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觉做梦就是睡不好?
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听到有人说——
“我晚上梦多,简直没有睡着。”
“昨天晚上没有休息好,做了一晚上的梦。”
而这样说的人,第二天学习或工作起来似乎还真感到有点精神不振、精力不足。
难道做梦真的耽误人的休息了吗?
多梦是干扰大脑休息的因素或休息不好的表现?
其实,这只是一种心理错觉,这种观念也是不科学的。
01
做梦不是衡量睡眠质量的指标
梦不是疾病的表现,也不是失眠的必然结果,而是一种生理现象。
梦作为一种普遍的生理现象,会发生在每个人的身上。
许多人每天晚上都会做梦,不管有没有梦的回忆,或者有没有梦感。
那些声称“我很少做梦”的人实际上每年大概有600个小时在做梦,会体验到1500个左右的梦境。
人的一生中大约会花费6年左右的时间做梦。
所以不能说做梦了就表示没睡好,睡眠质量与做梦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在大多数情况下,人在睡醒后会不记得做过梦。
如果因做梦感觉睡眠断断续续,或被梦惊醒后难以入眠,则可能影响睡眠质量。
02
人睡着之后就会做梦吗?
睡眠医学家通过睡眠监测研究人的睡眠时发现,人在睡觉时会经历5个睡眠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轻寐,人很容易从这个阶段醒来。
第二个阶段睡得稍沉一些。
第三个阶段和第四个阶段表示进入深度睡眠。
从开始入睡到进入第四个睡眠阶段通常需要大约90分钟。
第五阶段是快速眼动睡眠(REM睡眠),其主要特征是眼睛会转动。
每个夜晚快速眼动睡眠要占整个睡眠过程的20%-25%——大概100分钟。
研究发现如果在快速眼动睡眠阶段醒来的话,人们在80%以上的情况下能回忆出自己的梦境(即梦感,主要是指人醒来后对梦中某些情节的回忆)。
而在其他睡眠阶段醒来时,人们会忘记是否做梦以及梦的内容,或者只有一个单纯的模糊图像。
所以,研究者认为梦境大多数发生在快速眼动睡眠阶段,即睡眠的第5个阶段。
03
做梦对人有没有好处?
其实做梦可以说是一个睡眠质量好的象征,因为只有真正进入睡眠后,人才会做梦。
而在梦中我们可能会得到启发。
德国化学家凯库勒曾因搞不清某一种物质的结构式而非常烦恼。
有一晚上,他梦见了一幅蛇咬自己尾巴的图,因此发现了苯环的结构。
同时,长期无梦睡眠不仅表示睡眠质量不好,而且还是大脑受损害或患病的一种征兆。
临床上发现,有些患有头痛和头晕的患者,常诉说睡眠中没有梦或很少做梦,经诊断检查,证实他们脑内轻微出血或长有肿瘤。
医学观察表明,痴呆老人有梦睡眠明显地减少。
患有慢性脑综合征的老人,梦境睡眠也会明显减少,甚至消失。
现代借助分子生物学技术,进一步探测睡眠生理,发现快眼动睡眠期(梦境睡眠,即做梦的睡眠期)对人们日间的情绪稳定有着重要作用。
适当的快眼动睡眠比例可以帮助消除日间的烦躁情绪,对过度的兴奋和低落情绪也能起到平复作用。
最后想告诉大家
对待做梦应持科学的态度
不因做噩梦而过度恐慌
也不因做美梦而窃喜
毕竟梦境≠现实
» 2018年,深圳市康宁医院成立了睡眠障碍诊疗研究团队,精神卫生领域首位中科院院士、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陆林教授受聘担任睡眠障碍诊疗研究团队的学术顾问。
睡眠障碍门诊 深圳市康宁医院罗湖院区厚德楼4楼
睡眠医学科病房及睡眠监测室 深圳市康宁医院罗湖院区致和楼4楼
咨询电话 0755-25614852
睡眠障碍科专家出诊安排表
如何才能轻松入睡?
越想睡越睡不着……怎么办?在线等!
供 稿:冯 飞(睡眠医学科)
编 辑:谢宇丹
审 校:徐国建
在看你就赞赞我!
疯狂暗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