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科幻作家致富指南

2017-02-21 三丰 不存在


 NON-EXIST DAILY

编者按在没有影视公司攥着合同找上门的时代里科幻作家基本都是一边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辛勤耕耘一边凭着一腔对科幻和写作的热忱爬格子或者虐待稿纸。记得十余年前我的第一笔稿费是23514,那是一篇5000多字的校园科幻。小说写的啥完全不记得了但这数字历历在目。那可是我第一次因为科幻吃上麦当劳的巨无霸套餐。

写科幻小说能不能发财致富,从此走上人生赢家的道路?刘慈欣在科幻春晚的采访中提到,我们身处有史以来科幻创作最好的环境。科幻研究者三丰老师应该是国内科幻圈最深度的考据癖,今天为我们奉上的这篇“投稿指南”,用他的原话说,“针对内地的原创中短篇科幻小说发表平台做一个全景式的梳理和考察”。科幻作者与有志于从事科幻创作的各位,可以从中获取不少实用资讯。

【硬广前置】未来局科幻小说稿费标准:短篇小说200至300元/千字,长篇小说150至250元/千字,特稿另议。请用雪片般的稿件轰炸,我们期待你的作品。嗯,这待遇可比235块1毛4的年代好太多了。


乱纪元中的基地?

——2016年度中国中短篇科幻小说发表平台考察报告

1

引言

根据笔者统计,2011年前的二十年间,内地年均出版中文长篇科幻小说(6万字以上)不足八部。除《三体》等寥寥几部外,绝大部分名字说出来你也不知道。可以说,2010年代及之前的中国科幻完完全全就是短篇的时代、杂志的时代。

后三体时代,科幻成为大众热词。长篇科幻小说成了出版界的香饽饽,近两年出版的长篇科幻图书超过六十种之多。而在中短篇小说创作和出版方面,情况稍微复杂一些。数项外部因素对中国科幻产业内的这块小自留地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其一,政府层面的支持力度前所未见。其二,资本力量强势入场,短篇科幻IP及其作者是他们不会放过的资源。其三,传统期刊业处在一个下行通道,科幻期刊能否对抗大势尚未可知。其四,移动终端和电子支付的普及让电子阅读逐步成长为庞大的市场,线上阅读平台兴起。其五,互联网新媒体的发展为搭建科幻小说新平台提供了便利。

▲ 《三体》目前已被翻译成英文、法文、德文等多种语言。

若论产值,中短篇小说出版市场也许是科幻产业中最小的部门。从美国的经验看,尽管科幻影视游戏多媒体和长篇小说是产业内赚大钱的主流,但中短篇科幻小说市场依然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至少起到启蒙新读者、培养新作者、提供新创意、维持核心社群等几大功能。例如,绝大部分科幻作家都是从写作短篇出道的,并以短篇积攒名声、磨练技艺、积累创意,接着厚积薄发以长篇奠定其江湖地位。

在这篇报告里,笔者选取2016年为时间横截面,试图针对内地的原创中短篇科幻小说发表平台做一个全景式的梳理和考察,并结合整个科幻产业的发展情况作简要的解读。该报告试图以翔实的数据和资料帮助大家了解这个市场的现状,进而理解外部冲击带来的影响和未来走向。此外,笔者也希望该报告能对作者投稿和读者阅读起到一些指示性的作用。

插画师:Virgil Finlay,1950

2

发表平台概览

短篇发表平台(英文:short fiction markets),通俗一点说,就是科幻作者写了中短篇小说拿去投稿卖钱发表的地方。时至今日,随着阅读媒介的嬗变,这一概念已超越了传统实体出版物的范畴。以网络/电子/数字/比特形式存在的线上平台已逐渐登上舞台。

本节将梳理2016年存在的实体和线上中短篇发表平台,重点放在专业/半专业平台。我们依据两个标准来分辨所谓专业、半专业和业余平台:稿费的高低和编辑的专业性。

2.1 专业科幻期刊

2016年,市面上存在四种专业科幻期刊(pro-zine),分别是《科幻世界》《科幻世界·少年版》《科幻世界·译文版》和《科幻Cube》(编者注:2017年已更名为《科幻立方》)前三者的出版方均为科幻世界杂志社,而《科幻Cube》则由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科幻世界·译文版》专门刊发幻想类译文,此处按下不表。

作为中国科幻的常青树和领头羊,《科幻世界》在2016年最大的变化是增加了16个内页,零售价相应地涨至8元。内页的增加为原创小说提供了更为充足的空间,这体现在发表篇幅和篇数两个方面。从篇幅上看,往年的银河奖征文,字数要求均在2万或3万字以内,现已增至5万字以内。现在每期发表原创小说字数5-6万字,全年发表3万字以上的原创中篇小说超过10篇。

《科幻世界》全年出版12期正刊和一期增刊,共发表78篇原创科幻小说(比2015年增加了11篇),其中包括67篇“银河奖征文”作品和11篇“校园之星”作品。银河奖作品67篇,总字数约80万字,来自于48位作者,囊括了何夕、杨平、宝树、夏笳、陈楸帆、江波、罗隆翔、索何夫、犬儒小姐、钛艺等一批新老作者。

银河奖征文的稿酬标准是千字130-150元。据报道,杂志社平均每天收到30多份投稿。有关杂志的选稿标准,现任主编姚海军曾作如下阐述:“一是要有好故事。故事性,是大多数科幻得以经典的原因。二是有无独特的科幻价值。鼓励新奇故事,创新的构思,是对科幻小说的固本。三是鼓励多样性。

▲ 插画师:Virgil Finlay,1956

据不确切消息,《科幻世界》现在的月发行量大概在10万册以内。除了实体刊物外,杂志在多家电子阅读平台(亚马逊、多看阅读、网易云阅读、豆瓣阅读等)发行电子过刊(一般滞后于实体刊三个月时间),具体销量不详。

2016年,曾于2001-03年存在过的《科幻世界·少年版》复刊。这是“一份专为7-13岁少年儿童量身定制的科幻文学杂志”。全年共出版12期,发表37篇原创少儿科幻小说,以3-6千字短篇小说为主,作者阵容包括程婧波、阿缺、彭柳蓉、念语等。

▲《科幻世界·少年版》2016年1月刊封面

2016年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在“科幻文学馆”书系基础上创办了一份“时尚新锐科幻杂志”《科幻Cube》,特邀主编科幻作家郑军,执行主编成全。全年共出版五期。每期策划一个科幻主题,非小说栏目围绕主题组织,五期主题分别是星战、火星、海洋、太空堡垒和美漫超级英雄。五期共发表27篇科幻小说,来自黄海、郝景芳、江波、萧星寒、游者等二十位作者,字数从5千到6万字不等,总字数达50多万字。杂志小说稿费标准为千字200-500元。2017年刊物更名为《科幻立方》,将以双月刊形式出版发行。


▲《科幻Cube》首期封面

2017年将有另一份专业科幻刊物创刊,它就是由成都八光分文化公司出版、原《科幻世界》编辑部主任杨枫主编的科幻Mook《非同幻想》。根据征稿函,《非同幻想》征收2-4万字的科幻中篇和1-2万字的“实验性质”科幻短篇,稿费标准千字150-200元。


2.2 其他期刊

除专门的科幻期刊外,还有两类实体期刊也经常性地发表科幻小说,其一是科普类期刊,其二是文学类期刊(可再细分为纯文学和通俗文学两种),这体现了科幻这一文类科学与文学艺术相结合的特征。

发表科幻作品的科普类期刊包括《知识就是力量》《科学24小时》《今日科苑》《中学科技》《海洋世界》《科技日报》等,它们大都有相对固定的科幻栏目。例如,由科普社主办的老牌杂志《知识就是力量》曾在1997-2013年间长期开设由科幻作家星河主持的科幻栏目。2015年7期杂志重启科幻栏目“科幻空间站”,专司发表原创短篇科幻小说和非小说文章。2016年,《知识就是力量》共发表了杨鹏、宝树、江波、迟卉、程婧波等作者的11篇科幻小说,共7万余字。因版面所限,科普杂志的科幻栏目通常只能发表几千字以下的短篇小说,偶尔会有较长篇幅的小说以连载形式出现。

第二类杂志包括《文艺风赏》《最小说》《萌芽》《小说界》《超好看》等。最世文化出品、笛安主编的新锐文学杂志《文艺风赏》在2014年开设科幻文学栏目“地心引力”,发表原创和翻译科幻小说。据征稿启事,其选稿标准主要为“足够的信息量、牛逼的逻辑、独特的设定、无懈可击的语言,四者,至少要满足其一栏目已发表的科幻作品偏文艺风格。2016年,《文艺风赏》共发表科幻小说28篇,其中原创科幻小说14篇,字数多在1-2万字之间,总字数超过18万字,作者包括吴志硕、糖匪、谢云宁、王元、胡绍晏等。

▲《文艺风赏》在“地心引力”栏目中发表原创和翻译科幻小说。

同为最世文化旗下、郭敬明主编的青春文学杂志《最小说》每期附“最幻想”副刊,也经常发表科幻小说,作者多来自最世签约科幻作者群。2016年《最小说》发表宝树、迟卉、陈茜、陈奕潞等作者的11篇短篇科幻小说和两部长篇科幻小说连载。


2.3 线上专业科幻平台

从2010年的果壳网“微科幻主题站”开始,专业的线上科幻平台陆续面世。此类平台的资金来源、运营模式、内容侧重、呈现形态各有不同,但有着三个共同特征:(1)以纯电子形式发布;(2)有专业编辑把关筛选;(3)提供不同形式的稿酬。后两点就将它们与爱好者杂志区分开了。2016年处于运营状态的线上科幻平台包括蝌蚪五线谱网、不存在日报、豆瓣阅读、小科幻APP等。

▲ 插画师:Josan Gonzalez

“蝌蚪五线谱网”是北京市科协创建的科普门户网站,2011年7月上线,“科幻世界”是其中一个版块。2012年3月,首届“蝌蚪五线谱”杯原创科幻小说大赛启动,标志着版块转为原创科幻平台。至2016年,征文大赛已举办五届,投稿量稳步上升。版块不定期举办写作擂台赛,并固定征收稿件,稿费标准千字80-150元,当前主编张海龙。2016年,“蝌蚪”共发表4部长篇连载和121篇短篇或超短篇科幻小说,总字数达到100万字以上,作者阵容包括王元、刘洋、游者、李维北、萧河等。

果阅文化孵化出的“未来事务管理局”在2015年8月创办以微信公众号为主平台的线上新媒体《不存在日报》。这是“一个关注未来与科技的媒体,为你提供来自不同宇宙和时间线的新闻或故事”,主编幻想作家糖匪。平台以发布科幻和科技主题的非小说文章为主,兼及短篇科幻小说,投稿稿费标准千字200-300元。2016年《不存在日报》共发表24篇短篇科幻小说,总字数8.5万字。本年有两起活动值得一提。2016年2月《不存在日报》举办“科幻春节联欢”活动,刘慈欣为首的12位知名科幻作家以每日接龙的方式发表以节日为主题的科幻小说(编者注:关于第二届“科幻春晚”请戳这里)。这一独特的组织方式引发了很高的媒体关注度。4月,未来局举办“未来科幻大师工作坊”,意图以训练营的方式帮助新作者孵化科幻创意。

创办于2012年5月的豆瓣阅读的“原创作品”部分可称为“半自出版平台”。作者提交篇幅不等的作品,由编辑决定是否上架。作者为作品自行定价,读者付费阅读,收益由作者与平台分成。科幻是豆瓣阅读平台上的重点门类之一,每年豆瓣征文比赛均设有科幻类。迄今为止,带有“科幻”标签的原创作品489部,专栏/连载88部。2016年,除去征文入围作品外,豆瓣阅读发表原创科幻小说30多部,大多为中短篇小说,作者包括胡绍晏、贝尘等。

▲ 第三届豆瓣阅读征文大赛科幻组,未来局签约作者郝赫的《完美入侵》获优秀奖。

《小科幻APP》是星海一笑、渺渺、天木三位科幻迷出资创办和编辑的半专业科幻杂志(semi-prozine),创办于2013年10月,以移动APP形式发布。杂志主打的“千里码征文”征收4千字以内小说,稿费每篇500元。2016年,杂志共发表43篇短篇或超短篇科幻小说,总字数约16万字。

2016年底新创建的平台有“小红花阅读”主办的短篇科幻类征文和《收获》主办的“科幻故事空间站”公众号。它们未来发展如何有待观察。

以上三类是中文原创中短篇科幻小说的固定发表平台。我们将最主要的几家平台信息总结在下表中。2016年仍在运作中的以发表爱好者习作为主的业余爱好者杂志(fanzine)包括《科幻双月杂志》《荒启科幻》《科幻文汇》等,此处不具。


▲ 表1:2016年专业/半专业中短篇科幻小说发表平台一览表


2.4 征文奖

除固定的小说发表平台,还有一类非固定的活动征收中短篇科幻小说稿件,即征文奖或征文比赛。征文奖与固定发表平台的主要区别在于:

(1)非常年征文,有活动举办期限;
(2)只有少量获奖作品才能获得奖金。

从这两点来说,科幻世界的“银河奖”更算是杂志的作品评奖,而不是典型的征文奖。华语世界最出名的科幻征文奖应该是延续了十届的台湾“倪匡科幻奖”,它以高奖金和高透明度著称。

2016年涌现出一大批科幻类型的征文奖,半数延续了几届,另一半则是首届举办。2016年主要的科幻征文奖信息列表如下。这些征文奖扎堆出现的原因及其对科幻创作带来的影响放在下一节考察。

▲ 表2:2016年主要科幻征文奖一览表


3

初步解读与思考

期刊业新常态的一大特征是总印数和发行量的持续下滑。创刊20多年的《新科幻》前两年的黯然停刊就是这一趋势的体现。《科幻世界》的发行量也从巅峰期的近40万滑落到10万以内。然而2016年对于科幻期刊来说可谓异数之年——《科幻世界》增加内页、停刊多年的《科幻世界·少年版》复刊、《科幻Cube》创刊、《非同幻想》即将创刊。毫无疑问,科幻实体期刊的逆势上扬与当下资本涌入科幻产业的趋势是一脉相承的,虽然传统期刊一般不是资本的直接投资对象。在可预见的未来,短篇科幻文学创作的基本盘将依然由专业期刊来维持。

▲ 摄影师:Cara Barer

最早出现的线上专业/半专业平台都带有粉丝运作的公益性质,比如《九歌》《最小值》《不周》《小科幻APP》等;“蝌蚪五线谱”属于政府资助的半公益平台。稍后出现的平台商业元素有所增加,甚至就是资本直接进场的结果,如果壳网“微科幻”、科幻星云网、《不存在日报》、科幻邮差、企鹅科幻、小红花阅读等。

线上平台的困境在于无法套用实体期刊的商业模式,很难实现以用户付费的方式获得盈利,形成自身的造血机制。这也是一批先驱者悄然倒下的主要原因。笔者曾考察过英美的线上科幻平台,发现其运营模式绝大部分还是属于公益性质。资本的进入给线上科幻平台的发展带来了契机。虽然目前国内的专业线上科幻平台基本上都还处在赔本赚吆喝(或曰导流量、赚取注意力)的阶段,但运营者大多期望在出版、影视、动漫、游戏、教育、设施等科幻产业链条的其他端有所产出。

▲ 线上平台运营者大多期望在科幻产业链条的其他端有所产出。(插画师:Paul Lehr)

至于屡屡出现的高奖金、附加版权要求的征文奖,更是资本大手直接作用的结果。其背后的逻辑也很清晰——直接催生和抢夺新作者和新IP资源,在这一科幻产业热潮中尽快获得利润。在商言商,我们毋须指责资本的急功近利。客观上讲,这些征文奖也的确对科幻文学创作起到了促进作用,更不用说其中还存在类似“晨星奖”这样的深耕者。

如果将中短篇科幻文学市场看作是一个自有的小生态系统,那么其中的作者、编辑/出版者、读者/消费者、评论者几方应该各司其职、联结互动、共促发展。无论是现在的英语科幻界,还是“科幻热”前的中国科幻界,都存在着这样一个“写编读评”生态系统的稳定形态。虽然,后者的完善程度亦不足,体量也要小很多。

当下,政府和资本等外部力量的介入打破了原有的相对稳定的“写编读评”系统。例如我们前面谈到的,发表平台和征文奖的突然繁荣,对于写作者而言,当然是一个利好消息,它意味着有更多的文可以卖钱,有更多的新作者可以出头。于是,我们看到:原有的作者资源供不应求,纷纷被平台签约瓜分;大量新的写作者被吸引到科幻中来,稍有特色者被迅速高高捧起。

插画师:Virgil Finlay

然而,我们同样看到:一些平台编辑力量不足,不少有潜质的作品未经打磨即告发表;征文奖只顾签约作者和IP,获奖作品毫无影响力;期刊缺乏读者反馈机制,许多发表的小说没有讨论度;很多线上发表的小说阅读量并不理想;有效的“评价推优体系”迟迟未能建立,面对一年数百篇的发表量,评奖提名时无从下嘴 ……

外部力量或许能“催熟”一些作者,却对“编读评”三方的同步升级无甚帮助。而没有另三方的配合促进,即便新作者一个个被“挖掘”出来,所谓的培养和进步恐怕也无从谈起。

▲ 新作者的培养和进步需要多方配合和促进。(插画师:O'Reilly)


4

结语

2016年,中国中短篇科幻小说发表数量呈爆发式的增长态势。各家专业/半专业平台发表总篇数全年录得461篇,发表总字数高达数百万字。对比2011年的196篇,可见其增速之迅猛。其中,2万字以上中篇小说增速最快,几年前还几乎没有平台发表中篇科幻,现在已有至少40-50篇的发表量,这还没算各类征文奖中入围和获奖的中篇科幻征文。

这正是狂飙突进中的中国科幻产业的一个缩影。原有稳定的以杂志和短篇为核心的中国科幻小生态被打破,而破局的强势力量带来了史无前例的机遇,却也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任何关心中国科幻产业的有识之士都不会忽略中短篇小说平台这块基地。过去,正是这块基地在寒冬中保留了中国科幻的火种,为助推科幻产业的腾飞提供了优秀的人才与创意储备。而今,如何在外部环境剧烈的变动下维护和升级这块基地,以期更好地承托冉冉升起的中国科幻繁华大厦,这是摆在科幻共同体面前的一大课题。

【硬广again】

未来事务管理局征稿各类篇幅的科幻小说。

稿酬标准:

短篇小说200至300元/千字,

长篇小说150至250元/千字,

特稿另议。

投稿邮箱 tougao@faa2001.com,静候您的佳作。



关键词:#中国科幻# #科幻作者# 

🚢 题图:knowyourmeme.com

📝责编:高小山

📝作者:三丰,AI级中国科幻观察者与资料控。幻译居、新幻界、星空奖、坐标奖、年度书目等等这些已消失或不知名的品牌后面都有TA的影子。


 点击图片,查看更多有趣内容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