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亮剑“防止资本无序扩张”, 阿里命运谁主沉浮?
· 全文共 2826 字,阅读时长约 7 分钟
· 本文来源:亚当斯密经济学(刘胜军微财经出品)
作 者 | 刘胜军
中共中央政治局 12 月 11 日召开会议史无前例地指出:
• 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
虽然没有点名,但几乎不言而喻,这一重磅表态是对马云 10 月 24 日外滩演讲的“中央亮剑”,是对此前一系列“监管升级”的最高定调。笔者认为,政治局会议传递出的关键信息有两点:
• 要高度重视阿里巴巴此类“新型垄断”(致“新垄断之王”马云:will you shut up, man?)
• 要防止资本“无序”扩张
可以预计,接下来几年,阿里巴巴要面对一系列“大变局”,蚂蚁金服 IPO 中短期内已无可能。且听我逐步拆解。
敬畏之心不可无
历史是一连串的事件。
在“悔创阿里杰克马”马云心中,最后悔的肯定不是创办阿里巴巴,而是在外滩的 21 分钟演讲。
在他炮轰金融业最重要的“国际规则”巴塞尔协议后,国务院金融稳定委员会明确回应:尊重国际共识和规则。
随后,马云被约谈、蚂蚁金服“IPO盛宴”戛然而止。
更重要的是,一系列为蚂蚁金服等科技巨头“量身定制”的紧箍咒出台:《金融控股管理办法》生效、《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关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征求意见稿)》密集发牌。
中宣部副部长徐麟一句话更是令人心头一凛:
• 坚决防范资本操纵舆论的风险。
郭树清全面阐释“如何监管科技巨头”
过去十年,堪称“科技巨头”的黄金时代,全球范围内以谷歌、facebook、阿里巴巴、腾讯为代表的科技企业势不可挡,成为市值最高、用户最多、利润最高、影响力最大的“新贵”。
然而,正如吴敬琏先生所言:“任何美好的事物往往也有它的阴暗面”。互联网巨头在创新的同时,也滋生了监管套利、平台垄断、诱导消费、数据安全等一系列问题。
对于这些问题和风险,有关部门一直未采取行动,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周小川所坦言的“舆论战”——“有人鼓吹颠覆性技术、革命性技术,你要是反对他,你就是反革命。”
10 月 24 日监管部门终于赢得了舆论战,准确地讲,是马云自己搞砸了舆论战。
于是,“蚂蚁真相”开始被揭开。新华社在题为“加强和改进对大型科技公司的监管”文章中指出:
• 随着大型科技公司业务的扩大和交叉以及竞争态势的改变,一些新的问题和风险开始出现并不断集聚,负外部性不断显现:1)部分大型科技公司以复杂的股权结构控制多家金融机构,部分业务游走在法律边缘,金融风险隐蔽性、复杂性和传染性更强。2)大型科技公司部分业务市场集中度高,形成业务壁垒并逐步强化为市场垄断,限制进而排斥市场竞争,挤压中小机构生存空间。3)少数大型科技公司非法获取大量用户行为数据以及生物识别信息,数据产权和使用权不清晰,漠视用户隐私和信息安全保护;数据垄断也对金融行业可持续发展产生阻碍。4)大型科技公司业务未经完整的经济周期检验,信息系统的可控性和稳定性存在隐患,不但影响用户体验,也可能诱发系统性风险。
12月8日央行党委书记、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指出:
• 要关注新型“大而不能倒”风险。少数科技公司在小额支付市场占据主导地位,涉及广大公众利益,具备重要金融基础设施的特征。一些大型科技公司涉足各类金融和科技领域,跨界混业经营。必须关注这些机构风险的复杂性和外溢性,及时精准拆弹,消除新的系统性风险隐患。
此前,郭树清发表题为“完善现代金融监管体系”的雄文,拉开了“后马云时代”的金融监管序幕。郭树清指出:
• 金融的本性决定其特别容易陷入自我循环的泥淖。因此,金融监管必须把防止脱实向虚作为主要目标之一。【注:在 2008 年次贷危机中,金融业空转、自我循环成为风险不断做大的原因。CDS、CDO 等金融衍生产品层层嵌套,导致风险难以被准确评估,连锁风险不断扩大。】
• 将本求利是商业活动的正常状态。工商生意如果本钱不足,那就难以循环下去;金融业务如果没有一定的资本金,那就迟早会陷入困境。巴塞尔协议的核心,就是对银行信贷确定基本的资本金约束,杠杆率必须处于安全范围。【注:这既是针对马云炮轰巴塞尔协议的回应,也是重申杠杠率这一金融监管的核心指标。刘鹤副总理2018年就明确指出“做生意是要有本钱的。”】
• 金融创新是把“双刃剑”,既能提高市场效率,也会酿成重大风险。监管必须趋利避害,把握好“度”。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初期,一些网贷平台打着“创新”旗号违规经营,形成巨大金融和社会风险。【注:在前几年,中国对金融科技采取了相对包容的态度,但是随着科技巨头的“迅速坐大”,监管不能成为创新的尾巴。】
• 现代科技已经并将继续对金融业态带来巨大改变。科技变革有利于发展普惠金融、提升服务效率,但也使金融风险的形态、路径和安全边界发生重大变化。数字货币、网络安全、信息保护已成为金融监管的全新课题。我国移动支付、线上借贷和互联网保险等走在世界前列,意味着法律规范和风险监管没有成熟经验可资借鉴。【注:这意味着中国可能在金融科技监管方面走在全球最前面。】
• 监管制度要覆盖所有金融机构、业务和产品,对各类金融活动依法实施全面监管。借鉴金融稳定理事会和巴塞尔委员会改革成果,强化资本充足、监督检查和市场约束等要求,抓紧补齐制度短板。【注:金融监管必须全面覆盖,不能留下真空。任何机构涉足金融业务均须持牌经营。】
• 抓紧建设监管大数据平台,全力推动监管工作信息化、智能化转型。稳步推进金融业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国产化,防范金融网络技术和信息安全风险。强化基础设施监管和中介服务机构管理,对金融科技巨头,在把握包容审慎原则的基础上,采取特殊的创新监管办法,在促发展中防风险、防垄断。【注:数据是 21 世纪的基础性资源。既涉及客户安全甚至国家安全与,也关系到公平竞争和反垄断。对数据采集和使用的监管,将成为监管科技巨头的重要手段。】
科技巨头监管之“全球共振”
科技巨头平台效应具有“洪荒之力”,这是全球各国均须面对的严峻现实。这是一场新型战争。《人类简史》作者尤瓦尔·赫拉利(Yuval Noah Harari)指出:
• 在古代,土地是最重要的资产,因此政治是关于土地控制权的斗争。到现代,机器和工厂变得比土地更重要,所以政治斗争的重点是这些重要的生产资料的控制权。到了 21 世纪,数据将使曾经最为重要的资产——土地和机械——都成为昨日黄花,政治将是关于数据流控制权的斗争。
诺奖得主斯蒂格利茨发出深刻警告:
• 现在已经不仅仅是提高商品价格这么简单了。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可以帮助企业近乎完美地洞察人类的弱点,并据此调整未来的战略方向,以实现更大程度上的利益最大化。例如,人工智能可以辨别出容易对赌博上瘾的人,人们可能会被别有用心的组织蛊惑去拉斯维加斯或者就近的赌场(赌博)。Facebook可以通过改变算法来左右客户看到的信息,市场势力的影响力由此可见一斑。
• 为了摸清客户的偏好,以便于榨干每个客户的最大价值,企业必须掌握大量数据,这意味人们会丧失个人隐私。如今,大数据及信息技术的进步可以让企业轻松地构建一个巨大的电子档案库。在这个时代,隐私和权力是密不可分的。拥有大数据技术的企业早就明白了这个道理,而作为它的狩猎对象,大多数消费者似乎对此无知无觉。
• 由于这些科技巨头的市场势力过于庞大,竞争监管机构必须对此采取措施,传统的反垄断手段已经不足以应付现状,对于这些致力于拓展市场势力的龙头企业,政府必须跟上它们“创新”的步伐。
垄断是市场经济的天敌。新型平台垄断也不例外。斯蒂格利茨说:
• 由于这些企业在数据上占据绝对优势,竞争对手几乎没有进入市场的空间。经济理论和过去的历史告诉人们,“老牌”垄断者缺乏创新的动力,它们更乐于巩固和拓展自己的市场势力,而不会耗费精力研究如何更好地为他人服务。
在这样的背景下,不约而同,中国和美国同时发力。
在中国频频对科技巨头出招的同时,美国也果断亮剑:
• 继谷歌被美国司法部起诉之后,纽约总检察长 Letitia James 宣布了针对 Facebook 的一桩反垄断案,并获得了其他 47 个州和地区总检察长的联合加入。同日,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向 Facebook 提出类似诉讼,要求 Facebook将此前收购的Instagram和 WhatsApp 剥离出去。
不少人不理解政府的行动。即使在国内,也有不少人误解为这是政府打击创新,这是严重误读。笔者要特别指出的是:
• 针对科技巨头的行动,并非对数字化趋势的否定,而是为了确保数字化不会沦为科技巨头的“海天盛筵”,要让数字化成为所有企业可以受益的科技红利。
科技巨头命运谁主沉浮?
共识已经达成,但如何把科技巨头的洪荒之力关进笼子里却是棘手的世界级难题。除了加强监管的温和方法之外,也有人提出一些激进的解决方案:
方案1: 分拆。这是美国民主党前总统候选人沃伦的主张。分拆对于 AT&T 这样的传统科技企业有效,但面对互联网时代的“平台效应”,分拆在技术上很难实现。即便拆了,也有可能再度在竞争中出现“赢家通吃”。
方案2: 国有化。全部国有化没有必要也不现实,但对部分“基础性业务”进行国有化或许是可能的。诺奖得主斯蒂格利茨说:“Facebook更接近于 “自然垄断”,难以进行规范管理。也许将 Facebook公有化是唯一的解决方式,借此 Facebook将不得不接受公众的严密监督”。就中国的现状而言,或许可以考虑将成为“金融基础设施”的支付宝国有化。何况,马云曾经说过“如果国家需要, 我随时把支付宝上交政府”。当然,政府可以支付一定的对价。
科技巨头的运势已经逆转。
眼下,唯一可以确定的是,阿里巴巴未来几年会面临一波又一波“监管冲击”。
没有马云的时代,只有时代的马云而已。
- END -
刘胜军
坚持讲真话的经济学家
国是金融改革研究院院长
2014 年参加总理经济座谈会
70 后经济学家代表人物之一
著有《下一个十年》
▼ 应聘、演讲邀请、商务合作 ▼
请添加微信:tina711
(添加好友时请备注姓名、机构、职位、目的)
诚聘富有激情的财经写作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