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汝舟致胡适
适之先生:
去年在南京旧家,得几卷《水浒》,书名《忠义水浒全书》。本着先生的《考证》,我就疑心这些和东京藏的一样。我且把书里大概报告先生:
有第一至第二、第十、第十四至第十八、第二十五至第四十二,共二十八回。
第一回回目同金本楔子,第二回回同金本第一回,以下第三回[同]金本第三,......
(三)余页一面有“郁郁堂”三字,一面有“四传”二字。
(四)眉批不少,间有旁批;每回之尾,总有总批两条。
(五)
批者极崇拜宋江。
(六)第一回里没得“且住,若真个太平,今日开书演义又说着些什么?”几句
(八)传中多一些骈句韵语,描写景色人物。
(九)三十二回里,“武行者道:‘......天可怜见异日不死,受了招安,那时来寻哥哥未迟。宋江道:‘见弟既有此心归顺朝廷,皇天必佑,......’”底上面有两行批,“主义与宋江合,便吸全部精神。”
三十六回吴用、花荣接送宋江,有批道:“起首来迎的便是吴用、花荣。远送的亦是吴用、花荣;便与同死相呼应。”
三十八回里宋江评李逵是个忠直汉子,也有批道:“真知己可以同死。”
第三十一回里,“两口剑寒光闪闪,双戒刀冷气森森,斗了良久,浑如飞凤迎鸾;战不多时,好似角鹰拿兔。”金本作:“四道寒光,旋成一团冷气。”
第二十八回里,果说张青长武松五年(金本作九年)。
第三十七回里,“宋江合那两个公人抱做一块,恰恰要跳水,只见江面咿咿哑哑橹声响;宋江探头看时,一只快船飞也似从上头摇将下来。”也是圣叹骂的俗本里的文字了。
以上是十条报告,以下还有几句啰嗦。天生了先生这一副聪明才力,不是徒然的,是特派来负一种责任;指导我们青年走他能走的路,享他能享的福。我常私自喜幸,生在先生指导之下,这番有了疑问,不求解决,岂不是坐以自误吗?况且这些疑问又是因读先生的著作而起的。
先生意中的原本是周氏说的那个有妖语冠其首的,抑或是百二十回本发凡说的旧本呢?难道先生把这两种本子,认作同样来做先生意中底原本吗?
疑问二
(1)有“致语”。
(2)阎婆位置在前或在后。
(3)有五回无辽国(恐怕有辽国)。
这样看来,似乎没有“重兴水浒,再造梁山”那一回事。能不能将先生两个假定:“原百回本是很幼稚的”,“原百回本与新百回本大不相同”里“很”字和“大”字去掉呢?
疑问三
先生说王进是原本里王庆。这样一来,势将迁动开卷前一两回,此较移置阎婆更要惹人注目些;何以做发凡的人还拿“王进开章而后收缴”来赞原本之为大手笔呢?
疑问四
原本似乎也是高俅起头的。既以高俅起头,则叙受柳世雄的恩也是有的。《征四寇》第二十九回(应即原本第一百回)里是叙高俅报恩,一受一报,似不重复。若说原本不是高俅起头,那末以本书最痛恨的一人,至第七回突然发现,似乎是不可能。先生推想“......把灵璧县的柳世雄也提前八十回,改为......”是不是说原本开头没有柳世雄施恩一节呢?既然有了以上的怀疑,遂有了以下的假定,希望先生纠正。
甲、 原本是一百二十回。
乙、 原本本有征辽一段。
丙、 《征四寇》是原本后一部分。
丁、 “忠义”是《水浒传》本来精神,不能拿无政府主义去附会。
戊、 原本后来被割弃成了两种本子:一种是因四大寇之拘而酌损的;一种是嫌一百二十回之繁而淘汰的。
己、 七十回本不自圣叹始。
庚、 百回本有两种:初百回本:后百回本(即郭本)。
辛、 七十回[本]应在初百回本之后。
壬、 《征四寇》流行在七十回本盛行以后。
癸、 《忠义水浒全书》里王、田两段,是因未见《征四寇》杜撰的。
按条说明:
甲、
发凡说:“古本有......;乃后人有因四大寇之拘而酌损之者,有嫌一百二十回之繁而淘汰之者所失。”那末,发凡说的这古本是有一百二十回,而且有四大寇了。就先生引的几条发凡,很可以看出做发凡的人是极追慕这古本(亦称旧本),所以他补成有四大寇一百二十回一部书,以符他追慕的古本。这古本该是原本了。(周亮工说的古本不能算原本,因为他这古本就同郭本一样,多“致语”而已。)
乙、
①宋江是本书主人翁,不应再四寇之列。发凡说有四大寇,则辽国系原有的。
②发凡说,“去王、田而加辽国,犹是小说家照应之法。”这“加”字是加长之意。若整加一段,有什么照应可言?(按,《征四寇》去王、田二寇,是去掉二十二回半,假使不加征辽国,便不是百回之数。)
丙、
①四十九回合前七十一回恰一百二十回,与发凡合。
②征辽一段比郭本少两回,与发凡合。
③开卷便是“宋江与柴进一路,史进与穆宏一路,......李逵曰:‘我也同去’,......”分明有上回衔接着。
④第二十九回里,柳世雄、灵璧县,即郭本开卷柳世权、临淮州。读这部书不遵这两部书人名地名是没有的事。
⑤文字态度,大致不错:没有一处与梁山英雄本来面目不合。究竟不如前七十一回的,却又原因:
(子)描写性情,铺叙事实,本是两样文字。大闹江州以前四十四回,侧重描写个人性情;以后三十回,多半铺叙些事实——打朱家庄失陷高唐州、打青州、打大名......;七十一回以后,完全铺叙事实了。
(丑)七十回本字句之间已经经过两次修改,酌损四大寇而成的百回本,除掉移置阎婆位置,去王、田加辽国这些大变动有史可考外,字句间都不免小有修改,如原本叙柳世权施给高俅的恩,是因高俅害病,送他十两银子上东京(《征四寇》二十九回)。郭本第二回却有荐书之说,没害病送银子的话;并且改柳世权、灵璧县为柳世雄、临淮州,可见此处已经有了修改了。他处想亦不免。后来七十回本出来,又改好几处,有金批可考。
(寅)前七十一回写“义”,后四十九回写“忠”,现在人看来,便觉讨厌。
丁、
①一百零八条好汉,都愿做官。至于李逵是特写一异人;招安以后,他还是时常要反。
②由先生《考证》里引的几条史料,很可以晓得晚宋以后有些人希望草泽英雄为国出力,《水浒传》就是这种思想结晶;极恶污吏奸臣祸国病民,希望一个义胆包天、忠肝盖地的人纠领一班英雄定国安民。
③宋江是《水浒传》主人翁。他所以能够这种资格的,因为“忠义”。义不消说了;不肯上山,药死李逵,都是极写他忠。写宋江一时不忘朝廷,正所以特表其忠,而圣叹以为写其假。
④写黑夜微行的道君那样和气,宋江被害,罪加在奸臣身上。
⑤人无义气不能联络,所以落草的山寨都可以叫做“聚义厅”。同一梁山伯,晁盖则“聚义厅”,宋江则“忠义堂”;是作者特笔。
⑥叙王庆义气,直似梁山英雄;只是不忠——称帝、扰宋——便失败了,也是作者特笔。
⑦若是作者有反抗政府的意思,怎肯那“天又[可]怜见异日不死,受了招安......”这些话唐突武二郎呢?
戊、
发凡说“乃后人有因四大寇之拘而酌损之者,有嫌百二十回之繁而淘汰之者,此失”。玩这个“此”字,当时已有酌损原本的、淘汰原本的两种本子。
己、
①据发凡,淘汰原本是因一百二十回之繁,这部书定然简至于无可简,或者就是七十回了。
②沈德符称郭本为善本,可想当时有好几种本子做比较。郭本较初百回本简些,必定另有过简的,才显出郭本为善本。我想那时有七十四回本子。
③先生说圣叹不致于作伪。
庚、
发凡连说移置阎婆位置,去王、田加辽国,删“致语”并没有提,不过说“今既不可后见”,可见删“致语”又是一次。将原本移了阎婆位置,去王、田加辽国所成的百回本,自然是发凡说的因四大寇之拘而酌损的本子;这是出百回本,是有“致语”的。到郭武是重刻其书,才削其“致语”,这是后百回本。金氏是误认初百回本为古本。
辛、
《水浒传》前七十一回不过是第一段子,有一人嫌一百二十回之繁,而且后四十九回文字没精彩,所以截取前七十一回一段子造一梦了之。又是七十一回,不得不提前一回做楔子,成功七十一回一部书。这部书柳世雄、临淮州、阎婆位置,已同百回本。但是七十回本改好了几处文字,百回本没改,以此断定七十回本在初百回本之后。七十[回]本不始自圣叹,又不应在郭本之后。
壬、
①《征四寇》始印在乾隆壬子,那时金本已盛行,有序可证。
②金本既盛行,好事者不愿意《水浒传》没有结束,便留意《征四寇》了。有单独印行的,如今本;有与前七十一回合拢的,如百十五回本、百十回本。若郭本盛行时,郭本本有收获,人便不注意《征四寇》了。
癸、
①郭本盛行时,《征四寇》不很现世。
②假使做发凡的人看见《征四寇》,他定删去郭本征辽所加的两回。
③做发凡的人因没看见《征四寇》,并不知他追慕的古本里辽国所少的两回是什么文字,所以只得一遵郭本;再本着一些传闻水浒故事,杜撰王、田二十回加入。
以上是一时起的误解,证据薄弱,推理背谬,自是不免。只希望先生不以“不值一驳”,聊加教正,那就荣幸无既了!
通信处:
南京转乌江裕丰祥号转。
我有一部金本《水浒》,时有王望如底总批。他拿《水浒》谈性命,又是一家读《水浒》的了。来日方长,相见有期。就此,祝先生健康!
后学张汝舟 四月二十一日
END
张道锋:张汝舟年谱简编(下)
张道锋:张汝舟年谱简编(上)
张汝舟先生手稿原件:盲翁日记
长按识别二维码,一键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