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回家翻书突然发现,手中初一教材距今已15年

陈才源 陈才源 2022-10-03


上周末回了趟老家,看望生病住院的奶奶,参加弟弟的婚礼。


在家处理完工作事务之后,闲暇时抬头看见房间的书柜,里面堆放着我离开四川前所有读书的存档。


随手拿起一本,擦擦书皮上的灰尘,是语文七年级上册。


翻开第一页,已经不认识这是自己当年的字迹:



继续掀开几页,看着曾经念过的文章,一篇又一篇。


有的字字明晰,一词一句在脑海里至今记忆深刻;有的似有非有,仿佛梦里曾经读过;有的已全然忘记,可能当年直接跳过。


印象比较深刻的,有鲁迅的散文,诗经论语,还有唐诗:


 但我是向来不爱放风筝的,不但不爱,并且嫌恶他,因为我以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和我相反的是我的小兄弟,他那时大概十岁内外罢,多病,瘦得不堪,然而最喜欢风筝,自己买不起,我又不许放,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了,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筝的缠绕解开了,他高兴得跳跃。他的这些,在我看来都是笑柄,可鄙的。

——《风筝》”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泰伯》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天净沙·秋思》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江南逢李龟年》


第一次读这些文字的时候刚上初中,二三岁的小朋友,脑子里全是对世界的好奇。好玩的游戏、懵懂的喜欢以及刚刚开启的文学世界,这些已经让小脑瓜子装不下了。


没有经历就不会有感悟和体会,这一点主编们都懂。所以大部分语文课本里的精华,往往要求「背诵」。


当年可能不懂,但现在回想起来这一招也是妙呀。


背诵时有多痛苦,记忆就有多深刻;要求背诵全文的文章,即使十五年过去了也都还记得。


所以说,当年背诵的全部意义,也就是为了若干年后某一天真正懂得的时候来回味。


初中的小孩,只能是《风筝》里被兄长破坏兴趣爱好小弟弟;不会明白中年人想要补救过去错误的遗憾,因为人总是在没有机会补救时最懂得其中的珍贵。


而人年轻时最不缺的就是机会,或者是看起来觉得自己可以拥有的机会;觉得身边的人不会老去,不会生病,不会欺骗,也不会离开自己。


许多悲凉只有人到中年才能真正懂得,因为需要岁月才能让人的经历逐渐变得足够。


课本里先人们经典的词句,无论是壮志未酬还是伤感离别,抑或是无可奈何或者久别重逢,这些浓烈情感凝聚的文字,都是需要感同身受之时,才能得到最大的共鸣。


虽然我现在也算不上中年,但中学毕业后的北漂十年,再回过头去重新读十五年前背诵过的文字,还是很容易让人陷入恍惚之中。


如果你读到这里,我很乐意建议你把刷抖音知乎的时间,抽出一部分来,去看看当年自己读不懂的文字。


生命的意义不仅在于浮华的初体验,回味时往往才是真切的感受;过了当下就忘了,那其实也没什么意思,不是么?


:)


最近文章

位置——你要认清它,更要懂得把握它

股票打新,小白究竟能不能赚钱?

来自面试官的群面分享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