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讯丨“北京大学考古100年考古专业70年”特展
今天,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重磅推出“北京大学考古100年考古专业70年”特展。
1922年,现代考古学刚刚传入中国之际,北京大学即在研究所国学门设立考古学研究室,迄今已有百年。
1952年,北京大学成立中国高校中第一个考古专业,迄今已有七十年。
1957年,北大考古开始独立开展田野考古教学实习,在实际考古工作中紧密结合教学与科研,并始终视之为学科建设的重中之重。北大考古在历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中累计获评三十四项,在“百年百大考古发现”中获评十六项。围绕历次重大考古新发现,北大考古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成果等方面,为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及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百年来,北大考古大师云集:马衡、向达、苏秉琦、宿白、邹衡、吕遵谔、严文明、俞伟超、李伯谦……他们桃李满天下,使北京大学成为中国考古学家名副其实的摇篮。现在的考古文博学院学科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中青年学者已经成为国内考古学各相关领域的中坚力量。继续引领中国考古学的长远发展并做出应有的贡献,是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的使命和责任。
值此考古文博学院院庆之际,我们举办“北京大学考古100年考古专业70年”特展,总结北大考古的历史,顾视往昔,放眼未来;纪念筚路蓝缕、创业维艰的先哲;致敬为北大考古事业朝耕暮耘、殚精竭虑的代代学者,答谢始终关心、帮助北大考古发展的各相关单位和各界友人!
展览由序厅拉开帷幕,由尾厅总结升华,主体部分按时间顺序将北大考古100年发展史分作四个单元,内圈展线为学院大事记,回顾北大考古峥嵘历史;外圈展线则通过考古发掘标本、老档案、发掘报告、器物卡片、老照片等百余件组展品与图文展板,展现北大考古参与的重要考古工作,阐述北大考古对学科理论方法发展的贡献,致敬做出突出贡献的前辈学者。
序厅简明概述了北大考古专业的历史与现状,涵盖北大考古专业史上的重要节点、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现行机构建制、北大独立开展田野考古实习历程、历年主持或参加“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及“百年百大考古发现”项目列表。这一部分的展品,主要为本次展览的文物精粹。
叔虞方鼎
西周早期
山西省天马—曲村遗址北赵晋侯墓地M114出土
是2000—2001年北大考古在山西北赵晋侯墓地田野实习时发现的青铜重器。立耳,直腹,平底,四柱足。腹部饰以云雷纹为地的大兽面纹,四角及腹中部有“F”形扉棱,柱足饰云纹及蕉叶纹。腹内壁铸有铭文8行48字,作器者可能是周成王之弟唐叔虞。该器见证了西周王朝在晋南实行分封的重要史迹。
卵白釉印花“太禧”铭盘
元后期
圆唇,敞口,浅曲腹,阔底,矮圈足。卵白色釉光润,局部有小块缩釉现象,外壁积釉处呈青绿色。平砂底,胎质细腻,色白稍泛灰。外壁刻“八大码”纹。盘内印花,盘心印独龙戏珠纹,内壁腹部印阳纹变形缠枝莲花,上托八宝,纹间印有对称的“太禧”二字,是太禧宗禋院的祭祀用器,同款器物现仅存世三件,极为珍贵。
展厅现场
第一单元回顾了1922—1952年间中国考古学科的早期探索。以新文化运动为背景,疑古思潮的冲击使中国传统史学体系显得不再稳固,不少学者试图借鉴西来的考古学,通过对地下材料的发掘、解读来重建古史体系。“北京大学为扬阐吾国文化,兼改定往史之计”,于1922年在研究所国学门成立考古学研究室,倡导“用科学的方法调查、保存、研究中国过去人类之物质遗迹及遗物”,并制定考古计划,开展田野工作。虽然许多计划因时势所限未能完全实现,但北大考古于逆境中经营,于坎坷中发展,在学术研究、课程建设、学生培养以及标本室、博物馆建设等方面做出了初步积累。
正始石经残片
曹魏正始二年(241年)
1924年国学门考古研究室教授马衡在洛阳搜得。1922年,洛阳城东南朱圪档村(原汉魏洛阳城太学遗址所在)陆续出土百余块大小不一的石经残件。这些石经被称为正始石经(又名三体石经),开刻于曹魏正始二年(241年),内容为古文、小篆、隶书三种字体写成的《尚书》《春秋》《左传》等经典。石经原立于曹魏都城洛阳城南郊太学讲堂的西侧。此后,朝代更替,石经迭遭破坏,原碑已不存在。自宋以来,时有残石出土。此件残片现存二十余字,为《春秋》僖公二十八年至僖公三十一年的部分内容。
饕餮纹瓦当
战国
河北省易县燕下都遗址出土
1930年,北京大学考古学会与北平研究院、古物保管委员会组成燕下都考古团,马衡为团长,发掘老姆台遗址。燕下都遗址发掘与西阴村遗址发掘、殷墟遗址发掘和斗鸡台遗址发掘是中国考古学史上最早、最重要的四次工作,是对“中国文化的原始问题”的探索,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此后的中国考古学走向。
燕下都饕餮瓦当,为建筑构件。泥质灰陶,呈半圆形。筒瓦身部分残断。烧制略有变形。饰饕餮纹。饕餮纹是商周时期青铜器的主体花纹,至春秋、战国濒于绝迹。燕国瓦当中仍使用这种纹饰,似乎表明燕国较多地保留了传统纹样。
展厅现场
第二单元讲述了1952—1983年间中国考古学科体系的创建历程。1952年,在文化部、中国科学院和教育部支持下,北京大学成立考古专业,率全国高校之先。专业的根本任务是建设高校考古的科研、教学体系,培养专业人才。因无先例可鉴,建设过程艰辛曲折,体现了北大考古人的睿智和百折不挠。专业开办伊始,即与文化部社会文化事业管理局、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共同举办了四届考古人员训练班,为国家培养了大批考古和文物工作者。其后,北大考古在艰苦探索中逐渐形成了基于自主田野考古教学实习,提升教学水平,产生科研成果的发展模式,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成绩。
1952年8月,第一期训练班开学典礼合影
体现了北大考古专业初设之情形。坐排右起:郭宝钧、尹达、韩寿萱、启功、张政烺、夏鼐、郑天挺、裴文中、郑振铎、郭沫若、沈雁冰、丁西林、唐兰。
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
教学计划讨论会记录摘要
1952年12月9日
该会议奠定了北京大学考古专业教学计划的基础,苏秉琦先生亦前来参加。当月,北京大学考古专业正式成立,苏秉琦先生任考古教研室主任。
苏秉琦先生日记
1952年12月24日
记当天上午郑振铎讲授考古专业第一课《美术史》,下午召开考古专业小组会,讨论教学工作。
朱绘陶华盖圆壶
战国早期
河北省邯郸百家村M43出土
1957年北大考古在邯郸田野实习所获。该次实习是北大考古首次按照教学计划要求在本专业教师指导下安排的独立实习,由宿白、邹衡等先生带领,涵盖田野调查、田野发掘、室内整理、报告编写一整套训练,确立了中国田野考古教学的“北大模式”,对日后考古专业教学模式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并被国内高校考古学科广泛学习和采用。
1957年邯郸武安龟台发掘区开工照
(后排右五为宿白先生,右三为邹衡先生)
陶豆
新石器时代晚期
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藏
河南省洛阳王湾遗址第487号灰坑出土
1960年北大考古在王湾遗址田野实习所获。泥质黑皮灰胎陶。手制。慢轮修整,敞口折腹,喇叭形圈足。器表磨光,豆柄饰圆形镂孔纹。
鸟形鬹
新石器时代晚期
山东省长岛北庄遗址出土
1984年北大考古在北庄遗址田野实习所获。夹砂和滑石粉灰褐陶,手制。器作鸟形,首尾分居器腹两端,首部作鸟喙状流,尾部上翘,略作喇叭形口。器腹椭圆形,前部两侧分别附一弧形短翼,下部有圆锥形三足。全器饰锯齿形带状堆纹。颈、腹与脊部的堆纹皆系在附加的泥条上刻划而成。底后部与后足残失。
邹衡先生制作的器物卡片
邹衡先生治学素以严格的条理和纪律著称,这可体现于器物卡片的制作、归纳。
展厅现场
第三单元展示了1983—1998年间中国考古学科体系的逐渐完善。经过辛勤耕耘,北大考古专业具备了较完善的教学科研体系。基于此,考古专业在1983年7月11日独立建系,北大考古立下重要里程碑,开启新的篇章。这期间,北京大学考古系学科门类不断丰富,新开辟了宗教考古、陶瓷考古、体质人类学、动物考古、环境考古、实验考古、农业考古、冶金考古、定量考古等研究领域,开展了现代人及其文化的起源、中国文明形成及早期发展等大量前沿课题,教学科研,屡创佳绩。
学院发掘的部分窑址窑具及瓷器标本
来源有越窑、龙泉窑、临汝窑、洪州窑、磁州窑等。
花卉纹彩陶罐
新石器时代晚期
1996年河南省邓州白庄村八里岗遗址出土
盛储器,泥质陶,手制。圆唇,敛口,鼓肩至腹中部以下向内收缩,小平底。红色陶胎,器底部为深褐色。肩腹部绘彩处施乳白色陶衣,唇部及肩腹部用褐彩绘圆点及弧边三角纹,圆点表现的是花蕾,露出的乳白色陶衣则看似花瓣,整个图案运用阴阳纹结合的方式表现了连续的蔷薇科植物的花瓣纹。该器物的形制和花纹均为典型的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的风格。
1990年—2011年间,学院在邓州八里岗遗址进行了长达22年共11次的发掘。该遗址是首次完整揭露的仰韶文化中期聚落,对了解仰韶时代汉水中游地区的聚落形态和社会结构起到重要作用。发掘成果于1994年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本单元的一大亮点是将北大考古历年重大田野成果可视化。该项工作由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与北京大学智能学院可视化与可视分析实验室/大数据分析与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可视分析中心合作完成,以可视化交互展示北大考古历年主持或参加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百年百大考古发现”。
可视化展示掠影
观众可进入专题网页进一步体验
网页二维码
可视化交互展示网址:
https://vis.pku.edu.cn/pkuarchaeology100/#/
(适用于台式电脑或者笔记本,建议使用Chrome浏览器)
打制石器、植物标本互动区
第四单元探索了1998年至今考古学科体系的拓展态势。1998年,考古学系改为考古文博院,北京大学与国家文物局联合办学成立中国文物博物馆学院,李伯谦先生任院长。2002年5月4日,更名为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在高崇文、赵辉、杭侃、孙庆伟、雷兴山、沈睿文历任院长的统筹规划下,进一步完善学科建设体系,凝练学科发展方向,形成今日北大考古的学科布局和特色,拓展了中国考古学科体系的内涵。
通天洞遗址石器标本
距今4.6万年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吉木乃通天洞遗址出土
有勒瓦娄哇石核、盘状石核、勒瓦娄哇石片、勒瓦娄哇尖状器、莫斯特尖状器、汇聚刃刮削器等。2016—2020年,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与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合作,对吉木乃县通天洞遗址进行了五次考古发掘,发掘面积合计241平方米,有洞穴、旷野两个发掘区。发现了距今45000多年的旧石器中期向晚期过渡的文化层堆积,出土石器、铜器、铁器等各类编号标本和动物化石3000余件。
刻辞龟甲
商末周初
陕西省岐山县凤鸣镇祝家巷北出土
2021.0021;C10④:1
北大考古在周公庙遗址的工作确认了周公采邑所在,为研究周族历史和先周至西周早期周人的社会结构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龟甲内面经过锯削、锉磨处理,局部外侧经切锯。甲上施方形钻,钻外侧有长方形凿,部分钻上可见灼痕,正面有“T”字形兆枝。卜辞刻在背甲正面,现有两条17字:
(1)曰:異(式)乎(呼) 卫夔,乎(呼)乞(?)
(2)曰:彝(?)……囟妹克□□于宵(廟)”
前一条与战争有关,大意是“视兆判断结果为:要叫
本单元特开辟区域,专门展示学院与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实验考古项目——伊川缸实验室考古。文物保护专业教师将会运用实验室考古方法,对出土自河南省伊川土门遗址的套缸和陶钵组合进行现场清理,综合显微形态,化学分析等多种手段,开展有机质文物残体分析工作。
实验室考古展示区域
在中国高等院校中,北京大学最早设立了考古学科教学研究机构。自1953年的首届5名学生毕业以来,北大考古开枝散叶,成为中国考古学与中国考古学家的摇篮。本视频呈现了70年来北大考古毕业生在全国各地考古文博单位的分布情况。
毕业生去向动图
展厅现场
尾厅承载了学院对未来的展望,北大考古将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继承传统,致力创新。服务国家需要,立足科研前沿,在田野中寻求真知,探索未知、揭示本源。不断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加强考古能力建设和学科建设,积极培养壮大考古队伍,让更多年轻人热爱、投身考古事业,让考古事业后继有人、人才辈出。积极构建中国特色考古学科理论方法体系,为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继续贡献力量。
北大考古历年教材
展
览
信
息
展览时间
2022年5月3日—2023年5月10日
展览地点
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
主办单位
北京大学
国家文物局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承办单位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
特
别
提
示
根据北京市疫情防控工作要求,
本馆目前暂停对校内外观众开放,
恢复开放时间另行通知。
“北京大学考古100年考古专业70年”特展
VR展厅已拉开帷幕
诚挚邀请您线上观展
共襄盛事
-END-
文案:王正原
摄影:陈安琪、史瑀昕
排版:甘霖、王悦荻
统筹:商晨雯、王悦荻
审核:曹宏、王伟华、路菁、刘彦琪、商晨雯
终审:沈睿文