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朱旭东:后疫情时代,教师必须做到这4点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中小学数字化教学 Author 朱旭东
朱旭东: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部长、教授,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院长,教育部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疫情期间进行的大规模在线教育实践,不仅有效抵御了疫情给我国教育系统带来的冲击,还为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提升信息素养与应用能力提供了契机。面对线上教学师生时空分离、无法有效观察和干预学生学习等挑战,广大教师迎难而上、勇于担当,在攻坚克难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疫情终将过去,而疫情期间这段特殊的教学经历会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帮助教师在专业发展道路上行稳致远。
一是要敢于拥抱变化,打破思维定式。因疫情开展的“停课不停学”工作,启动了全球最大的数字化教学社会实验。起初,不少教师“穿新鞋走老路”,继续通过线上直播对学生“满堂灌”,遭遇了教学滑铁卢。面对现实,教师不得不重新审视原本习以为常的教学,思考教的行为如何有效促进学的行为。经过疫情洗礼,教师更容易接受“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当他们回到教室之后,也会更愿意运用技术重构教学流程、创新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自主建构知识。后疫情时代,世界的不确定性加剧,教师需要时刻准备拥抱变化、积极学习、自我更新,以应对高度智能化的、不确定的未来。
二是应提升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法知识(TPACK)能力。教学由线下转为线上,其难度不亚于从驾马车到开汽车,教学场景、教学资源、师生互动方式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教师除了要学习使用教学软件与平台,甄选适合自己所教学生的教学资源,还要掌握线上教学的特点与规律等。疫情期间的实践充分证明,教师能否驾驭技术对有效开展线上教学至关重要。因而疫情之后,教师应着力提升TPACK能力,善于利用技术为教学赋能、为学生赋能。教师还应加强数据意识,学会让数据“说话”,从而克服教学中的经验主义,实施基于数据的个性化教学。
三是学会适应新的教师角色。疫情期间,有的教师充分发挥课程作为育人载体的作用,将新冠病毒知识与疫情期间的社会生活作为教学内容,设计了丰富的跨学科学习课程。有的教师化身线上学习设计师,针对线上教学特点设计了互动性强的教学活动。有的教师教学业务精湛,在空中课堂面向市(区)全体学生授课。有的教师负责家校协同育人和对学生一对一答疑指导。教师的角色由原来课堂的主导者,扩展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参与者和帮助者。未来社会,教师的社会化分工将越来越精细,教师也要适应更多新的角色,尤其应该学会如何与他人及人工智能分工协作,共同完成教书育人的工作。
四是深度参与线上教研,在网络学习共同体中快速成长。不论教育部组织的教材培训,还是区域、学校组织的教研活动,疫情期间均在线上开展,并得到教师的广泛认同。有调查显示,线上教研的受欢迎程度已经超过了线下教研,而对于疫情之后的教研形式,有53%的教师希望以线上教研为主。可以预见,线上教研将成为未来教育的常态。教师通过线上教研结成网络学习共同体,将有力地推动教师的互动学习与专业发展,促进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流动和共享,而广大教师从线上教研和集智备课中所取得的经验也会移植到他们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中,改进和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
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除上述教师能力提升的经验之外,为推动后疫情时代的教师专业发展,国家还应完善教师教育体系建设,建立教师信息素养评价标准和国家推荐资源库,用互联网思维创新教师教育形式,为教师提供个性化学习环境等,培养能应对各种变化和未来教育挑战的高素质教师。
来源:《中小学数字化教学》2020年第9期
图片来自网络
推荐阅读(点击可查看)
【观点】拓展生命的长宽高【关注】生涯教育“学科化”的路径探索【关注】全国职业院校学情调查报告发布 多数学生学习心理积极乐观RE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