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藝文芝士:Fun享文遺-大隱隱於市的安息之地】

基督教墳場

基督教墳場位於賈梅士花園附近,是一座隱於鬧市內的墓地,也是世界遺產“澳門歷史城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這座墳場的逝者中有不同的身份,包括傳教士、軍官、商人、畫家等,反映十九世紀時新教徒社群在澳門的生活。這期“Fun享文遺”邀請到遺產學會副理事長勞加裕為大家介紹基督教墳場,細說墓碑的故事。此前,我們先由基督教墳場第一位安葬的人說起,她是馬禮遜牧師(Robert Morrison)的妻子——瑪麗.馬禮遜(Mary Morton Morrison)。

馬禮遜的困難

倫敦傳道會馬禮遜牧師

“大約在十點,瑪麗的呼吸變得艱難,症狀加劇了。大約在十點半又一次劇烈地嘔吐之後,她的頭向後一仰,表情平靜,她的頭靠在我的胳膊上,停止了心跳和呼吸。瑪麗死了!我們的孩子把母親的子宮當作了墓地!我的神啊!讓我能說甚麼啊!就這樣,我的愛妻瑪麗結束了她短暫而又飽經磨難的一生。”


這封信件是馬禮遜牧師寫給亡妻瑪麗的父母。在1821年6月12日,馬禮遜懷孕的妻子瑪麗因病逝世,這是一次沉重的打擊,但在收拾悲傷和痛苦之後,他要面對另一個難題:瑪麗該在哪裡長眠?


對馬禮遜來說,這並不是第一次經歷喪親之痛。在十年前,他們的第一個孩子詹姆斯(James Morrison)夭折,遺體安葬在米森伯格山(Meesenberg Hill)的斜坡上。關於米森伯格山是甚麼地方,這是一個歷史之謎,但相傳是澳門半島北面的山崗,位於澳門城牆之外,而米森伯格是一名荷蘭人的名字。原本,馬禮遜希望把瑪麗與詹姆斯合葬在一起,但華人工人卻不願意開棺,因為按清朝法律開棺見屍者是犯罪的,而且工人也害怕擾墓會招來不幸。

因此,馬禮遜便萌生把夫人安葬在澳門城內的念頭。然而,這也不是易事,因為當時居住在澳門城內的葡萄牙人信奉天主教,而馬禮遜以及其他在澳的英國人則信基督新教,兩者在信仰上有所不同,因此基督新教徒未能與天主教徒葬在同一墓園。與此同時,英國東印度公司在1815年及1816年兩度向葡萄牙人請求購地建墓園,都被澳門王室大法官眉額帶歷(Miguel de Arriaga Brum da Silveira,又稱雅廉訪)阻止,故當時的澳門沒有基督教墳場。

東印度公司墓地

直至1821年,英國東印度公司因馬禮遜的困境,決定再一次向眉額帶歷提出在澳門城內購買土地作墓地的請求。當時,眉額帶歷與他的岳父阿爾梅達(Januário Agostinho de Almeida, Barão de São José de Porto Alegre)捲入鴉片走私案,兩人陷入債務危機。英國東印度公司於是借機提出向阿爾梅達購買土地作墓園,急需要錢的眉額帶歷和阿爾梅達火速同意交易。東印度公司的墓地興建後,迅速把土地修建成墓地,馬禮遜的亡妻成為第一位下葬在這墓園的人。

瑪麗下葬儀式由英國商館的哈丁(Harding)牧師主持,出席的還有英國商館、瑞典領事龍思泰(Anders Ljungstedt)、俄羅斯領事及其他在澳門的外國人。這場安葬儀式也意味著墓地的啟用。在此之後,原本安葬在米森伯格山的墳墓也遷入東印度公司的墓園,所以有些墓碑比墓園更古老。


基督教墳場初期被稱作東印度公司墓地,但隨後亦接納其他國家的基督新教徒安葬,包括美國人、瑞典人、丹麥人等,再不是限定於該公司職員。

馬禮遜小堂

重建於1921年的馬禮遜小堂

今天進入基督教墳場內,大家看到墓園分為兩部分:前部分為馬禮遜小堂,而後部分是庭院,也就是墓地的範圍。

由於英國東印度公司當年所購入的墓地並不包括小堂所在的地方,所以該公司租用那地方作印刷所,直到1829年才正式購入那塊土地,並把印刷所改建成禮拜堂。初時,禮拜堂不但是澳門新教徒聚會的場所,也是墓園的停屍間,這功能在1858年墳場關閉後停用。


禮拜堂其後因新教徒社群的衰落而失修,甚至被人霸佔作爆竹廠。見到如斯亂象,當時的香港聖公會維多利亞主教杜培義(Charles Ridley Duppuy)作出重建決定。1922年,禮拜堂重建,而為了紀念馬禮遜牧師,新建的禮拜堂以他的名字來命名。重建的馬禮遜小堂為仿羅馬建築風格,非常簡單樸實。

天國之園內

在馬禮遜小堂背後是墓地的範圍,墓地分為上下兩層。基督教墳場更像是寧靜安逸的花園,是讓逝者們安息的地方。


墓園內有不同形狀的墓碑,多數是矩形,也有頂部製成拱形和尖形的墓碑。下圖的是棺槨墓,雖然它看起來像石棺,但遺體實際上是埋在棺槨的地下。棺槨墓地基由花崗岩鋪成,再以花崗岩製成棺身(即棺槨墓),而碑文會刻在棺身。

伊莉莎白.弗魯曼(Elizabeth C. Vrooman)的棺槨墓(第36號墓)。

一些棺槨墓還有骨灰甕塑像,甚至建成如方尖碑一樣的紀念物。

英國將領森豪斯爵士(Sir Humphrey le Fleming Senhouse)的墓地(第136號墓)。

有些墓碑看起來較為簡樸,但有些是由外地的公司製造,在字樣和圖案上特別講究,以丹麥船長詹普蘭德(Christian Johann Friedrich Jpland)的兩塊墓碑為例,他於1857年在澳門逝世後,船員們便為他立墓碑(第20號墓),這碑的字體細小、設計簡單(下圖)。

相比之下,詹普蘭德的家族在丹麥為他製作並運到澳門的墓碑(第16號墓)相對精緻,不但包含多種字體,也刻有理性之眼的圖案,明顯是由專業石匠製作(下圖)。詹普蘭德船長是基督教墳場內唯一擁有兩塊墓碑的人。

除了棺槨墓和墓碑之外,在上下階地之間的牆上有二十多塊紀念碑,這些紀念碑的年代不一,既有基督教墳場建成前,也有在墳場關閉後放置。

在墓園的紀念碑

在基督教墳場到底安葬了哪些逝者呢?敬請留意下周二的【Fun 享文遺】。

備註:

本文所提及的墓地編號是按照賴廉士(Lindsay Ride)與梅麗.賴德(May Ride)的《澳門基督教墳場》內對墓地的編號。

  1.  賴廉士(Lindsay Ride)與梅麗.賴德(May Ride),譚樹林譯,《澳門基督教墳場》,澳門:澳門文化局,2017年。

  2. 我城社區規劃合作社編,《天國之園:馬禮遜墓園文化地圖》,澳門:我城社區規劃合作社,2017年。

  3. 關俊雄,〈福音初至之地的見證:澳門基督教墓園所反映的十九世紀早期新教在華面對之社會關係〉,載於《文化雜誌》中文版第74期(2010年春刊),第81 – 100頁。

  4. 張坤,“鴉片戰爭前英國人在澳門的居住與生活”,載於《文化雜誌》中文版第70期(2009年春刊),第65 – 84頁。

  5. Eiiza Morrison編,《馬禮遜回憶錄》第2卷,河南:大象出版社,2008年。

逢星期二奉上濃郁的藝文“芝士”,讓你沉浸在藝術文化故事與專業知識之中。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