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吉利要做强者,江淮却只想抱强者大腿 | 站着说话

2017-05-27 青主 DearAuto

 

据说他们都是同龄人。




据说她们穿的是同一款衣服。


据说她们都是同学。 



据说她们都是小龙女。



俗话说得好啊!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文艺一点的表达方式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祝枝山(陈百祥)教导唐伯虎(周星驰)说:“美女是需要衬托的。”




其实,新闻也一样,对比着看才更有味。


最近行业里发生了两件大事,一是吉利4.5亿人民币收购了宝腾汽车49.9%股份以及豪华跑车品牌路特斯(Lotus Group)51%的股份。


另一件是江淮大众合资公司获批,总投资50.61亿元,双方股比50:50,工厂全部建成后将形成年产10万辆纯电动乘用车的生产能力。


这两家中国本土汽车品牌,一个是成立于1964年的老牌国企,一个是成立于1986年,1997年才进军汽车行业的民营企业。


同样经历了中国汽车市场飞速发展的黄金机遇期,一个已经是将沃尔沃、路特斯等国际大牌收入囊中的国际级玩家;另一个却依然不得不委身外国品牌,在“后合资时代”仍冀望于合资纾困、求存。


如果说1980年代,中国不得不通过合资的方式,以获得现代化汽车工业生产的相关技术和能力,那么在中国已经连续8年成为世界最大汽车消费和生产国之后的2017年,还要走合资的老路,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失败。


国家汽车产业政策也早就规定,一个外资企业,不能拥有两个以上整车合资项目,目的其实也是避免过分依赖合资,因为合资毕竟只是特殊时代、特殊情况下的特殊政策,汽车产业要强大,最终还必须依赖本土品牌的强大。


和江淮相比,吉利的起点很低,当江淮汽车1964年成立的时候,吉利创始人李书福才刚满1周岁;


1990年,江淮卡车已经出口玻利维亚的时候,吉利才刚刚从冰箱行业转产装潢材料;


1997年,江淮汽车集团成立的时候,吉利才刚刚进入汽车行业;


2001年,江淮瑞风多功能商务车一车风靡的时候,吉利才刚刚拿到“准生证”……


江淮2007年就推出了第一款SUV,而吉利的首款SUV则在5年后才上市。


在1990-2005年间,江淮汽车集团曾以年平均50%的增速,创造了“江淮奇迹”。而当时的吉利,还是一个丑小鸭,当时的吉利轿车被行业主流厂家嘲笑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人才敢坐”。


2007年3月,江淮第一款SUV江淮瑞鹰上市,吉利的首款SUV全球鹰GX7则在5年后才推出;2007年11月,江淮首款B级轿车宾悦上市,而吉利的首款B级轿车帝豪EC8的上市也是在5年后……


如果是一场赛车,一开始,吉利不仅起步晚,车手技术也不行,赛车还经常掉链子,在赛道上被江淮套了好几个圈。看起来,吉利输定了。


2007年,吉利还在生产这样的车,被行业主流厂家嘲笑“既不怕苦又不怕死的人才敢坐”。


然而,在还是一只丑小鸭的时候,吉利就有一颗成为白天鹅的野心。2003年起,吉利就开始了艰难的国际化路程,首批轿车出口海外;2005年在香港上市、参加法兰克福车展;2006年收购英国锰铜19.97%的股份,并最终于2013年完成对英国锰铜的全资收购;2009年,吉利以7000万澳元取得澳大利亚DSI变速器公司全部股权……


今天,很多人都艳羡当年吉利仅用了18亿美元的白菜价,就成功收购了沃尔沃的全部资产,可大家不知道的是,早在2006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之前的两年,李书福就在琢磨如何“把沃尔沃给买了”。


参股英国锰铜和收购澳大利亚DSI,都可以视为吉利收购沃尔沃的练手。


现在,很多人把吉利这一轮的成功归因于其背后有沃尔沃,可是,当初比吉利更有实力、更有资格收购沃尔沃的中国车企难道不是比比皆是?


吉利收购锰铜和DSI,是收购沃尔沃之前的练手。


从福特手中收购沃尔沃,当时难道不是对所有中国车企都是一个平等的机会?然而,就像我们从小被教育的那样,机会从来只留给有准备的人。


现在回头去看,18亿美元收购沃尔沃当然是一次世纪大礼,但是这个大礼为什么只属于吉利?背后的根源恐怕在于,吉利一直在谋求成为真正的强者,而有些中国车企谋求的可能只是如何抱住强者的大腿。


比赛远没有结束,现在,被套圈的是江淮。


2016年,江淮乘用车销售36.7万辆,同比增长6.1%;而吉利全年销量大涨50%,达到76.6万辆。


今年,两者的差距就更加悬殊。前4个月,江淮乘用车累计销量仅8.4万辆,同比大幅下降40.5%;而吉利则大涨94%,总销量达36.5万辆,全年销量将跨越100万辆。


盈利能力是比销量更能反映企业经营品质的指标。


根据公司财报,吉利2016年营业收入达537.21亿元,同比增长78.3%;净利润51.7亿元,同比增长126%,利润率达到9.6%。


江淮2016年营业收入和吉利相当,为524.91亿元,但净利润仅有11.62亿元。更关键的是,江淮销售新能源汽车所获的财政补贴(应收款)就高达43.87亿元!几乎是其净利润的四倍。从某种意义上说,江淮已经沦为一家吃补贴饭的“车企”。


今年以来,江淮在SUV、MPV、轿车,以及新能源车领域全面大幅下滑,江淮大众合资公司的成立,对于一筹莫展的江淮而言,的确是一根救命稻草。但可惜的是,这家定位为生产廉价电动车的合资公司,充其量也只能是一根稻草,看得到希望,救不了命。



“江淮大众”能成为江淮的救命稻草么?资本市场并不看好。如此重大的“利好”5月22日一出,5月23日,江淮汽车当天股价才仅仅上涨2.33%。


大众虽然贵为世界汽车巨头,总销量甚至一度超越丰田,成为全球老大,但在新能源领域,大众从来不是领导者。无论是过渡阶段的混合动力,还是终极解决方案的燃料电池,大众都缺乏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技术,所以江淮大众合资公司也明确只搞纯电动。


然而,可惜的是,纯电动是一个没有技术门槛的领域,在廉价车和EV领域,大众和国内车企相比都并不具有优势,我不知道江淮通过合资能从大众那里得到什么。


另一方面,在全球范围来看,电动车还根本不具备和传统汽车竞争的实力,无论是日产聆风,还是三菱i MiEV,抑或宝马的i3,都完全没有达到最初预设的目标,从市场角度可以说是都失败了,并非产品不行,而是EV市场依然虚幻。


中国电动车市场,看起来独领风骚,实质不过是政策催生出来的畸形市场。实际情况是,即使有高额补贴,纯电动车在传统内燃机汽车不限购的地方,也根本卖不动。所以科力远董事长钟发平说中国的电动车政策是“既不符合科学规律,也不符合市场规律”。

 

日产聆风是目前为止最成功的电动车,但也远没有达到最初预设的市场目标。


当然,大众的品牌在中国很有号召力,但千万别忘了,这种号召力是以适销产品为前提的。高端的辉腾、辉昂,中高端的CC,中端的开迪、途安,低端的高尔,大众照样卖不动。


吉利从来就不谋求抱强者大腿,而一直追求让自己成为强者,让别人来抱自己的大腿。这次收购宝腾、路特斯虽然行业意义可能不如当初收购沃尔沃重大,但对吉利自身来说,可能更具历史意义。


上次成功收购沃尔沃多少有运气成分,当时恰值全球金融危机,吉利几乎没有对手;这次不同,最初就有6家参与竞标,最终吉利是战胜了PSA和雷诺两家法国汽车巨头而成功收购的。


大家都知道,雷诺的老板卡洛斯.戈恩是个兼并狂人,和日产结盟、收购伏尔加汽车,最近又兼并了三菱,相信雷诺这次对于宝腾、路特斯也是志在必得,在这样的国际竞争中,吉利能战而胜之,不能不令人振奋。


路特斯是世界著名跑车品牌,吉利将其收入囊中,进一步提升了自己的国际影响力。


至于路特斯和宝腾能为吉利带来什么,我只想说,这个世界上没有一定成功的事情,也许从生意的角度,收购宝腾、路特斯,不会像收购沃尔沃那样划算,但是,通过这次收购,吉利的国际化程度又提升了一个层级,尤其路特斯,对吉利未来进军跑车市场意义重大。大家别忘了,吉利可是早在2003年就推出了自己的首款跑车——美人豹的。


跑车在中国当然市场还很小,可是,市场消费升级的速度之快出人意料,去年SUV占乘用车的比例高达37.1%,7年前的2009年大家知道这个比例是多少么?只有区区6.4%!


当初的美人豹失败了,但是,吉利的跑车梦从未磨灭。


汽车消费升级的方向,无非多功能、更高端、更个性三个方向,跑车是汽车行业金字塔尖上的明珠,在中国也一定会有它相应的市场。当初的美人豹失败了,但是,吉利的跑车梦从未磨灭。对于立志成为一家牛逼汽车品牌的厂家而言,都必须有一个跑车梦。所以,领克品牌在中国首发亮相的一款概念车就是一款超跑,这并不是偶然。


若干年后,看到满街的“吉利莲花”或者领克跑车,我们回想起来,可能很多人又会感慨——卧槽,吉利竟然这么前瞻!


某年,奇瑞的领导诫勉媒体——你们都应该像爱护自己眼睛一样爱护自主品牌,后来他们和捷豹路虎合资了——之前还试图和斯巴鲁合资,别人没答应;


某年,广州车展,江淮的领导在花都某宾馆会议室,对一屋子的媒体训话——你们都应该自觉、义务地宣传自主品牌。可是,在吉利收购了沃尔沃、推出了领克,又收购了路特斯之后,在传祺厉兵秣马谋求进军北美市场之际,在合资工厂开始为长安品牌代工的后合资时代,在比亚迪挖来了艾格之后,江淮却和大众合资了!


不胜唏嘘。


 DA精彩推荐

看完宝马8系概念车,感觉还不如搞台SUV

太震惊了 保值率最高的车型竟然不是飞度!而是一款中国品牌SUV



————  END  ————




法律顾问

广东格林律师事务所李国勇律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