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国务院督查激励专项工作巡礼 ”之三:打造具有合肥特色的“双创”升级版



5月20日上午,市政府新闻办在市政务会议中心举办《真抓实干 创先争优——国务院督查激励专项工作巡礼》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三场推动‘双创’政策落地  带动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市发改委负责人介绍了我市“双创”情况。




聚力打造具有合肥特色的“双创”升级版肥市始终坚持以培育创新创业生态为主基调、以提升创业带动就业能力为主旋律、以科技创新引领“双创”发展为主引擎,在创新创业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先后获批建设合肥高新区、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和荣事达电子电器集团三个国家双创示范基地,成为国内为数不多的同时拥有区域类、高校和科研院所类、企业类国家双创示范基地的城市之一,2017年和2019年合肥高新区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受到国务院办公厅通报表扬激励,合肥市2017年2018年连续两年进入省政府“双创”工作督查激励名单,在2019年省政府的督查激励中,合肥是全省唯一一个拟获“双创”工作表彰的城市,目前已公示结束。走出了一条具有合肥特色的“双创”升级之路。
一、促进创新创业环境升级一是深化放管服改革。在市级及13个县区建成“一网通办”企业专窗和个人专窗,实现长三角 26 个城市、77 个事项“异地通办”,18城市、51个事项“一网通办”。在全省率先发出第1张“一次不跑”的营业执照,企业开办实现“六合一”,率先开创企业登记“智能”审批系统,减少企业名称自主申报环节,全面实行企业开办三个环节“一日”办结,为来肥创业者开放了创业的“极速通道”。二是营造公平市场环境。建成以 “一中心、三体系、一网站”为核心的合肥市公共信用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归集全市82家公用企业事业单位的信用数据超过15亿条,涵盖基础信息、许可资质、评价信息、行政处罚、“红黑名单”等信息,实现法人、自然人信用信息全覆盖。
三是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开通电子社保卡签发渠道19个,签发电子社保卡95万张,通过社保自助服务一体机办理业务756万次。“掌上人社”开通41项人社自助服务,提供服务7553万次。推进“互联网+”医保服务,着力打造“掌上医保”服务创新应用平台,实现医保各类业务“一站到达、一站受理、一站办结”。通过实现各种公共服务网上办理,极大的提高了创业者生活便利度。二、推进创业带动就业能力升级一是吸引人才来肥创业。全面落实人才新政“20条”,实施人才发展“6311”工程,制定“合肥市领军人才引进计划实施办法”等配套等25项实施细则。建设落成“合肥国际人才城”和“合肥国际人才网”,为来肥人才提供一流的软硬件设施、公共服务配套和优越生态环境。合肥连续两年在“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中国城市”评选中跻身前三。二是鼓励大学生创业。设立大学生创业创新引导资金,为毕业5年以内的高校毕业生提供免息创业贷款,累计扶持近200名大学生在我市创业创新,发放贷款已达千万级别。打造高校毕业生精准服务平台,2253家用人单位在平台发布招聘岗位32615个。实施留学回国人员创新创业扶持计划,资助留学回国人员15个创新项目、1个创业项目共210万元,建成3个省级留学人员创业园。三是支持其他各类人才创业。积极开展国家级农民工返乡创业试点(示范)和省级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园工作,帮助返乡农民工创业,2019年庐江县成功申请国家级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县。建立年度退役士兵数据库,推动各县(市)区搭建就业推荐平台。2019年全年,我市各县(市)区、开发区共举办退役士兵专场招聘会、创业辅导近40次,其中,参与招聘单位近2千家,提供岗位21961个。三、推动科技创新引领能力升级一是推进科技创新与创业融合。稳步推进合肥国家综合性科学中心建设,量子创新院主体工程全面封顶,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正式开工建设,离子医学中心将于2020年底竣工,先进计算中心、人工智能平台等创新平台稳步推进。通过建设大科学装置和创新平台,形成强大的“科技磁场效应”,累计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539家,4家企业入选工信部首批专精特新“小巨人”,1460家企业进入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序列。二是增强创新型企业带动作用。大力实施以企业为主体的研发机构建设计划,鼓励园区企业设立独立法人的研发机构,强化企业对科技创新的关注度和投入水平,引导企业面向市场需求,整合各类资源,强化研发投入和人才集聚,加速发挥创新型企业的引领带动作用。科大讯飞、神州泰岳、中科离子装备等创新型企业累计搭建了7个开放式创新平台,为全市的创新团队和创业者提供基础技术服务。三是深入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强科技成果源头管理,制定科技成果登记制度落实措施,科技成果登记数达1616项。大力培育高质量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形成一批专业化、高水平科技中介服务法人实体。2019年合肥市技术合同输出14962项,输出额222.4亿元,同比增长15.9%;技术合同吸纳9581项,吸纳额252.56亿元,同比增长52.5%。四、引导创新创业平台服务升级一是发挥协同创新平台效益。打造了中科大先研院、中科院合肥创新院、清华公共安全院、合工大智能院等一批高端协同创新平台,充分发挥科技资源集聚和整合功能,通过建设联合实验室、创新中心等方式,累计孵化企业近500家,引进集聚各类人才超2000人。中科院合肥创新院成立国内首支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定向投资基金,用于支持创新创业。二是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引导大企业开展内部“双创”,整合并对全社会开放资金、品牌、信息、技术、管理、文化、人力资源、硬件制造和市场等资源,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大中小微企业融通发展。目前,荣事达电子电器集团、中国声谷、青松食品、中盐红四方等一批大企业建立了面向整个行业的专业化平台,并接入合肥市“1+13+X”公共服务平台,为中小微企业提供专业化服务。   三是加强创新创业集聚区培育。开展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备案,推荐一批优秀的小微企业创业基地申报国家、省级小微企业示范基地。截至2019年末,国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3家、占全省25%,省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35家、占全省19%。省级以上基地入驻企业4117家,年销售收入225.5亿元,利润31.3亿元。五、助推创新创业金融服务升级一是完善创业投资引导机制。建立天使投资、创业投资、风险投资、并购投资、定增基金等投资基金,实现全市股权投资基金数量及管理资金规模双增长。截至2019年末,全市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规模为23.22亿元,累计投资24.07亿元。市天使基金规模6.24亿元,县区天使基金规模4.22亿元,累计实施投资项目96个,所投项目全部为我市小微科技型企业。二是打造直接间接融资双轮驱动。充分发挥社会融资主渠道作用,保持信贷总量合理增长,引导信贷资金投向小微“双创”企业。2019年,全市新增人民币各项贷款1634.9亿元,占全省31%,其中小微企业新增各项贷款409.6亿元,增速13%。新增直接融资3222.73亿元,占全省比重60%。累计实现省区域性股权市场科创板挂牌企业超1000家,助推100余家创新创业企业在新三板挂牌。三是创新创优普惠产品服务。推广政保贷、税融通、大湖名城中小微挂牌企业“成长贷”等一系列创新财政金融产品,精准支持中小微企业融资。引导银担机构优化业务流程,建立“绿色通道”,优化信贷流程、缩短审批时间。截至2019年末,全市新型政银担业务累计放款3354笔,金额124亿元,在保余额达到122亿元,居全省第一位。

往期精选

合肥市轨道交通重点项目推进动员大会召开,虞爱华出席会议并讲话,凌云主持

合肥市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细则170条”解读(二)

中关村为何选择合肥?

“国务院督查激励专项工作巡礼 ”之二:智能审批服务企业开办,合肥市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国务院督查激励专项工作巡礼 ”之一:连续3年获得表扬激励,战新产业已成合肥“产业地标”

主办:合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协办:安徽新媒体集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