摧不垮的根据地
1938年,冀中群众为使夜间行动的八路军不被日军发现,主动打死所有的狗,自此“行军百里无狗叫”。1947年,在运城攻坚作战中,得知部队需要木料,方圆几十里的百姓几乎家家卸下门板送到前线,总数达到17万块之多。1951年,为支持抗美援朝战争,全国发出捐献武器运动的号召,不到一年时间就收到价值相当于3710架战斗机的款项……军旗飘飘90年,正是因为有了人民抛家弃业、舍命相随的支持,人民军队从胜利走向胜利。
历经多少硬仗恶仗、险局危局,人民军队为什么越打越强、越打越壮?因为千百万翻身的群众,把共产党领导的部队当成自己的部队,把参军当作最光荣的任务。掩护伤员的是群众,“最后一个亲骨肉送去上战场”的也是群众。当年仅有23万人口的江西兴国,就有8万人参加红军。解放战争中,山东人民共发动4次大的参军运动,输送了58.9万余名子弟兵。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战争年代,百姓生产遭到破坏,生活极端艰苦,人民军队为什么能够得到相对可靠的后勤保障?因为群众就是打不断的“补给线”,摧不垮的“根据地”。他们宁可自己节衣缩食、吃糠咽菜,也愿意把粮食送到部队上。淮海战役期间,杜聿明集团在遭我军重重围困时,“因争空投粮食,各军射击,柴木烧尽,业已掘坟墓烧棺材”。我军阵地上,却是粮足饭香,兵强马壮。待战役结束时,前方尚存余粮2000多万公斤。
在人民军队的战斗征程中,大多是敌强我弱,为什么子弟兵能够创造一个个“无法复制的战争奇迹”?因为群众为部队提供了无数双耳目、无数双手足,可以弥补武器上的劣势、实力上的落差。在人民群众的汪洋大海里,我军如鱼得水,对敌人来说却是灭顶之灾。他们处处碰壁、处处遭袭,找不到向导,找不到粮食,就连找一口锅做饭也不容易。一个叫桑木崇明的日军师团长哀叹:“老百姓可以随便用眼色或手势传达八路军要知道的消息,速度比电话还要快。”杜聿明败后长叹:“败在共军手里可以挽回,败在老百姓手里,再也无法挽回了!”
周恩来同志曾经告诫:“我们是从人民中来的,我们过去的胜利都是在人民的支援下取得的,不能忘本。”一支军队的胜败荣辱,一个政党的前途命运,最终都取决于民心向背。然而,民心的赢得,积之在平日,失之在俄顷。远离了战火硝烟,党群之间、军民之间生死相依的鱼水关系,不像战时表现得那样直接和明显。少数党员干部淡忘了陕西老乡的小米、沂蒙红嫂的乳汁,淡忘了如林的担架、如流的推车。
1991年,退休后的耿飚回到曾经战斗过的地方,当地百姓纷纷向他反映个别干部的不良作风。耿飚就对当地干部讲起自己亲历的往事:一名八路军战士犯了错误,部队要按纪律处分他,没想到来了一大群老百姓哭着为他求情,想让这名战士戴罪立功。耿飚高声发问:“你们这些人,不管哪一个,如果做错了事,老百姓还会替你们求情吗?”这就是著名的“耿飚之问”。
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军队打胜仗,人民是靠山。人民军队的根脉,深扎在人民的深厚大地;人民战争的伟力,来源于人民的伟大力量。”行程万里,不忘初心。无论我们走得多远,无论取得多辉煌的成就,人民这个根都不能断,人民这个本都不能忘,人民这个魂都不能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