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

其他

【聚焦】余雅风:用立法保障学前教育公共性

作者单位系教育部政法司与北京师范大学合作共建教育立法研究基地,本文转自9月27日《中国教育报》,图片来自网络。
其他

【观点】朱旭东 姚真:以立法明导向,推进学前教育健康发展

一是大力发展和建设公办园。《草案》第二十条对小区配套园的建设和使用均提出了硬性要求,明确了其“公办”性质,对于有效扩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解决“入园远”“入园难”等问题,有重要意义。
其他

【聚焦】周秀平:促进竞技体育与青少年体育融合

对于体教融合,我们需要准确理解其政策理念、瞄准核心政策目标、形成针对性举措,发挥家庭、学校和社会合力,提升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切实服务于教育强国、体育强国重要战略的实现。
其他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学”研讨会暨《中国社会治理通论》发布会成功举办

李友梅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学提出了新的重要指示,我们广大的社会学工作者要不辜负总书记的期望,深耕钻研、奋发有为,用优异的学术成果完成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其他

【聚焦】张志勇:“强基计划”将带动教育生态系统变革

近日,据媒体报道,一些高校未完成“强基计划”招生计划,且热度不及往年的自主招生,遂得出“强基计划”“遇冷”结论。笔者认为,如此比较和定论值得商榷。
其他

【解读】张志勇:《关于进一步激发中小学办学活力的若干意见》是推进教育治理现代化的重大举措

第一,落实学校办学主体地位。推进中小学治理现代化,必须明晰政府、学校权责边界,处理好政府办学主体责任和学校办学主体地位之间的关系。《意见》在保障中小学办学自主权方面,实现了一系列重要突破。
其他

【关注】教育部等8部门发文:进一步激发中小学办学活力

——坚持放管结合。明晰政府、学校权责边界,处理好政府办学主体责任和学校办学主体地位之间的关系,既注重打破部门壁垒、做到应放尽放,又注重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强化事中事后监管。
其他

【观点】程建平:课程思政建设要着眼于彰显办学特色

程建平: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院长。
其他

【观点】龚维斌: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

龚维斌: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主任,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
其他

【关注】教育部等三部门发文,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

近日,为促进研究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切实提升研究生教育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
其他

【聚焦】陈超凡 安欣:秋季开学凸显教育治理成效

面向智能时代与智能社会,教育政策执行将面对教育数字化、学习泛在化、管理多元化等挑战。未来,需满足师生信息素养提升、家庭教育完善、社会资源获取、学校管理模式转变等多元主体诉求。
其他

【观点】顾明远:教育的本质是生命教育

本文为顾明远先生于2020年9月15日晚在《生命与健康教育创新实践》案例征集与公益调查启动会上的发言。
其他

【观点】朱旭东:后疫情时代,教师必须做到这4点

朱旭东: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部长、教授,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院长,教育部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其他

【关注】全国职业院校学情调查报告发布 多数学生学习心理积极乐观

学校教育环境包括人际关系、课程教学、学习支持等方面。调查发现,多数学生同伴关系、师生关系良好,课程内容较合理但部分教学方式待改进,学习、生活支持多元化但部分措施需加大指导力度。
其他

【观点】朱永新:拓展生命的长宽高

从教育学的角度看,生命是能够自觉到自我成长的有机体,教育就是积极促成个体生命自觉地自我成长的活动,使人的生命不断丰富、提升,不断趋于完善的活动。教育是生命的事业,教育学就是帮助生命成长的学问。
其他

【关注】黄秀英:生涯教育“学科化”的路径探索

因此,教师自觉学习和运用生涯教育理论指导自己的职业发展,指导教学实践,努力做好学生的“生涯榜样”“生涯指导者”和“人生导师”,这也是新时代赋予每位学科教师的职责。
其他

【观点】庞丽娟:统筹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

总体思路是,以促进乡村振兴和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为根本方向和目标,高位入手、着眼长远、整体谋划、积极稳慎,统筹推进我国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
其他

【观点】顾明远:教育要迎接后疫情时代挑战

顾明远: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明远教育书院名誉院长。
其他

【专题】朱旭东 朱志勇:构建循证教育体系 推动教育决策和实践科学化专业化

循证教育体系的构建应该有利于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真正结合和融合,通过这种融合促进教育学的“有用知识”体系的形成,以改变当前教育学知识体系“无用”价值的层面。
其他

【观点】萧放等:文化礼堂建设的经验、问题与对策 ——基于浙江省四市九县的调查

文化礼堂成为传承弘扬优秀伦理道德和移风易俗的文化空间。村两委利用文化礼堂为村民提供酒席餐饮公益服务的时机,大力提倡婚事新办,丧事俭办,寿庆简办,宣传“文明餐桌”和“酒席减负”,宣传火葬和文明祭扫等。
其他

【观点】张志勇:新高考改革,需联动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

第四,人类社会所处的时代发生了重大变化。人类进入了信息化时代、网络化时代、人工智能时代。人类新职业的不断诞生,意味着什么呢?我们不能用过去的以知识为本位的考试来应对这样一个时代对人才选拔的需要了。
其他

【观点】杨玉春:心理健康应成为复课后教育教学重点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副教授杨玉春,本文转自8月27日《光明日报》,图片来自网络。
其他

【观点】赵沁平院士:“VR+AI”将深刻影响未来教育

赵沁平院士介绍,VR和AI技术有着天然的关系,并呈现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融合发展趋势,从而有力地催生类人助教,促进高阶的探究式、自适应学习,拓展智慧教育场景应用,推动智慧教育的不断发展与深化。
其他

【观点】邬贺铨院士:5G将为教育提供更优质的应用服务

“学生们参观或郊游时,5G手机或5G+AR眼镜可以让携带者有一个身边免费导游,可以让枯燥的文字变得动起来,可以将在博物馆或植物园看到的展品和景物直接拍照或视频上云搜索,相关解说立刻回传。”
其他

【关注】2019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语文、艺术学习质量监测结果报告发布

四年级、八年级学生语文学业表现达到中等及以上水平的比例分别为81.7%、79.3%,与2016年即上一轮语文监测相比总体保持稳定。近三成家庭处境不利学生在语文学业表现上实现“逆袭”,取得较好成绩。
其他

【观点】张军院士:“五维教育”将推动新时代教育生产力的变革

“传统教育体系中,教师、学生、知识、平台为要素的教育生产模式与新生产力要素间的不协调,催生了新时代教育生产关系的变革——以‘人’为中心,信息技术、知识、学习空间协同重构,形成了新的教育生产关系。”
其他

【观点】庞丽娟 金志峰 王红蕾:乡村教师亟须这些政策关注

作者:庞丽娟系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副理事长,金志峰系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副教授,王红蕾系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博士后。
其他

【观点】顾明远:学习没有边界,人人可学,时时可学,处处可学

回顾自己的学生时代,那个年代没有网络,所谓的打破学习边界只有把图书馆作为课外知识的汲取源头。顾明远先生让自己沉浸在图书馆的书海之中,如饥似渴地阅读,通过增加课外阅读量来充裕自己的知识宝库。
其他

2020全球智慧教育大会在京召开 聚焦人工智能与未来教育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耀南将在21日举行的“人工智能与社会治理”论坛上作题为《智能技术赋能智慧民生》的报告,分享智能机器人在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的应用情况和未来趋势。
其他

【观点】张志勇:有序推进师范毕业生免试认定教师资格改革意义重大

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党和国家历来重视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我国教师教育事业驶入快车道,教师教育院校得到空前加强。
其他

“2020全球智慧教育大会”议程+直播链接来了!

大会邀请院士、全球知名专家学者、国际组织代表、政府部门、一线教育工作者和企业界人士围绕多个热点和焦点议题展开深入研讨。
其他

【聚焦】宋刚:“物业服务合同”对完善社区治理的价值

民法典第939条规定,物业服务合同是业主委员会与物业服务人之间订立的,即业主委员会是合同一方当事人。但是第946条规定:“业主依照法定程序共同决定解聘物业服务人的,可以解除物业服务合同。······
其他

【聚焦】顾明远先生谈“如何教孩子”

顾明远: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明远教育书院名誉院长。
其他

【演讲】朱永新:阅读造就中国

朱永新:全国政协常委兼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其他

【观点】苏君阳:如何优化学校内部治理组织体系

决策制定组织是一个承担学校组织管理与发展决策职责的机构。从分布式领导理论来看,所有的组织与个人都会承担着一定的决策任务与职责,只是不同组织与个人所承担的决策任务与职责的范围不同而已。
其他

【观点】张志勇 杨玉春:综合评价是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根本方向

考试招生制度是国家法定教育制度,是教育评价制度的核心。进入新世纪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在教育改革发展的历次重大部署中,都把考试招生制度置于综合改革的重要位置。
其他

【关注】教育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法治工作的意见》(附6问答)

答:当前,高校作为独立法人,面向社会自主办学,涉及面广,内外关系复杂,各主体诉求多样,管理的难度大、法律风险点多。《意见》强调充分发挥法治工作机构的作用,提出了三个方面的要求。
其他

【聚焦】钟秉林:坚持初心遵循规律 平稳推进高考综合改革

钟秉林: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委员,北师大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其他

【前沿】黄荣怀:弹性教学和主动学习将是未来教育的基本特征

“但是,我们传统的课堂,从幼儿园开始,一直到大学,基本上没有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因为很多东西由学校和老师给我们选择好了。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已经成为很重要的问题。”黄荣怀提醒。
其他

【关注】教育部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2.强调身心参与,注重手脑并用。把握劳动教育的根本特征,让学生面对真实的个人生活、生产和社会性服务任务情境,亲历实际的劳动过程,善于观察思考,注重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劳动质量和效率。
其他

【关注】雷朝滋:疫情催生教育新形态

作为全球第一个实施“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措施的国家,疫情期间,中国的在线教育在经历了一开始的种种问题后,且行且修正,很快实现在线教学稳步推进,顺利完成了“停课不停学”的既定目标。
其他

【聚焦】朱光明 王洪秋:补齐短板 加快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建设

人才队伍培养是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能力的重要一环。当前我国公共卫生人才队伍现状如何,面临哪些问题与短板,应该怎样改进提升?智库版请专家撰文解析,并邀两位公共卫生战线代表讲述感受。
其他

【聚焦】2020年全国高考命题评析

探索新高考统考科目命题改革,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高考选才育人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新高考统考科目的命题体现高考综合改革的理念,创设新题型,优化试卷结构,突出对学科素养和关键能力的考查。
其他

【聚焦】李凌艳:从“应需之举”到“应时之变”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副主任、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教育质量监测和督导研究团队”专家李凌艳,本文转自7月5日《人民日报》。
其他

【观点】顾明远:学校是塑造人的灵魂的地方

信息技术必然会改变我们的教育方式,扩大我们的教育领域,扩大我们的教育生态,扩大我们的教育方式等等,但是立德树人的本质不会变,教师的责任不会变,教师自身的知识魅力和人格魅力也不会变。
其他

【观点】朱旭东:论教育学科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时代内涵

尽快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学校的教育体系和国际教育组织人才培养体系,要搭建好国际教育学校和国际教育组织的人才培养平台,开展国际教育学科和师资队伍建设,以解决我国在国际教育组织中人才匮乏问题。
其他

【专题】程建平:高校智库建设的功能定位、运行机制与路径选择

第四,要强化联合研究,发挥大学多学科交叉的优势,加强重大专项课题研究的策划组织,建立跨单位的联合研究、研讨交流、信息共享机制,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工具和方法协同攻关,集聚队伍、集中力量、集思广益。
其他

【聚焦】卢立涛 杨燕 | 在线研学: 从“新鲜感”走向“新常态”

作者卢立涛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杨燕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研究生。本文转自6月17日《人民政协报》,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2019年度学科建设综合专项资金资助”成果。
其他

【关注】“最后一课”上的大学精神

主动拥抱变局就是抓住机遇、主动创新。希望毕业生永远秉持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变局之下人人都会有困惑和迷茫,现实生活中的冲击正是激发创新灵感的摇篮,谁先迈出创新的一步,谁就能走在时代的潮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