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库小报

其他

“兴亡谁人定,盛衰岂无凭”

按:把明清换代作为书写对象,或许早已不是新鲜的题材。前阵子,新书《入关》上架,作家张明扬在书中勾画了东北亚女真、蒙古、明廷三方争霸,以及后金崛起的历史进程。又是一部关注清军入关的作品,还能从中发现什么新的叙述?本期小报要分享的,是读者莉莉白的阅读反馈。她讲述了自己眼中的这段历史,以及从书中读到的独特之处。如果您也读了这本,欢迎留言一起聊聊。此外,《读库2304》将于月底发出,地址如有变更或需要缓寄的朋友,请点击文末“阅读原文”登记。有明亡,更有清兴清朝入关其实是我有些下意识回避的历史。无他,两千多年了,治乱更迭、兴衰交替在这片土地上不断上演,生灵涂炭往往只是一个模糊的数据。但清朝取代明朝的过程中,“剃发易服”这个带有鲜明民族征服色彩的举动,强行中断了中国古代服制的自然演变,更是让生民为这一次政权变易付出了额外的惨痛代价。互联网上不乏这样痛惜的声音:明朝灭亡了不可惜,可为什么取代它的是清呢?然而“天道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张明扬老师的明清史新作《入关》里,抛开了一切文字上的花招和矫饰,比如昏君、党争、奸臣、叛徒、腐化、农民起义、自然灾害……直接爽利地点题:“打不过的原因,为什么就不可以是实力不济呢?”用当下网络流行的时髦语说,“菜是原罪”!一语惊醒梦中人!对啊,以往我们太过自信,大明帝国国土广袤、人口亿亿,文教昌明、经济发达……清朝不过是趁人之危,趁机摘桃罢了。在黑白分明的民间叙事体系里,吴三桂某种意义上成了历史的替罪羊,甚至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都背上了“二十三天腐化”的污名。《入关》离开大明政治中心北京,聚焦中华大地东北角,关注远离中枢的辽东和辽人,站在关外主战场第一线,直面后金的崛起、壮大和成熟,直到入关。作者用冷静的笔调告诉读者们,有“明亡”,更有“清兴”!历经两代的成熟政治实体由于清朝征服中原过程中的血腥手段,一般人对其的刻板印象,未免离不开“野蛮、残暴”,似乎和文明开化还有很远的距离。《入关》把目光投向了朝鲜,那里有“明亡清兴”的故事里,蝴蝶第一次扇动的翅膀。万历二十年(1592年)“壬辰倭乱”,日本兴兵侵略朝鲜。明朝为了维系东亚霸权,出兵朝鲜苦战七年,耗费白银两千六百万两,终于赢得抗日胜利。描绘日军在釜山登陆情形的朝鲜画卷。帝国军威和深不可测的实力让朝鲜感激涕零,但正值壮年的建州女真酋长努尔哈赤,对此没有恐惧和臣服,他看到的是机会。辽东明军南撤援朝,努尔哈赤敏锐地把握住这个权力真空窗口期,确立建州女真霸权,开始了后金的崛起之路。从1592年开始称雄女真的第一步开始,到1642年取得对明决定性胜利的松锦大战,整整半个世纪,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父子两代,战略清晰、兵锋锐利,军事上几乎是一往无前。虽然不是没有在袁崇焕这里有过技术性的失败,但整体上不但没有犯过战略性的失误,甚至能抓住每一次机会,把握战略主动权。从麻痹明朝到剪除明朝羽翼,从被三面包围到拉拢蒙古和中间地带的辽人,形成对明朝的反包围,后金-清政权比中原王朝更有优势的是,他们没有华夷之辩的文化心理包袱,所谓“到什么山头唱什么歌”,“统战”能力实属顶级。从讨好大明到满蒙一体,从兵临朝鲜到怀柔辽人,后金父子两代在各种政治势力之间,能屈能伸、长袖善舞,有威逼利诱,有屈节下士;有兵刃加身,有折冲樽俎……政治手段成熟老道,达到了“把我们的朋友搞得多多的”的战略。虽然努尔哈赤晚年有过恶政昏招,但皇太极很快拨乱反正、改弦更张,最终由多尔衮组成“胜利者联盟”入关。更有“运来天地皆同力”,后金-清朝政权中不是没有过内斗,但每一次都能平稳落地,内耗成本降到了最小,不得不说是奇迹。或者是对比庞然大物明朝,女真整个民族客观实力上的弱小,让他们本能地更有抱团取暖的生存危机感。像后金-清朝这样具备如此成熟高超政治技巧的政权,像皇太极这种智计过人、礼贤下士、不矜不伐、文韬武略的王者风范统治者,真的是传统民族主义叙事里“野蛮落后不开化”的形象吗?而大明作为天朝上国,成熟到腐烂的官僚体制特有的傲慢和颟顸,让君臣对这个东北角的小部落丧失了本能的警惕。在“蛮夷”的一声声赞美里迷失了自我,甚至成为了后金的助力。等到对方亮出獠牙时,还迷迷糊糊茫然不知所措,对敌人几乎一无所知。占据主动和优势的军事力量《孙子兵法》开篇就点题:“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一个政治体的失败,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军事上的失败。《入关》从清王朝的“龙兴之战”萨尔浒之战正式开讲,系统总结了明朝和后金-清对抗的数十年里,明朝对辽东的经略意图、历代辽东总兵主帅们的得失,以及决定局势走向的大小战役。这也是一段惨烈的明朝溃败史。虽然中间也曾有人努力挣扎,但命运最终将他们全部送上了不归路。李成梁、熊廷弼、袁崇焕、毛文龙、祖大寿、洪承畴、吴三桂……这些明朝名将,在辽东最后留下的都是耻辱和悲剧。张明扬老师敏锐地指出,明军从来就没有在辽东战场上占据过优势,八旗兵对明军几乎是碾压式的胜利。数据更有说服力,明清战场上,清军从没有过成建制或者上万人被歼灭的单次战役。八旗兵的战斗力并非传统印象里蒙古式的游勇,而是具有高度组织性、纪律性的强悍铁骑,明朝传统的火器战术,在八旗兵这里不堪一击,完全无效。此外,八旗兵尤其精于野战。“明军守城尚有余力,野战几乎毫无招架之力。”多米诺骨牌的倒下从萨尔浒之战开始。此战明朝受制于财政压力,妄图毕其功于一役,彻底解决女真问题。明廷动员全国力量出征辽东,结果分兵四路、三路丧师,一败涂地。明军伤亡高达四万五千八百多人,而后金方面伤亡士兵竟然不足两百人。就算后金有一定程度的夸张造假,但其军事力量没啥实质性损失是个事实。后金骑兵在萨尔浒与明军步兵对峙。在明朝君臣的绝望哀叹里,明朝的战线一步步收缩。虽然天启帝师孙承宗临危受命,
2023年8月17日
其他

苏东坡的最后一个中秋节

苏东坡甚至一改自己爱酗酒的老毛病,规定每餐只喝一小杯酒,吃一小块肉。如果实在需要陪客,那就数量各增三倍,不能超过。他还写了张告示,参加宴席前先拿出来广而告之。要是大家不答应,他宁肯不赴宴。
2021年9月21日
其他

一本赞美电子文本优点的纸质书

一个老派的超链接是:蓝色字体、带下划线。只需一个点击,你就可以在以毫秒为单位的时间内,透过电话线、双绞线、光纤,穿过网关、路由、交换机,得到另一个城市、另一个国家、另一片大陆上某个服务器内的资源。
2021年5月31日
其他

印在钱币上的作家们

跟樋口一叶一样,乔伊斯大部分人生都极度贫困,向朋友借钱是家常便饭。据《乔伊斯传》所载,有一次他向某个朋友借钱,朋友此前已借过多次,知道乔伊斯是个从不还钱的主儿,便狠心拒绝,说自己也没多少余粮了。
2021年5月13日
其他

毒品,谋杀,为什么它们出现在一本民谣书里?

恰好,土摩托老师曾在一次有关“民歌与嬉皮士运动”的活动中回顾了这个案件——当时昆汀导演的《好莱坞往事》正在热映,电影的背景就是这起著名的世纪案件——听完他的讲述,或许读者们可以找到自己的答案。
2021年4月20日
其他

读完《上海浮生》,我理解了父亲

也是在这次回家的时候,父亲带回了一台50元买来的12寸二手黑白电视机,一本五笔打字入门教材,还有一个自带键盘的小霸王学习机。原来父亲是想让母亲学习打字,将来不再当裁缝,到西安找份打字的轻松工作。
2021年4月19日
其他

鲍勃·迪伦那些不太为人知的故事

迪伦的重要性,在民歌史上的地位,对其他民谣歌手的启发和影响,无论怎样强调都不为过。他是《来自民间的叛逆》写作的缘起,是贯穿书籍的主要人物,占了将近四分之一篇幅,也有人说,这本书就是一本迪伦传记。
2021年4月13日
其他

与原装嬉皮士厮混的日子

船舱中的移民来自英国、爱尔兰和欧洲其他地区,而舞蹈伴奏就是爱尔兰民间音乐,这种在民间传播的音乐就是美国民歌的根基。后来,民间音乐与美国黑人音乐融合,便产生了更接地气也更具有乡土气息的美国民歌。
2021年4月6日
其他

他布下了日本史上最大的迷局

实际上,光秀乃临时起意,根本来不及做详细计划,信忠如果想要逃走并不太难。信忠的决定导致了本已快统治日本的织田家族的迅速没落。后来德川家康吸取了教训,打仗时跟接班人都是分开行动,不给敌人一锅端的机会。
2021年4月1日
其他

成年人如何打开另一个世界

土摩托曾用两个讲座的篇幅,详细梳理了音响技术与音乐发展之间的关系。我们听到的流行音乐之所以是今天这样,与技术的进步有莫大关系,比如,流行音乐的产生,就得益于麦克风的发明。
2021年3月30日
其他

古人的“身体宇宙”

按《道藏》所记,“夫七魄,积阴之气,其形类于鬼,令人多欲,伤劳,窒塞,拘急,好秽不好净,能使行尸背生向死,谄曲诡诈,慕恋女色,日夜与恶,催人早死。”看来人性中的缺憾,正是七魄在作怪。
2021年3月26日
其他

韩国女人为什么这么能写?

Nam-Joo,b.1978)毕业于梨花女子大学社会学系,当过多年时事类节目编剧,她自云写这本书的目的,就是“我写小说的第一个目的,就是要将生活在韩国的女性的真实生活没有任何歪曲和贬低地记录下来。”
2021年3月24日
其他

他们在音乐启蒙的年代都听到了什么?

1985年4月,“威猛”在北京和广州举办了两场演唱会,成为第一个在中国举办演唱会的西方流行乐团,这场演唱会影响了包括崔健在内的一批国内音乐人。十天访问中国的经历被一部纪录片Wham!
2021年3月23日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我在工厂那三年

叉车迎面开过来,那车子伸出的长长铁臂放着块木板,木板上搁着中暑的女工。我知道又是一个人晕倒在流水线上了,这是要送到卫生所去,有些女工因为晕倒没有及时发现,手臂被割伤了,头发被绞断了。这些时常发生。
2021年3月12日
其他

厌女症:我们不愿正视的现实一种

男性为了符合社会上的男性标准,必须要压抑自己的感情,囚禁自己的身体,排斥一切“女性化”的行为。到了社会上同样如此,“忍耐”成为了男性的品德,否则一不小心就会被扣上“软弱”“怯懦”的标签。
2021年3月8日
其他

世界越是严酷,我们越是需要爱情

在罗兰·巴特看来,爱人说“我想你”,其实就是在说“你不在,但年依然存在”——你与我的四周浑然一体,与我的言语浑然一体,与我所触碰的浑然一体。“是一种超越了时间和距离但依然存在的一种奇怪的延续。”
2021年3月5日
其他

美的养成绝非一朝一夕

居所的打造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在生活的磕磕碰碰里察觉不便之处,改进它;时不时更换小家具和装饰,让空间焕然一新;或者像收藏闪亮之物的鸟一样,将纪念生命中闪光时刻的物件囤积于家中,照见过往的经历。
2021年2月25日
其他

七幅扉页画里的书店烟火

实际上,书未必香,铜未必臭,读书的未必是文化人,去书店的也未必爱读书。就像老钱经常光顾一家书铺,为的不是书,而是书铺里屋的一桌四椅。那一桌四椅,明面上为各路文人互相切磋,实际上为各路雀友相互切磋。
2021年2月23日
其他

2020:平民影像志

来自读库内部的顶级绝密小道消息,绝无虚构。
2021年1月14日
其他

我知此世如露短

もののあわれ),最初是日本国学大师本居宣长提出的一种文学观念,指人的心绪外化以后,与自然界之物的情感交融。由此,人借助物探测世界更深处,物也被赋予一种带有生命质感的真情。
2021年1月7日
其他

人 间 日 常

在这个特殊的年份,很多计划被扰乱,很多目标被搁置,很多人不得不做出打破生活的选择。但归根到底,输赢也好,成败也好,都只是对于我们自身有意义的东西。自然却并不在意人类的纷乱,它只遵循属于万物的步调。
2020年12月23日
其他

90年代的乡土中国

1998年,陕西泾阳,男扮女装的演员(中)与他的姐妹。
2020年12月16日
其他

抑郁症拉近了我与死亡的距离

不把承受的遭遇看作是毁灭自己的灾难,真是强大的唯心主义力量!通过自我催眠的方式把自杀的意愿拦截在外,这确实超出了此前我对自愿赴死的认知。或许,这样想能让人变得坚强无畏,毕竟“活着就有希望”。
2020年10月27日
其他

一座木塔何以伫立近千年?

在桑干河平原上,距应县三四十里,即可遥见木塔。我们所得塔第一个印象,是在一个九月中旬的下午;先在二十余里外,隐约见塔屹立。到夕阳西斜时,距城约十二三里,塔身反映成金黄色,衬着深紫的远山,灿烂闪烁着。
2020年10月21日
其他

读库NB:不用才是最大的浪费

《自然原稿》与NB之前出过的《自然课》可以相携出游去,让“自然”进入真正的大自然。这类NB实在太适合作为植物笔记或郊游心得。我们且不拘泥,捡拾的香山枫叶或金陵桂花,不妨统统夹进去。
2020年10月14日
其他

朱石生丨所谓“危险三角区”的真相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1390530/pdf/annsurg00530-0008.pdf
2020年9月8日
其他

写“医学大神”之前,我如何查考资料?

读库MOOK及小册子订户请收听,《读库2003》及相关小册子将于8月31日前后发出,地址、电话有变动的同学,请在本周五(8月28日)之前点击文末链接登记。我们的读者群逐渐壮大,欢迎添加小六微信:
2020年8月26日
其他

我在老六身边学写作

老六有时间时会与我们谈话,掏心窝子。总是特别真诚,让你恨不得立马交心。像我们这种抱有学习心态的人,总是恨不得在他身上多挖一点东西。但是有时候会发觉他说的很多都是大道理,但又的确需要他提点你那么一下。
2020年8月14日
其他

在物流公司上夜班的一年

走路到石洲村要半个小时,我一般两三天去采购一趟,那里有一个菜市场,一个小公园,一个小超市,各类商店比较齐全,小食店和出租屋很多。但是说到环境的话还是罗亨村好,而且房租也便宜,所以我更愿意住在罗亨村。
2020年4月27日
其他

有幸在大火之前看过巴黎圣母院

人的一生中,如果有幸在某个阳光明媚的日子,走进一座哥特教堂,恰好目睹阳光透过一扇扇巨大的彩色玻璃窗,在教堂的石柱、地面、座椅、圣坛、屏风上洒满五彩缤纷的光芒,一定会有见证奇迹,甚至步入天国的感觉。
2020年4月15日
其他

去香港不止可以买买买

小报云游系列第一期,是芳州老师的家属南美游记。据说,还会有库斯科和马丘比丘~
2020年4月3日
其他

秘鲁:2500种土豆和彩色的房子

利马也是个教堂林立的地方。在外面的日子很少意识到当天星期几,但我刚巧在周日上午路过了这里。我很喜欢教堂里的颂歌,这是我第一次听到西班牙语的版本。在一把吉他的伴奏下,两百人的声音凝聚在一起非常动人。
2020年3月27日
其他

十年前,我在音乐节卖小报

接下来是销售问题。首先排除的是在校园里卖,我所在的大学是一所以治学严谨闻名的综合类大学,学生以乖孩子为主,大部分同学的日常生活是教室、食堂和宿舍三点一线,而且学校也没有一个摆摊卖东西的传统和氛围。
2020年3月12日
其他

十四年老读者眼中的《读库》

来自读库内部的顶级绝密小道消息,绝无虚构。
2020年3月5日
其他

有些时候,沉默就是说谎

按:近一个月几乎都在关注新闻,在这个注定影响一整代人的事件中,许多东西都在经历打碎与重建。这同时也是一个思考的良机,让我们恢复读书,从感性、个人经历和传统之中“脱离”出来,也是为了能够更好地回到我们尝试进行思考的现实之上。这篇文章来自“哲学系”中《谎言》这本小书。这套书从生活中的实例出发,关乎正义和自由的价值、存在的意义、我们的个体身份,以及人的境况。这也意味着,透过这些主题,我们总是在某种程度上思考着那些“使人类生存于世所必不可少的东西,例如劳动、生活在他人之中,以及死亡”。
2020年2月20日
其他

空城北京

2月8日,正月十五。我坐的公交车路过天安门时是17点23分,而这一天的降旗时间是17点40分。往常这个时间在金水桥下边路两端早就站满了等着看降旗的人们,然而,这一天除了值勤的警察没有游客。
2020年2月17日
其他

土摩托力荐丨21部好看的纪录片

PS:当然这种增加是有科学根据的,不是盲目地将动物拟人化,这一点我曾经当面问过爵爷,得到了相当坚决的回答。换句话说,这里的戏剧化是通过高超的剪辑和配乐来实现的,不是《走近科学》那种伪科学式的瞎搞。
2020年1月22日
其他

我去2000年

那时我才拿相机创作不久,不可能有资格像这些国内名家一样向国外的大师学习并一起拍摄。但自那以后,我也从诸多摄影师所拍摄的作品中悟出了一些东西,应该说,我真正用相机记录生活也是从那时开始的。
2020年1月21日
其他

那些救过我们生命的人,都度过了怎样的一生?

对于中文读者来说,“医学大神”系列就是这样一个能把数据转化为信息的播放器。作者输入的数据来自数百种外文传记、论文和原始文献,输出的信息则呈现为内容可靠、价值可观、形制可爱、文字可亲的十四册小书。
2019年12月5日
其他

因为他们的故事在这里

羊顿,读库编辑。科学工作者,发呆爱好者。本号已发布近百篇“字的故事”,适合5-7岁幼童。每周一发布“羊顿私房课之新国文”,适合7岁以上小学生。不定期发布“中年期”系列,可能是世界上最不动听的歌。
2019年12月2日
其他

四川平民生活二十年

来自读库内部的顶级绝密小道消息,绝无虚构。
2019年11月29日
其他

在非洲游荡的日子

▼按:《非洲小札》是知名编剧柳桦年轻时派驻到非洲的苏丹、贝宁等地工作期间所写,辑录了七十余则非洲见闻轶事。在他的笔下,对陌生之地风土人情的探索,成了既“接地气”又不失野趣的日常生活,为国人了解真实的非洲,打开一扇不一样的窗口。《非洲小札》是纯文字书,其实在非洲生活期间,柳桦也拍下了不少关于非洲生活的照片,他在八月份的分享会里展示了其中一些。小报整理过他的吃货笔记《我在非洲的吃货生涯》,今天继续分享他在非洲的乱逛日常。在非洲沙漠里迷路当时国内有个团组要从喀土穆去阿卜撒里,我跟公司打报告,说他们要去那边看一个项目,那么远的路,我要能陪同走一趟,很可能近水楼台把项目接过来,请批准。然后我就跟着他们一块去,因为是很远的路,要开两辆车。两辆车是大使馆的,也是我亲自去苏丹港取回来的。那也是一次行动,大使馆买的车,得到苏丹港把它们开回来,我就跟使馆的人说我也去,帮他们开车,一千多公里一个人开太累。我们坐飞机去苏丹港,那个地方坐飞机很有特点,上满人就飞,根本不是到点了再飞。那次取车后没过多久,就有了第二次旅行,去阿卜撒里。这次是沿着尼罗河一路往北,开了整整一天。先到栋古拉渡口,把车开到船上过尼罗河继续走。我们在渡口过去之后吃了一次饭,当地的一个小饭馆,那个厨师我印象特别深刻,他有很多胸毛,跟我们聊天聊的内容都是他在军队的时候如何如何,他好像在埃及当过军人,感觉特别凶悍。饭菜很难吃,我们也不敢说,只能认了。我们一帮人给他起名“人厨子”,说他不定干了多少坏事,我们幸亏是两辆车,如果是一辆车,可能都陷在那儿了。我们吃完饭再一走,不久就发现迷了路。车开了一两个小时之后发现太阳的方向不对,快到黄昏了,太阳不应该在那边,也就是我们过了渡口就开反了方向。于是掉过头接着往北开,结果天已经黑到找不到路,本来就在沙漠里,还爆了胎,各种打击之下其实有点紧张了。那是个完全陌生的地方,中国人很少去。我们去找当地的向导,问当地人有没有知道阿卜撒里的,带我们去。上来一个人,开车带我们走,走了一段他说他也不认识路了,于是下车去找其他向导。到最后我们车上已经装了好几个向导,大家挤着坐,向导都不下去,说我不认识但可以给你找个认识的,我们带着一车向导终于找到了阿卜撒里。这是目的地。我第二天去拍的,为什么要拍呢?因为它太不像是有人类存在的地方了。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尖利的黑色石头,不远处就是埃及的边境。我们一路看到很多当地的村庄,村子的名字都不记得了。这两张我拍下来是因为这些沙子,它们已经侵吞了村庄,这种地方会让你感觉没有人烟。到处乱逛的日常我在非洲特别喜欢玩,也喜欢到处跑,就能够看到一些新鲜的东西,比如这个。我当时也不知道是什么,人家跟我讲这是他的牛圈,用荆棘,一种带刺的树,圈一个像蜗牛壳一样的地方,弧形的,牛进去之后出不来,我觉得特别神奇。它为什么不能调头呢?它从哪儿出来呢?我也不知道,我只是听说这是关牛的,就拍了张照片,现在想想还是有点不求甚解。这是当地的小孩儿。在穆斯林国家,我们是不能够随便拍人的,尤其是女性,为什么我有这些照片呢?也跟我爱玩有关系。当时山东电视台有个摄制组去非洲拍摄,我在那边跟使馆的关系很好,文化参赞找我,你要不要带着他们去跑跑转转?我说行啊。我就陪他们,认识之后发现特别有意思,他们拿了一沓在网上找的很多写苏丹的资料,其中有不少是我写的。我在非洲写一些关于苏丹的事情,发在类似《世界博览》这种杂志,他们复印下来当资料,我说不用带了,我就是正根儿,问我就行了。他们去拍摄尼罗河的时候我全程陪同,文化参赞跟着,有文化参赞在的最大作用就是,我们可以随便拍人。我在非洲时从来不乱拍,在街上不敢拍,对着人也不敢拍,这次可以特别堂而皇之地拍,很难得。这是大家对于非洲普遍的想象,有鸵鸟,野兽。照片是在肯尼亚的野生动物园拍的,很多人花钱就能看到,但有些场景你花钱未必能看得到,是要深入到非洲一些比较原始的地方才能看到。河边,有当地的小孩儿、妇女、独木舟,我是有一次经过那儿觉得新鲜才拍下来的。我之前是在书上看到独木舟,知道是树砍下来做的,但并不知道确切是什么样,这是第一次真正看到,整棵树刨一半。独木舟可以过河,我们还坐了一次。这是三座中国援外人员的墓,我们有一次经过停下来拍的。我的这本小书也是想向中国的援外人员致敬。这种墓在非洲很多国家,尤其是有援外项目的国家都有。援外时间长了很多人会留在那儿,清明节大使馆会组织中资机构去祭拜。在非洲的中国人死因大概是两种:一是车祸,二是疟疾,尤其是恶性的脑疟,得了之后很难有机会治好。我们在非洲,看病基本是去中国援外医疗队,医疗队是对我们中资机构的一个服务,不是所有的国家都有,有的话那儿的中国人就会到中国医疗队去看病,肯尼亚就没有这种医疗队。03
2019年11月26日
其他

我在非洲的吃货生涯

▼按:读库小册子中,有一本特别的书《非洲小札》,是知名编剧柳桦年轻时派驻到非洲的苏丹、贝宁等地工作期间所写,辑录了七十余则非洲见闻轶事。在他的笔下,对陌生之地风土人情的探索,成了既“接地气”又不失野趣的日常生活:捏牛黄、猎麻雀、养公鸡、种韭菜、打响指……率真有趣,令人回味,也为国人了解真实的非洲,打开一扇不一样的窗口。《非洲小札》是纯文字书,其实在非洲生活期间,柳桦也拍下了不少关于非洲生活的照片,他在八月份的分享会里展示了其中一些。小报整理了他的讲述中关于非洲食物的部分。无论走到哪里,胃总会帮你记住。十几年前,我去非洲的时候还要转机,现在已经有直达的飞机了。我们那时候有两种转机方式:一种是飞到巴黎,听起来很美,但公司是不会给你出钱让你去巴黎玩的,我们会在巴黎机场呆上一夜,很凄惨,睡在长沙发上;另外一种比较好,飞到沙特阿拉伯转机,机票稍微贵一些,但能出来去酒店住。我曾在非洲的两个国家工作过,贝宁和苏丹——我们那个时候叫苏丹,现在又分出来南苏丹。我当时主要在喀土穆,有时也在栋古拉,尼罗河上面的一个渡口。还有个很小的地方叫阿卜撒里——埃及和苏丹的边界,以及苏丹港,也是我曾经去过的地方。洛克萨是我在贝宁呆的地方,一个省会,我在那里也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回忆。关于非洲,我的回忆有很多,印象最深的,当然是那里的食物。很多人想起非洲觉得很遥远,那里吃东西会不会很奇怪?就像我们想象的边远地区用很奇怪的方式吃东西,比如云南,吃蘑菇,吃完会致幻;贵州,吃各种昆虫。在网上搜非洲,可以看到他们吃很多稀奇古怪的东西,但我在非洲期间从来没有见过。我在非洲见过的都是很正常的食物。比如这个,街头烤牛肉和烤羊肉的摊子,现场做,现场吃,他会给你夹面包或者加各种调料。我始终没有找到调料是什么东西配的,我也踅摸不出味道,但至少它的原料是正常的东西。这是另外一个市场。在街头可以随时吃到的面包,是普通非洲人用来果腹的东西。这种是他们的集会,或者叫宴会。有一定地位的苏丹人,不管是做生意的,还是政府的人,如果他想请你玩,把你当朋友,会把你请到这样的地方吃这种饭。我为什么要拿这张照片出来呢?因为这个吃法我在别的地方没见过。用炭把石头烧红,然后把煨过的牛羊肉放在石头上烤熟、切割,宾客拿着盘和碗吃。这张照片我觉得特别珍贵,是因为我就吃过这一次,觉得非常好吃,但后来再没有吃过,到现在也不知道它的名字。刚才那种聚会一般会衔接到这个环节,前一场是吃东西,这一场就是娱乐。在《非洲小札》里,我写到打榧子,这是非洲特殊的娱乐活动和仪式。这里面就有,他们正在打榧子。这样的活动会持续一整天,白天吃东西,晚上开始跳舞唱歌,主人会请来当地的歌手,唱一些非洲的歌。中国人参加这种聚会会很认真,参加活动的人都有一定的社会地位,从当地人的服装就可以看出来。在我的印象里,穿衬衫的人往往是政府机关的人,或者有良好的教育背景,在英国、法国留过学,他们会在政府机关工作;穿传统服装的人可能是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做大生意的。这样的聚会,我们中国人去的话,比如医疗队的人去,要整组都穿西服,这是一种传统,认为这是代表国格的活动,必须去参加。这是我对聚会的一种印象,那几年参加了不少这种活动,通常是当地有钱人组织,中国人是其中一部分受邀人群。还有一种活动相对少一些,在当地好的餐馆里举办。非洲国家因为以前是殖民地,很多餐馆的品位很好,完全是从殖民地时代传承下来的,很多大厨是在法国干了一辈子退休回来的。《非洲小札》里写过贝宁的红星饭店,那里的大厨是个真正的法国大厨,还有个小插曲,书中没有写。我在贝宁,当时负责移交我们援建的医院,移交的过程比较漫长,我想办法把中国驻贝宁的大使和大使夫人请过来视察工作。我在的地方是省会,他们从一百多公里外的首都过来,我请他们去红星饭店吃饭。吃饭的时候我很拘谨,毕竟是比我高好几层的领导,边吃边聊,没话找话。大使问我从哪儿毕业,看着很年轻,我说是中戏的,他很奇怪我怎么会跑来干这个工作,大使说我女儿也在中戏,学戏文的,聊着聊着最后发现他女儿是我的同班同学。这件事我没写到书里,但对我特别有帮助,因为在那个瞬间我一下子就释然了,不紧张了,这人不是我们大使了,只是我同学的爸爸,我变得心情放松。所以,一顿好的法餐和好的餐馆其实能起到这么大的作用。这是我们在非洲的一种休闲方式。这个树林是当地农场主的果园,我们也不知道主人是谁,离首都有一定的距离。周末的时候我们自己带上烤肉的炭、串好的牛羊肉,随便找个园子进去跟人家说,我们是中国人,想过来玩,人家也欢迎。我们用人家的炉子自己的炭烤肉,玩一天,这是在那儿的中国人很好的娱乐活动。穿绿上衣的是我,旁边有使馆的哥们儿和同事。这组图片是在杀一只羊,书里也提到过,埃及和苏丹边界的阿卜撒里,离首都喀土穆大概有一千多公里。我们是在当地村庄里买了一只羊,那是穆斯林国家,中国人不能宰羊,一定要请当地的阿訇宰,就是拿刀的那一位,他不要钱,代价是羊头、羊皮、羊的四个蹄和内脏全部归他,我们其实只拿到一个羊身子。当地是用秋葵煮羊肉,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个吃法,你不到那儿就永远不会知道还可以这么吃,所以我的印象特别深刻。这是苏丹的一个普通集市,非洲的集市差不多都是这样,几根木棍撑块布遮阳,下面支一些木板放锅和各种东西。我在这几个非洲国家吃的东西都差不多,蔬菜大部分是洋葱、土豆、胡萝卜、黄瓜,还有花生,很少见到叶子菜,这是没有办法的。我们在国内喜欢吃的姜啊、韭菜啊是没有的,都得靠中国人自己种。各个中国团组、中国公司在自己的院子里,只要有地儿都会种,大部分种的是韭菜,因为韭菜可以反复不断地长。后来中国一些有组织的、聪明的农民去了非洲,在苏丹包很大的农场种中国蔬菜,我们就吃上了当地的中国菜,真正的中国种。我第一次吃中国黄瓜的时候感觉太幸福了,苏丹的黄瓜像小孩儿胳膊那么粗,切出来的样子也跟我们的黄瓜也差不多,有籽,但吃起来酸溜溜的,特别奇怪的味道,终于吃到中国黄瓜,觉得特别珍贵。关于农场,还有个特别好玩的事。我在苏丹的营地在首都郊区,离首都十二公里,是个四通八达的地方,有个中国农场主,河南的,他每天要去给各中国公司送菜,到我那里跟我说借地方放菜,送完一家回来取,再送第二家,我可以吃他的菜。我想那就放吧,我也不要租金。白吃他的菜有点不好意思,隔三差五我也出去买点菜。他一般运完菜一出去,我就开始挑我要吃的菜送到厨房。有一天他的车刚出去又返回来,我特别尴尬,赶紧东躲西藏地收菜,后来一想,不对啊,今天的菜是我买的,为什么要藏呢?这也是一点小乐趣。这是贝宁的一个集市,这个地方号称他们的陶都,我现在不记得真正的名字了。这些陶器特别有意思,是有造型的。这种特别大的罐子在非洲用途特别广,随处都可以见到。路边经常会有两三个大罐子放着,上面盖一个盖子,里面装水,旁边放个小碗,是给行人用的。行人走到这里可以舀水来喝。我也不知道叫什么,但经常见,我自己没有喝过,就觉得是善举。关于陶器还有一个小乐趣。非洲产一种茶壶,是当地的造型,下面一个肚儿,上面一边伸出来一个长长的管儿,一边一个把儿,就像两个叉儿。我那时候比较迷恋中国的紫砂陶,觉得可以买个非洲的壶,养一养,兴起一个新的爱好,就去买了一把。中国的紫砂壶要养嘛,得拿茶叶煮,我就把小电炉支上,在茶壶里装着茶叶煮了一下午,感觉茶壶养得差不多了,就开始泡茶喝。特别奇怪,泡出来的茶有一股特别强烈的土腥味。非洲那个陶是粗陶,跟我们紫砂壶,土也不一样,烧的方法也不一样,我等于是在砖头里抠个洞泡茶喝,到头来是花了一笔冤枉钱。▲口述:柳桦▼《非洲小札》最不像旅行笔记的旅行笔记
2019年11月14日
其他

在平壤的日常生活

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二维码转账支持公众号。
2019年8月16日
其他

从《哪吒闹海》到《魔童降世》,立意发生了什么变化?

作为一个动画史研究者,《魔童降世》上映的时间点让我感到惊喜——今年正好是上海美影厂的经典作品《哪吒闹海》上映四十周年,我曾做过“《哪吒闹海》幕后揭秘系列”(点此链接阅读),有很深的“哪吒情结”。
2019年7月26日
其他

编哲学书的编辑,脑子里在想什么……

将“头脑体操”的内容分享出来,是因为这套假扮成作者的体操也就到此为止了。我曾想过是否要以“哲学系”行文方式,将这不成熟的思路转化为文章,最终没有付诸实践,是因为我觉得,写出来也不过是效颦之作。
2019年7月9日
其他

土摩托 | 二十张专辑听懂美国民歌

尼尔·扬是美国民歌史上一位奇才,这张唱片被公认为1970年代初期“创作歌手”运动中涌现出来的最佳唱片之一。专辑的名字来自扬一个搞电影的朋友所写的一部电影剧本,讲的是三个好朋友来加州淘金时发生的故事。
2018年11月21日
其他

巨石上的修道院:离天堂最近的地方

和我们一样,他们每天也祈祷七次,但每个修道士都有单身小室,更多的时间是独自在房中修行。每餐的膳食总是一成不变:三块麦饼、一杯清水和一小碟葡萄干,也许是表示对客人的欢迎吧,只有我杯中盛着的是热水。
2018年9月19日
其他

80年代,西安众生相

1989年,长安第一市场(西安桥梓口附近)。
2018年9月18日
其他

妈妈的书架,从1998到2018

几天后,我终于没憋住,向妈妈说出我心里的疑惑。她很郑重地回答了我的问题,告诉我,长大后我也会有和她一样隆起的乳房。就这样,一首深情且悠长的诗,如此怪异地成为我性教育的一部分。
2018年9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