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勃·迪伦那些不太为人知的故事
▼
这集的重点是迪伦。
迪伦的重要性,在民歌史上的地位,对其他民谣歌手的启发和影响,无论怎样强调都不为过。他是《来自民间的叛逆》写作的缘起,是贯穿书籍的主要人物,占了将近四分之一篇幅,也有人说,这本书就是一本迪伦传记。
书从迪伦小时候的经历开始写起,详细讲述了他的成名经过,最重要几张专辑和歌曲的录制过程,背后或隐或显的转变,一路写到七十年代中期。在那之后,虽然迪伦的创作没有停止,但不可否认的是,他最黄金的时代已经过去。
这篇文章主要讲讲迪伦那些不太为人知的故事。
▼
迪伦唱歌到底怎么样?
没人会否认迪伦的创作才能,一首《答案在风中飘》把它送上“民歌国王”的宝座,但他的唱功如何,其实有不少争议。对于中国听众来说,也许是通过PPM(保罗、彼得和玛丽乐队)、琼·贝兹等人的翻唱,才熟悉迪伦那些脍炙人口的歌曲。
很多人第一次听到迪伦的亲自演唱,都不免会一愣:这就是大名鼎鼎的鲍勃·迪伦?——不仅嗓音一点儿也不动听,有时连歌词都无法分辨。
不奇怪,因为他一开始圈粉靠的就不是一副好嗓子,而是独特的现场表演。
迪伦刚到纽约时在格林尼治村的咖啡馆唱歌,那时候,歌手驻唱的收入完全取决于其受欢迎的程度。迪伦没花多少时间就成了当时最受欢迎的歌手之一,甚至有一批非常固定的歌迷,他走到哪儿他们就跟到哪儿,为的就是看他的表演。
演出时,迪伦总是戴着一顶标志性的灯芯绒小帽。他并不着急演唱,而是花上几分钟时间调弦,一边调一边说上几句看似随意,其实精心准备的笑话。
他的语言和动作颇有一点卓别林的幽默,观众常被逗得哈哈大笑,当大家开始对这个长着娃娃脸的孩子感兴趣时,他会突然用一种流浪汉才有的历尽沧桑的嗓子唱起一首老民歌,中间还会像老布鲁斯乐手一样,吹上一段即兴的口琴。这种强烈的对比会让观众大吃一惊。
他还有一手绝活,就是演唱时对歌词的处理。他经常在一个句子里对重要的词有选择地加重音而把其他词一掠而过,这样可以让原本听起来或许很枯燥的句子变得很有韵味,还会使不同长度的句子放在同一个乐句里而不显得突兀。这项绝活给迪伦的歌词创作带来了很大的自由度。不过,这样做也有副作用,许多迪伦唱起来很贴切的歌,别人却怎么都唱不顺口。
迪伦的偶像伍迪·格思里曾评价他:“也许他在写作方面没什么天赋,可他唱得真好,这孩子会唱歌。”
为什么迪伦会被人说“渣”?
迪伦在成名初期颇有一些争议,和他故作神秘的出身背景有关。
他出生在明尼苏达州一个犹太家庭,家境相当殷实,从小就拥有属于自己的高级收音机、点唱机和满架子的唱片。正是通过这些东西,他对白人的“乡村和西部”歌曲以及黑人的“节奏与布鲁斯”音乐产生了兴趣。
立志成为一名歌手之后,迪伦发现自己平庸的犹太家庭背景和流行歌手的身份太不相配了,于是试图寻找一个自己想扮演的角色,来替代人们心中犹太乖小孩的形象。
他先是把自己的名字从鲍勃·齐默尔曼改为鲍勃·迪伦(一个说法是来自西部片里的牛仔英雄马特·狄伦),又常常向人吹嘘自己是来自南方的孤儿,曾与许多著名的黑人布鲁斯大师一起在南方“唱游”过——这可能是他的真实幻想,没能像格思里那样经历过浪迹天涯的流浪生活,用自己的歌声当饭票,大概是迪伦的人生一大遗憾。
即使是成名之后,他也经常对朋友和媒体撒谎,为的就是制造这种神秘感。
迪伦的这种行为为日后对他的研究带来了很大麻烦,因为到处是关于他的不是消息——很多还是他本人传播的,研究者必须花很大精力才能弄清真相。
除了满口跑火车,迪伦的另一项罪名就是“盗用”别人的点子。在和朋友闲谈时,他总是有办法把话题引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上,然后一言不发地听别人说,不知不觉就从别人那里吸收了很多想法和见解,没几天朋友们就会突然发现,自己的主意被迪伦巧妙地用在他的歌中。不过,虽然大家心里腹诽,对迪伦的才华一定是佩服的。像海绵一样不断吸取周围的养料,正是他创造力的来源。
带给迪伦灵感的,除了音乐圈的朋友,还有身边的女友们。他的第一任女友苏珊·罗托洛十分关注种族歧视问题,受此影响,迪伦写出了生平第一首抗议歌曲《埃密特·提尔之死》。
当迪伦还是初出茅庐的小歌手时,琼·贝兹已经处于歌唱事业的顶峰,是她在新港民歌节上的热捧,把迪伦送上民歌之王的位置。
神曲《像一颗滚石》诞生记
《像一颗滚石》被《滚石》杂志评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五百首歌曲”的第一名(2010),有待在节目里提到生命中与这首歌的三次相遇,尤其是那句副歌“那是种什么感觉”,一遍又一遍,敲击着灵魂。
这首伟大的歌曲是在什么情况下诞生的呢?
这首歌对迪伦来说同样很重要。在这首歌之前,他被认为是抗议歌曲王国的“国王”,虽然也写了很多歌曲,但一提起他,人们只会想起《答案在风中飘》;在这首歌曲之后,他逐渐脱离了单纯的民歌时代和民歌手身份,成为后来的鲍勃·迪伦。
1960年代中期,英国掀起了一股“迪伦热”——主要是因为他受到当时如日中天的披头士的极大推崇,他们曾告诉媒体“迪伦为我们指明了方向”。1965年,迪伦在英国举办了一场演唱会,从票房上来看很成功,但他本人却没那么开心。因为他渐渐感觉那些老歌已经没法再感动自己了,第一次产生了一种孤立无援的感觉。
回国后,他把自己关在伍德斯托克的屋子里,一气呵成写成了一首诗,这首诗的一开始充满愤怒,但到后来慢慢就变成一种宣言:我要告诉你们,我的世界你们不理解,这不是我的错。这首诗后来被他谱上曲,就变成了《像一颗滚石》,写完的当下,他便意识到这是自己写得最好的一首歌。尤其是后来加上的这句歌词“那是种什么感觉”(How does it feel),让这首歌显得与众不同。
书中对这句副歌的解释非常精彩,摘录于此:
听完整首歌曲,你会觉得那四段歌词根本就不重要,它们完全是为后面出现的那段副歌做铺垫。迪伦几乎是呐喊着把那几句歌词吼了出来,像是要把它们狠狠地扎进听者的心中。
从语法上讲,这段副歌是一句问话,但其实它更像一句警告。迪伦根本不想知道答案,他只想逼你问自己:“你终于要自己照顾自己了,你有什么感觉?”
在那个民权运动开始走入死胡同的1965年,在那个介于肯尼迪被刺和越战升级之间的动荡的1965年,在那个成年人与青年人之间越来越缺乏理解的1965年,在那个传统价值观正在被青年人抛弃的1965年,每一个站在人生十字路口的人都会被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问住,就像被一声响雷击中。
在英国巡演期间的迪伦
迪伦和乐队在哥伦比亚录音棚录制《像一颗滚石》时的情景。这首歌曲的录制过程也十分传奇,具体过程可以去阅读书中“一颗滚动的石子”一章。
曾有一名迪伦的狂热歌迷做过统计,截止到2001年1月1日,《像一颗滚石》一共被迪伦演唱了一千零八次。
▼
本集节目中的音乐
03'12'' Woody Guthrie - So Long, It's Been Good to Know You
07'41'' NPR music tiny desk concerts
08'00'' NPR music tiny desk concerts
13'17'' Bob dylan - Talkin’ New York
14'53'' Woody Guthrie- This Land is Your Land
17'05'' Bob dylan - A Hard Rain is Gonna Come
19'26'' Bob Dylan -The Times They Are A-Changin'
21'57'' Bob Dylan - My Back Pages
26'03'' Bob Dylan - Subterranean Homesick Blues
28'06'' Bob Dylan - Desolation Row
29'28'' 30:40 Bob Dylan - Like a Rolling Stone
37'46'' 刘文正《踏着夕阳归去》
39'53'' 崔健《浪子归》
本集节目提及的各类作品
▲
资料整理:Kelly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档音频节目共有六集,时长超过四个小时,嘉宾是《来自民间的叛逆》作者袁越(土摩托)、音乐主播有待,其中插入大量音乐片段,但仨人真正聊的不是音乐,也不为带货,而是关于跨界的话题,探讨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进入一个全新的未知领域,甚至,一个成年人如何改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