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H+A|大咖】匡晓明:公园城市≠多建公园,是全域城市发展范式

匡晓明 华建筑 2022-03-27

2018年2月,习总书记在视察成都天府新区时提出了“公园城市”这一理念,并指出, 天府新区是“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节点,一定要规划好建设好,特别是要突出公园城市特点,把生态价值考虑进去,努力打造新的增长极,建设内陆开放经济高地。

从世界城市发展的角度来看,城市是人类社会的物质空间载体,它的发展是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转变的。从目前的城市发展阶段来看,笔者认为“公园城市”以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为目标,并非普通意义上的田园城市、山水城市、园林城市或低碳城市,其目标和立意都高于以往的“花园城市”、“田园城市”等概念。它是城市建设领域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重要载体,以及为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城市建设发展进入新阶段的一种创新性建设模式。

匡晓明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设计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城市空间与生态规划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设计学术委员会副秘书长,天府新区成都管委会总规划师,城市中国杂志主编

与自然唇齿相依的城市发展史

△城市建设理念发展与变迁图

梳理城市理论发展可见自然环境与城市发展的历史演变。1869年,“花园城市”理念出现,强调城市的绿化与美化。1898年,霍华德在其出版的《明天:通往真正改革的和平之路》一书中提出,田园城市并非简单的卫星城、新城的实践结果,并非是每家每户有花园的低密度的物质实体城市,而是追求兼具城市生活优越性和乡村自然环境优美性的“城市—乡村”结合体,“保持统一、和谐、完整”,这一思想在现代城市发展过程中体现为城市公园的建设和城市绿地系统的构建,以及有控制的、多样化的城市发展方式。田园城市思想是基于工业化带来的城市病的背景下提出的,但其“城市—乡村”结合体则更多表现为比较单纯的城乡关系,而当代城市的发展是围绕“城市区域”(Urban Region)展开的多元要素的融会贯通关系。在百余年后的今天,中国在借鉴其理念的同时还需要对其进一步的反思和深化。

19世纪6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爆发环境问题,掀起了环境与生态问题的研究热潮。以1971年联合国人类环境大会以及启动“人与生物圈”计划为标志,城市生态问题研究成为人类社会的重大课题。苏联学者亚尼茨基(Oleg Yanitsky)率先阐述了“生态城市”的基本构想,指出生态城市作为人类未来的聚居区,社会与生态过程将以尽可能完善的方式得到协调,强调其发展过程是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领域跨学科合作与知识融合的过程。19世纪80年代以来,生态城市成为国际学术界的研究热点,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实践也相继开展。

“山水城市”最早由钱学森先生在19世纪90年代提出,“把中国的山水诗词、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和中国的山水画融合在一起”,“把中国园林构筑艺术应用到城市大区域建设”,使“人离开了自然,又要返回自然”。后来吴良镛院士等学者做了进一步的阐释 :山水城市是提倡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协调发展的,其最终目的在于建立“人工环境”(以城市为代表)与“自然环境”相融合的人类聚居环境。若能将城市依山水而构图,把联结的大城市化成为若干组团,形成保持有机尺度的“山—水—城”群体,则城市将重视山水景观的活力。

“低碳”一词源自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中的概念。低碳经济的核心思想是以更少的能源消耗或能源技术的创新来获得更多的经济产出,但目前对于低碳城市尚无统一的内涵界定。一般认为,低碳城市是以城市空间为载体发展低碳经济,实施绿色交通和建筑,转变居民消费观念,创新低碳技术及制度,从而达到最大限度地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随着2009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以及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召开,中国的许多城市都开启了“低碳城市”的建设实践。

“花园城市”、“田园城市”、“生态城市”、“山水城市”、“园林城市”及“低碳城市”等理念的核心都是追求人居环境的品质提升,推动城市向更加宜居的方向发展,但又各有侧重。花园城市通过城市环境绿化和治理,美化城市环境,打造绿色宜居的环境品质。田园城市针对城市问题,从城乡结合角度将其作为一个系统来解决,在城市规划中进行社会研究。生态城市倾向于“后工业化”阶段的城市自然环境的利用和优势发挥,强调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统一、可持续发展。山水城市强调合理利用自然山水资源,营造山与水共融的园林式城市景观格局,传承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精华,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园林城市的目标是城市形体环境的美学和生态学效果,以人均公共绿地、绿地率、绿地覆盖率等作为评判指标。低碳城市是从土地利用、交通模式、能源利用和碳汇吸收方面出发,偏重于资源再利用。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大力推进,追求生活环境的城市建设实践在全国各地掀起了热潮。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上述理念轮番变换,定位不清,出现了的认知和建设误区,甚至“穿新鞋走老路”。事实上,城市是一个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城市和谐共存的生命有机体,环境的营造和改善都需要从人的需求和能动性出发,协调各子系统动态发挥作用。单方面强调绿色、低碳或者生态指标,都将不可持续。

中国的自然条件与经济社会条件存在巨大的地域差异,中国各地的城市环境提升必须要考虑具体因素,基于新型城镇化、主体功能区划等概念和背景探讨中国各种区域类型与经济类型宜居城市建设规律,充分发挥城市的生态价值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引领与支撑作用。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原始文明中人类从属自然,农耕文明中人类利用自然,工业文明时期人类征服自然,生态文明新时代从自发到自觉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从社会发展角度,城市发展更加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在此背景下,“公园城市”的概念应运而生。它强调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及生态文明建设等“五位一体”,注重绿色惠民、以人为本、公平共享,和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及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因此,公园城市是城市进入生态文明时期,汲取全球发展智慧所提出的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空间落实和范式创新。

公园城市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全域城市发展范式

理解“公园城市”的核心,就不能简单地将“城市有很多公园”等同于“公园城市”。

习总书记提出的“公园城市”,或许可以回到“十九大”会议上发布的关于城市环境的专题报告,例如“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等等。

笔者认为,“公园”可以理解为一种城市公共空间面向全体人民极大程度开放的城市先进形态,其适应社会主义发展阶段,以公为目标,园为公的载体与表现。重点体现为生态文明、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和以人民为中心、提供均衡包容共享的优质公共产品两大特征,优质公共产品以公园为主,同时包括其他公共产品。同时,人类社会的极大进步和社会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既是民主社会的理念,也是人们真正的内心需求,但还需要强大的经济支撑。目前,城市公园作为财政投入的公共产品几乎不产生收益,以当下的社会经济条件,还不足以支撑打造“公园城市”。城市发展的终极目标,应当是公共产品遍及每个角落。这也是我们在规划上的努力方向。从建造“公园城市”的终极目标出发,城市空间需要逐步与其相匹配,笔者认为需要从以下几点来考虑。

“园”,即建设“公园中的城市”,提升全域生态价值。

在空间上应当做到城与园相互交融——不是传统上成片状布局的公园,而是必须规划成网络式的,整体形态上是一个公园连着另一个公园,大公园连着小公园,通过绿色廊道、河流来连接,从商业中心再落到城市社区。

“公”,即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城市的公共产品要非常完善。公园城市建设就是要充分体现为人民谋福祉,与广大市民共享发展成果的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切实提高市民的获得感。这里不能简单地将公园理解为绿地,而是代表着低碳的生活方式,通过绿廊、绿楔等以慢行方式为主的手段。其次是公共交通,我们在天府新区规划建设了四条地铁站交汇的地铁站,规模可以说是超前的。还有大量的公共服务设施,比如城市驿站、儿童活动设施、老年健身设施等等,做到公共设施的公有化。

“合”,即公园与城市的有机融合。

公园城市不该被简单地认为是建更多的城市公园,也不仅仅只具有生态功能,它应该是农耕文明、现代文明、工业文明和城市文明等在交相辉映中,形成人城高度和谐统一的大美。

“文”,即发掘文化资源提升城市品质。

对文化的追求可以说是最高境界,公园里不仅仅需要自然资源,还应当通过文化设施的建设来丰富城市生活。尊重历史文脉、保护历史资源,延续本土文化、提升文化魅力,丰富文化生活,一园一品。魅力风貌展现文化特色,创新文化游乐,复兴传统,以文化要素为触媒,激发公园城市的文化活力。

“智”,即人工智能融于城市智慧建设。

公园城市必须是智慧型,创新驱动、科技领创、智慧管理,比如所有场所提供免费无线网络,并在生态廊道植入智能设施,包括智能基础设施、智能健身设施、智能娱乐设施等,构筑创新企业空间培育独角兽经济,智慧化民生服务。

成都天府新区的公园城市范本

△天府新区规划效果图   

△天府中心天际线         

“公园城市”是习总书记对成都及天府新区未来发展提出的更新、更高的要求。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府新区时对新总规提出的“要突出公园城市特点,把生态价值考虑进去”的重要指示,构建全域覆盖、城乡融合、特质鲜明的“公园城市”城乡规划体系需要着重强调以下几点。

生态优先,构建“公园城市”基础大格局

规划坚持“以底定城、以水定人”,特别注重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将保护良田沃土作为规划布局的重要原则。规划之初,通过土地、生态、水资源承载能力等多要素叠加,充分尊重和保护原有生态和农田基础,以建设公园城市为目标,划定城镇开发边界、合理确定天府新区的城市规模。规划城镇建设用地168.5k㎡,使生态用地占总面积的70%,新区的发展融于优良的“公园”式生态环境之中。

见山望水,规划 “公园城市”生态景观结构

利用山水田林多元生态要素汇聚的优势,结合浅丘地形,规划形成“一山两楔三廊五河六湖多渠”生态景观结构,包含新兴绿楔、毛家湾绿楔等“两楔”,主城区与天府新区生态隔离走廊、鹿溪河湿地生态隔离走廊、二绕生态隔离走廊等“三廊”,锦江、鹿溪河、东风渠、赤水河、紫桑河等“五河”,白沙湖、兴隆湖、籍田湖、大林湖、三峨湖、雁栖湖等“六湖”,森林覆盖率大于 35%,水面率大于10%。到2035年规划建成区人均公园绿地广场面积18㎡,努力实现“把好山好水好风光融入城市”,让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成为国家级新区最靓丽的名片,最普惠的民生。

城绿相融,多级组团布局“公园城市”

按照“公园城市”的理念组织空间布局结构,规划天府新城、成都科学城、旅游文创功能区三大组团。组团之间,天府新城、成都科学城与龙泉之间的生态绿隔地区以都市休闲生态功能为主,旅游文创功能区外围生态隔离地区以都市农业生态功能为主,沿鹿溪河、第二绕城高速等重要水系、铁路、高速路、快速路构建生态廊道。城市组团内划分为35个功能复合、职住平衡、绿色交通、配套完善、布局融合中小产城单元,大型城市公园、湿地、湖泊、河道水系等串联其中,实现城在公园中、公园在城中的相融景象。

低碳绿色,搭建“公园城市”综合交通体系

结合直管区发展理念,构建低碳融合、绿色开放的综合交通体系。规划轨道线路14条、布局“快-干-支-社区”四级公交体系,依托城市道路、河滨、溪谷、公园等规划总里程1200km的三级绿道体系,通过“三网融合”构建绿色低碳的出行方式。

宜居高效,提升“公园城市”人居环境竞争力

天府新区将低碳目标细分为建筑、交通、能源和碳汇四大管控对象。通过提高建筑建造标准、推动建筑产业化,实现绿色低碳的建筑建造方式 ;通过提高公共交通服务水平、构建集约化停车方式、营造舒适的慢行环境、推广清洁能源车辆,实现绿色共享的交通出行方式;通过提高清洁能源使用比例、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提高建筑可再生能源使用率,实现高效清洁的能源消费方式 ;通过提高森林覆盖率、提高绿地碳汇水平、打造蓝-绿-灰碳汇廊道,实现稳定递增的城市碳汇吸收。

开辟城市转型的新路径

天府新区的“公园城市”是在生态文明发展的新阶段关于城市建设发展模式的重大实践。2018年5月,成都市在天府新区成立了全国首个“公园城市研究院”,重点推进首批八个重大课题 :公园城市的内涵研究、指标体系的国际经验与趋势研究、建设模式研究、对市民生活品质影响的研究、消费场景研究、公园形态研究、对城市品牌价值的研究、绿色生态价值研究,为完善公园城市理论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依托丰富的智库资源和全新的城市发展范式,天府新区将会被建设成为美丽中国的成都范本,对于开辟城市转型升级新路径、开创城市建设发展新局面将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H+A华建筑》

《H+A华建筑》致力于打造全新建筑产业文化平台。 杂志聚焦中国设计力量,关注行业及产业链热点,内容涵盖设计相关全业务类型,引领建筑文化新思潮、激发建筑创作新实践。具有行业性、前瞻性、文化性、平台性。

—关注中国设计力量   记录当下工程奇迹—


全年征订,8折优惠!

6期杂志,330元就带走!

微信后台订阅,会员好礼相送!


购书热线:021-52524567-60122

投稿咨询热线:021-52524567-62130

投稿邮箱:yi_dong@arcplus.com.cn

yibing_gu2@arcplus.com.cn

欢迎来稿!







长按二维码关注《H+A华建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