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学”研讨会暨《中国社会治理通论》发布会成功举办
9月13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学”研讨会暨《中国社会治理通论》发布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会议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社会学院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旨在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深入研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学,发布《中国社会治理通论》成果。
国务院研究室原主任、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社会学院院长魏礼群教授总结讲话,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学部委员,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社会学院首席专家李培林主持会议,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陈丽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司长洪大用教授,中国社会学会会长李友梅教授等致辞。国务院研究室、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民族大学、武汉大学、中国社会治理研究会、中国民俗学会、中国民族学会、北京市历史学会、北京市社会建设促进会、浙江卓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腾讯研究院等有关负责人,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历史学、教育学、心理学、公共管理学等学科负责人,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社会科学》、《社会治理》等媒体参会。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学”研讨会暨《中国社会治理通论》发布会
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学”意义重大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在不久前召开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首次明确提出了“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学”的重大任务,意义重大。推动实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学大发展,是时代之需和当务之急。
魏礼群指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学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拓展社会发展新局面的迫切要求,是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的重大课题。
陈丽强调,这次研讨会、发布会特别重要,也非常及时。是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探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学发展的挑战和机遇的实际行动。
李培林认为,“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学”这个重大任务的提出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重大的实践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学研究迈入新征程。
李友梅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学提出了新的重要指示,我们广大的社会学工作者要不辜负总书记的期望,深耕钻研、奋发有为,用优异的学术成果完成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原所长景天魁学部委员认为,魏礼群教授领导北师大学术团队、团结社会学界研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学”,是有胆识的创新之举。既符合时代需要,又符合社会学“多重”“综合”“开放”的品格。
专家聚焦研讨“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学的有效实现路径”
与会专家研讨认为,在新时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学必须面向新时代、研究新时代、服务新时代的使命和任务。在新时代的实践创新、制度创新、理论创新中构建和完善系统、全面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学理论体系。必须坚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为导向,适应社会结构、社会关系、社会行为、社会心理等方面的深刻变化,不断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
魏礼群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学是一门研究和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和运行规律的科学,应是既坚持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基本原理,又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色、时代特色、实践特色的理论体系。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学,需要把握好八个方面:坚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牢牢植根中国大地、彰显鲜明时代特征、坚守以人民为中心、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倡导共同价值、全面推进改革创新、充分体现开放包容性。他强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学,是时代提出的重大历史课题,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选择有效路径,把握好以下五个方面最为重要:坚持依靠学习科学理论推动社会学发展、坚持深入总结和研究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社会发展的实践经验、坚持问题导向的社会学鲜明品格、坚持运用科技手段研究社会建设和社会学发展、坚持加强社会学人才队伍建设。
洪大用指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学,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直面中国社会实践、强化实践自觉,中观发力、宏观升华、微观扎根,坚持弘扬中国社会学的优良传统,加强中外比较研究,重视学科交叉研究,推动社会学学科高质量发展。
国务院研究室调研组组长、信息司原司长刘应杰认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学要解释中国社会发展的谜题,回答最具中国特色的社会变迁问题,把握社会建设和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科学内涵,广泛借鉴已有的国内外社会学研究成果。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谢立中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学最核心的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学”三个方面,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学最基本的内涵,最基本的问题和领域。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主任龚维斌教授认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学要坚持党的领导,重点关注社会组织方式的重构、网络社会运行与治理、新时代社会结构、社会心理和社会心态等重要问题,还要发扬深入调查研究的作风,传承和发展学术规范。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陈光金研究员建议从视野、主题、方法、规范、体系、功能六个层面阐释、分析、理解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张翼研究员提出,要深入挖掘基层群众自治,尤其社区层面和农村村委会层面的宝贵治理经验。中央民族大学副校长兼民族和社会学院院长麻国庆教授强调要重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学的范畴内研究和发展“共同体”概念。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长、社会学系主任王天夫教授提出,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学要从中国国情出发,要重视对大数据应用,计算社会学交叉学科领域的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院长冯仕政教授提出,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学要遵循社会学的基本学理,不能脱离中国国情。南开大学社会建设与管理研究院院长关信平教授提出,社会治理最核心的理念是将政府治理与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的要求结合起来,资源向基层下沉是社会治理的重要抓手。北京师范学中国管理研究院/社会学院社会学和社会工作系主任董磊明教授认为,我们要以中国社会主义实践中的实际问题为研究对象,这是实现理论创新、理论自信的根本。
出版《中国社会治理通论》,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学贡献力量
与会专家提出,魏礼群教授主编的《中国社会治理通论》,是国内社会治理领域第一部兼具学术性、知识性、应用性和工具性的理论巨著和权威教材。其出版具有开创性、奠基性的意义,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实际行动。
北京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教材研究院院长,北京外国语大学原党委书记韩震教授认为,构建话语体系最重要的方式之一就是编写基础性教材。《中国社会治理通论》出版的弥补了这一领域的空白,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学的学术体系、学科体系、话语体系的一个开创性起点。
北京历史学会会长杨共乐教授提出,建立在历史学客观史实基础上的《中国社会治理通论》,既是社会治理实践经验的反映,更是对中国社会治理经验的理论化总结,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价值。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总经理马朝阳认为,《中国社会治理通论》的出版对于服务国家“双一流”建设重大战略,构建社会治理学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学的学术话语体系、培养高素质社会领域人才、推动新型智库创新发展等具有重要价值。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社会学院党总支书记兼副院长赵秋雁教授介绍,《中国社会治理通论》全书共分为十二章,包括:社会治理内涵与功能、中国社会治理基础理论、中国传统社会治理思想、中国社会治理变革、中国社会治理体制、中国社会治理基础制度、社会治理体系、国家安全建设、社会治理场域、社会治理方式、社会治理能力建设、治理发展趋势。全书构筑和搭建了“理论、经验、政策、实践”四大支柱,既对社会治理理论具有深刻的关怀和追求,又对社会治理古今中外经验具有鲜明的凝视和反思,还系统梳理和总结了社会治理政策,全面观照和深入阐释了我国社会治理的伟大实践。
国务院研究室原主任,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社会学院院长、教授魏礼群总结讲话
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教授陈丽致辞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学部委员,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社会学院首席专家李培林主持会议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司长洪大用致辞
中国社会学会会长、上海大学原副校长、教授李友梅书面致辞
北京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教材研究院院长、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原党委书记韩震发言
国务院研究室调研组组长、信息司原司长刘应杰发言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主任、教授龚维斌发言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原所长、学部委员景天魁书面发言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陈光金发言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研究员张翼发言
中央民族大学副校长兼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院长、教授麻国庆发言
北京市历史学学会会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杨共乐发言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谢立中发言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长、社会学系主任、教授王天夫发言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院长、教授冯仕政发言
南开大学社会建设与管理研究院院长、教授关信平发言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总经理马朝阳致辞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社会学院党总支书记兼副院长、教授赵秋雁介绍《中国社会治理通论》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社会学院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主任、教授董磊明发言
RE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