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研究》童光辉:传统天下观中的公共性理念及其在财政领域的具体实践
传统天下观中的公共性理念
及其在财政领域的具体实践
——挖掘财政基础理论的“中国地气”
童光辉
内容简介
近年来,我国在财政基础理论领域涌现了一批颇具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尽管学术观点不尽一致,但都强调财政学的研究不能局限于经济学。其中,推进“财政学的政治学转向”是一个重要方向(付敏杰,2019)。再者,就中国财政学的思想渊源而言,除了前苏联财政学科体系与西方财政学之外,还应该有第三个来源,那就是“中国地气”,即中华民族的思维传统和中国的实践(高培勇,2015),在“接地气”中推进中国财政学的创新和发展。
为此,本文选择中国传统天下观中的公共性理念及其在财政领域的具体实践作为研究主题,是因为(1)公共性是一个多学科共用的概念,为跨学科研究提供了一个问题原点;(2)“天下”作为传统政治文化中的重要概念,蕴含了丰富的公共性理念,并深刻影响了传统社会的财政分配关系及其制度安排;(3)总结历史经验,从中找寻能够丰富和发展财政基础理论的原理性知识,为现代财政制度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和思想资源。
早在西周时期,我国就已经出现了一种以民意为基础的天下观。到了春秋战国之际,这种天下观进一步发展成为一种理论化、系统化的政治哲学,在为专制王权提供正当性基础的同时也蕴含了发达的民本思想,强调(1)君主及其统治集团应当承担起养育百姓之责,生而育之,富而教之;(2)应当公平、公正和一视同仁地对待天下生民;(3)应当与天下共同遵守制度法令,不能以一己之私而任意处置等等。
具体到财政领域,从“长时段”的制度变迁中依稀能够看到理想对现实的深刻影响:(1)“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历代王朝在讨论国计民生问题时,首先着眼于国家能够控制多少人、多少地,而且最重要的是控制人,“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2)“不患寡而患不均”,如何实现均平成为历代王朝处理赋税徭役问题的基本原则;(3)皇室财政与政府财政相对两分,既内外有别,又以内制外。然而,在上述关系架构中,人民始终是被支配的客体,“君保民”而“民报君”,古代先民们只能借助于“天”来论证民生福祉的重要性和神圣性,以此作为规范和约束王权的思想渊源之一,实质上是一种非强制性的道德约束,“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对于现代财政制度建设而言,至少可以总结出三点启示:(1)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现代财政制度建设的根本出发点。与 “(民)不能相治,为立王者以统理之”的传统王权思想有着本质区别的是,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核心要义之一就是相信人民、依靠人民,把人民利益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2)坚持公平原则,财税政策要更加有效地发挥维护和调节社会公平的作用;(3)坚持法治原则,实行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现代预算制度,以此来解决政府财力分散、既得利益固化和财政收支不规范等问题。作者简介:
童光辉,浙江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副院长、副教授、博士
基金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公共性视角下的财政本质问题与中国古代财政史研究”(20BJY212)。
(本文内容由作者提供,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全文刊发《财政研究》2020年第12期
·李永友:财政基础理论与新时代的财政使命——基于“财政”一词的解读
-----
策划:陈 龙
采编:于婧华 王 明 韩 钰(实习)
(封面图片来源:https://www.fotor.com.cn)
点击“阅读原文”投稿!
别忘了点赞+在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