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橡树 | 俄乌战争观察:顿巴斯战场,将出现轮式战车与履带坦克的“革命性”较量……

流浪的橡树 流浪的橡树 2023-04-03

诺门坎会战全景回望:苏军和日军到底谁更厉害?
1979年中越边境战争订阅文章文集
高科技总体战与混合战争:流浪的橡树的俄乌战争全集(2月24日-1月6日)
贝利,我们的足球的“暗号”
少为人知的朝鲜战争:万岁军浴血白马山 
周末谈兵:远望班公湖,闲谈中印边境问题 
军事解读:从抗战到内战的五次会战——山海关会战
日俄战争往事:从日俄谈判到济物浦港的炮声……

2023年1月11日俄乌战争态势图(三个战场分划)。
红点为俄军基地或重要目标。乌克兰境内的深粉色为俄军控制区,无色为乌克兰控制区。在乌克兰控制区的篮圈,为俄军导弹、自杀无人机等袭击;在粉色和无色交界处的红色圆圈,为俄军地面进攻、一线炮火轰炸。俄军占领区红色爆炸圆圈为乌军导弹袭击,海马斯及火炮攻击。


(图1)2023年1月11日,顿巴斯战场局部及巴赫摩特战场态势。


2023年1月11日,俄乌战争持续地321天。

元旦才过,我的电脑老旧,似乎也是染阳倒塌。于是重装系统,资料因此失却太多。这里,专门感谢朋克猫、欣欣、黄药师、田园小狐和指尖上的乌克兰(公号同名)等朋友们提供的信息和链接支持。

继续正文。

这里强调一个俄乌战争的事实:

俄乌战争为俄军以“特别军事行动”为籍口,在2022年2月24日不宣而战,以闪电战多路突入主权国家乌克兰国境而发起的一场战争。

对乌克兰而言,从俄军攻入国境开始,这场战争就是一场乌克兰军民为捍卫国家主权和独立的抗俄战争。

当然,也有人不这样认为,或者在政治视角看出更多稀奇的观点。

我在纯粹的军事视角上撰写俄乌战争系列文章,难以理解为什么网络会有那么多的金灿荣、司马南,每日忽悠网友如此痴迷、热爱俄军,毫无愧色将之自诩为爱国;同样也不理解为何有很多营销号,全然无视战争之严酷,将乌克兰抗战夸张为类似“横店神剧”的“娱乐”战争……

当然,我既无普教资格,也无普教兴趣,更无普教义务。

这里,我唯有谨慎提醒各位“爱国”入戏的朋友:

认真学习2023年1月9日,我国外长秦刚与俄外长拉夫罗夫在通话中强调的“中俄关系建立在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等等内容,将爱国方向认真转向自己祖国,而不是其他。

当然,这几年世事变幻风云跌宕,无论2022年的俄乌战争或者疫情,在观念和意识上不断将国人分类为传统的、觉悟的两大阵营。这时,如何选择其实与文化、道德、感情无关,纯粹就是一次基础智商测验。

祝愿各位与我,都能顺利通过这场测验。

以上,算是一篇文章;下面,则是相关1月11日及近期俄乌战争战况分析、推演。

进入2023年以后,巴赫摩特战场明显成为近期俄乌战争的中心战场。

巴赫穆特,在2016年之前称为阿尔捷莫夫斯克,为顿涅茨克的战略要点,是俄军进攻斯拉维扬斯克等顿巴斯腹地城市群的门户。因此,乌军从2015年就开始重点设防巴赫摩特,使之成为希维尔斯克-巴赫摩特-托列茨克防线的核心堡垒。

从2022年9月的哈尔科夫反击战以后,俄军在顿巴斯战场北线重大失利,因而为保证顿巴斯战场的攻势作战,即将重心逐步转向南线巴赫摩特-顿涅茨克外围战场。

从1月4日我撰写《从巴赫摩特、顿涅茨克到斯瓦托夫的新年攻略谈》至今,时间过去一周,俄军在俄乌战争的攻略中心依旧是巴赫摩特战场,并且加强向巴赫摩特以北索莱达尔镇防线发起攻势。

参考文前图1(2023年1月11日,顿巴斯战场局部及巴赫摩特战场态势)。

目前,俄军以瓦格纳集团佣兵为主,配属俄军、顿涅茨克新俄军大约12个营战斗群,向巴赫摩特全线发起攻势。

其中,瓦格纳集团佣兵、俄军联合攻势指向巴赫穆特以北约10公里索莱达尔镇。

俄军用意明显,以集中兵力突破索莱达尔镇防线,即可破坏M-03高速公路乌军后勤线,同时对巴赫摩特形成钳击态势。

这是典型的基于机械化战争的作战思路。

然而,如此作战在理论上看似行之有效,但是俄乌战争这样趋向高科技总体战的现代战争,也就难以通过实战奏效。

首先,俄军肯定无法在一二天的短期内突破索莱达尔镇防线,完成作战目标。

这样,随着时间拖长,俄军每日往来调动、兵力配置、弹药运输等等动作,在北约帮助控制 “高科技”作战高地的乌军眼前,传统战争的所谓战略战术的小偷小摸,也就绝无机密可言。

俄军动作,洞若观火。

2023年1月,索莱达尔镇战场。

2023年1月,索莱达尔镇战场。

其次,再看乌军方面应对。

此前,在1月3日《足量的军援,将是乌军破局2023年俄乌战争的关键》里面,我即分析认为,乌军在斯拉维扬斯克-巴赫摩特轴线及巴赫摩特外围约200平方公里防区,部署了包括第3突击旅,以及第30、第62、第28、第53、第63、第24机械化旅,第1坦克旅、第17坦克旅、第46空突旅等近40个机械化突击营或坦克营的强大地面突击集群。

乌军如此部署重兵集群,其作战意图大致有三:

其一、随时可以通过M-03高速公路,北上驰援顿巴斯北线的斯瓦托夫-克雷明纳战线。

其二、及时南下应急顿巴斯南线阿夫迪夫卡-顿涅茨克外围-马尼卡战线。

其三、应变俄军巴赫摩特攻势。

这样,乌军相对俄军有着情报、机动、后勤优势,当然可以顺应顿巴斯战场局部及巴赫摩特战场态势、俄军进攻情况,随时、快速调动部队应急一线作战。

因此,如是点击放大参考文前图1(2023年1月11日,顿巴斯战场局部及巴赫摩特战场态势)即可发现,随着一周战事发展,乌军已经快速围绕防御索莱达尔镇的第46空突旅为核心,在索莱达尔镇防线投入了第4、第17坦克旅、第24、第63机步旅、第101机步旅1个营、第43榴弹炮旅等精锐部队。

目前,观察战略态势可见,巴赫摩特集群背靠斯拉维扬斯克城市群,乌军集群既有情报和信息优势,较强兵力、火力,更能够依靠M-03、H-20、H-32等公路,克拉马托尔斯克-巴赫摩特铁路得到后勤保障。

因此,俄军以强势炮火配合兵力毫无优势的地面部队,以机械化作战的“恢弘”、“浩大”的方式多路突击巴赫摩特,可谓徒伤官兵、徒耗物资的无价值进攻战。

反之,在2023年1月以后,乌军在斯拉维扬斯克城市群-巴赫摩特轴线地区有着情报、机动、后勤优势,部署了乌军俄乌战场最强规模作战集群。因此,乌军决策层如是沿袭苏军战争思路应对俄军机械化攻势,当然就有对攻、决战俄军的本钱。

然而,乌军采取了相对被动的机动防御作战,见招拆招,全无决战之意。

乌军似乎正在等待着什么。

此前,在《俄乌战争观察:足量的军援,将是乌军破局2023年俄乌战争的关键》从巴赫摩特战事,看俄乌对博顿巴斯战场》等文章,我将乌军作战条件设定为“战场自然条件的‘东风’”,以及北约、美英在政治、外交、军事和物资伸手援助的“一把火”。

从自然条件而言,我曾按乌克兰往年气候推断乌军发起战役反攻的时间可能为12月中旬-1月上旬。

但是,我草率了,没想到乌克兰今天乌克兰天气武德,降温延迟直至2023年1月8日、9日,以致我此前的推测全然成了废话。

好在,最近一周,顿巴斯战场及扎波罗热、赫尔松战场已经迎来零下10度左右或更低温度,霜冻正在覆盖乌克兰大地,随着降水减少,阴霾渐散,如今俄乌战场陡然有了“东风渐起”的景象。

有了“东风”,乌军尚亟需北约、英美援助的“一把火”。

2023年1月以后,乌军在斯瓦托夫方向出现异动,乌军围绕争夺P-66高速公路控制权和清除外围雷区,频繁实施战术性突击。

近日,美、英、德、法等多国不约而都是高调声称,将援助乌克兰轮式战车和可能援助坦克。

(这些新闻国内自媒体频频相传,本文不作资讯类重复,唯从军事和战争角度上予以解释)。

新闻显示,近日,德国外交为是否援助“豹式”坦克而犹豫不决,英国外交也强调正在考虑援助“挑战者2”主战坦克,但是,在顿巴斯战事风云变幻的关键时刻,北约国家为军援的犹豫、考虑更像是一种“外交烟幕弹”。


在外交“外交烟幕弹”的背后,根据多家媒体开源消息,美、英、德、法等多国基本敲定军援,包括了号称“坦克杀手”的美国半履带布拉德利步兵战车;具有极强反坦克作战能力的德国马尔德步兵战车;以及英法援助的AMX-10轮式战车,一种装备105毫米线膛突击炮,发射穿甲弹、破甲弹、榴弹,负责火力压制和反制坦克的突击战车。

从现代军事与战争角度去看,美、英、德、法等多国军援锋芒实际直对俄军坦克。

相比此前东欧国家援助乌克兰的苏联坦克不同,这些轮式战场为北约制式武器,能够快速纳入乌军现有美军“全球战术系统”,能够将部分按照实战需要改装为指挥车统筹各部乌军,通过美军“全球战略系统”,得到乌克兰境外位于波兰的北约东欧总部、位于罗马尼亚的东南欧总部信息与情报支持,进行大规模高科技合成作战。

在趋向高科技作战的俄乌战争, 坦克的战场其实尴尬。

坦克作为机械化战争产物,凭借猛烈直射火力、强大装甲防护力和基于履带机动的高越野机动能力,一直被人们固化认定的陆战主要利器。

然而,通过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和俄乌战争的俄军基辅攻势等等战例,我们目睹无数坦克的残骸,即可确认坦克用于实战,其威力和作战能力,确实让人失望。

二战以后,随着科技升级,战争模式、形态不断改变,现代战争趋向节奏更快、效率更高的高科技总体战

这样,飞机、直升机、单兵导弹等新高科技武器大量列装、投入实战,坦克作为机械化战争的集群冲锋的主力武器,除却偶尔用在“一边倒的巷战”,战场表现已然夕阳西下,几为淘汰类武器。

如今,出于世界诸多军事大国的机械化战争执念,坦克这样的夕阳武器依然存在。尤其苏联、俄国方面,狂热偏执坦克发展,发展出所谓第三代T-90、T-14等新款坦克。

但是,坦克无论如何发展,终究为机械化战争典型武器,因而坦克上了战场,囿于机械化作战桎梏,无论火力配置、战场用途,均无法与飞机升级发展相提并论,实为外表光鲜的鸡肋型武器。

为此,世界上更多军事大国竞相研发轮式战车。

轮式战车通常装备105毫米火炮以及机关炮、反坦克导弹及单兵导弹,远比坦克更具高效、快速、便捷的机动能力,可谓“地面直升机”,能够对抗直升机、坦克,具有极强的战场生存能力。

同时,轮式战车纳入己方信息化、智能化作战体系,可以快速、高效地满足实施火力攻击和兵力投放等多种任务,非常适合高科技现代化战争的分散式、扁平化作战。


不过,轮式战车处于发展阶段,尚有更大的研发完善空间,尤其轮式战车因为底盘限制,直射火力不如坦克,轮式机动在多坑洼、多障碍的地形复杂战场,越野性能不如坦克。


显然,在前段时间战场0-10摄氏度的湿冷天气,战区频繁雨雪,遍地泥泞、雪泥、“冰泥”、轮式战车在俄乌战争难有表现空间。


但是,随着乌克兰最近持续降温,一旦霜冻完成,顿巴斯战区的平原和浅丘陵地区“冰泥”冻硬,地形相对舒缓,纵然或者局部地区可能不能承重笨重的坦克,但是整体而言,确属非常适合轮式战车的机动、作战。


显然,美、英、德、法等多国军援早有战略目标。


这里,综合近期乌军在巴赫摩特方向、顿涅茨克外围地区实施相对被动的机动防御作战,在斯瓦托夫-克雷明纳方向实施战术突击、清除雷区行动和争夺P-66高速公路控制权作战等等情况,即可判断:


其一,乌军将选择斯瓦托夫进行下一轮战役反击方向。


其二,乌军正在等待北约援助各型战车及轮式战车进入战场。


其三,乌军为准备在斯瓦托夫方向实施突击,正在赫尔松、扎波罗热战场佯动,在巴赫摩特方向、顿涅茨克外围地区实施相对被动的机动防御作战,分扯俄军兵力和分散俄军作战意图。


诡异的是,从战事发展去看,战场态势清晰如斯,而俄军却沉迷其中似乎浑然不觉。


美国布拉德利战车。根据开源消息,1月,在德国、波兰等训练场,乌军学员接受北约军队培训,开始操控布拉德利战车。


可以预言,如同在2022年2月、3月、4月,我们在俄乌战争的基辅攻势见证了乌军以扁平化、分散式作战,凭借单兵导弹击垮了俄军钢铁洪流的奇迹。在顿巴斯战场,我们可能即将见证轮式战车与履带坦克的“革命性”较量。


这里,抛开战争正义、非正义而言,我们仅以理性战争视角观察,完全可以认为:


经过2022年俄乌战争,可以确信俄军对北约、英美及乌克兰而言,完全处于绝对的信息战、智能战、导航战、网络战、电磁战的洼地。


然而,脚陷洼地而不知自拔,仅凭数十年职业“红场秀肌肉”的经验,要想靠着数量众多的“夕阳武器”和几十万心事重重的扛AK-47的动员兵,去搏杀、求胜俄乌战争,前景大大不妙,完全可想而知。


战局如何,拭目以待。


请让我们相伴网络同行,用自己的眼光和思考,观察俄乌战争,顺利完成基础的智商测验。


祝好新年。

鸣谢转发。


点击关注流浪的橡树。

私人微信,简单说明,然后交流。


2023年1月11日19时

橡树笔于广都铭贤堂。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