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数字检察怎么干?代表委员建言献策、参与其中共同推进!

清城检察
2024-10-12

2022年以来,全国检察机关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实施数字检察战略,赋能新时代法律监督,促进检察办案更加公正、检察管理更加科学、检察服务更加精准。在此过程中,许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利用自身专业优势,或建言献策,或参与其中,共同推进检察工作现代化。


北京

京华大地涌新潮


“北京市检察机关很多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都让我眼前一亮。我有几点建议:一是建构大数据模型要找准切入口;二是进一步提高数字检察工作中的科技化水平和科技含量;三是扩展数据来源;四是加强配套制度的研究;五是在组织形态上抽调专项团队。”6月15日,在北京市检察院举办的全市检察机关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竞赛初评活动现场,北京市政协委员、乾成律师事务所主任、数智枫桥研究院院长廖鸿程在点评环节给出专业意见。
代表委员、专家学者受邀担任北京市检察机关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竞赛评委。
记者获悉,在初审环节,北京市检察院成立专项小组,根据模型评选标准对全市各院推荐的77项模型进行书面评选,其中32项模型进入现场评选。现场评选以参赛单位代表汇报并答辩的方式进行。汇报人就模型的建用要旨、业务规则、数据整合、技术应用、实践成效等进行详细介绍。当天,北京市检察院检察长朱雅频出席,多名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或担任评委,或到场观摩。
“这个模型的数据来自几个方面?来源渠道是什么?数据实现共享了吗?”听完一位汇报人的介绍,北京市人大代表、北京金融大数据有限公司总部副总经理张向军发出“三连问”。汇报人回答后,他认真记录以备评分。张向军坦言,自己曾受邀列席2023年全市检察长会议,深刻感受到北京检察机关以数字革命驱动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魄力与毅力。“这次我非常荣幸受邀担任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竞赛的评委。不论是作为人大代表,还是与政务数据相关的工作人员,我都非常愿意为‘数字检察’提供支持和助力。”他表示,目前已经和检察机关相关部门进行了实质性沟通,以期共同推动更加精准高效的法律监督。
2022年以来,北京市检察机关以数字革命牵引和带动新时代检察理念、方式、机制和实践创新,在检察力量系统性重塑中注重发挥数字检察的重要引擎作用,探索开辟检察能力现代化的新领域新赛道。涉安全生产特种作业操作证法律监督模型、虚假诉讼套取住房公积金法律监督模型、自然人链条式诈骗医保基金法律监督模型、“幌子公司”监管治理法律监督模型……随着一个个法律监督模型的创新建用,大数据赋能检察的应用场景不断丰富拓展,法律监督数据模型的应用效能逐步显现。今年1月至6月,北京检察机关大数据监督模型对监督线索发现、监督案件办理的贡献率分别为66.46%、67.34%,较上年全年的数值分别上升39.36个和33.74个百分点,数字检察已成为驱动北京检察法律监督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和关键变量。
代表委员们也见证着北京检察机关“数字检察”的探索与成效。“检察人员研发的数据模型在不同领域、不同维度探索应用,‘数字检察’在应用路径和实践成效上都取得了令人欣喜的进展,释放出新时代检察工作的蓬勃生机和优势活力,展现出首都检察机关坚持守正创新、推进检察工作现代化的魄力和能力。正如在医学上应用新技术和大数据让诊断更精准、让治疗更个性化,相信在检察工作中以大数据赋能也必将推动更加精准的监督、更加高效的社会治理。”北京市人大代表,北京中科纳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胡志远在今年1月召开的北京两会上表示。
同时,代表委员们也以自己的专业智慧为数字检察战略的实施开拓思路。
1月初,朱雅频带队逐一走访各民主党派人士,面对面介绍北京检察机关5年的工作情况和今年的工作思路,听取意见建议。该次活动共计走访3位全国人大代表、2位全国政协委员、5位市人大代表、15位市政协委员,其中,很多代表委员都聚焦数字检察提出看法。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院长、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副院长马一德希望市检察院与中国科学院大学加强合作,共同成立数字检察研究基地。
3月29日,北京市检察院与中国科学院大学举行共建数字检察研究基地签约揭牌仪式。此后,双方通过组建研究团队、共同申报重点课题、开展学术理论研讨等方式,加强学习实践、技术攻坚、培训指导、双向教学、人才培养及学历学位教育等领域合作。
北京市检察院与中国科学院大学联合建立数字检察研究基地,马一德代表(左一)出席签约揭牌仪式。
记者了解到,6月,北京市密云区检察院会同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研发的医保欺诈识别应用软件在首都检察网上线,供全市检察人员下载使用。该应用软件上线前,中国科学院大学专家受邀开展论述,提供专业的意见。
检察机关的精彩“数字实践”,也为代表委员所在行业发展提供了有益启发。“北京市检察机关实施数字检察战略取得的成效显著,相关做法值得律师协会借鉴。互联网时代,律师行业应当提升对大数据的应用,学习借鉴检察机关能动履职、数据赋能的探索实践精神,更好地引领、管理、服务律师行业。”在6月21日北京市检察院与市律师协会组织的座谈会上,全国人大代表、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长、北京市律师协会会长高子程希望双方进一步加强交流,共同促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大数据对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重塑变革是划时代的。北京市检察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把实施数字检察战略作为检察工作“从政治上着眼,从法治上着力”的重要抓手,在“从全局谋划一域”与“以一域服务全局”的良性互动中,切实把充分释放大数据赋能检察效能,体现到统筹服务首都高质量发展和推进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成效上。

重庆涪陵

激活法律监督“末梢神经”


近年来,重庆市检察机关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最高检工作要求,以数字革命驱动法律监督提质增效,先后推出“教职员工入职前涉罪信息查询系统”“工程领域农民工权益保护公益诉讼监督模型”等一系列模型和应用,破解法律监督难题,得到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微纳制造与系统集成研究中心主任史浩飞的肯定。
全国人大代表史浩飞
“没想到这么快!”前不久,重庆市涪陵区检察院接到有关部门函请,对拟任村社干部、党员发展对象进行联合审查,仅用两分钟,上千人的信息便查询完毕,有犯罪记录者被“一票否决”。
“以前检索时,我们要参照报表进行人工核查,不仅范围小、速度慢,还容易出错。”涪陵区检察院第七检察部主任胡黎介绍,该院依托检察业务信息数据推出“云查询”服务,已为党政机关、人民团体等提供资格联合审查查询服务3万余人(次)。
“云查询”,只是其中一例。近年来,该院创新推出一系列数字检察应用场景,以信息化筑基、以大数据赋能激活法律监督“末梢神经”,破解线索发现难、调查取证难等问题。
为更好运用检察力量守护好长江“一江碧水、两岸青山”,破解行政执法“上下游不同步、左右岸不同行”等难题,涪陵区检察院与当地农委建立协作机制,共享“渔政AI预警处置系统”,共同打造公益诉讼法律监督平台。“渔政AI预警处置系统可对非法捕捞、藏匿渔获物、丢弃证据等行为,以及逃逸跟踪和执法过程进行全程录像,也能够通过相关数据碰撞发现监督线索。”该院副检察长庄永东介绍。至今,该院已通过该系统发现10件涉嫌刑事犯罪线索并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6件刑事案件不起诉后移送行政机关行政处罚,立案办理行政公益诉讼案件5件。
数字检察不仅要“巧借外力”,还需“眼睛向内”。6月19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应勇在最高检北戴河检察技术保障中心与数字检察工作专题研修班上与学员座谈时强调:“要坚持‘眼睛向内’,用好用足内部数据,深度挖掘检察数据价值,让更多‘沉睡数据’充分激活和利用。”该院瞄准检察业务应用系统2.0的文书资源,运用大数据思维构建起检察业务文书法律监督线索筛查模型,通过抓取特征、关键词检索等,筛查出某类关联案件的业务文书,与法院判决、裁定等进行数据碰撞,结合人工比对分析出法律监督线索。
该模型上线3个月,已发现刑事、民事、公益诉讼法律监督线索23条,据此办理立案监督、抗诉等案件10件,另有13条线索在进一步审查中。根据《人民检察院内部移送法律监督线索工作规定》及《人民检察院案件管理部门开展法律监督线索管理工作细则》要求,该模型的上线,明显提高了内部移送法律监督线索成案率。
“推动渔政AI预警处置系统应用于检察办案,上线检察业务文书法律监督线索筛查模型,打通检察机关‘数字惠民’的最后一公里,更以数字检察点亮了‘智慧监督’。”史浩飞说。他希望重庆市检察机关抓住契机,加快建设“一张网、一朵云、一组库、一本账”的全市数字检察监督大平台,研发和完善一批更管用的智能辅助系统、更智能的法律监督模型、更实用的信息技术装备,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障群众高品质生活、推动社会高效能治理。

沈阳城郊

大数据赋能监狱检察


监狱是负责刑罚执行和监管改造的执法机关,备受社会舆论关注。因监管需要,监狱会设置一些特殊劳动岗位,这些岗位通常没有劳动定额,干得不多、得分不少、改造环境相对宽松。
对特岗罪犯使用情况进行检察监督是派驻监狱检察的重点工作。辽宁省沈阳市城郊地区检察院是沈阳市检察院的派出院,承担着沈阳地区监狱刑罚执行和监管活动的监督工作。2022年,辽宁省检察院部署在全省各监狱开展特岗罪犯管理专项检察。2023年初,城郊地区检察院派驻沈阳地区某监狱检察官在专项监督中发现,监狱在特岗罪犯选用方面容易忽略法定条件。
为提高监督质效,该院决定先将监狱伙房特岗罪犯作为监督重点,建立监督模型。建模前,该院充分借助与监狱联网的优势,通过监狱大数据系统调取多项数据,并对数据集中进行分析比对,包括特岗罪犯名单,伙房监区罪犯姓名、罪名、编号、特岗岗位、审批手续等。此外,从监狱职能部门调取罪犯心理及危险性评估结果、原判情况等数据,对繁杂数据开展类别化整合,形成一个完整的特岗罪犯数据集,同时通过调取伙房录像截屏和现场抽检等方式确保数据准确无误。
随后,派驻检察官通过精准对标监狱特岗罪犯管理使用情况创建“特岗≠特殊”监狱伙房特岗罪犯监督模型,对该监狱6300多条数据进行比对筛选,发现该监狱生活监区28名特岗罪犯中有23名存在不同程度的违规问题,其中20人没有经过特岗审批程序,不符合特岗罪犯管理相关规定,为擅自增设特岗岗位;3名经过特岗审批的伙房劳动罪犯不符合监狱伙房管理规定中罪名及刑期条件,属于监狱违规审批问题。
检察官通过模型深挖还发现,上述23名伙房劳动罪犯计分考核违规,监狱对本应属于“事务性非生产岗位”或者“勤杂岗位”的伙房劳动罪犯,却以加分上限较高的“一线生产岗位”考核计分,直接影响罪犯考核结果。对此,城郊地区检察院立即向该监狱制发《纠正违法通知书》,提出监督纠正意见,监狱及时进行整改落实。
该院通过综合研判认为,上述问题在沈阳地区其他监狱可能也存在,遂将“特岗≠特殊”监狱伙房特岗罪犯监督模型在沈阳地区其他监狱推广应用,又发现101名伙房劳动罪犯有60名罪犯存在不同程度的违规问题。该院向各监狱发出检察建议书,各监狱均立即整改。
针对沈阳地区各监狱普遍存在的伙房劳动特岗罪犯未按照《辽宁省监狱特定岗位罪犯选用管理规定》《辽宁省监狱罪犯伙房管理工作规定》管理审批,存在把关不严、违规审批及擅自增设特岗岗位等问题,城郊地区检察院向上级院书面报告,受到上级院好评,辽宁省检察院在全省推广应用该院经验。

全国人大代表李驰


5月26日,全国人大代表李驰受邀参加城郊地区检察院举办的“数字检察赋能监狱检察提质增效”检察开放日活动。听了介绍,李驰对该院监狱特岗罪犯管理检察监督模型应用成效给予充分肯定。他表示,沈阳市城郊地区检察院立足监狱检察工作实践,建立监督模型,通过大数据筛查、比对、碰撞,改变了以往检察机关监督线索来源窄、发现问题难的情况,对监狱监管执法活动实现“精准监督”,充分适应了大数据时代对检察工作提出的更高要求,希望进一步健全完善监狱检察法律监督模型,扩大推广应用范围。
沈阳市人大代表、辽宁省律师协会副会长、辽宁观策律师事务所主任胡伟一直对监狱检察工作十分关注。他说,沈阳城郊地区检察院主动适应数字化时代,积极探索创建刑事执行检察数据监督模型,赋能新时代法律监督,工作质效明显提升,希望检察机关更加积极投身于大数据在检察工作领域应用的探索,加快推进数字检察战略,不断适应大数据时代对检察工作提出的更高要求。
沈阳市城郊地区检察院相关负责人表示:“代表的建议为我院应用监狱检察法律监督模型工作提供了完善方向。”下一步,该院将继续以大数据思维积极拓展检察监督模型应用范围,围绕罪犯会见、关禁闭室、奖惩、计分考核等数据,完善监狱检察融合监督模型,以大数据赋能监狱检察工作向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方向纵深发展。


来源:检察日报·声音周刊

编辑:曾艳芳

责编:刘影丽


清城区检察院多措并举、多点发力推动矛盾纠纷化解能力新提升

11位大检察官交流发言,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图解】检察工作现代化怎么干?精华版来了,速看!

以考促学、以考促用,学用相长、知行合一——清城区检察院组织开展案件质量主要评价指标考试


投稿邮箱:fazhiwangqy@163.com



清远检察新媒体矩阵



清远检察  清城检察 清新检察

英德检察  连州检察 佛冈检察

连山检察  连南检察 阳山检察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清城检察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