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一转,又创下了世界纪录


8月3日由中铁十一局承建并参与投资的世界首座齿轮齿轨式转体斜拉桥襄北编组站大桥T3主墩顺利实现77度“完美转身”与大桥主体顺利对接下一步将进入钢-混组合梁悬拼阶段标志着我国桥梁建设技术达到新高度新华社、央视等媒体进行了报道


央视报道

湖北卫视报道

襄阳北编组站大桥为双独塔双索面混合梁斜拉桥,主桥长920米,宽37.5米,跨越32股铁路线。桥梁主塔梁面以上高度分别为117米、105米,施工至73米高时进行转体,最大转体重量32000吨,为提高转体稳定性及自动化水平,本桥采用齿轮齿轨式多点支承新型转体系统,是世界首座齿轮齿轨式转体斜拉桥,也是国内跨越铁路股道最多的桥梁。

襄阳北编组站大桥转体施工现场

为确保铁路在项目施工期间正常运营,最大限度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襄阳北编组站大桥主梁采取部分转体+部分悬拼施工的施工方法,即先在平行于汉丹、焦柳铁路方向进行钢-混组合梁支架拼装施工,再利用铁路运行“天窗点”进行转体对接。技术人员检查转体状态

等比例转体试验模型

工程建设中,中铁十一局项目团队联合相关科研机构、设计院对大桥抗风稳定性、转体系统关键构造及转体稳定性进行了专题研究,在现场制作了1:10转体模型,对29种工况进行验证,获取了重要科研参数,为桥梁转体系统深化设计及现场安装提供了重要依据。通过分次浇筑、有限元模拟、精确测量、控制混凝土浇筑中期间振动等措施严格控制球铰及轨道、滑道安装精度,最终将球铰安装平整误差控制在0.5毫米之内。

运用BIM技术模拟施工

项目通过建立智慧安全管控中心,将信息化手段和项目安全管理相结合,打造信息化集成管理平台,形成了“一集成 多亮点 全覆盖”的信息化管理模式,聚焦深化BIM技术综合应用,将BIM技术应用于三维建模、物料管理、安全管理、施工模拟等方面,为斜拉桥施工信息化管理提供了数据支持。

转体后的襄阳北编组站大桥

大桥顺利转体不仅是国内“部分转体+部分悬拼”工艺的首次尝试,也开创了齿轮齿轨转体斜拉桥施工的先河,更为后续国内同类型城市交通项目设计、施工积累了宝贵经验。

襄阳北编组站大桥建成后,将有效解决襄阳市被铁路东西分割,长期因穿越铁路通道较少造成交通拥堵的困扰,对提高襄阳市城市整体的人居环境、进一步丰富和彰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的特征和内涵、形成新的城市风貌和景观均有重要的意义。

文图:金   伟  李兆兰  杨   鹏  向路明

编辑:陈子豪

推荐阅读


  不惧“烤”验,防暑行动  天文大潮下穿珠江,他们用实力擦亮“盾构铁军”名片  今天,向他们致敬  用奋斗青春照亮美好未来  这,就是中铁十一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