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访谈》密码法专题节目 | 《守护安全,密码在你身边》
2019年10月26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密码法》,习近平主席签署35号主席令予以公布,自2020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密码法是国家安全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密码领域的首部综合性、基础性法律。
提起密码很多人并不陌生,人们通常以为就是每天接触的计算机或手机开机“密码”、电子邮箱登录“密码”、银行卡支付“密码”等。生活中的这些“密码”实际上是口令。口令只是进入计算机、手机、电子邮箱或个人银行账户的“通行证”,它是一种简单、初级的身份认证手段,是最简易的密码。
密码法中说的密码指的是什么呢?简单地说,加密保护就是把明文变成密文,将原来可读的信息变成不能识别的符号序列。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移动支付、扫码乘车等等都需要密码技术来保障安全。再比如,家家户户用的智能电表也应用了密码技术。
我们现在下载手机APP就可以交电费,或者使用充值卡缴费,方便快捷的背后都源于密码技术的安全保护。除了移动支付,大家熟悉的二代身份证、电子发票等都采用了密码技术,在保护公民身份信息、维护经济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正是由于密码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催生了密码法的诞生。
国家对密码实行分类管理,密码分为核心密码、普通密码和商用密码三类。核心密码、普通密码用于保护国家秘密信息。核心密码保护信息的最高密级为绝密级。普通密码保护信息的最高密级为机密级。商用密码用于保护不属于国家秘密的信息。
密码法一共五章四十四条,内容围绕怎么用密码,谁来管密码,怎么管密码展开。制定密码法就是要规范全社会密码应用,通过对密码实施分类管理,引导社会正确、合规、有效使用密码,真正发挥密码在维护国家安全中的重要作用。
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密码始终给人一种神秘的印象。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密码与政治和军事斗争密不可分,无论是在古代战场,还是在现代战争中,密码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交战双方加密、破译、传递机密、获取情报的重要手段,也因此成为许多影视剧特别是谍战剧中的重要元素。现如今密码被广泛应用于政治、经济、社会各个方面,在网络时代,密码是维护网络空间安全的重要法宝,是构筑网络信息系统免疫体系和网络信任体系的基石,直接关系国家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信息安全,是保护党和国家根本利益的战略性资源,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支撑。
密码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支撑,密码的较量说到底是技术和人才的较量。今年已经85岁高龄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蔡吉人,从事密码科研工作已经60多年,见证了我国密码从弱到强、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
随着科技的进步,密码学研究在我国快速发展。我国自主设计了首个数字签名标准算法:SM3密码算法,已经成为我国电子认证、网络安全通信、云计算与大数据安全等领域的基础性密码算法。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密码事业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密码科技创新和产业支撑能力显著增强,形成了从密码芯片到密码服务的完整产业链条,密码应用广度和深度大幅提升,在金融、教育、税务、交通、工业制造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例如增值税防伪税控系统使用商用密码技术,实现网上缴税电子税票等方面的应用,有效遏制了偷税、漏税、税票造假等违法行为,每年为国家防范税收流失1000亿元以上。
2014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近年来,国家安全法、反间谍法、反恐怖主义法、网络安全法、国家情报法等法律相继出台,国家安全立法全面推进,改变了过去主要依靠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管理的局面,网络安全立法的四梁八柱已经初步搭建。密码法是国家安全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密码法中明确规定,坚持中国共产党对密码工作的领导,中央密码工作领导机构对全国密码工作实行统一领导,这是由密码工作性质、地位和历史决定的。党的密码工作创建于烽火硝烟的1930年,是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创建的,一代代密码工作者紧紧追随党中央、服务党中央,全力确保了党中央指示政令军令安全畅通。周恩来同志是我们党的密码工作的开创者,他亲自创编了我党第一本密码“豪密”,率先提出了改革密码的思想。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还审阅了重要的密码编制报告,为我党密码工作建设和发展呕心沥血、鞠躬尽瘁。90年来,密码工作在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时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进入新时代,密码工作仍面临着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
密码法的出台,使神秘的密码真正进入了公共视野。在网络世界,密码就像一个看不见的安全卫士,无时无刻不在守护着网络与信息安全。贯彻实施密码法,努力提高全社会密码安全意识,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浓厚氛围,是各级政府和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1. 【朝闻天下】北京 中国信息安全法律大会召开 凝聚共识 推动完善密码法治
2. 专家 | 马民虎:智慧时代密码法的任务、原则和主要内容
4. 国家密码管理局负责人就《中华人民共和国密码法》答记者问
图文编辑:公安部第三研究所 梁思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