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城区检察院深入贯彻落实最高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办案活动接受人民监督员监督的规定》的相关要求,秉持“监督者更应自觉接受监督”理念,统筹用好人民监督员外部监督和检察机关内部监督“双核”驱动,在司法实践中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促进检察工作提质增效。今年以来,清城区检察院共计邀请人民监督员28人,监督意见均被采纳;共计开展监督活动27件,其中:案件公开审查听证14件,检察建议的研究提出5件,司法规范化检查1件,检察工作情况通报2件,其他相关司法办案工作3件,以其他方式提出意见建议2件。
一、夯实制度自觉“着力点”,以管促干提升履责力度
对照《人民检察院办案活动接受人民监督员监督的规定》“十种监督方式”,详细制定了《2024年上半年清城区人民检察院人民监督员工作安排》,通过台账式管理、节点式推进、季度式通报,构建起主体明确、责任清晰、履责有力的责任体系和落实机制。今年以来,人民监督员提出监督意见28条,均被清城区检察院采纳,切实做到意见落实完毕后三日内反馈。
二、延伸司法为民“连结线”,紧密联系以开放促参与
紧系“检察+人大+政协+人民监督员”四位一体密切连接线,以深化检务公开为抓手,主动邀请人民监督员参加座谈会、检察开放日活动,着力打造检察机关自觉接受监督的良好形象,切实提升检察办案质效和司法公信力,更好回应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
如邀请区人大代表、区政协委员以及人民监督员等参与“法治守护半边天 携手建功新时代”及“知识产权转化运用促进高质量发展”检察开放日,听取其对妇女权益保护和知识产权执法司法协同保护的意见建议,在磋商交流中实现与公众的良性互动,增强社会各界对检察工作的理解和认同。
又如,主动邀请两名人民监督员参加司法规范化检查活动,深层次了解清城检察业务工作,将监督建议转化为推动检察业务规范化建设的动力,以公开促清城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三、拓宽监督效能“实践面”,促轻罪治理提质增效
主动适应轻罪治理新态势,充分发挥检民协作、监督制约和多元治理等机制作用,邀请职业身份为执业律师、企业负责人的人民监督员参与盗窃罪、交通肇事罪、故意伤害罪等14件轻罪案件不起诉公开听证活动。在创新案件办理模式中畅通民众参与渠道,以轻微刑事“小”案听证成就“大”法治公开课,让公平正义真正可听、可看、可感,彰显了监督方式有态度、监督运用有深度、监督治理有力度。
如在王某某盗窃案中,承办检察官就基本案情、拟不起诉处理依据进行充分论述。人民监督员现场详细查看案卷,从不同角度对案件事实和法律适用问题进行细致提问。结合犯罪情节、社会危害性、认罪认罚态度等方面进行评议,最终一致同意检察机关作出的拟作不起诉决定。
四、构建监督全覆盖“多面体”,凝聚检民合作共赢点
将人民监督员活动纳入检察办案各个环节,搭建更加广泛的对话平台,不断拓宽人民监督员参与检察办案活动的广度、深度,形成人民监督员“全面参与、多元监督”的工作格局,实现“四大检察”多面体全覆盖。
如针对辖区内公共场所AED安装监管不到位问题,邀请具有专业知识的人民监督员参与行政公益诉讼磋商座谈会,凝聚广泛共识,推动跑赢“急救黄金4分钟”。
又如以“专业知识+法律监督”的形式,邀请人民监督员参与案件质量评查报告审阅,就办案程序、事实认定、评查情况和评查认定等多方面提出实质性意见,变“被动接受”为“主动纳谏”,凝聚起内外监督合力,推动办案质效稳步提升。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