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橡树 | 俄乌战争综述之十二:基辅的反击,谈判与战争,扎波罗热与俄军下一个目标……

流浪的橡树 流浪的橡树 2022-04-08
前言
本篇以全新军事视角,综述、推演俄乌战争最新态势、进程,详解俄乌战争及基辅战场现况、马里乌波尔战局。 全程原创干货,心血结晶,为防盗版,设置付阅。 这段时间,相关俄乌战争文章以汇总各路资讯的短小文章最受欢迎。如我这样去写纯粹原创军事文章,犹如老农刨地,极为费事。​ 我无非奢求能够以这篇文章可以记录一场遥远战争,一段苍凉历史,一段属于你与我在相隔网络的共同记忆。 本文全文约10000字,感谢阅读,感谢朋友们三点一转。

阅读本文,建议朋友们参考阅读《俄乌战争综述》系列篇文章:


《俄乌战争综述之一:俄军的闪击战与基辅及北线战场》

《俄乌战争综述之二:3月2日,战争已经从实体延伸到虚拟的战场》

《俄乌战争综述之三:高科技总体战与战局清晰化

《俄乌战争综述之四:扎波罗热核电厂,战争的又一个路标》

《俄乌战争综述之五:战争、静默、谈判》

《俄乌战争综述之六:第三阶段战事,局势混沌,以打促谈》

《俄乌战争综述之七:基辅与马里乌波尔的攻防战将是战争的风口》

《俄乌战争综述之八:最后的战场,可能在黑海沿岸》

《俄乌战争综述之九:高科技总体战态势下的持久战与阵地战》

《俄乌战争综述之十:网络写手的假旗攻势与俄乌战场的持久态势》

《俄乌战争综述之十一:战争没有结尾,战争还要继续》



题记:


本文万余字,望诸君阅后三点一转支持橡树写作。


恳请各位盗版、剽窃者手下留情。


3月30日,俄乌战争第三十五天。


长期以来,我偏重写作战争、战史,认为原创内核及灵魂,并非仅仅是素材、资讯堆砌的原创文章,而应该是通过分析、思考素材与资讯形成的体系化内容。


因此,我在关注眼前正在进行的俄乌战争,努力想把《俄乌战争综述》系列写成这样的原创。


在战争爆发当日、次日,我在两篇文章里分析认为美军及北约已然于境外助战、军援乌克兰,俄乌战争在24小时内呈现持久战趋势等等,遗憾这两篇领先预见的文章被删。


3月1日,我重新写作《俄乌战争综述》系列。


为保证文章延续进行,我尽量回归理性与逻辑,在纯军事视角分析、推演、综述俄乌战争形态、进程。


此后完成《俄乌战争综述》若干篇文章,都是我选择在俄乌战争有标志性和转变性的节点写成。我不希望每日汇总写一篇赚流量,仅希望能够在整个战争期间,基于理性、逻辑和思考的框架,写一个体系化的军事文集。


人都有情感,都有倾向。


如果顺应情感、倾向,每日选择性汇总资料,再在文章里面适当添加若干不痛不痒的“正义必胜”等等词汇,我想,如果这样去写,每天都可以完成一篇俄乌战争文章,流量效果必然变得很好。


然而,我还是选择在常识、逻辑、专业和思考的框架去写作我所观察的俄乌战争。


尽量靠近事实,尽量承重时间,这是好的文章的价值。


俄乌战争爆发以后,从最早的“绍伊古封神”,到“顿巴斯大合围”,再到后来的“乌克兰大反攻,俄军溃退白俄罗斯,朝不保夕”,“俄军装备隆鑫摩托和马克沁机枪作战”等等文章应运而生。这类文章往往遭到现实屡屡打脸,但是,这类文章的点击流量往往如火如荼。


确然,俄乌战争为互联网写手提供了精准割刀,大砍韭菜的机会。


但是,我如好羽毛,必然只能远离这类文章。


于是,我决定站在情绪的对面,抱以敬畏之心,去写作正在发生《俄乌战争综述》。


文字只有站成堂正姿态,才可能沉淀为体系化的内容,才可能在数天后、数周后、数年后,得到更多的朋友们的认同,而非等到将来潮水退却,文章却遭事实打脸……


3月30日,俄乌战争似乎进行到第三十五天,战局及态势似乎又有了较大变化。


此刻,夜深。


我在汇总分析这两天的资料,尤其感谢多位好友默默无闻为我整理、提供各类态势图和战况图。


而后,我综合俄乌战争最新态势、战报和进程进性分析,再次确认我在最近:


《俄乌战争综述之九:高科技总体战态势下的持久战与阵地战》

《俄乌战争综述之十:网络写手的假旗攻势与俄乌战场的持久态势》

《俄乌战争综述之十一:战争没有结尾,战争还要继续》


等三篇文章,站在情绪对面,中性叙事,推演先于战争并且高度吻合战场态势及进程,具有较高可读性、参考性。


(在此,建议朋友在阅读本文前后,可以参考阅读我的《俄乌战争综述》系列文章。)


3月29日 16:11时,央视新闻报道,俄代表团团长梅津斯基(左)与乌克兰人民公仆党议会党团主席阿拉哈米亚(右)举行一对一会谈。


今天,俄乌战场最大的新闻,即为第五次俄乌谈判将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举行;乌军在基辅西北方实施战术反击,夺回了伊尔平。


这里,先说第五次俄乌谈判。


这一次,俄乌谈判地点从白俄罗斯转移到土耳其,本身就是对俄乌战争进程及态势的一个清晰的解释。


俄国对于俄乌谈判的态度也有了较大的改变。


早先,谈及这次会晤,俄外长拉夫罗夫既表示俄方希望谈判能够取得成功。


不过,鉴于俄国军事体量、数量优势,拉夫罗夫还是强调了卢甘斯克、顿涅茨克的独立问题;俄国的克里米亚主权问题,以及“乌克兰不加入北约、非军事化和去纳粹化”的谈判原则原则。


与此对应,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表示,谈判可以考虑乌克兰接受“中立无核地位”等问题,但是乌方在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保障方面不会做出让步,也不会与俄讨论“乌克兰去军事化”的问题。


显然,俄乌双方谈判思路完全不在一个频道。


因此,如非国际政治发生极大变化和俄乌战争出现清晰的结果,俄乌第五次谈判必然继续搁浅。


(发文之前,俄乌第五次谈判已经结束,看似没有明确结果。


不过,根据国内主流媒体报道,貌似这次谈判有了一定进展。


据称,乌方向俄方书面提议了乌克兰保持中立和无核国家意愿,表示放弃生产和部属所有类型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谈判结束,俄方表示,俄正在采取两个步骤,来缓和与乌克兰的冲突。


同时,俄国防部也决定大幅减少在基辅和切尔尼戈夫方面的军事行动。


不过,鉴于谈判并没有就克里米亚和乌东二州主权归宿及乌克兰去武装化、纳粹化问题得到结论,同时,鉴于俄国人传统外交风格,目前俄国防部的表态,也可视作为旨在调整兵力部署和物资补充的缓兵之计。


因此,我不看好这次谈判能够解决目前俄乌问题,因而维持今天这篇文章的基本判断)


在3月1日-9日,我在综述系列文章里面,尤其以《战争、静默、谈判》《局势混沌,以打促谈》等篇文章,反复、重点论述俄乌战争将大概率会出现这样的态势:


可以预判,随着(俄乌战争的)虚拟战场和抽象战场的形成,俄乌战争的现实战场将在多国、多组织的强力控制下,以不扩大和可控的态势,继续进行。


简单理解,俄乌战争的虚拟战场、抽象战场将(逐步)升级取代现实战场,成为俄乌战争的真正主战场。


同时,俄乌战争的虚拟战场、抽象战场将直接左右现实战场的进行。


就此推测,俄乌战争绝非一个短期战争。


在后期的俄乌战争,除却俄乌交战双方,将会有更多的国家、集团、组织等等,以清晰的、模糊的、隐蔽的、隐晦的多种模式,深度介入战争,使得交战两方、多方必然围绕战争、制裁、谈判、经济、文化、政治等等,进行全面的、漫长的博弈”……


二十天过去,俄乌战争显然趋向这个态势。


既然我在民间,尚可凭借零星资料大致推测这个态势,相信俄、乌双方,或者北约、英美等国对俄乌战场的这个态势,必然更不会感到意外。


因此,他们必然努力维持和推动这个态势,尽量促使战争与谈判往利于己方的方向发展。


这里,再回到《俄乌战争综述之七:基辅与马里乌波尔的攻防战将是战争的风口》,强调对俄乌战争的表述:


俄乌战争为战略核威慑情况下的高科技总体战。


战至现在,俄、乌双方及北约、英美等国,似乎已经达成了不将俄乌战争扩大化的默契。因此,我维持前面文章观点,俄乌战争大概率不会失控升级为全球核大战。


须知,发动全球核大战的结果,无法为现在的人类文明与科技现状所承受。这是全球及热核大国共识。因而,传统的战略核武器威慑价值、全球核衡势及热核武器俱乐部游戏规则等等现状,必须维持。


这种维持是基于地球安全的共识,与政治相关,与战争的正义与非正义无关。


因此,俄国背靠其继承苏联的全球最大核武库,无论俄乌战争的常规战进展如何,相对乌克兰都享有特殊的核战略的政治优惠:


其一,保持战略核衡势及核大国席位。

其二,对国内民众和友邦打鸡血。

其三,危机或战争态势下的战略核威慑。

其四,(以战略核威慑)达成政治妥协。

(点击参考原文)


这是全球核武俱乐部成员们心照不宣的国际核政治的游戏规则。


了解这个规则对于理解俄乌战争态势非常重要。


俄乌战争延绵至今,从俄军宣布启动战略核威慑开始,到俄军相继占领扎波罗热核电站,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俄乌战争事实上成为了核威慑情况下的常规战争。


期间,综合美军既与俄军开通军事热线,美国与北约更是多次声明不介入俄乌战争,控制援助乌军重型武器,控制、弹性以电磁战、信息战、智能战和网络战援战乌军等等情况;及俄国方面多次声明无意将战争扩大化,以及俄军以导弹急袭利沃夫等地,以“匕首”导弹对普通目标发起攻击等等情况综合复习,俄国在常规作战极不理想态势下,正在将核威慑战略作为俄国的“混合战争”的主要力量,力求使之在俄乌战争起着更大政治作用。


受此影响,北约及欧美国家无论军援乌克兰、或者在虚拟和抽象战场助战乌克兰,都是受到极大限制。


3月29日,被国产网友誉为“当代朱可夫”的俄国防长绍伊古再次露面,转型负责俄国4月1日的春季征兵。可见,俄国人并不承认国内网络对绍伊古的高评。


就此,乌军虽然在战争初期努力作为,以弱敌强,凭借抢占电磁、智能、信息和网络优势赢得了战场主动,打出了很多经典战例。但是,乌军弱在体量、数量,在俄军以持久战、消耗战进逼的态势下,始终无法得到飞机、导弹、火炮、坦克等重型武器……


因而,乌军不堪俄军以优势兵力、火力的数量和体量的无休止的对拼消耗,战至3月中旬以后,乌军实施分散式作战虽然取得极大战绩,但是乌军消耗极大,军民伤亡惨重,战场态势颇显严峻。


不过,非军事专业的作者大抵是看不懂这个战争态势。


为精准投喂,倾向乌军的网络写手往往收集乌军战术反击战例,堆积出来一副正在进行时的“乌克兰大反攻”的虚假战场,反复刺激了网络情绪。


同样,倾向俄军的写手则张罗着俄军威武无敌、八面张网的假象,无限吹嘘俄军围困顿巴斯,正准备沿第聂伯河分割乌克兰……


这样的写作虽然收获颇丰,却相距俄乌战场太远。


战至3月30日,如同乌军不堪俄军的消耗一样,俄军在俄乌战争同样低估了乌军的抗战决心,并没有在战争中实现战前计划,为此消耗了空前数量的兵员、物资、武器。


战至现在,俄军凭借兵力和火力的体量与数量的优势消耗、逼压乌军,在战略面上占据了攻势,但是,俄军消耗之大,与战前俄军判若两军,已经不再具备沿第聂伯河切割乌克兰的实力。


可见,现在俄国既要应变国际政治、外交,俄军也为后勤、兵员、物资等保障乏力等问题困扰,处处捉襟见肘,要继续维持攻势作战,确实非常困难。


——这些情况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俄军就不具备拉长战线,开辟和扩大战场的能力。


非常戏剧性的是,俄军最初发起的大纵深闪击战原本旨在速战决胜。


不料战事延绵,俄军久战几无进展,也就使得战争转入了持久战和消耗战态势。


于是,俄国只得放弃了任何高成本的战争模式,除却偶尔以“匕首”导弹等先进武器点缀门面,在战略面上,仅靠国内“堡垒经济”和自产资源,尴尬且勉强地维持一场持久化的低成本的机械化战争。


显然,俄军在困顿态势却坚持战争,无非希望在以核战略威慑北约和欧美国家介入战争的前提下,凭借本国重工和自产资源优势,靠着消耗己方的兵力和火力,以数量与体量优势发起持久战、消耗战,最终压垮乌克兰的抵抗决心。


目前,俄军围城马里乌波尔,正是俄军这一战略的战役体现。


在哈尔科夫战场阵亡的国际战队营战斗群指挥官谢尔盖·杨戈连科(左二)。


3月27日,在哈尔科夫战场阵亡的乌军营战斗群指挥官格奥尔基·塔拉先科。


2022年3月,被夷为平地的马里乌波尔。


按照俄国预期,如果北约和欧美国家在军援上稍微犹豫、迟缓,俄军大概率可以靠着持久战、消耗战压垮乌克兰。


相对高科技战争而言,相对低成本的机械化战争,国内重工,油料,低廉的人力,这是为常人容易忽视的俄国的可以进行持久战的本钱。


但是,俄国并没有估计到乌克兰人的抗战决心,更没有估计到北约及欧美国家对乌克兰的军援力度和决心。


本篇以全新军事视角,综述、推演俄乌战争最新态势、进程,详解俄乌战争及基辅战场现况、马里乌波尔战局。


全程原创干货,心血结晶,为防盗版,设置付阅。


这段时间,相关俄乌战争文章以汇总各路资讯的短小文章最受欢迎。如我这样去写纯粹原创军事文章,犹如老农刨地,极为费事。


我无非奢求能够以这篇文章可以记录一场遥远战争,一段苍凉历史,一段属于你与我在相隔网络的共同记忆。


本文全文10000余字,感谢阅读,感谢朋友们三点一转。


微信扫一扫付费阅读本文

可试读47%

微信扫一扫付费阅读本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