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以良知学解释丹道
来源:图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王阳明简介)
王阳明(1472-1529),名守仁,字伯安,世称阳明先生,浙江余姚人,明代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和军事家。历任刑部主事、贵州龙场驿丞、庐陵知县、右佥都御史、南赣巡抚、两广总督等职,官至南京兵部尚书,封新建伯,谥文成。有《王文成公全书》传世。
王阳明一生坎坷,历经磨难,但崇德尚义,文韬武略,成就卓著,尤其是他创立的“心学”体系,在明以后思想界占有重要地位,影响深远,也因此与儒学创始人孔子、儒学集大成者孟子、理学集大成者朱熹,并称为“孔孟朱王”。其学术流传至今,堪称学界巨擘、“百世之师”。清代名士王士祯称赞王阳明“立德、立功、立言,皆居绝顶”,为“明第一流人物”。
王阳明(1472—1529)可谓是明代最重要的思想家,也可以说是近五百年来最重要的儒学大师。但他的一生却与被儒家视为异端的道教有很多交集,他的相关经历和思想也可以为今人的修道之路提供许多参考。
01
王阳明的修道经历
根据王阳明的自述及其弟子的记载,王阳明少年时即对道教学说十分痴迷,以至于差点耽误了婚姻大事。弘治元年,年方十七的王阳明到洪都迎娶妻子:“合卺之日,偶闲行入铁柱宫,遇道士趺坐一榻,即而叩之,因闻养生之说,遂相与对坐忘归。诸公遣人追之,次早始还。”(原文载于《王阳明全集·年谱一》)
这段故事发生在成亲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似乎暗示着王阳明在遵守儒家伦常和追寻道家出世逍遥两条人生道路上的摇摆。而一闻其说即对坐忘归,既可见道人的言说触动了他内心深处的某种向往,也可推测王阳明于丹道之说有所了解。
虽然王阳明最终被家人追回,没有跟着铁柱宫道士出家,但是此后他对修道之事的热情一直没有减少,反而持续了数十年之久,并于弘治十五年辞官回乡,入山修炼:“遂告病归越,筑室阳明洞中,行导引术。久之,遂先知。一日坐洞中,友人王思舆等四人来访,方出五云门,先生即命仆迎之,且历语其来迹。仆遇诸途,与语良合。众惊异,以为得道。久之悟曰:‘此簸弄精神,非道也。’又屏去。”(原文载于《王阳明全集·年谱一》)
尽管王阳明意识到这种修炼的境界不是真正的得道,放弃了对道教修炼的继续追求,但他后来曾对学生透露,在阳明洞的修炼已经达到较高的境界:“尝于静中内照形躯如水晶宫,忘己忘物、忘天忘地,与空虚同体,光耀神奇、恍惚变幻,似欲言而忘其所以言,乃真境象也。”(原文载于王畿《龙溪王先生全集卷二·滁阳会语》)
可以说,虽然王阳明没有最终修炼成功,但是他对丹道无论从知识上,还是体验上都有了深入认知。
02
以良知学解释丹道
王阳明后来由于得罪太监刘瑾,被贬谪贵州龙场,在那里他经历了人生最重要的时刻:大悟格物致知之旨,懂得了儒学的精髓(史称“龙场悟道”)。在此后的生涯中他不断讲学传道,并发展出一套以良知为中心的思想学说,在当时及后世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所谓良知,是指人人生来都具有的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良知只是个是非之心,是非只是个好恶。只好恶就尽了是非,只是非就尽了万事万变”,所谓“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王阳明认为,只要每个人时时刻刻都能明辨是非,不被外物诱惑,不被内心的私欲污染,就能够体会到天理,进而达到君子圣贤的境地。
随着学说不断传播,前来求学的人也不断增多。其中就存在很多对道教修炼感兴趣的人。他们也将自己在修炼丹道中的困惑向王阳明请教,王阳明即从良知学的角度对丹道做出了解说。《传习录》记载,有人问:“仙家元气、元神、元精。先生曰:只是一件,流行为气,凝聚为精,妙用为神。”王阳明认为丹道修炼所需要的精气神,并不是三个事物,而是一个事物的三种面相。那么这个“一件”又是什么呢?
王阳明在给陆原静的回信中对“一件”做了解释:“夫良知,一也。以其妙用而言谓之神,以其流行而言谓之气,以其凝聚而言之精,安可形象方所求哉?……苟吾良知之说明,即凡若此类,皆可以不言而喻。不然,则如来书所云三关、七返、九还之属,尚有无穷可疑者也。”
王阳明认为,元精、元气、元神是一体的,都是良知的表现,良知有妙用所以叫神,良知能流行所以叫气,良知能凝聚所以叫精。而良知又不可以从有形有相处寻求,故而是“元”。这种解释和道教丹道将修炼所需的大药,定位为先天无形无象的元精、元气、元神是一致的。既然精气神与良知本体是三位一体的,若能致其良知,则精气神自炼自化,丹道的修炼就可以完成,不再需要各种复杂的细节。
应该说,王阳明的说法和丹道学,特别是北宗重心性的修道方式是非常相似的。所以清代高道刘一明就曾吸收了他的思想,也用良知解说丹道,他在《悟真直指》中说到:“金丹者,即人秉受良知良能之本性。”
当然,道教的丹道修炼要求性命双修形神俱妙的,相比之下,王阳明的良知学说主要关心的是心性问题,而没有涉及命功、形体的修炼。
03
对今人的启示
王阳明的丹道修炼经历和他的相关说法,对今天的修道者依然具有重要启示:
一方面,如前面曾经提到的,王阳明在阳明洞中的修炼已经到达了很高的神秘体验,但这并不是真道,而如他自己所说的这只是在“簸弄精神”。刘一明也曾经有过类似的经历,他的师父龛谷老人就曾告诫他说“此乃静养后天识神之事,专心致志,久而亦开狂慧,但于性命大道,两不相涉”(见《素朴师云游记》)。从道教的角度说,这属于“识神作用”,但当前的很多修道者就十分在意这种神秘体验。张紫阳《悟真篇》曾说过“顶后有光犹是幻,云生足下未为仙”。过分重视对所谓神通的追求,不但会误导修炼,还可能带来走火入魔的危险。这是应当引起修道者注意的。
另一方面,王阳明将精气神解释为良知的三面,避免了所谓“簸弄精神”和执著于肉身的修炼,直接引领人从先天下手,这可谓是上品丹法的路数。虽然阳明学侧重于心性层面,于命功有所不足,但是对心性修炼还是能够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因而“致良知”说是值得修道者借鉴学习的。元代高道栖云真人就曾经教导弟子要从觉性下手:“或问曰:学人如何是觉性?答云:指东画西,这般虚头且休,不如下些实工夫去,谓如心上有底、眼前有底、情欲烦恼、人我无明等,喻似面前有一眼大琉璃滑井,若丝毫不照顾,便堕在里面,万劫不得出;若先见又识破,方欲下脚,急须退步,则这个急退步照顾,便是汝觉性也。”这个“觉性”与阳明所说的“良知”可谓有异曲同工之妙。
另外,阳明的良知学说特别重视对是非善恶的分别,强调从心理和行为两方面为善去恶。修道者的心性修炼,同样需要打扫内心的妄念,从而达到心性清净的境界。同时,修道所需要的积功累德,也是与为善去恶息息相关的。如果人能时时处处明是明非,为善去恶,至少能做个正人君子,此时自然离道不远。如果连为善去恶尚且不能做好,恐怕也是修炼不成大道的。就此而言,良知学说也能够带来许多启发。
▓▓▓▓▓▓▓▓▓▓▓░░░░努力加载中……
阅读链接
主编
沙丽娜
编委
张梦晗 徐熙甜 李滟哲
封晓鹏 李若兰 康高雅 梁超会
李紫一 闫梦珂 李惠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