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抗战80年 | 七七事变,多视角,泛谈

2017-07-08 橡树 流浪的橡树

蒋委员长当年庐山讲话。在民心滴血,山河破碎的时代,无疑是中国人最为振奋的声音。庐山讲话标志着中国不屈不饶、艰苦卓越的全面抗战的开始。


对于七七事变,对于七七事变以来逶迤至今的苍茫岁月,作为中国人,应该记忆,更应该深思、自审。


1937年前,在日本投资和扶持下,伪满洲国经济高速发展,成为亚洲最发达的地区。同时,日本对伪满洲国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全方位的渗透、控制也日益加剧。


在远东格局上,日本和苏联对满洲、蒙古利益垂涎,发生的撕咬的矛盾,也进入白热化。


大正天皇时代,苏联往日本渗透,企图建立日本党,建立亲苏的新日本。不料,日本人不信苏联忽悠,处处举报之下,日本警察很快侦破此案。在对天皇奉若神明的铁板一块的日本,苏联颠覆天皇传闻一开,舆论哗然。


由此,日本把苏联视为首要敌人。


深谙苏联输出革命的嗜好、伎俩的德国,与被遭苏联输出革命、颠覆天皇体制的日本,为遏制和两国同样的军国苏联,对签订了针对苏联输出革命的《反共产国际协定》,该协定还附有一份补充议定书和一份秘密协定,规定两国结成共同反对苏联的军事同盟。


由此,中国和德国蜜月外交出现危机,日本从此取代中国,成为德国在远东最重要的合作伙伴。 同时,因为这个日、德协定,苏联也在东西方陷入日本、德国战略夹击之中。


苏联干过什么事,至今少有人知。但是,就奉系军阀焦头烂额的关于“满蒙”的外交问题上,时光荏苒,给今人最冷静和客观的结论。


满洲,因为抗战的伟大胜利而回归中国。蒙古,因为苏联二战的横扫千军而终于独立,成为其卫星国。


长按添加,与橡树同行

     人性崇尚自由,感谢你的关注

进入1937年,在满蒙问题上,国力孱弱的中国被苏联、日本淘汰出局。中国广袤的满蒙,成为日本和苏联两个强盗肆意分赃的赌场。因为政治脏物的漂洗,两个强盗互相认可彼此的罪行。


在后几年里,日本是最早承认蒙古独立的国家,同时,苏联,也是最早承认伪满洲国的国家。


分赃之后短暂的日本和苏联的盗与贼的关系,很快就被日、德《反共产国际协定》打破。伪满洲国内,扩编的关东军和新组建的伪满洲国军,联合构成对苏联远东的巨大威胁。这种威胁和希特勒来自西方的威胁遥相呼应,使得苏联如坐针毡。


第三国际,现代国际最权威,最专业的情报机构。其规模之庞大,渗透国家、地区之多、宽广、之深层,无疑是空前绝后!如左格尔等情报精英遍布远东。该机构更强调服务于保卫苏联而不是纯粹致力于信仰,由此,分化、瓦解、破坏日、德的反共协议,无疑是当时第三国际的首要任务。


——当时,在中国境内,国共已经开始妥协。在抵抗日本对中国的侵略的局势下,大人物们终于找到了共同的话语。


《八一宣言》和建立抗日统一战线的提议,最早,就来自于长期依附莫斯科的王明,而不是瓦窑堡或者延安。国共和解,红军等待着整编,国民政府也能够继长城抗战和一·二八淞沪抗战之后,首次全神贯注,以应对日本日益嚣张的挤压、寻衅和侵略。


1937年,驻扎京津、华北的中国军队,正是家喻户晓二十九军。


二十九军,是军阀的私人军队。宋哲元是二十九军的军长。


1933年,在中国国民政府的逼迫下,拥兵自重的各路军阀派出军队,在华北指挥下,东北军、西北军、晋绥军配合最精锐的国军,在华北长城附近的义院口、冷口、喜峰口、古北口等地,对日本关东军、伪满洲国军以军演寻衅的一次向华北的试探性攻击,予以坚决抵抗。史称长城抗战。


民族英雄张学良?


这次抗战,因为日本关东军尾随热河东北军溃军抵达战场,中国军队被迫匆忙迎敌。战场最高军阶的指挥官张学良以戒毒为由离开战场,何应钦将军临危受命,带领各路中国军队奋勇厮杀。


这段抗战,成就了29军。大刀向鬼子砍去的歌声响彻云霄。但是,长城抗战最勇烈、光辉的军人和战事,却几乎为人忘却。


和东北军闻风溃逃相反,关麟征部国军25师官兵仓促迎战日军。该部反复冲杀,为抵挡东北军溃逃留下的缺口,关麟征、杜聿明等,一律冲锋在前,血战长城。冲锋中,关麟征被枪榴弹击伤,血肉模糊。


在掩护东北军、西北军、晋绥军等部撤退后,国军25师官兵接到撤退命令。血染征袍的官兵们潸然泪下,含恨撤退——该师在公路的监视哨位7名勇士,却以没收到命令,拒绝撤退。他们用仅有的一挺机枪和几把步枪封锁住山下的公路,誓死和日军周旋。经过数小时激战,扼守险要的7名勇士居高临下,击毙冲锋日军100人以上,最后,全部壮烈战死。


为此,日军第十六旅团长亲自下令,收殓7名勇士遗体合葬。天低云怒,日军肃穆鸣枪下葬,竖碑:中国七勇士之墓!


然而至今,似乎不见该墓,知道这段壮烈的战斗的国人,可谓寥寥。


抗日民族英雄宋哲元?


近百天激烈的长城抗战,背靠东北物产、工业、铁路支撑的日军终于战胜了装备落后,士兵孱弱的国军。这次抗战,美、英对中国均表示同情,甚至驻扎渤海的英国海军派出陆战队,以保护英国商人煤矿投资为由,截断热河至京津、华北腹地的主要铁道线、公路线。


强大的国际舆论压力下,日军以保护“满洲国”领土完整而实施的侵略战争,在实现战略性胜利之后,停止了对华北的攻击。


国力、军力的巨大悬殊,使得国民政府被迫选择隐忍妥协。何应钦将军受命签署屈辱的《塘沽协定》、《何梅协定》——中国政府和中国政府军被迫退出华北地区。为此,历史课本上,何应钦将军身负骂名。另外一位闻风而逃,丢弃东北、热河,溃兵冲乱华北防线的张学良,则成为民族英雄。


何其妙哉?苦笑!!


政府军撤离华北,按照《塘沽协定》、《何梅协定》,中国派遣了宋哲元、石友山等冯玉祥系的军阀部队进入平津、华北。就此,宋哲元和石友山流,开始在日军和国军的夹击地带,以“养贼自重”的把戏,在中日之间,两边讨好,八面玲珑,借此做大。


驻扎平津、华北的二十九军敛取华北民脂民膏,再有国民政府的补贴,日军的贿赂,招兵买马,军队发展到十余万人。连同石友山的保安部队等,几乎达到二十万人。然而,宋哲元始终不过是一个军阀。


两面讨好,两面油滑,华北局势始终动荡。


为此,宋哲元先后把秦德纯、张自忠等推到与日军斡旋的前台,两人均几乎身败名裂。后来南瓜店激战,身为上将的张自忠,以必死之心投身战场,当先冲锋壮烈殉国,何尝不是烈士为洗却曾经耻辱?!


1933年,由此开始,卧薪尝胆的国民政府没有就此善罢甘休。在蒋百里、陈诚等辅佐下,蒋介石亲自负责的军委会,就此开始制定针对日本的若干国防计划。等到1937年七七事变后,中国进入全面抗战,所采取的指导战法,则是源自这个国防计划的《国民政府1937年度国防作战计划》(甲,乙两案)。


这些汇聚中国军事、经济专家制订的国防计划,每年都要耗费巨大的军事、经济资源,予以调整。他们希望能够在不早于1940年代,加速发展军队、经济、工业,能够实现与日本进入正面较量,最后谋求统一。


卢沟桥事变大致态势图。


1937年7月7日,注定是一个中国人浴火重生的历史纪念日。


此时,驻防平津的二十九军兵强马壮。战事一开,远在山东度假的宋哲元立刻指示退让、斡旋。同时,他严辞拒绝了国民政府军委会则根据国防预案,准备往华北、平津的增兵。宋哲元热衷于在平津、华北建立一个相对独立的割据地区,所以更热衷于和日本进行“现地谈判”。


十万中国军队,被宋哲元挡在平津战区之外。蒋介石狂躁拍案,一面责骂宋哲元误国,更担心宋哲元真的投敌——万幸,宋哲元最后没有投敌。但是,他的搭档石友山,后来果然投敌成为汉奸。


每每唏嘘教科书称赞的张学良、冯玉祥,现在一看,纵观华北漫山遍野的伪军,其前身很大部分都来自东北军、西北军。七七事变后十余日,日军数千人的华北驻屯军,得到来自东北的关东军,来自朝鲜的朝鲜军的支援。


一场局部摩擦,已经不可逆转为两军在平津、华北的大决战了。


“现地谈判”,少有人知。七七事变后,宋哲元部数度和日军密谈。部分密谈内容至今没有面世。日军看透宋哲元贪恋割据,一面虚应,一面调兵。


7月25日、26日,廊坊事件和广安门事件爆发。日军全歼宋哲元部的计划浮出水面——顷刻之间,宋哲元以保兵为由,惊慌下令全线撤退。于是,在全面抗战之后,平津、华北再次上演了东北九一八事变和热河事变的一幕。


溃逃中,中国军队损失严重。溃逃的风气由东北而热河,再由热河而华北。等华北的溃军进入山东、河南了,各路军阀溃逃风气又在当地大炽。


因为宋哲元私心作祟,保兵保地,一味阻扰国军支援,终于铸成大错。在日军没有聚集强大军力之前,中国军队被延迟、推拒在平津、华北战区之外。


此时此刻,人民牺牲,山河破碎。


蒋公在庐山讲话后,陆续向社会各界发表公开讲话,表示抗战到底。


为了减缓华北日军南下、西进。同时也为了争取世界正义援助,蒋公首次集中最精锐的国军开始东向上海,准备淞沪会战。


7月31日,来自湖南,来自四川,来自山西,来自湖北,来自广西,来自中国各地的抗日健儿们,携带简陋、落后的武器,分路往上海进军。寥寥无几的中国空军战机升空,向东,向着上海的方向进发。


军队的行军队伍、基地、兵站,以及铁路、学校、市政广场,悲壮的江浙口音回荡在盛夏的天宇:


……如果放弃尺寸土地与主权,便是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那时便只有拼民族的生命,求我们最后的胜利。

……我们知道全国应战以后之局势,就只有牺牲到底,无丝毫侥幸求免之理。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这次卢沟桥事变,日本用了卑劣欺骗的方法,占据了我们的北平、天津,杀死了我们的同胞百姓,奇恥大辱,无以复加,思之痛心。


      ……将士们!现在时机到了,我们要大家齐心,努力杀贼,有进无退,來驱逐万恶的倭寇,复兴我们的民族!


这一年,伟大的抗日战争,开始了。

往期回顾,更多精彩请关注查阅

橡树 | 坦克,不可碾压的,是人的尊严

风云南北朝,乱世十六国(3)

我的大院——以此文敬父亲

血染老山,1984春,中越战争非专业检讨

感怀“七,七”——为快忘却的记忆

抗战80年 | 雁门关上,独臂大将,血祭山河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