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橡树 | 俄乌战争观察:全新北顿涅茨克战况解释与推演

流浪的橡树 流浪的橡树 2022-06-17



俄乌战争综述系列:

《俄乌战争综述之一:俄军的闪击战与基辅及北线战场》

《俄乌战争综述之三:高科技总体战与战局清晰化

《俄乌战争综述之三十:乌东与七月的攻略猜想》

俄乌战争观察系列:

俄乌战争全境观察:哈尔科夫攻势和黑海航道的底线

俄乌战争观察:五月,俄乌攻略全镜推演

俄乌战争观察:俄军的胜利日阅兵的信号

俄乌战争观察:澳门赌场与俄乌战场比较说

俄乌战争观察:战争的逻辑和俄国的“投降”

俄乌战争观察:马里乌波尔的战争变局

俄乌战争观察:泛谈俄乌战争对中、美、俄的影响

俄乌战争观察:粮食、黑海航线和继续缩小的顿巴斯战场

俄乌战争观察:从红利曼到北顿涅茨克,一个“缩小版顿巴斯战场”正在形成

俄乌战争观察:缩小版的顿巴斯战场的态势与方向

俄乌战争观察:打劫北顿涅茨克,美、俄、乌的混合战争胜负手


阅读本文之前, 可以抽空参考《俄乌战争观察:打劫北顿涅茨克,美、俄、乌的混合战争胜负手》


2022年6月2日,俄乌战争持续第99天。


6月2日,俄国外交发言人和克里姆林宫发言人相继接受俄国媒体采访,认为在俄乌战争期间,美国为支持乌克兰向俄军进行了一系列的“进攻性数字行动”,使得俄乌战争事实上成为多方参与的战争。


这是俄国在并没有完全证据前提下,首次确认北约及美军可能实质性“介入”了俄乌之战。


“进攻性数字行动”,存在于非三维空间的“虚拟战场”。


这个“虚拟战场”为战争的“灰色地带”,存在,而又难以被证明存在。为现代高科技战争的一个标志性的主要组成部分。


此前,我在《俄乌战争综述系列》《俄乌战争观察系列》经常提及的北约与美军投入高科技战争资源,在非现实战场“灰色地带”、“抽象战场”直接助战乌克兰的军事行动。


正如观察俄乌战争必须要正视俄国“核威慑”对战争态势和进程的重大影响一样,北约及美军“进攻性数字行动”实质性介入、助战乌军抵抗俄军,同样对俄乌战争的态势和进程起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事实上,6月2日,北约秘书长延斯·斯托尔滕贝格明确认为,俄国希望以核武器战略实现其需要的政治和军事局面,正在影响和可能改变战争进程。


无疑,俄军以核战略为王牌对抗北约及英美国家用“进攻性数字行动”,已经成为俄乌战争的“隐形战争常态”。


6月1日,我在《俄乌战争观察:打劫北顿涅茨克,美、俄、乌的混合战争胜负手》分析认为,俄军通过不断收拢战线、压缩战场,最终得以集中空前密度的兵力、火力投入以北顿涅茨克、赖西昌斯克为中心的“微型顿巴斯战场”,并且形成明显的战场优势。


就在乌军在“微型顿巴斯战场”处于极为被动态势的同时,白宫外交发声,美国近期将向乌方提供包括海马斯多管火箭发射系统在内的7亿美元的新的一揽子军援。


较多媒体自媒体为此纷纷认为,美国提供这批军援是为缓和乌东战事。


实则,美国外交声称军援乌克兰的理由,是基于俄军发起战争和战场处在乌克兰境内的现实。美援包括海马斯多管火箭发射系统在内的重型武器,均不支持乌军向俄国境内发起袭击。同时,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也向美方保证,乌军不会以美援远程火力打击俄国境内。


此外,根据美军方发布消息,美军将计划以部署欧洲的海马斯多管火箭发射系统,对乌军进行为期三周的操作和维护培训。


显然,短期之内,海马斯多管火箭发射系统肯定无法投入战事最激烈的乌东“微型顿巴斯战场”。


那么,海马斯多管火箭发射系统用在何处?


我认为大致用途有二:


其一,被纳入美军全球战略系统和战术通讯系统的海马斯多管火箭发射系统,有着远程、精确、覆盖打击特色,性能优于俄军同类多管火箭发射系统,将为乌军用在乌东及顿巴斯、扎波罗热至赫尔松战线的战役方向的火力打击。


其二,作为乌军主要远程火力,海马斯多管火箭发射系统远程理论上可以火力覆盖蛇岛。


但是,无论海马斯多管火箭发射系统的如何威力,如何使用,要等到人员完成培训,装备进入战场而最终形成战力,最早也是8月上旬的事情。


因此,在6月份的乌东激战,乌军要抗击俄军攻势,稳定以北顿涅茨克、赖西昌斯克为中心的“微型顿巴斯战场”,还只能靠着乌军目前的军力。


随着最近一段时间国内媒体、自媒体普遍撰文“报喜”俄军在北顿涅茨克发起攻势取得极大进展,乌军正在丢盔弃甲……


那么,乌军在没有得到新的外援重型武器之前,能否在火力、兵力明显处于劣势的情况下,正面硬抗优势俄军的“炮火洗地”攻势?


其实,就像基于俄国的“核威慑”而判断乌军在哈尔科夫反击战不会冲出俄乌边境线一样,基于对北约及美军“进攻性数字行动”对俄乌战争存在着必然的、潜在的、决定性的影响的现实,可以基本确定,乌军应该可以在赖西昌斯克一线,扛过俄军这一波攻势。


这一结论,可能与很多媒体、自媒体的分析完全不同。具体分析态势如下:


首先,请参考militaryland机构发布的6月1日的乌东战场态势图。


6月1日乌东战场态势图。

黑色箭头线为俄军地面部队主要攻击方向;

红色箭头为俄军炮火攻击方向;

蓝色箭头为乌军后勤线。

红圈为俄军主要集结地和攻击出发点;

篮圈为乌军主要防御区。

其他符号可以放大查看。地图译名均按卫星地图对应音译。


解释和推演北顿涅茨克战事之前,我们需要确认俄军对以北顿涅茨克、赖西昌斯克为中心的“微型顿巴斯战场”的攻势,为典型的高科技立体化机械化作战。


高科技立体化机械化作战听上去很洋盘,其实质还是机械化作战,与真正实现高科技总动员的集信息战、智能战、网络战和电磁战为一体的“进攻性数字行动”对抗,实则基本是菜刀与手枪的水平。


不过,好在俄国有“核威慑”战略背靠。


就像某个警察持枪对准一个手持菜刀,靠着煤气罐的大汉。这时,警察有枪,看似完全占据优势,但他必须要温言细语,慢慢靠近,以防大汉怒火万丈,真的一拍两散点燃了煤气罐。


对此,俄、乌、美等多方都非常清楚俄乌战争这个现实。因此,与俄军远征基辅、游弋黑海,屡屡莫名其妙被动挨打的态势完全不同,俄军在乌东及顿巴斯战场,确有发起高科技立体化机械化攻势的本钱和环境。


因此,4月至今,俄军在乌东及顿巴斯战场屡屡发起机械化攻势。


6月2日,俄军主攻方向为北顿涅茨克,占领和控制了80%以上北顿涅茨克城区。


同时,俄军在伊久姆、红利曼、波帕斯纳等多个方向进行了战役牵制性作战。


目前,俄军集中优势兵力、火力,从北方约11点方向,顺时针至东南5点钟方向,成弧形围攻北顿涅茨克态势。


观察北顿涅茨克攻防战可见,俄军围攻北顿涅茨克出动地面部队攻击有限,以炮火远程打击为主。


这即是网络疯传的俄军“炮火洗地”攻势。


但是,俄乌战争自2月24日爆发至今,数次收拢战线、压缩战场,不仅战争规模有限,战争烈度也远不能与二战、朝战、越战和海湾战争等历史上战争比较。


其中,俄军用在进攻北顿涅茨克的各型火炮约在300门左右。


看着数量很大,其实俄军用在战役方向的这个火炮数量,远谈不上与二战后期苏军在塞洛高地激战投入的火力、兵力相比。


塞洛高地激战是二战欧战的最后一场会战。


1945年4月,为打开塞洛高地通道进攻柏林,在3天之内,苏军统帅朱可夫指挥苏军以数以万门计的大炮,以700万枚炮弹,密集急袭了德军约100多平方公里阵地,同时组织1300辆坦克发起冲锋……


这是人类战争史上真正意义的“炮火洗地”攻势。


然而,苏军在塞洛高地激战的“炮火洗地”攻势却极不理想。


后来,虽然苏军夺得柏林会战的胜利,却也因塞洛高地激战付出极大物资消耗,人员伤亡,而遭到苏军内部及世界军史界的普遍批评。


实际上无论二战、朝战、海湾战争,除非远程火力精确打击,如是仅以狂轰滥炸进行“炮火洗地”攻势,纵然可以得势得分,却也是消耗极大,费工费时的粗重军事活动。


可见,在俄乌战争的北顿涅茨克战场,俄军显然无法以区区300门左右的火炮,就可能完成对北顿涅茨克近50平方公里防区的“炮火洗地”攻势。


俄军就算用了战术导弹、温压弹、"飓风"220毫米火箭炮等高科技武器,同样做不到。


因此,较多的媒体、自媒体去单纯设想俄军可以靠简单的狂轰滥炸,就可以平推占领北顿涅茨克,本质就是不懂战争,纯属“横店影视剧军事思想”档次的纯真猜想。


俄国防部在2022年6月1日发布俄军"飓风"220毫米火箭炮作战照片。"飓风"火箭弹重280公斤,齐射时间20秒,最大射程34公里,主要配置方面军、集团军级别的直属炮兵部队。用在战役方向,以饱和火力攻击歼灭对方有生力量,以及压制对方集群坦克、装甲车等目标。


乌东战场,乌军一处重迫击炮阵地。


俄军将领其实远比网络这些“横店影视剧军事思想家”精明。


他们在乌东选择重点攻击北顿涅茨克,除却北顿涅茨克在乌东地区的城市影响以外,实属对准了乌军在“微型顿巴斯战场”的兵力部署的破绽。


北顿涅茨克和赖西昌斯克互为犄角,被乌军视作乌东抵御俄军的双子堡垒,却在地理上被西北往东南走向的北顿涅茨河分割,有着天然军事缺陷。


当俄军在5月攻势中完成了对北顿涅茨河左岸的控制,在北顿涅茨克之西北和东南方向对乌军形成牵制以后,北顿涅茨克孤悬北顿涅茨河左岸,仅靠2条公路桥维持后勤线。


这时,俄军从北方约11点方向顺时针至东南5点钟方向,成弧形配置的炮群,均可覆盖北顿涅茨河两岸,完全断绝乌军的后勤线。


可见,乌军设防北顿涅茨克的后勤线确实太过脆弱。


因此,乌军如非要在北顿涅茨克坚持抵抗,一决雌雄,那么,北顿涅茨克的攻防战完全就是乌军毫无希望和毫无价值的被动挨打之战。


俄军聪明能干地精选了攻击路线,乌军果断撤退也确属聪明之举。


乌军正退往赖西昌斯克。


赖西昌斯克地形图,黄色箭头为乌军后勤线。


从赖西昌斯克正在成为俄乌战争的“微型顿巴斯战场”核心。


赖西昌斯克位于北顿涅茨河右岸,城区呈西北往东南走向的长条状态,海拔普遍高于北顿涅茨河左岸约80-170米左右,在战术上有着极佳的地理优势。


另外,参考前文6月1日乌东战场态势图,可见赖西昌斯克两翼得到乌军普里维勒、左洛特防区掩护,有着相邻的比洛霍利夫卡、弗鲁比夫卡等防御圈的策应,最为重要的是,赖西昌斯克能够得到斯拉维扬斯克经锡韦尔斯克的后勤线的保障。


锡韦尔斯克如不沦陷,乌军即有坚守赖西昌斯克的本钱。


这是赖西昌斯克的战役地理优势。


乌军如果成功坚守赖西昌斯克,即意味俄军在俄乌战争连续降格以后,即便在顿巴斯一隅的“微型顿巴斯战场”,可能也极难取得“战略性胜利”。


于是,俄军最新确定的在卢甘斯克地区和整个俄乌战争的战略趋向复杂,俄国无论在政治上、外交上、军事上和对内安抚国内高涨的民族情绪上,都将会失去结束战争的理由。


这是北约和欧美国家希望看到的局面。


同时,这个局面也十分有利于乌军在整个6月期间稳定乌东战场,争取时间和空间的缓冲,从而预备在7月进行新的战事。


因此,正如俄军以“核威慑”压制乌军无法跨越边境线反击俄军一样,最终,俄军在乌东的攻势如果突破了这个底线,在遭到乌军赖西昌斯克防区的抵御的同时,必然还会在战场的“灰色地带”,再遭来路不明的集信息战、智能战、网络战和电磁战为一体的“进攻性数字行动”的反击。


赖西昌斯克,将会成为继马里乌波尔的又一个风口。


各位司令官,请与我共同见证和这个推演。本文综述结束。


如此写法确属工作量太大。我确无时间精力转发。还望诸君热心,帮忙转发转圈点赞。


流量上去,我必加速更新,感谢诸君。


我是橡树,与朋友同行,观察俄乌战争。

感谢三点一转及转发、支持。



随意而为,鸣谢支持。


2022年6月2日晚23时

橡树笔于广都铭贤堂。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