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整天担心会被中国吞并,快心智失常了
在6月22日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有一个问题显然让发言人耿爽有点懵。
问:蒙古将在下周一举行总统大选,候选人中有人发表反华言论。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答:关于你说的蒙古大选的情况,我不掌握。蒙古是中国的近邻,两国保持友好关系。近年来,双方的务实合作也取得不少积极成果。我们希望蒙古大选能够平稳顺利进行,中方愿继续同蒙方一道发展中蒙友好合作关系。
怪不得耿爽“不掌握”情况,在这个突兀的问题之前,中英文的媒体几乎没有任何蒙古大选的报道,至于候选人是否有反华言论,外界不得而知。这个只有不到300万人口的国家,大多时间处于中国人及世界的关注盲区。
但在蒙古,正在掀起一场围绕中国话题的风暴。
世纪敌意
今天是蒙古大选。《南华早报》以“反华情绪和世纪敌意占据蒙古大选中心位置”为标题做了报道。
每逢大选,蒙古总要消费一轮对中国的“恶意”。这一次,三个候选人一方面比着赛说“中国威胁论”,一方面指责对方与中国有瓜葛。
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巴特托勒嘎称“蒙古国经济受到南部国家的威胁”,还向其主要竞争对手、人民党候选人恩赫包勒德发难,称其有“中国人血统”,要求恩赫包勒德公布上五代的家谱。恩赫包勒德则反击称,巴特托勒嘎收取过中国商人200万美元贿赂,是个“虚假的爱国者”。人民革命党人候选人冈巴特尔则拿“中国毒食品”说事。
不无讽刺的是,当前蒙古经济正处于极端困难时期,中国堪称是蒙古能抓得住的唯一救命稻草。在经济上对中国的依赖,在安全上对中国的疑虑,在历史问题上的纠结,混杂在一起,形成了蒙古社会对中国极其复杂的心态。
在中国互联网上流传着不少蒙古社会反华的事例。
2015年,复旦一名学生去了趟乌兰巴托,回来后,他写下:
叨姐相信上面说的并非个案。3年前,叨姐去过一趟蒙古。我们一行三四个人在乌兰巴托的闹市区,居然还有一个蒙古人抢叨姐的挎包,幸亏身旁的人反应快,给拽了回来。让我们大为惊讶的是,那个抢劫犯丝毫不见慌张,居然像没事人一样继续溜溜达达往前走。
所幸,叨姐听说,这两年情况好了不少。乌兰巴托市里还竖起了写有“北京街”的牌坊。要知道,以前乌市满大街是不允许出现汉字的。就拿这一次大选来说,对中国持理性态度的蒙古人还是多了些。
千年心结
但蒙古人对中国的种种心结,没那么容易消融。说到这里,有一个人不得不提——成吉思汗。在这里,我想问同学们一个问题:
蒙古人看到中国人对这个问题的答案,每每都是气不打一处来。成吉思汗的辉煌是很多蒙古人至今不愿走出的历史迷梦。从蒙古国的成吉思汗机场入境,驶过成吉思汗大路,住进成吉思汗酒店,逛逛成吉思汗广场,喝杯成吉思汗牌的酒……成吉思汗是贴在蒙古每一个角度的醒目标签。
叨姐街拍在成吉思汗雕像前留影的蒙古新人。
然而,成吉思汗时代的辉煌对比蒙古今天的卑微囧境,在蒙古人心中形成了巨大的心理落差,1000年的时间都不足以消化它。
因为和中国拥有难以切割的历史关系,很多蒙古人更担心的还是,哪一天一觉醒来,蒙古再次成了中国的一部分。在他们看来,这个担心显然不是多余的。
在台湾“内政部”1999年出版的《中华民国全图》中,蒙古国还在中国版图之内,中国的轮廓是“秋海棠”而非“雄鸡”。中国互联网舆论场上时不时冒出的“回归论”“收复论”,也会让心理脆弱的蒙古人惊出一身汗。
或许是心理安慰的需要,“抗清神剧”成蒙古荧屏上最活跃的题材之一。
蒙古2012年的抗清大戏《阿努可敦》
换位思考一下,多少也能体会蒙古人的不安。蒙古夹在中俄之间,和中国的边界线长达4600多公里,和俄罗斯的是3000多公里。幅员辽阔,但人口实在太少,还没有北京朝阳区的常住人口多,在拥有14亿人口(内蒙地区有2500万人)的中国面前,蒙古如同大象旁边的一只小蚂蚁。
这么少的人能守得住这么大的一片土地吗?这个问题始终萦绕在蒙古人的心头。
叨姐3年前俯瞰到的乌兰巴托。
过去蒙古靠苏联,苏联解体后,不得不靠中国,但对中国又不放心,而对中国的依赖,又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地一天天加深。蒙古超过80%以上的日常生活用品都是通过二连浩特进口。中国已连续16年成为蒙古国的最大贸易伙伴国和外资来源国。
大量涌入的中国人也引起了蒙古人的警惕和焦虑。蒙古规定,为保障蒙古的人口安全,在蒙的外国公民不得多于总人口的3%,来自同一国家的外来公民不得多于1%。但在蒙古的中国人数显然超出了这个比例。
于是,中国企业在蒙古的资源型开发,常年的贸易顺差,以及个别在蒙中国商人的不当行为,都成为蒙古舆论攻击中国的口实。虽然人口很少,但蒙古居然还活跃着极端反华的新纳粹组织,也算是庙小妖风大。
屡撞南墙
蒙古刚经历一个短暂的“草原经济奇迹”。自2000年至2011年,蒙古年均GDP为9%,2011年最高峰时曾达到17.5%。2012年春天,时任蒙古总理说“蒙古经济进入了春天”。当时不少蒙古人认为,乌兰巴托成为“草原迪拜”只是时间问题。
但很快,蒙古就走上No Zuo No Die的套路。
2012年,蒙古国政府颁布了一项法律,《限制外国投资法》,对外国投资蒙古国的矿产资源提出苛刻条件,明确外商不能投资哪些领域,已签订的合同也都不能履行。傻子也能看得出,这一法律针对的主要是中国。
这种不讲信用,说翻脸就翻脸的国家态度,让包括中国在内的大批外国公司感到寒心,纷纷撤资。这时候又赶上国际市场大宗商品暴跌,中国转型期,对煤炭等资源的进口需求也大幅降低,蒙古GDP从2011年的17.5%滑落到2016年的1%,这速度,堪比自由落体。
2017年-2018年,蒙古需要偿还的政府外债将高达12亿美元,这相当于蒙古GDP的10%。
为了脱困,蒙古四处求援。
比如求助三哥。
蒙古驻印度大使甚至还写信给莫迪,请求印度给予经济援助。然而三哥的远水能解渴吗?况且三哥有没有水可用都两说。
蒙古还期待能把三哥发展成贸易伙伴,可惜运输网络是个挑战。蒙古没有出海口,要想往外运送矿产,得先到中国,再海运出港。
比如倒向日本。
蒙古对日本的迎合也算是到了极致。2013年,为纪念成吉思汗统一蒙古800周年,蒙古联合日韩把这位“一代天骄”搬上荧幕。在这部大片中扮演成吉思汗的,呃,不是蒙古人,而是日本演员反町隆史。
还有韩国。不到蒙古,你不会想到韩国在蒙古的影响力这样大。成吉思汗广场一侧,最招眼的现代建筑就是高高的蓝天大厦酒店,当地人叫“月亮楼”。据随行人员介绍说,韩国人深耕蒙古多年,资助他们建立了大学,很多蒙古人流行学韩语吃韩餐,到韩国留学的蒙古人会被人羡慕。
叨姐街拍的乌兰巴托市中心,最有设计感的就是“月亮楼”。
不过,问题来了,这些路走得通吗?最后不还是中国不计前嫌,出资帮助了蒙古吗?
这些年那些蒙古人自己吓唬自己,都有点心智失常了。还是拿蚂蚁和大象做个比喻,蚂蚁觉得大象是威胁,大象可能都没看见这个邻居。其实自己不折腾,蚂蚁完全可以在大象身边过个安稳日子。
不知道蒙古人有没有从现实中吸取教训:跟中国zuo,会死得有多快;而危急时刻,能救自己命的,也只有中国。
往期精彩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