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北京同仁医院耳科主任李永新:耳聪解语人

朱子 北广人物周刊 2021-01-25


提示点击上方"北广人物"↑免费订阅本刊



  听,很真切?  春风细语,夏雨瓢泼,秋蝉鸣叫,冬雪簌簌……  听,不真切?  温习“史上最‘洗脑’的电影台词”之一:“大爷,楼上322住的是马冬梅家吧?”“马都什么?”“马冬梅。”“什么都没啊?”“马冬梅啊。”“马什么没?”  听,真神奇?  正常人的耳朵大约可分辨出40万种不同的声音。  听,特精妙?  3块听小骨是人体最小的一组骨头,在显微镜下才能看清楚。  听,超重要?  长辈渐老,耳背、助听器屡被提及;我辈太忙,晨昏颠倒,突发性耳聋日益增多:手术植入人工耳蜗的孩子,惊听世界大不同。  听,需要很多医生为之付出经年。  李永新,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耳科主任,就是这样一位医生。  他在耳朵这小小乾坤里,闪转腾挪多年,柔进而上行:  “耳朵若是听不见,阻断的是人和人之间心的交流。我追求的不只是患者听得见,还得听得好。”



勾勒李永新



  骄阳烈日,记者在同仁医院辗转见到主人公——耳科主任李永新。  乍一看,李永新像素朴年代的大学生,就是那种上学什么样现在还什么样、没被岁月这把“杀猪刀”逮住的幸运儿。一头乌黑浓发,学生中最常见的分头。上镜小脸儿,五官分明。  身材是一个人行走的名片。显然,李永新这张名片上写着“自律”。  追问,李永新实话实说:“做医生首先要明白,消耗的是内力和身体,从身体到心理要足够强壮,才能够去帮助别人。靠先天肯定不够,一定得后天训练。”  去健身房、踢足球、冥想、打坐、站桩、拳击……这位看上去温润的医生,身体里安住着一位运动健将。  随着一盏红泥茶香出现眼前,这间平时容纳两位主任、一位护士长的斗室,瞬间有了禅意。茶类隐,寸土寸金的北京闹市区,有了闭门即深山的静。随后,李永新的表达,医学之上分明加载了很多人文思考。  “其实各个学科大师级的医生,都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好的医生内心一定是充满着爱去工作,去修炼,像哲学家、社会学家、心理学家……成为全才和通才,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病患。”  耳科呢?在医界被称为“雅科”,雅到耳科医生有时被喊“燕青”——梁山泊才貌双绝的雅人。虽然李永新笑着摆手,但看得出他柔进的特点而并非三板斧。李永新透露,每年的顶级国际学术会议就好比“华山论剑”,世界高手林立,各门派素养之高,每每让人心生向往、努力看齐。  “镇定之操,还向纷纭境上勘过”,这话不假,李永新经年累月在耳朵这个小世界里,修习“武功”、心性,甚至研发了自己的“独门兵器”——小勺。有内力、有专业、有“兵器”,李永新的答疑解惑,鲜活起来……  其实,这次采访,还夹带了周遭朋友们关注的问题。  比如,《养生堂》制片人田天认真:  “每年很多老年人都会受到耳聋的困扰,但是在配助听器之后,因为选择的不对或者调试的不对,导致并没有达到很好的效果,最后不戴了,与外界无法沟通。这个其实是大众特别关注的一个社会话题。”  比如,几位突发性耳聋的年轻女性苦楚:  “怎么这么难治?”  “医生说我来晚了!”  如此,此番我们换个人物写法,就从问题入手吧。  因为无论是谁的问题,最终都是我们生而为人、或近或远要面对的问题。







老人家看过来

助听器学问大,

听力师、调试、心理缺一不可


  电影里关于马冬梅的那段台词,大爷是故意打岔吗?  李永新笑:“不是。随着年龄的增加大多数老年人听力都会下降,影响言语的分辨,一句话中他只能听懂几个关键词,所以会出现打岔。”那么,好多老年人为什么配了助听器,又不爱戴了呢?这个问题果然如《养生堂》的制片人田天所言,是个大问题……  李永新耐心:“这个问题的确很常见。常规来说没配好,就像眼镜度数不合适。为什么?我们国家听力师这个行业还不发达,专业的听力师很少,在发达国家,这行业和耳鼻喉科学会是平级的。举个例子,如果老年人想配个助听器,或者想做个耳蜗手术,听力学、临床两个角度都需要在病历上签字,缺一不可。”  李永新说,国内最早听力学专业是2000年在首都医科大学成立的,师资是由首都医科大学和澳大利亚国家听力中心、麦考瑞大学(Macquarie University)联合培养的中国第一批听力学专业人才组建的,不到10个人。  粗浅理解,助听器问题第一个原因:听力究竟有什么样的问题,需要精准的听力学检测和诊断技术。所以呢,老人家要配助听器,一定去大医院,找专业听力师!  那有的老人家说,去的就是大医院啊,怎么也不好使了?  李永新进一步:“我们知道配眼镜,只要验光度数准确,戴上眼镜就会看得很清楚;但是助听器并没有那么简单,戴上助听器不仅要听得见声音,还要能够听得清楚,这就需要我们的听觉传导通路和大脑皮层的参与。所以验配好助听器,对于听力师的要求会更高,他需要考虑更多方面的问题。同时还要结合患者的需求和所处环境,精细调整助听器的各种参数,患者也需要经常复诊,配合调试,以达到最好的效果。”  重点总结,助听器问题的第二个原因:配好了助听器,不一定就是调好了,提倡个性化验配,听力师为患者进行助听效果评估,使用效果才有可能达到最佳!  听力出现障碍,对心理伤害大吗?   “国际学者做了问卷调查,听不见和看不见,哪一个对人的伤害最重?结果出乎意料, 聋人心理伤害最重。为什么?假如看不见了,还能感受到这世界的存在,要听不见,就感受不到世界的存在。所以,听不见的人最容易出现心理障碍,抑郁、躁狂等。还有一点很重要,听力损失的程度和老年痴呆的发生率也是有相关性的,所以老年人一旦发生听力损失,就要尽早干预。      “大家要注意,假如说父母年龄大了,一旦听不见,脾气都很暴,小孩听不见,脾气也很厉害。国外解决聋人这一块,除了听力,还有心理,我们国家还在进步中,需要个人有意识,有问题了要警醒。”李永新恳切。  重要的事说到第三遍:助听器问题是个大问题,关乎身心健康,切不可大意!




年轻人看过来

压力大、熬夜,

突发性耳聋72小时是关键
  你有过突发性耳鸣、耳聋吗?大多捂捂耳朵,一会儿就过去了。但也有没这么幸运的。先不探究理由,强调至关重要的注意事项:  突发性耳聋,72小时黄金治疗期,一定不要耽误!  李永新给了专业解答:  “这个现象折射出我们国家的进步,医学、心理学、耳科学的进步。现在追求生活质量,不仅看大病,小病也被重视了。另外,从事体力活动的人一般耳聋的几率少,用脑过度的容易得。神经性耳聋,是劳累、精神紧张、压力造成的。一般来说,发病以后72小时就是三天,这三天很重要,是最佳治疗时机。”  想来,我们普通人就算突然耳聋了,惯常反应:怎么听不到了?看看过两天好不好再去医院吧。最佳治疗时间,误了。  如今城市生活紧张,大家要狠狠记得这72小时的时间节点。




有职场迷惘的看过来

工作不满意,对手太强大,

你够自律吗?


  总有人对自己工作不满意,李永新大学毕业后,也有这种情况。他说在地方小医院里,一下就看到了自己退休的样子,不甘心。于是,工作之余,温习功课。工作五年后,李永新考上了研究生。然后,继续攻读首都医科大学的博士。
  李永新小学五年级时,就给不小心钻进灶膛、把鸡嗉子烧了个洞的倒霉小鸡做过缝合手术,当然是用妈妈的针线。但这只是个偶然事件,学医并非父母要求。要说家庭影响,倒是人文,父亲十年前还出过诗集。潜移默化的影响,李永新的阅读属于童子功,施耐庵、罗贯中、金庸……经典故事儿时常绘声绘色讲给小伙伴听。  李永新说:“从医,其实还是偏文的,要跟人打交道。看闲书是和自己的灵魂交流,跟自己的灵魂对话。”  他说,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协和医学院院长王辰,当年做报告,引经据典、出口成章、字字珠玑,引得下面的女生直接大喊:“王辰,我爱你!”  王辰曾入选第一届北京科技新星,李永新是第八届,看来这种“羽扇纶巾”的修养与风度,深深影响了后辈。  现代人的职场烦恼,还有强手林立。有人会因对手强劲而丧失信心,李永新也用“绝望”这个词,但他明明白白知道怎么做,且结结实实做了。  “那些大专家,你跟他过招以后,为什么我们是一种绝望?因为你知道在以后想超越他,太难。不是你超越不了他的技术,而是你超越不了他所在的全然配合的系统以及从小耳濡目染的人文大环境。那我们怎么办?绝望没有用,跟进他。超越不了,我们是好朋友,有新消息分享一下。”还有很重要的一点,自律。  李永新曾在美国做了一年的访问学者,他发现优秀的医生都营养搭配合理,从不贪嘴,控制得非常好。   问李永新可羡慕前辈钟南山的身体素质,他感叹:  “当然。他使命感非常强,展现了很重要的一点,80岁那样好的一个状态。对人世间所有美好的追求,是一条艰辛的路,需要克制克制再克制。



喜欢金庸小说的看过来

偏爱杨过,遍访高手,

达成自己流派


  李永新喜欢看金庸小说,问他喜欢谁,答:杨过。  “学习,老师肯定愿意教灵的、悟性好的学生。杨过遍访天下武林高手,跟他们学习过招,最终达到自己一个流派,很厉害。外科医生都有个梦,明了同一领域的国内、国际高手,时刻想着跟进、并行、超越。高手们是把技术和艺术融在一起,激发你想:我将来练出一套功夫是什么样的?整体框架如何?细节微调在哪?  “科学离不开文化,要了解不同文化,德国很严谨,有一种工匠精神,但是又刻板和教条,缺乏灵活;法国又把手术做成艺术,更加浪漫……最终你在做手术的时候,又是一个风格,是融会贯通。做手术和武术是一样的,一搭手就知道他手的轻柔度,高手就是高手。看高手做手术,是享受,行云流水。”   李永新对手术与其说形神凝聚,不如说痴迷,表现就是生活中看到类似手法,会下意识驻足、端详、叫好。比如,去新疆看到人家烤肉使长刀剔肉,在法国超市碰上持短刀游刃有余的小刀斧手,都会忘情欣赏。  “哈哈,那真是艺术。我女儿说,别发呆了,又看人家使刀是不是?我真是一看就知道对方是高手,做手术也是一样,要练成基本上在不见血当中,就已经做到那一步了,和武功一样。医生这个行业你既然选择了他,你就得学,就得练。自然科学像盲人摸象,治疗理念过几年就变,要随时在动态中学习、磨炼。”  具体要怎么练呢?李永新强调了几点:  “第一国际会议一定要去,那就是华山论剑;第二国际大牌杂志发的文章要汇总、学习;第三跟国际医生保持交流,直观交流最重要,高手在交流和碰撞中长功,前瞻性和研究格局会变大。”  2018年,李永新受邀出席了“第15届国际人工耳蜗及其他听觉植入大会”,并受大会主席邀请,前往其所在的医院(UZA),做了一台复杂的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开创了国人在欧洲做人工耳蜗手术的先河。  其实,从第一次去作为一个学生坐在台下,到走上台发言,并在世界顶尖专家学者面前做手术,台下台上这几十米,李永新走了18年。  李永新却说:“这种手术是最困难、最复杂的,在骨头里头走电极,你脑子里怎么想的,它从哪过来又转过去,完全靠手上的感觉。没什么,我们中国大夫,临床经验方面的确丰富,人口基数大,见的多一些。”  耳科入门门槛高,要学10年,需要耐得住寂寞,但专业寿命长,80岁依然可以做手术。  李永新笃定:“中国耳科的高峰期已经来了,在路上!”



想来问诊的看过来

他们是医生,也是解语人


  李永新和团队们是怎样对待患者的?  “耳科很特别,既然问诊的听力不好,你就要注意他的器官有补偿效应,比如眼睛会很好,或者做一些手语。病人就像客户,尤其从全国各地赶来,可能熬了两天,挂了一个号,碰上冰冷生硬的对待,人家有情绪是正常,没情绪是异常。他进来就带着气,你不疏导他,还想解决他的局部问题?   “所以,好的医生一定是望闻问切,在这个基础上再解决问题;好医生一定善于观察,看整体动态。‘不为良医就为良相’,这话有道理啊!”  李永新这样的大夫,是咱们老百姓最喜欢的吧。  “我们的确好多年都没有投诉,我们的患者小孩多、老人多,小孩先天性耳聋要做手术的,跟我们处得都很好,查房都不怕,来不来‘我要抱抱’。老人也一样,本身就听不见,容易偏激,要拿出特别多的耐心来。”



喧嚣尘世的都看过来吧

让我们红尘做伴活得潇潇洒洒……


  李永新的年纪正好人生过半,回望和展望,他会对自己说什么呢?  大家可见过这般“生猛”的年轻?  导师说,把解剖熟悉了,外耳、中耳、内耳、颅底就都通了。此后一年,学生生活仅剩两点一线——学校解剖室、医院放射科。白天解剖,傍晚带着头部标本到放射科;凌晨一两点钟独自驮着两个标本骑行于幽暗小道,唱歌壮胆;摸到宿舍,早关门了,只好再爬窗户进实验室与标本同眠……这位年轻人,就是李永新。  李永新笑得澄明:“我想跟那个我说,在路上呢,那是必然走的道,你不那么走,就没有今天。现在回忆起来,那时候非常纯净,是纯然的快乐。现在操心的事很多,不容易再‘进化’到那个程度了。”   大家可见过这般“无奈”的年迈?  一位医者大家九旬高龄,儿子特别优秀,在硅谷做高管。老爸非常思念儿子,无奈山高水长。老人家生命终点临近,儿子终于回来了。老爸一晚上叫醒儿子6次,起来谈话,6次全是同样的问题,到同一节点结束……老爸脑萎缩了,只记得这些,但对儿子的思念让人动容。这位老人家,就是李永新的博士生导师。  所以,李永新要对未来的自己说:“我们的老年病人多,也得考虑一个问题:当你老了,对社会、对医生,是什么态度?对家人也一样,有些老人让儿女为难。我就想到那个时候如何最大限度地少给儿女添麻烦,但是还得明白,也不能特别委屈和亏待自己。珍惜每一刻心平气和、有质量的陪伴,这是幸福。”

  “说到底我还是喜欢医生这行业,能真切感受这个世界。”李永新真诚。  有如此良医与咱们老百姓红尘做伴,不活得潇潇洒洒,不合适吧?




RECOMMEND
推荐阅读


●《跨界歌王》小鬼 小野兽出没

●古典美衣收藏家、设计师毕红:中国衣•美人态

●吴润晖,让“玻璃娃娃”的生活甜起来


监制:北方

编辑:戴武  康宁  周绍辉

摄影:邱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