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来的问题不在商标,在专利
来源:蔚来
奥迪选择在此时起诉蔚来,或许与蔚来去年发布轿车ET7,并宣布在今年第四季度进军德国市场有关。ET7是一款与奔驰E级和宝马5系竞争的车型。
高合与雷诺的商标
目前,高合与雷诺之间的知识产权纠纷已经从商标,扩展到了专利领域,高合近期已经对雷诺的外观专利提出了无效宣告请求,双方的矛盾有可能进一步激化。
类似的问题也会出现在奥迪与蔚来之间。
如果说奥迪起诉蔚来侵犯其商标,仅仅是个警告或是前菜,那么进入欧洲市场,等待蔚来的将是更严苛的知识产权考验。
对蔚来而言,真正的考验不在商标,而在专利;不在国内,而在海外。
从蔚来的发展模式来看,可以认为是一家组装厂,与小米的模式很相似,依靠的是强大的产业链整合能力,和市场营销能力。
但是无论是小米,还是蔚来,对专利的重视程度都不低,一张网上流传的中国初创企业前四年专利对比图,可以看到二家公司的相似性。可以说,遥遥领先其它的创业者。
对专利的投入从当年蔚来的研发投入能挤进中国汽车和零部件企业的前十名就可以看的出。但是在2019年蔚来遭遇危之后,这个研发投入大幅萎缩,目前又有回升。
欧盟研发投入工业记分牌
虽然大量的布局专利,而且蔚来在换电方面拥有了不少专利积累,甚至参与标准制定。
但是纵观汽车行业的知识产权规则,目前来看,中国企业还很难参与到全球规则治理之中。
这就像依靠智能手机起家的小米一样,即使当初创业就非常重视专利,到现在累积了数量不菲的专利,但是在知识产权行业定价权上,依然话语有限,每年要支付数十亿的专利费给国外权利人,企业的利润已经被专利费蚕食过半。
奥迪此次以商标为由,更像是对蔚来准备进入欧洲和德国市场的警告。
因为中国企业如果想在欧洲立足,解决专利问题是必不可少的,中国已经在欧洲的企业,像TCL、海尔、海信、华为、中兴、小米、OPPO,无一例外的都遭受了专利禁令的威胁。
欧洲法院的禁令同样吸引了美国的专利持有人在欧洲主张专利权,这又进一步加剧了中国企业在欧洲生存的知识产权风险程度。
所以,汽车行业也不例外。
蔚来作为最早一批探索海外市场的中国造车新势力,不能解决好欧洲市场,尤其是禁令频发的德国市场的知识产权问题,今年四季度进入德国市场的风险指数就会大增。
在目前德国三大车企,美国三大车企都已经加入汽车专利池的情况下,抱有海外扩张理想的中国车企,如果想在重视知识产权的欧美市场,打开一个缺口,专利费似乎已经是避免不了。
但是目前从主流专利池推广的情况来看,目前除了欧美之外,日本、韩国和中国的车企大都还没有缴纳专利费,但是这种状况可能维持不了多久。
于是,中国车企中,谁会第一批加入汽车专利池,就尤其引人关注。
一些急于扩张海外市场的中国车企,很有可能成为中国车企中第一个“吃螃蟹”的,在面临拓展市场和专利费之间,可能会选择后者。而且也很有可能采取与特斯拉相同的策略,就是加入专利池,但不对外公开。
这样的好处有两点:一是解决了海外市场的知识产权风险,二是可以在友商还在为是否缴专利费而抵抗时,迅速占领市场。
当然也有不利的地方,一方面,一旦缴费,很有可能成为更多NPE盯上的对象,形成愿意缴许可费的“示范效应”;另一方面,可以看到日本的政府和车企试图在以组团的方式试图规范汽车专利池的行为,中国也有类似情况,但是第一批“吃螃蟹”的车企,显然会破坏这种队形,并造成许可费率的既成事实和对其它车企的可比协议。
孰优孰劣,是摆在蔚来们面前需要做的一道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