,如此拼搏中标的几率会更大,这是因为对于非“211/985”的学校而言,他们往往会退而求其次,因为很难聘请到本硕博都出自211/985的博士来单位工作,因此那些本科非名校毕业,但硕士或博士毕业于名校的,他们也可以勉强接受。
而对于企业来说,尤其是大型国有企业和世界知名企业,对“第一学历”一般都会比较看重,而中小企业则往往更注重个人经验和实际工作能力。
是不是太过简单粗暴了,完全没有以“人”为本?生气吗?生气。但它显然已经成为了一项“潜规则”,尽管我们都知道这种选人机制是有问题的,是不公平且不合理的,却还是有些拿它没辙。
据统计,200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114万人,但到了201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已经上涨到了795万人;1998年中国研究生人数仅为1.07万人,但是2016年,研究生人数却已经达到66.71万。
面对高学历人数激增,某知名IT企业人力资源主管说道:“现在一则招聘启事发出去可以收到几千份简历。实在没有办法一一查看,于是便先限定在‘211’,再缩小到‘985’,发现还是看不过来,就只好再添加本科也是重点这样的条件了。我们也知道,肯定有不少人才被漏掉了,但考虑到招聘成本,只能这样了。”
事实上,并不是高校或企业的用人标准在水涨船高,而是高水平人才的基数在不断扩大,在确保招聘成本不变的情况下,这样一刀切最快捷。但从理论上来讲,非985/211的学校里也有非常优秀的人才,而985/211里也会出现一些庸才。
那么有没有公平有效的办法呢?
有。只是比较繁琐,所用的时间和人力成本会相对较高。比如除了看简历外,还可以增加笔试和口试,全方位的考核应聘者的真正水平与能力,考核的方式公正公开透明,其结果就会比较叫人信服。
与其抱怨,不如争取
弄清楚自己真正想要的更重要
如果一个人毕业N年了还总将自己的学校挂在嘴边,说明他这N年里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成就,母校的光环仍是他最大的荣耀。有些人在自己18岁那年的夏天到达了人生的巅峰,从此便用一生来缅怀这一刻。
名校出身眼高手低的人不是没有,普通学校出身逆袭成才的也大有人在,学校的背景和招牌都不能完全代表一个人的能力,学校不好也不能成为放弃自己的借口。与其抱怨,不如静下心来想一想如何有效地提升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大。
01 清楚自己是否真的需要读研读博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胡懋仁教授,在其科学网博客上发表的文章中有这么一段话,我认为很契合此境:“不要尽想着通过研究生考试就可以轻易地改变命运。没有这么简单。考研之前的努力自不必说,在读研究生以及进一步读博的过程中,所付出的艰辛努力更是你不曾想象过的。如果没有这样的思想准备,如果不准备付出最大的辛苦,那么你也就不要指望通过读研究生来真正改变自身的命运。”
简而言之,就是清楚自己读研读博的目的,即要自身“想读”,且“有必要读”。
“想读”是一种内在动力。你喜欢科研,被“研究的魅力”所吸引,热衷于研究某种事物的原理和本质。
“有必要读”是一种外在动力。你想要在研究所工作,想在高校任职,想做学术出版编审相关的工作,想去大型企业/机构尝试更多的可能性。
如果这两点,没有一点能激发你的想法,那么还是不要去读了罢,免得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欢喜。
02 撕掉“学历标签”,工作能力更值得重视
学历不过是一场从业资格证,它就好像你去应聘星级大厨时需要厨师资格证,去当律师需要律师资格证是一样的道理。有了这个证明,你才能进入到相关行业在某个岗位任职,到此它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后续工作能力的提升程度与你是否拥有什么样的学历无关,但却是你是否能持续获得价值最关键之处,否则“硕士”“博士”就会成为你一生中最值得骄傲的标签。
就拿本文上述的几个例子来看,“学历被查三代”一方面是近年来扩招的影响,造成的供大于求,另一方面,还有自身工作经验不匹配的原因存在。
试想,如果你已经通过企业/机构的第一轮筛选了,那么就意味着你的学历在很大程度上已经符合了对方的门槛,但是在工作匹配度上仍有瑕疵,没有亮点,没有强悍的实习经验,没有无敌的学术研究,可能还掺杂了其他乱七八糟不好的经历,那么就只能被企业/机构打到第二轮筛选了,因为对于很多公司/机构来说,第一轮就可以筛选出绝大多数岗位,后面的二轮、三轮等基本就是查漏补缺。
现实有时候就是这么残酷,它要求你一方面有能力,另一方面还要有学历,在两者得兼的情况下,才会在一定程度上许以你想要的,诸如高端岗位,诸如优渥薪资与福利。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