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有没有比实施利润中心更好的提升组织经营效益的策略?

钱尧 51修炼 2021-12-04
近几年,我们服务过的一些老客户,尤其是制造业企业,很想在组织变革上寻求一些新的突破,以提高组织的整体经营效益。

他们最直接的想法就是将公司的一些职能部门进行转变,由传统的成本中心如营销部门、生产部门等转变为利润中心,从而考核各部门产生的利润,以最终达到提升公司整体经营效益的目标。

利润中心具有独特的吸引力

任何一个营利性组织的主要目标都是获得令人满意的利润,所以利润是反馈经营效益的一个重要的指标。同时,由于利润是收入(产出指标)和费用(投入指标)之间的差额,所以,它也是一个反映效率的指标。

利润中心是一种分权行为。设置利润中心的目的本质上是为了提升各利润中心负责人开源节流的意识,从而增强公司的整体盈利能力。公司需要对利润中心负责人进行相应的分权,使其具有一定的自主决策的权利,与此同时,公司也需要加强对利润中心负责人的监督和考核。

利润中心的计量

利润中心的计量主要分为收入与成本的计量。除了销售部门可以按市场销售收入计量之外,其他职能部门的收入计量主要是通过内部转移价格实现。此时,下游部门则成为内部客户,上游部门的收入就是下游部门的的成本。收入减去成本及费用,即利润。

内部原来平等的职能部门之间突然变为供应商与客户的角色,各自都要对利润负责,一方面要降低成本,一方面又要提升收入,供应商和客户之间的矛盾就会突显出来。如果处理不好,则会影响整个公司的向心力,与当初设置利润中心的初衷相违背。

转移价格设定

在实施利润中心的过程中,转移价格的设定是关键。一般来说,转移价格设定有以下几种方法:

  • 以市场价格为参考的转移定价。充分竞争的市场上有类似产品,则以市场价格为内部转移价。这是优先选择的一种方法,可以避免部门之间的矛盾。

  • 以成本为基础的转移定价。这里的成本一般是指标准成本而非实际成本,以避免把转出部门经营管理中的低效率和浪费转嫁给转入部门。
  • 上下游部门间的协商定价。这是一种介于市场价格和成本定价之间的方法。

无论采用哪种方法或几种方法的组合,都要体现以下几点:

  1. 目标一致性,公司总体效益最大化。

  2. 对各部门的准确的业绩评价。不能以牺牲其他部门的利益而获利。必须体现公正公平,合理评价一个部门的经营业绩。

  3. 各部门的自主性。分权就包括各自部门的转移定价权,公司管理层不直接指定转移价格,但是可以明确一些指导方法。

总结

在现阶段,利润中心并不适用于每一个公司。

在实际的操作中,很多公司不能明确内部的转移定价,亦或者,部门之间的目标并不一致,实施利润中心反而加大了部门之间的矛盾,削弱了公司的整体竞争力。

此时,实施利润中心并不是一个好的策略。

与此相反,对成本中心实施费用预算、收入部门实施收入指标考核与费用预算,采购部门实施供应商价格询比价,确定供应商供货价格表,定期议价等等,可能是一种更简单易行的好策略。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