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阅读 | 龙应台《胭脂》



名家精选




写在前面

   每年的母亲节,人们都好像在组团孝敬妈妈。这一天给母亲礼物,这一天陪妈妈吃饭逛街,这一天给妈妈洗脚,这一天给妈妈写诗……一天都泡在一种感动和温馨里。

    母亲节那天,陪爸爸妈妈到天黑,今天上班,又见爸爸妈妈。他们在学校院墙外面自己开辟的小菜园里挖大蒜,看见我们的到来,一脸的惊喜诧异:“你们怎么来了?”忽然就有些莫名的心酸。

    ”我不知道你是什么人,可是我知道你是我喜欢的人。“——这是龙应台《胭脂》里母亲对女儿说的。

  《胭脂》的结尾,龙应台说:”我明天要走喔,要上班,不能不去的,但马上会回来看你。”

  “常回家看看”,会说,就应该会做。





胭脂

作者 龙应台

 

  每次到屏东去看妈妈,还没到时先给她电话:“你知道我是谁吗?”

  她愉快的声音传来:“我不知道你是什么人,可是我知道你是我喜欢的人。”

  “猜对了,”我说,“我是你的女儿,我是小晶。”

  “小晶啊,”她说,带着很浓的浙江乡音,“你在哪里?”

  带她去“邓师傅”做脚底按摩,带她去美容院洗头,带她到菜市场买菜,带她到田野上去看鹭鸶,带她到药房去买老人营养品,带她去买棉质内衣,宽大但是肩带又不会滑下来的那一种,带她去买鞋子买乳液买最大号的指甲刀。我牵着她的手在马路上并肩共行的景象,在这黄狗当街懒睡的安静小镇上就成为人们记得的本村风景。不认识的人,看到我们又经过他的店铺,一边切槟榔一边用眼睛目送我们走过,有时候说一句,轻得几乎听不见:“伊查某仔转来喽!”

  见时容易别时难,离开她,是个复杂的工程。离开前二十四小时,就得先启动心理辅导。我轻快地说:“妈,明天就要走啦。”

  她也许正用空蒙蒙的眼睛看着窗外的天,这时马上把脸转过来,慌张地看着我,“要走了?怎么要走呢?”

  我保持声音的愉悦,“要上班,不然老板不要我啦。”

  她垂下眼睛,是那种被打败的神情,两手交握,放在膝上,像个听话的小学生。跟“上班”,是不能对抗的,她也知道。她低声自言自语:“喔,要上班。”

  “来,”我拉起她的手,“坐下,我帮你擦指甲油。”

  买了很多不同颜色的指甲油,专门用来跟她消磨卧房里的时光。她坐在床沿,顺从地伸出手来,我开始给她的指甲上色,一片一片慢慢上,每一片指甲上两层。她手背上的皮,抓起来一大把,是一层极薄的人皮,满是皱纹,像蛇蜕掉弃置的干皮。我把新西兰带回来的绵羊油倒在手心上,轻轻揉搓这双曾经劳碌不堪、青筋暴露而今灯尽油枯的手。

  涂完手指甲,开始涂脚指甲。脚指甲有点灰指甲症状,硬厚得像岩石。把她的脚放进热水盆里——她缩起脚,说:“烫。”我说:“一点也不,慢慢来。”浸泡五分钟后,脚指甲稍微松软了,再涂色。选了艳丽的桃红,小心翼翼地点在她石灰般的脚指甲上。效果,看起来确实有点恐怖,像给僵尸的脸颊上了腮红。

  我认真而细致地“摆布”她,她静静地任我“摆布”。我们没法交谈,但是,我已经认识到,谁说交谈是唯一的相处方式呢?还有什么,比这胭脂阵的“摆布”更适合母女来玩?只要我在,她脸上就有一种安心的平静。更何况,胭脂阵是有配乐的。我放上周璇的老歌,我们从《夜上海》一直听到《凤凰于飞》、《星心相印》和《永远的微笑》。

  涂完她所有的手指甲和脚指甲,轮到我自己。黄昏了,淡淡的阳光把窗帘的轮廓投射在地板上。“你看,”我拿出十种颜色,每一只指甲涂一个不同的颜色,从绯红到紫黑。她不说话,就坐在那床沿,看着我涂自己的指甲,从一个指头到另一个指头。

  每次从屏东回到台北,朋友总是惊讶:“嗄?你涂指甲油?”

  指甲油玩完了,空气里全是指甲油的气味。我说:“明天,明天我要走了。要上班。”

  她有点茫然,“要走了?怎么要走了?那——我怎么办?我也要走啊。”

  把她拉到梳妆镜前,拿出口红,“你跟哥哥住啊,你走了他要伤心的。来,我帮你化妆。”她一瞬间就忘了我要走的事,对着镜子做出矜持的姿态:“我啊,老太婆了,化什么妆哩。”

  可是她开始看着镜中的自己,拿起梳子,梳自己的头发。

  她曾经是个多么耽溺于美的女人啊。六十五岁的时候,突然去纹了眉和眼线,七十岁的时候,还问我她该不该去隆鼻。多少次,她和我一起站在梳妆镜前,她说:“女儿,你要化妆。女人,就是要漂亮。”

  现在,她的手臂布满了黑斑,黑斑在干枯的衰老的皮肤上,像褪下的蛇皮。

  我帮她擦了口红,说:“来,抿一抿。”她抿了抿唇。

  我帮她上了腮红。

  在她纹过的眉上,又画上一道弯弯淡眉。

  “你看,”我搂着她,面对着大镜,“冬英多漂亮啊。”

  她惊讶,“咦,你怎么知道我的名字?”

  “我是你的女儿嘛。”我环抱着她瘦弱的肩膀,对着镜子里的人,说,“妈,你看你多漂亮。我明天要走喔,要上班,不能不去的,但马上会回来看你。”


 
龙应台1952年2月13日生于中国台湾高雄大寮乡眷村,现代作家、曾担任“台湾文化部部长”。1974年毕业于台湾成功大学外文系后,赴美国求学,后获堪萨斯州立大学英美文学博士。1988年迁居德国,在法兰克福大学任教授。1994年,出版《人在欧洲》。1998年,她的三部书《啊,上海男人》、《这个动荡的世界》、《故乡异乡》在上海相继发行。1999年,龙应台出任台北市首任文化局局长。2008年在香港大学教授任上获评为孔梁巧玲杰出人文学者。


推荐沙丽娜










母亲节,翻出一组《心灵的画布》
名家同题 | 胡适&老舍 《我的母亲》
阅读 | 迟子建 :女人的手
阅读 | 张爱玲:迟暮
《墙角的父亲》:击中泪点,不用功读书的孩子更该读(转给孩子)
阅读北大一等奖《卖米》,又看哭了……
开学在即,看这些孩子如何一败涂地!

阅读 | 全国一等奖作品《我娘是个疯子》,读到泪流满面…

阅读 | 老舍:忙

阅读 | 贾平凹《好女不戴金》

阅读 | 贾平凹《每个生命都有自己的光芒》

阅读 | 林清玄《有风格的小偷》

阅读 | 林徽因:你是人间四月天(附赏析)

阅读 | 张爱玲《花落的声音》

阅读 | 贾平凹《泉》

阅读 | 贾平凹《风雨》

阅读 | 贾平凹《月迹》(附赏析)

阅读|林清玄《温一壶月光下酒》

阅读 | 林清玄《生命的化妆》

阅读 | 林清玄:永远保持发芽的心情

【阅读时刻】林清玄 《阳光的味道》

【阅读时刻】林清玄:独乐与独醒

【阅读时刻】林清玄散文二篇《煮雪》《清净之莲》

【阅读时刻】林清玄《断鸿声里》

阅读 | 朱自清《看花》

【阅读时刻】朱自清《白马湖》

【阅读时刻】朱自清《绿》(附赏析)

阅读 | 老舍:诗人

【阅读时刻】老舍《蒙古风光》

【阅读时刻】老舍《济南的秋天》

【阅读时刻】老舍《济南的冬天》(附赏析)

阅读 | 余光中《旅行能改变气质》

阅读| 梁实秋《散步一定在清晨》

阅读 | 林语堂《读书的艺术》

阅读 | 余秋雨《远方的海 》

阅读 | 余秋雨《洞庭湖一角》

阅读 | 余秋雨《白发苏州》

【阅读时刻】余秋雨散文《腊梅》

【阅读时刻】余秋雨《江南小镇》

【阅读时刻】余秋雨《沙漠隐泉》(附赏析)

著名诗人 :里尔克诗选

著名诗人:博尔赫斯

著名诗人 | 聂鲁达

著名诗人:米沃什诗选

阅读 | 梁实秋《寂寞是一种清福》

阅读 | 冯骥才《白发》

【阅读时刻】王蒙《落叶》

【阅读时刻】季羡林《听雨》

【阅读时刻】季羡林:清塘荷韵(附赏析)

【阅读时刻】李健吾《雨中登泰山》(附赏析)

【阅读时刻】余光中《听听那冷雨》(附作品赏析)

【阅读时刻】鲁迅《秋夜》[附鉴赏]

【阅读时刻】朱自清《威尼斯》及作品欣赏

【阅读时刻】朱自清《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附赏析)

【阅读时刻】朱自清《背影》(附鉴赏)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名家经典选读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