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全球向新冠“投降”,中国怎么办?
· 本文来源:亚当斯密经济学(刘胜军微财经出品)
文 / 刘胜军
01
不一定
新冠疫情黑天鹅,越来越显示其“百年一遇”的巨大威力。
截至8月5日,全球累计新冠确诊病例逾2亿例,累计死亡425万例(美国加州大学一项研究认为,美国真实感染人数可能是现有确诊病例数的3到20倍),死亡率2.1%。更令人忧虑的是新冠病毒的变异能力。如今,变异新冠病毒“德尔塔”已占美国检测样本的83%,导致美国确诊病例迅速反弹。刚刚结束奥运会的东京,疫情趋于失控,且德尔塔占比超过9成。
目前有两个清楚的事实:
• 疫苗“不一定”能阻断新冠传播(尤其是德尔塔变种)。
• 疫苗可以降低感染新冠后的重症比率。
世界上最可怕的就是“不一定”。虽然新冠群体免疫需要达到60%-70%的疫苗接种率,但这只是估计值,新冠的群体免疫阈值仍有待实践检验(福奇博士估计需要70%~85%的接种率),尤其是要与病毒变异赛跑。
坏消息是:全世界疫苗接种率最高的国家以色列,80%的成年已经完全接种了疫苗,但疫情再度反弹。以色列被迫开始打“第三针”加强针。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没有选择:“严防死守,动态清零”仍是最佳策略。
什么时候可以调整战疫策略?先别急,坐等其他国家帮我们实验。
02
新加坡实验
有两个国家在做大胆实验:
• 一是英国,英国在疫苗接种率超过80%情况下,宣布全面解封。英国勇气可嘉,但并不值得效仿:英国是全世界新冠肺炎死亡病例官方数据最高的国家之一,英国已有超过12.9万人死于新冠肺炎。
• 二是新加坡。
相比英国,“新加坡实验”能否成功更值得关注。英国是在已经付出巨大生命代价后,选择近乎“投降”的路线,谈不上“经验”,最多只能说“祝英国好运”;新加坡在力图实现以“可接受的代价”与新冠长期共存。
目前,新加坡实验仍在进行中:
• 2021年6月底,新加坡政府宣布不再追求零确诊,实行“与冠病共处,如常生活”的防疫策略;
• 7月下旬,由于疫情出现几次较大的反复,新加坡只得再度收紧限制措施,再次退回“高警戒解封第二阶段”(餐馆变得只能打包,不能堂食,个人社交聚会限2人一组。);
• 8月6日,新加坡联合领导抗疫跨部门工作小组宣布新加坡从8月10日起要开始过渡到“与冠病共存国家”(COVID-resilient nation)的第一步。截至8月7日,新加坡至少接种一剂疫苗的人口为79%,全部完成两针疫苗者为68%;
• 8月10日启动的“预备期”预计一个月。如果疫情持续受控,8月19日起,各项社会活动规模可以再扩大,多达50%的员工可以返回工作场所,人们到公共场所也不用再量体温;
• 到了9月初,如果本地有八成人口完成接种,并且重症病患情况仍受控,就可迈入“过渡期A”,进一步放宽经济、社会和旅游活动。若疫情持续趋稳,将进入“过渡期B”,最终达到与冠病共存的新常态。
总结而言,新加坡的做法是务实的:
• 根据实际情况稳步推进,而非不计后果盲动;必要时可以果断后撤,而不是像英国首相约翰逊那样无厘头地高呼“now or never”(要么不搞“群体免疫”,要么今天就搞);
• 新加坡不是投降,而是希望在符合两个条件的情况下与新冠长期共存:1)放开后没有出现大规模扩散,也就是说,“群体免疫”产生了实际效果;2)重症率和死亡率很低。实际上,如果这两个条件可以实现,新冠就会成为类似于“流感”的现象,不足为惧。
准确理解了新加坡的做法和意图,才不会误解张文宏的建议。
03
不要曲解张文宏的意思
张文宏和高强说的是两回事。张文宏说:
•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相信,疫情不会短期结束,可能长期也结束不了。现在世界上大多数病毒学家都认可这是一个常驻病毒,世界要学会与这个病毒共存。南京疫情让我们再次看到病毒的无时不在。不管我们愿意不愿意,未来的风险一直会有。世界如何与病毒共存,各个国家都在作出自己的回答。
张文宏的建议,并不是主张“向病毒投降”,而是对“疫苗与病毒博弈趋势”的一种科学判断、未雨绸缪。
相比之下,原卫生部部长高强对张文宏的批判显得有些“不厚道”,生硬地曲解了张文宏的意思。高强说:
• 英、美等国为显示统治力和影响力,不顾人民健康安危,盲目解除或放松了对疫情的管控措施,单纯依靠疫苗接种的抗疫模式,追求所谓的’与病毒共存’,导致疫情的再次泛滥。这是英、美等国政治制度缺陷导致的防疫决策失误,也是推崇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必然结果。
• 令人诧异的是,我们的一些专家也大讲德尔塔毒株的惊人威力,建议国家考虑“与病毒长期共存”的策略,“学会与病毒共存”。
• “与病毒共存”可行不可行?笔者认为绝不可行。英、美等国的“与病毒共存”,已经给全球的抗疫形势带来了严重后果,我们绝不能重蹈覆辙。
逻辑告诉我们:张文宏建议的“和谐共处”,并不是高强批判的“英美式与病毒共存”,而是更接近“新加坡实验”。
假如新加坡实验可以取得成功,即完全放开后,既没有出现大规模的疫情扩散,确诊者中死亡率和重症率也很低,那就等于成功地把新冠变成了“流感”。何乐而不为呢?
04
“战疫”要学习“上海经验”
笔者建议:
• 当前,中国完全应该坚持“严防死守,动态清零”的成功策略;
• 与此同时,应积极推进疫苗普及率,为创造“群体免疫”效应提供条件;
• 密切关注“新加坡实验”,汲取经验教训。
此外,在“动态清零”过程中,应该推广“上海经验”,更加“精细化操作”,降低经济社会成本。
所谓“上海经验”,包括以下要点:
• 平常对国际机场、港口等敏感环节严格规范流程,提防麻痹大意,严防境外输入;
• 在出现确诊病例后,不轻易启动“全民核酸检测”,而是要“精准发力”,合理确定隔离人群的规模,避免对经济社会活动不必要的冲击。
从实践来看,上海既做到了“经济社会成本最小化”,又实现了对疫情的有效控制,值得其他城市学习和借鉴。换言之,地方官员应该也可以做到同时追求两个目标:
• 动态清零
• 经济社会成本最低
相反,一些地方平常管理上不够严密,一旦出现问题又手忙脚乱,经济社会活动陷入停滞,不仅对经济社会活动带来严重影响,而且防疫效果也不好。例如:
• 南京禄口机场在日常管理上出现“低级错误”,导致疫情由境外输入,进而扩散到其他城市;
• 扬州市在出现新冠病例后,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基层人员准备仓促,导致一核酸检测点出现“1传42”传播链条。
要警惕:对于一些地方官员而言,“全员核酸检测”成为新型“一刀切”的懒政,全然不顾经济社会成本,甚至无视检测过程带来的传播风险。不能让“全员核酸检测”成为个别官员推卸责任、掩盖能力不足、让社会为管理不力埋单的挡箭牌。
简而言之:
• 平常时期对“敏感场所”(尤其是有境外人员、货物进入的场所)管理一定要科学、细致,决不能掉以轻心;
• 一旦出现确诊病例,要冷静、精准发力,不能手忙脚乱,“全员检测”不是灵丹妙药。
- END -记得转发给你脑海中第一想起的群~
刘胜军
坚持讲真话的经济学家
国是金融改革研究院院长
2014 年参加总理经济座谈会
70 后经济学家代表人物之一
著有《下一个十年》
▼ 应聘、演讲邀请、商务合作 ▼
请添加微信:tina711
(添加好友时请备注姓名、机构、职位、目的)
诚聘富有激情的财经写作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