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第一跨!200米高主塔成功封顶
200米的巍然高度
特大桥取得重大突破
本次封顶的157号主塔
单单一个主塔就有如此体量,南沙港铁路跨西江斜拉桥到底有何过人之处?
跨西江斜拉桥主墩采用群桩基础,桩径3米,最大钻孔深度达107米。由于桩孔直径超大、超深,加之桥址水系发达且软弱土层厚度较大,易造成护壁泥浆失效,存在孔壁局部或整体坍塌的危险;钻孔深度超过80米后,钻机进入软硬交互地层,桩孔竖直度控制十分困难。为此,项目引进了国内最大吨位XR-550旋挖钻机进行钻孔作业,配置大吨位的运输船现场制备泥浆,提高了钻孔施工质量和效率,同时购置TS-K100全自动超声成孔检测仪替代传统探笼对成孔质量进行实时检测,检测结果数据化、精确化,有效指导钻进施工。
钢围堰入水
大桥主墩双壁钢围堰平面尺寸为49.1×41.2米,高28.5米,总重量2152吨,分三节吊装下沉,单节最大重量980吨,吊装作业安全风险高、下沉精确就位困难大,且封航时间只有12小时。为确保钢围堰精确就位和顺利着床,项目运用HydroSurveyor水下三维扫描仪对河床进行扫描,准确掌握河床原始地貌,并在施工前通过BIM技术模拟施工专项方案,实现优化方案的目的。
主墩承台混凝土单次浇筑超10000立方米,大量的水化热会导致构件产生贯穿性断裂和局部裂缝,影响构件质量和结构安全。为解决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水化热问题,项目除采用优化配合比设计、分层分块施工等常规措施外,还应用了智能控温系统。前期智能控温系统通过CFD分析计算,为通水冷却方案提供数据支撑,确保冷却水管布置更加合理;后期智能控制系统根据承台自身温度场分部情况,自动调节冷却管的运行状态,使对水化热的控制更加高效。
斜拉桥主桥有两处钢混结合段,是受力特殊部位,对混凝土的抗裂增韧性能要求非常高,且设计布置钢筋特别密集,以至于影响正常作业。如何保证结合段的施工质量是施工中的一大难点。项目一方面展开科技攻关,分“隔仓”和“区块”两部分进行混凝土浇筑工艺试验,优选混凝土配合比,制定科学的分区分块施工方案;另一方面运用BIM技术,解决箱体内钢结构和钢筋骨架的碰撞问题,为工人箱室内作业提供合理的空间,确保了结合段的顺利浇筑。
项目执行防台预案
高空中,受江风影响,索塔会因“风涡流效应”而产生柔性摆动,其摆动量随风的强弱随机变化,除了对索塔定位、中心轴线及垂直度控制有影响外,也为液压爬模施工带来了高风险。为此,项目一方面加强监控量测,一方面制定了科学的作业方案和应急预案,如每日进行气象监测,预判能否作业,决不冒险;台风等极端天气到来前,采取降低索塔旁塔吊自由高度、拆除塔吊平衡臂、撤退大型施工设备等措施。在过去的三年中,项目平安度过“天鸽”“山竹”等巨型台风的侵袭和雨季激流洪水的冲击。
施工中,BIM技术的运用贯穿全程,助力项目实现精细化、集约化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
在为现场提供全方位技术服务的同时,项目BIM工作室的作品还获得2019年度湖北省建设工程QC成果优秀奖、广东省BIM大赛二等奖、“科创杯”全国BIM大赛三等奖。
桥塔滑模施工可视化交底
斜拉桥主塔成功封顶的消息同时得到了多家主流媒体关注,《新华每日电讯》《广州日报》《南方日报》等平台纷纷进行报道。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重点工程,南沙港铁路通车后将实现地区物流运输革新,打通海铁联运“最后一公里”、发挥“海铁联运”“海公铁联运”功能,创造出更好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将推动珠江流域作为“一带一路”桥头堡作用,为沿线国家及地区商贸往来提供服务,助力广州成为世界级铁路物流枢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