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即将爆发“第二次内战”?
执笔/胡一刀
“美国最大的连锁超市沃尔玛,已经将枪支弹药移出销售区!”
这条消息登上了10月29日美国大多数媒体的首页,因为这发出了一个非同寻常的信号——更多人担心美国面临内乱风险,因为2020年的大选投票很可能引发巨大的争议。
不少美国媒体和观察家担心,对于热衷于拥有枪支的,相信枪支能解决一切问题的右翼民间白人武装来说,一旦特朗普在大选中失败,拜登上台,掀起一场“内战”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并非不可能。
“10月惊奇”没能发生,“11月惊奇”会在美国发生吗?
1
作为美国最大的零售商,沃尔玛在29日突然表示,将暂时把枪支弹药移出美国门店的销售区。沃尔玛方面给出的理由是,“在下周可能出现的骚乱中保护顾客和员工,避免让他们受到伤害”。
沃尔玛一位发言人说:“我们已经看到了一些孤立的内乱事件,我们现在做的,正如我们过去几年的类似情况下所做的那样。”
这位发言人还补充说,该公司暂时无法确定何时才能将枪支和弹药放回销售区。
显然,这个事情很严重了。
要知道,沃尔玛在美国有5000多家门店,其中有近一半门店出售枪支弹药,堪称美国枪支和弹药的最主要销售商,也是美国买枪最方便的地方之一。当然,沃尔玛也不是现在就不卖枪支了,只是不公开陈列,将根据顾客的要求出售枪支。
沃尔玛这种担心是不是多余的呢?
看看今年5月下旬,由于明尼苏达州黑人男子乔治·弗洛伊德遭白人警察暴力执法致死,引发全美国长时间、大规模的反对种族主义和反警察暴力执法的示威活动。随后,沃尔玛多家门店遭到破坏,当时该公司就从门店销售区撤走了枪支和弹药。
另外,就在做出该决定之前,美国费城部分地区近日出现动乱,导火索是警察射杀了一名叫小沃尔特•华莱士(Walter Wallace Jr.)的黑人。而视频录像显示,示威者在费城西区和北区与警方对峙之时,沃尔玛和其他商店都成为劫掠者的目标。
近期,美国枪支销售量上升明显,而且很多人都是首次购枪者,这也让许多美国观察家担忧。
根据美国枪支交易相关机构美国全国枪支运动基金会的统计,截至10月24日,美国2020年的枪支销售量已超过1540万支,9月份就售出160万支,同比大涨61%。该机构预计,今年美国枪支销售量很可能超过2016年的1570万支枪,创造新的纪录。
美国今年前4个月大约40%的售出枪支是由首次购枪者购买的,远高于以往20年24%的平均水平。其中,非裔和女性购枪比例上升尤为明显。
9月份非洲裔美国人的购枪数量飙升了58%。美国全国非裔枪支联合会称,年初以来,该机构会员数量大涨了大约5000人,而之前会员数量总计为3万人左右。根据美国媒体的报道,除了非洲裔之外,亚裔也是购枪数量上涨较快的族群。
为什么非洲裔和亚裔美国人买枪暴增?
最大的原因是担心遭到白人至上主义者的攻击。因为,这些白人至上主义者连州长都敢绑架。
不久前在美国闹得沸沸扬扬的针对密歇根州州长惠特默的绑架案件,犯罪嫌疑人均与一伙美国白人民兵组织有关。在美国警方逮捕的13名嫌疑人中,其中7人涉嫌谋划袭击密歇根州议会大厦,并试图绑架州政府官员。
白人民兵组织作为美国一支独特的武装力量,拥有漫长的历史,但近年来却屡次从事不法案件,多次发生武装对抗事件。
险些遭绑架的密歇根州州长惠特默属于民主党,在美国新冠疫情中,惠特默与总统特朗普几次发生争论,就因为她采取严格的地区封锁政策,最后成功遏制了新冠疫情在该州的传播。
但同时将密歇根州封锁数月也使许多白人群体不满,他们都是特朗普的潜在支持者。惠特默说,美国总统特朗普拒绝谴责白人至上主义组织的行为鼓励了此类事件。
2
正因为特朗普有这些狂热的拥趸,而且特朗普还曾经表示不能保证在失败后和平交权,这让很多美国人对“第二次内战”的担心增加了很多。
今年9月底,《纽约时报》专栏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就表示,担心美国正处在“潜在的第二次内战”边缘。
弗里德曼是知名的美国新闻记者、民主党人、专栏作家,曾3次获得普利策奖。他说,“我以报道黎巴嫩历史上第二次内战,开启了我的记者职业生涯。我很害怕以报道美国历史上可能发生的第二次内战,来结束自己的记者生涯。”
“因为美国总统已经告诉他的支持者们:‘要么我赢得选举,要么我让选举无效’。现在就看你们的选择了。”
那么,美国大选投票会出现巨大争议吗?
以往出现这种情况的可能性比较小,今年就不一样了。
在每次美国总统大选期间,都有成千上万张邮寄选票会由于多种原因被选举官员作废,原因可能是错过截止日期,或者未能在信封上正确签名等等。
但是今年,由于一半以上的美国选民参加提前投票或邮寄投票,更多的缺席选票可能会被作废扔掉。这引发了对投票权的质疑,也加剧了主要战场州选举后的不确定性。
在距离大选日不到一周的时候,美国全国已经有近8000万选民提前投出了选票。在西海岸的华盛顿州,全州超过一半的选民参加了提前投票。在上届总统大选的同一时间段里,华盛顿州政府只收到了此前发出的选票的28%。
在佛罗里达州和佐治亚州,目前特朗普和拜登在这两个南方州势均力敌。
有研究人员统计分析发现,在佛罗里达州,到目前为止,在380万张邮寄选票中,有15000张面临被拒,拒票率为0.4%。而且,和近年的一些选举一样,少数族裔选民比白人选民面临更高的拒票概率。
乍一看,被标记为废票的数量似乎不多。但是,在佛罗里达这样的关键“摇摆州”,就跟过去在其他选票接近的州一样,1万票有时足以决定最后的胜败。
2000年总统大选期间,最终获胜者共和党人小布什,就是在佛罗里达州以537票战胜民主党人戈尔。2018年竞选佛罗里达州联邦参议员职位的共和党人里克·斯科特,也是仅以10033票险胜。
随着未来几天有更多的邮寄选票抵达,被作为“废票”的数量可能会随之增加。在某些情况下,废票数量有可能超过选情胶着的“摇摆州”的总统候选人之间的胜出数量。美国一些评论人士认为,“这简直是噩梦般的场景”。
另外,如何处理签名有问题的选票,以及11月3号大选日过后多久还接受并计算选票等问题,一直是美国各地共和党人和民主党人激烈斗争的内容。现在随着特朗普提名巴雷特成为最高法院大法官获得成功,共和党在这方面获得了优势。
选民分裂前所未有,双方势不两立;而且,双方选民都高度情绪化和意识形态化。由于这两个前所未有的特征,再加上投票结果很可能存在巨大争议,美国的一些前政要和舆论领袖都认为,这是美国自南北战争以来最危险的一次大选。
大选结束后,大有发生“11月惊奇”的可能性。
3
美国选民在国家认同的巨大分裂,是双方势不两立的根本原因。福音派白人选民是支持特朗普的主力。他们自认为是美利坚合众国真正的继承人和捍卫者。
在他们看来,美国是由“五月花号”移民为代表的、以清教徒价值观为支撑的、以强调个人自由为号召的白人移民经过独立战争创建的国家。在他们的理念中,公权力的本质是恶的。
因此,所谓“民主制度”的根本目的,就是监督和控制公权力——政府——的职权范围和功能。
他们是拥枪的坚决捍卫者,反对堕胎,反对同性恋,反对多元文化和多元价值观。在他们秉持的理念中,“美国大熔炉”存在的先决条件,是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都必须接受“五月花号”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唯如此,才能成为“美国人”。
在这些选民心目中不可或缺的国家权力象征仪式,是美国总统就职时手抚圣经,高诵“上帝保佑美国”。特朗普右翼保守、坚决反对“政治正确”,因而成为他们捍卫“我们的美国”的旗手和希望,获得他们宗教信仰般的狂热支持。
另一方面,拜登的支持者们则坚信,多元和包容是美国的立国之本。多元文化和族群不仅是美国社会的现实,更是使美国不断发展壮大的必要条件。美国对多元文化和族群的包容、接纳并赋予同等的权利,是“美国大熔炉”的必要保证。
因此,美国公权力必须为捍卫多元文化、反对种族歧视,确保公民平等权利提供制度性的保障。美国政府不仅应该代表国家,行使捍卫主权领土完整和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绝对权力,而且必须积极广泛地干预各项社会和经济事务,确保来自世界各地的“美国人”能够依据美国宪法保持他们的文化传承,同时享有公民的平等权利。
席卷美国的“黑命贵”运动不仅反对种族歧视,更是要凸显多元、包容、平等的“美国主义”(Americanism)。这一派选民对拜登的支持的狂热性,不亚于支持特朗普的选民。
在他们看来,如果特朗普继续连任执政下一个四年,美国必将面临国将不国的巨大危机。
显然,特朗普竞选团队充分认识到选民的势不两立,并且积极地利用这个分裂谋求私利。竞选活动开始以来,特朗普竞选团队不断鼓动、怂恿和支持以福音派为主体的白人选民的各种“政治冲动”,从反对管控疫情所必须的戴口罩、社会隔离、武装占领各地公权力所在地,直到与“黑命贵”运动发生武装冲突。
作为美国总统,特朗普非但不努力克服触动美国立国之本的国家认同分裂,反而利用这个分裂以图一逞。正如特朗普政府前国防部长马蒂斯在其于今年6月3日发出的公开信中指出:特朗普是一个“从来都不试图搞团结”的分裂总统。
危险正在于此。
如果特朗普败选,支持他的选民们很可能在特朗普及其竞选团队的鼓动下拒绝接受现实,继续狂热地支持特朗普。目前,各种阴谋论在特朗普的支持群体中大行其道。
而竞选工作启动以来,特朗普团队被曝光的种种“竞选腐败”指控,及其拒绝承诺败选后将和平移交权力的姿态,更强化了其支持者们对“我们的美国”将被人篡夺的恐惧,激发了他们要捍卫“我们的美国”的狂热。
这些居住在美国广大郊县地区的福音派白人选民,作为狂热的拥枪者,持有各种现代化的制式枪械;福音派的归属,使他们具有相当多的有组织性且遍及全国的联系网络。如果特朗普一旦败选,即将失去“我们的美国”的恐惧和对美国传统白人价值观的狂热支持,很可能会促使他们起而行动。
毕竟,他们的行动和其投入美国独立战争的先辈们相比,唯一的区别就是他们的先辈们骑马扛枪地投入战斗,而他们很可能将开着皮卡和越野车、手持更现代化的枪械,武装反抗大选的结果。
感谢黄靖教授对本文的贡献
图片来自网络
往期精彩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